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共混物的稳定化.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1258798
  • 上传时间:2018-04-11
  • 格式:PDF
  • 页数:31
  • 大小:1.1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017271.0

    申请日:

    2008.05.21

    公开号:

    CN101688022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K 5/3435申请日:20080521|||公开

    IPC分类号:

    C08K5/3435; C08K5/3475; C08L69/00; C08L25/04; C08L67/00; C08L21/00; C08L55/00; C08L27/06; C08L33/20; C08K5/3495; C08K5/12; C08L55/02

    主分类号:

    C08K5/3435

    申请人:

    科莱恩金融(BVI)有限公司; 科莱恩色母粒(德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K·拉施-马尔伯格; T·恩格

    地址:

    英属维尔京群岛托尔托拉

    优先权:

    2007.5.25 EP 07108964.3; 2007.12.5 EP 07122394.5; 2007.12.5 EP 07122395.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明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特定受阻胺(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及特定苯并三唑UV吸收剂用于使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共混物,尤其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共混物,相对于UV辐射稳定化的用途。

    权利要求书

    1.  式(I)化合物

    及式(II)化合物

    及任选的组分D
    用于使聚合物稳定化的用途,该组分D为UV稳定剂,该聚合物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
    聚碳酸酯(PC)及
    由聚碳酸酯与一种或多种不同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其中在该聚碳酸酯共混物中该不同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选自苯乙烯共聚物、聚酯、橡胶、聚乙烯基聚合物及氯乙烯共聚物。

    3.
      一种组合物Z,其包含组分A、组分B及组分C及任选的组分D,其中
    组分A为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化合物;
    组分C为一种或多种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的聚合物:聚碳酸酯;由聚碳酸酯与一种或多种不同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及与聚碳酸酯相容的聚合物,这些与聚碳酸酯相容的聚合物选自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及聚苯乙烯组成的组;
    组分B为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式(II)化合物;
    且组分D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Z,其中组分D为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的化合物:式(III)、(IV)、(V)、(VI)、(VII)、(VIII)、(IX)、(X)及(XI)的化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组合物Z,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Z不合有效量的具有不同于该式(I)化合物的结构的化学结构的另外的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

    6.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一项或多项的组合物Z,其包含

    0.
      0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A,
    20重量%至99.98重量%的组分C,

    0.
      0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79.98重量%的另外的物质;
    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该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其中组分A、B及C及所述另外的物质的重量%值总是得到总共100重量%。

    7.
      根据权利要求3-6中一项或多项的组合物Z,其中在该组合物Z中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10至10∶1。

    8.
      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一项或多项的组合物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混合组分A、B及C及任选的另外的物质。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该混合是经由挤出或捏合或注塑或压塑来进行。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方法,其中该混合温度为100℃至380℃。

    11.
      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一项或多项的方法,其中该混合时间为10秒至1小时。

    12.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一项或多项的组合物Z用于制备或用作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用途。

    说明书

    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共混物的稳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定受阻胺(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及特定苯并三唑UV吸收剂用于使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共混物,尤其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共混物,相对于UV辐射而稳定化的用途。
    背景技术
    在塑料工业中通常使用呈配混物或母料形式的添加剂。用于本发明的目的的母料为包含载剂聚合物及添加剂的组合物,其中母料中的添加剂的存在浓度高于最终应用中的浓度,且载剂聚合物不必须为最终应用的聚合物。
    添加剂在母料中的优选浓度为0.5重量%至90重量%,更优选1重量%至80重量%,甚至更优选6重量%至80重量%,所述重量%值是基于母料的总重量计。
    用于本发明的目的的配混物为包含聚合物及添加剂的组合物,其中添加剂已经以用于最终应用或最终制品的所需浓度存在于配混材料中,且同样地聚合物为最终应用或制品的所需聚合物,且因此物理成形过程为将配混材料转化为最终应用或制品的所需形式所需的所有物理成形过程。
    PC/ABS共混物及由PC/ABS共混物组成的物品或制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其为由PC及ABS组成的混合物。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共混物”与“混合物”是同义的。
    EP 924248B揭示包含聚碳酸酯(PC)聚合物、非碱性受阻胺(包含哌嗪基单元)及UV吸收剂的组合物。在段落[0004]及[0005]中,描述阻碍将HALS添加剂用于PC稳定化的已知技术难点。尤其是,碱性HALS的存在引起PC聚合物链水解。如[0005]中所述,结果为机械性能受损害。为此,现今实际上仅将UV吸收剂用作聚碳酸酯的光稳定剂(H.Zweifel,Plastic Additives Handbook(塑料添加剂手册),第5版,Hanser Publishers,Munich,2000,第369-372页。)。因此仅采用UV吸收剂但未采用HALS改性的PC/ABS共混物有时具有不足的抗UV性。此外,经常需要高浓度的UV吸收剂用于稳定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这些缺点。
    将UV吸收剂单独用于PC/ABS共混物稳定化引起经由UV辐射造成的机械性能快速受损害,因为在不存在经由HALS的充分UV保护的情况下,ABS的丁二烯级分经由光氧化作用而迅速受到损坏,如在EP924248 B[0005]中及在C.Krebs及M.-A.Avondet,Langzeitverhalten von Thermoplasten(热塑性塑料的长期行为),Hanser,Munich 1999,第156-157页中所述。尤其是,结果为相当程度上发黄及与其相关的机械性能损失。EP 924248B中的实施例显示用常规HALS使PC稳定化导致得到比未稳定化PC更差的机械性能(表5、7及10)。
    WO 97/39051A揭示将包含至少两种不同HALS的组合物用于聚丙烯稳定化的用途。尽管该说明书也提及PC作为长列表中理论上可能性的待稳定化的可能聚合物,但因为技术性能特性,尤其是机械性能,受到损害,所以这些组合物对于PC或PC/ABS共混物稳定化仅具有差的适用性。
    对由PC/ABS共混物构成的塑料部件提出严格要求:其必须显示高且持久的颜色坚牢度,应将最小量的添加剂用于稳定化,应达到最大耐光坚牢度及最大耐候性。
    用于PC/ABS共混物稳定化的添加剂母料应具有高的添加剂加载(亦即高浓度)。此外,母料必须显示与PC/ABS共混物的良好可混溶性及相容性。添加剂在母料中,在配混材料中且在PC/ABS共混物中必须具有良好分散,且母料和/或配混材料不应对最终制品的机械性能具有负面作用。
    PC/ABS共混物优选用于制造汽车工业用物品。
    已知添加剂体系并不满足所有目前对PC/ABS共混物稳定化提出的要求。存在对PC/ABS共混物的改进的稳定化的需要。
    发明内容
    令人惊讶地,包含特定HALS添加剂及特定UV吸收剂的母料导致PC/ABS共混物,尤其关于发黄方面的改进的稳定化。
    本发明的主题为包含组分A、组分B及组分C的组合物Z,其中组分A为式(I)化合物;

    组分C为一种或多种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的聚合物:
    聚碳酸酯(PC),
    由聚碳酸酯(PC)与一种或多种不同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聚碳酸酯共混物或PC共混物),
    在PC共混物中该不同于聚碳酸酯的另外的聚合物优选选自苯乙烯共聚物,优选的苯乙烯共聚物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苯乙烯(丙烯腈-EPDM-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丙烯腈(SAN);或选自聚酯,优选的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选自橡胶,优选的橡胶为丁腈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或丙烯酸酯橡胶,或选自聚乙烯基聚合物及氯乙烯共聚物;
    及与聚碳酸酯相容的聚合物,这些与聚碳酸酯相容的聚合物选自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及聚苯乙烯(PS)组成的组;
    且组分B为式(II)化合物

    视情况,组合物Z包含作为第四组分的组分D,组分D为尤其适用于使PC及PC共混物稳定化,尤其适用于使PC/ABS共混物稳定化的UV稳定剂,组分D因此为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的化合物:式(III)、(IV)、(V)、(VI)、(VII)、(VIII)、(IX)、(X)及(XI)的化合物。


    组分D优选由一种或多种UV稳定剂,更优选一种或两种UV稳定剂,甚至更优选一种UV稳定剂组成。
    组分D优选为选自式(III)、(VIII)及(X)的化合物的组的化合物,组分D更优选为式(III)的化合物。
    组合物Z可为母料、配混PC材料或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用于本发明的目的的PC共混物由PC与一种或多种不同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组成(聚碳酸酯共混物或PC共混物)。PC也可包含多种聚碳酸酯。
    组合物Z优选不含有效量的具有不同于式(I)化合物的结构的化学结构的另外的HALS。对于本发明的目的,有效量为HALS通常用于使聚合物稳定化的量。组合物Z更优选包含不多于0.1重量%,甚至更优选不多于0.05重量%,尤其是不多于0.01重量%的具有不同于式(I)化合物的结构的化学结构的HALS,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组合物Z极尤其优选不含具有不同于式(I)化合物的结构的化学结构的另外的HALS。
    在组合物Z为母料的情况下,组分C优选为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的聚合物:ABS、SAN、PS、PC及PC/ABS聚合物;更优选ABS、PC及SAN聚合物;又更优选ABS、PC及SAN,甚至更优选SAN及PC聚合物,尤其SAN。
    在组合物Z为配混PC材料或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情况下,组分C优选为PC或PC共混物,在PC共混物中不同于聚碳酸酯的另外的聚合物优选选自苯乙烯共聚物,优选的苯乙烯共聚物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丙烯腈-EPDM-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丙烯腈(SAN);或选自聚酯,优选的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选自橡胶,优选的橡胶为丁腈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或丙烯酸酯橡胶,或选自聚乙烯基聚合物及氯乙烯共聚物;
    组分C尤其优选为PC或PC/ABS聚合物。
    组合物Z优选包含:
    0.0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A,
    20重量%至99.98重量%的组分C,
    0.0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79.98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更优选
    0.0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A,
    30重量%至99.98重量%的组分C,
    0.0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69.98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甚至更优选
    0.0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A,
    32.5重量%至99.9重量%的组分C,
    0.0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67.4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其中组分A、B及C及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的重量%值总是得到总共100重量%。
    在组合物Z为母料的情况下,组合物Z优选包含: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A,
    20重量%至98重量%的组分C,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78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更优选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A,
    30重量%至98重量%的组分C,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68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甚至更优选
    2.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A,
    30.5重量%至95重量%的组分C,
    2.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64.5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尤其是
    5重量%至12重量%的组分A,
    39重量%至90重量%的组分C,
    5重量%至12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51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其中组分A、B及C及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的重量%值总是得到总共100重量%。
    在组合物Z为配混PC材料或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情况下,组合物Z优选包含: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A,
    80重量%至99.98重量%的组分C,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19.98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尤其优选
    0.02重量%至2重量%的组分A,
    86重量%至99.9重量%的组分C,
    0.02重量%至2重量%的组分B,及
    0重量%至13.96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尤其是
    0.05重量%至1重量%的组分A,
    88重量%至99重量%的组分C,
    0.05重量%至1重量%的组分B,及视情况,
    0重量%至11.9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
    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其中组分A、B及C及另外的物质(优选组分D和/或物质S)的重量%值总是得到总共100重量%。
    在组合物Z中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优选为1∶10至10∶1,优选1∶5至5∶1,尤其优选1∶3至3∶1,尤其是1∶1至3∶1。
    在组合物Z另外包含组分D的情况下,在组合物Z中组分A与组分B与D的组合量的重量比优选为1∶10至10∶1,优选1∶5至5∶1,尤其优选1∶3至3∶1,尤其是1∶3至1∶1。
    在组合物Z另外包含组分D的情况下,在组合物Z中组分B与组分D的重量比优选为1∶10至10∶1,优选1∶5至5∶1,尤其优选1∶3至3∶1,尤其是1.1∶1至1∶1.1。
    组合物Z优选包含10重量%至100重量%,尤其优选50重量%至100重量%,尤其是75重量%至100重量%,特别是90重量%至100重量%的组分A及B及C及视情况D的总量,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
    在组合物Z为母料且组合物Z包含组分D的情况下,组合物Z优选包含: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A,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B,
    1重量%至30重量%的组分D,
    10重量%至97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87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尤其优选
    2.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A,
    2.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B,
    2.5重量%至15重量%的组分D,
    30.5重量%至92.5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62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尤其是
    5重量%至12重量%的组分A,
    5重量%至12重量%的组分B,
    5重量%至12重量%的组分D,
    39重量%至75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46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其中组分A、B、C及D及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的重量%值总是得到总共100重量%。
    在组合物Z包含配混PC材料或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且组合物Z包含组分D的情况下,组合物Z优选包含: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A,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B,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D,
    75重量%至99.97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24.97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更优选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A,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B,
    0.01重量%至5重量%的组分D,
    80重量%至99.97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19.97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甚至更优选
    0.02重量%至2重量%的组分A,
    0.02重量%至2重量%的组分B,
    0.02重量%至2重量%的组分D,
    84重量%至99.94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15.94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尤其是
    0.05重量%至1重量%的组分A,
    0.05重量%至1重量%的组分B,
    0.05重量%至1重量%的组分D,
    87重量%至99.85重量%的组分C,及
    0重量%至12.85重量%的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
    所述重量%值在每种情况下基于组合物Z的总重量计;其中组分A、B、C及D及另外的物质(优选物质S)的重量%值总是得到总共100重量%。
    组合物Z优选包含组分F和/或E中一种或多种作为另外的物质S。
    组分F为选自辅助抗氧化剂、尤其是亚磷酸酯的塑料添加剂,且组分E为选自主抗氧化剂、尤其是空间位阻酚的塑料添加剂。
    组分F优选为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的辅助抗氧化剂:四(2,4-二叔丁基苯基)[1,1-联苯]-4,4’-二基双亚膦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及双(2,4-二枯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组分E优选为主抗氧化剂四(3,5-二叔丁基-羟基肉桂酸亚甲基酯)甲烷或3,5-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十八烷基酯。
    本发明另外提供制备组合物Z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混合组分A、B及C及视情况D及(若适当)另外的物质,尤其是物质S,及特别是组分F及E。
    因此,本发明也提供使PC或PC共混物稳定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PC或PC共混物与组分A、B及视情况D及(若适当)另外的物质,尤其是物质S,特别是组分F及E物理混合。
    优选经由挤出或捏合或注塑或压塑,尤其优选挤出或注塑来进行混合。
    优选连续或间歇地进行混合。
    使用在母料工业及塑料工业中常规的混合组装体,优选为挤出机、压机或注塑机或捏合机。
    混合温度优选为100℃至380℃,尤其优选120℃至350℃。
    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30分钟。
    连续混合的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15分钟;间歇混合的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30分钟。
    在组合物Z为母料的情况下,优选经由挤出或捏合,尤其优选经由挤出来混合。优选连续或间歇地,尤其优选连续地进行混合。使用在母料工业中常规的混合组装体,优选为挤出机或捏合机。
    混合温度优选为100℃至380℃,尤其优选120℃至350℃,尤其是150℃至320℃。
    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15分钟。
    连续混合的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15分钟;间歇混合的混合时间优选为1分钟至1小时,尤其优选2至15分钟。
    在组合物Z为配混PC材料或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情况下,优选经由挤出或注塑或压塑,优选经由注塑来进行混合。优选连续或间歇地,尤其优选连续地进行混合。使用在塑料工业中常规的混合组装体,优选为挤出机、压机或注塑机。
    混合温度优选为160℃至380℃,尤其优选180℃至320℃。
    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1小时,尤其是15秒至30分钟。
    连续混合的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30分钟,尤其是15秒至10分钟;间歇混合的混合时间优选为10秒至1小时,尤其优选15秒至1小时,尤其是15秒至30分钟。
    对于制备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而言,优选使母料MB与待稳定化的PC聚合物或与待稳定化的PC共混物混合。
    本发明另外提供组合物Z用于制备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用途,或组合物Z用作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用途。
    在组合物Z为母料MB的情况下,本发明另外提供组合物Z用于制备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的用途,其中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可采用中间体产物的形式或采用最终产物的形式。中间体产物可采用粒料、粉末或屑片的形式。
    尤其是,将组合物Z用于制备或用作汽车工业用的稳定化PC聚合物或稳定化PC共混物。
    可存在于组合物Z中的另外的物质S为着色剂,优选的着色剂为有机及无机染料及颜料,优选的有机颜料为偶氮或双偶氮颜料、色淀偶氮或双偶氮颜料或多环颜料,尤其优选为酞菁、二酮基吡咯并吡咯、喹吖啶酮、苝、二噁嗪、蒽醌、硫靛、二芳基或喹诺酞酮颜料;优选用于着色的无机颜料为合适金属氧化物、混合氧化物、硫酸铝、铬酸盐、金属粉末、珠光颜料(云母)、发光色料、氧化钛、镉铅颜料、氧化铁、碳黑、硅酸盐、钛酸镍、钴颜料或氧化铬;在此着色剂也可用作母料;
    填料,优选二氧化硅、沸石、硅酸盐,尤其优选硅酸铝、硅酸钠、硅酸钙;及白垩或滑石;
    助剂,优选酸清除剂、润滑剂、硬脂酸盐、发泡剂、成核剂、过氧化物或诸如氧化镁的氧化物;
    抗氧化剂,优选主抗氧化剂或辅助抗氧化剂;
    抗静电剂,优选甘油硬脂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烷基胺、脂肪酸混合物、胺、乙氧基化胺、烷基磺酸酯、甘油酯或其混合物(共混物);
    UV吸收剂、增滑剂、防雾剂、抗凝剂和/或悬浮稳定剂、阻燃剂;
    或由这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为如在上文也在所有其优选实施方案中定义的组分A,与如在上文也在所有其优选实施方案中定义的组分B及视情况与如在上文也在所有其优选实施方案中定义的组分D结合而联合用于使聚合物稳定化,例如使聚合物稳定化以免受光或热的破坏性影响,尤其以免受可见光或UV光的破坏性影响的用途,聚合物选自由以下各物质组成的组:聚碳酸酯(PC)及由聚碳酸酯与一种或多种不同于聚碳酸酯的聚合物组成的共混物(聚碳酸酯共混物或PC共混物);
    在PC共混物中不同于聚碳酸酯的另外的聚合物优选选自苯乙烯共聚物,优选的苯乙烯共聚物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苯乙烯(丙烯腈-EPDM-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或苯乙烯-丙烯腈(SAN);或选自聚酯,优选的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选自橡胶,优选的橡胶为丁腈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或丙烯酸酯橡胶,或选自聚乙烯基聚合物及氯乙烯共聚物。
    令人惊讶地,组合物Z的特征在于高且持久的颜色坚牢度。用于稳定化所需要的添加剂的量低,且耐光牢度及耐候性高。可制备具有高加载量的母料。本发明的组合物显示与PC聚合物及PC共混物的良好可混溶性及相容性,且添加剂提供在母料中、配混PC材料中、PC聚合物中及PC共混物中的良好分散,且机械性能良好。
    也令人惊讶的是,当与无HALS的稳定化或借由具有不同于式(I)结构的结构的HALS的稳定化相比时,特定HALS达到显著改进的颜色坚牢度,而无任何机械性能损害。
    测试方法:
    借由以下方法来测定产物性能:
    ·机械性能测定,诸如根据DIN EN ISO 527-1的拉伸强度、断裂拉伸强度、拉伸应变及断裂拉伸应变。目的在于机械性能最小变化及尤其是其无严重损害。
    ·Charpy冲击性能测定,诸如根据DIN EN ISO 179-1的抗冲击性及缺口抗冲击性。
    目的在于冲击性能最小变化及尤其是其无严重损害。
    ·根据DIN EN ISO 306的维卡软化点测定。维卡点应该有最小变化。
    ·光稳定性(I)测定:暴露于实验室氙弧灯,Xenotest 150S仪器中的1250W/m2(300-800nm)。借由目测来测定发黄。应发生最小发黄。
    ·光稳定性(II)测定:根据PV1303(德国Volkswagen的测试方法)在升高的温度下:根据DIN 75202测试暴露于氙弧仪器的光的汽车内部组件;黑体标准温度:100℃±3℃;测试室温度:65℃±3℃;相对湿度:20±10%;照度:60W/m2(300-400nm);暴露5个循环。使用根据DIN EN 20105-102的灰度及目测来定性评估颜色变化。应发生最小发黄。
    ·熔融指数测试,也称为熔融体积率或MFR,根据ISO 1133:MFR不应过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所用物质:
    组分A:式(I)化合物,HostavinPR-31,Clariant InternationalLtd.
    组分B:式(II)化合物,Tinuvin234,Ciba Specialty ChemicalsAG
    组分D3:式(III)化合物,HostavinB-CAP,ClariantInternational Ltd.
    组分D5:式(V)化合物,Chimassorb81,Ciba SpecialtyChemicals AG
    组分D10:式(X)化合物,Tinuvin327,Ciba SpecialtyChemicals AG
    组分C1:SAN聚合物,苯乙烯-丙烯腈,其维卡软化点至少为96℃(B/50)且其熔融体积率为22.0至36.0Gm3/10min(220℃/5kg)
    组分C2:PC/ABS共混物,其密度为1100kg/m3且其熔融体积率为12cm3/10min(260℃/5kg)
    组分C3:PC/ABS共混物,其密度为1120kg/m3且其熔融体积率为17cm3/10min(260℃/5kg)
    组分C4:多用途低粘度等级聚碳酸酯PC
    组分F1:

    四(2,4-二叔丁基苯基)[1,1-联苯]-4,4′二基双亚膦酸酯(bisphonite)
    式(F1)的组分
    组分F2:

    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式(F2)的组分
    组分E1:

    四(3,5-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亚甲基酯)-甲烷
    式(E1)的化合物
    组分H1:式(XII)化合物,Tinuvin770,Ciba SpecialtyChemicals AG

    组分SI:Ankermag B 21氧化镁MgO,Magnifin MagnesiaprodukteGmbH & Co.KG
    组分SII:(灰色)色母料
    除非另作说明,否则在下文中“份数”意指重量份,“ex”意指实施例,“comp ex”意指比较实施例,且在表中所述的值为份数。比较实施例1及2及实施例11及12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使各组分均化在一起,表B给出所用份数:使用表A中所引用的工艺参数,且获得相应组合物。


    实施例21、51及52及比较实施例20、40、41及42
    使在比较实施例1及2中及在实施例11及12中所得的组合物与另外的组分混合且在注塑机中加工以得到注塑成型物。表C给出组分的份数。

    表1至表3引用测量值。

    在光稳定性测试之前,组合物基本上无色。组合物Z抵制发黄。尽管组合物41当与52相比时在UV吸收剂浓度(组分B及D3)相同的情况下包含略微更多的抗氧化剂(组分F1及F2),但发黄在无HALS组合物41中明显更严重。组合物41及42与51及52的比较显示仅单独使用UV吸收剂比存在组分A的情况下产生明显更严重的发黄。甚至组合物42中UV吸收剂浓度加倍当与组合物51相比时产生明显更严重的发黄。

    显而易见,冲击性能受到极小影响,且尤其是实际上倾向于略微改进。维卡点仅略微降低。
    也显而易见,对本发明组合物的拉伸性能存在极小影响,实际上有时存在改良。尤其是,51及52与无HALS配方比较实施例42的比较显示无机械性能损害。

    表4中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参数。

    比较实施例3、4、5、6、13及实施例16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80℃至250℃的温度下在15至20秒钟内使各组分均化在一起,且表E给出所用份数;且获得相应组合物。

    比较实施例30、40、43、44、45、46、47、53、54、56及实施例32及55
    使在实施例13及16中及在比较实施例3至6中所得的组合物与另外的组分混合且在注塑机中加工以得到注塑成型物。表F给出组分的份数。

    表5中显示光稳定性

    暴露于氙光在一周后(约165小时)与两周后(约300小时)显示类似趋势。
    对于比较实施例40,纯PC/ABS-聚合物如预期可见到严重发黄。如果以HALS稳定剂式(XII)化合物或HALS式(XII)化合物与式(I)化合物的组合使聚合物稳定化,则也发生严重发黄。式(XII)化合物或式(XII)化合物与式(I)化合物的组合并不适于阻碍PC/ABS发黄,如比较实施例43、44及45所示。单独以式(I)化合物来稳定化得到关于发黄的较好结果(比较实施例53)。未观察到式(XII)化合物与式(I)化合物的组合的协同效应。
    对于以UV吸收剂式(V)化合物稳定化或以UV吸收剂式(V)化合物与式(I)HALS化合物与式(XII)HALS化合物的组合稳定化的聚合物也可观察到严重发黄,如比较实施例54及46所示,因此UV吸收剂式(V)化合物也不能抵制式(XII)HALS化合物的负面影响。
    比较实施例47及56及实施例55
    表5引用测量值。
    对于以两种UV吸收剂式(II)及(III)化合物的组合稳定化的PC/ABS可观察到严重发黄(比较实施例47),而以式(I)HALS化合物稳定化仍得到略微发黄(比较实施例56)。如实施例55所示,式(I)、(II)及(III)化合物的组合得到优异颜色稳定性,可观察到无聚合物发黄。此外,因为式(I)、(II)及(III)化合物的组合比仅以式(I)化合物或仅以式(II)及(III)化合物稳定化得到好得多的结果,所以观察到协同效应。
    比较实施例56、60、62及63及实施例61及64
    表5引用测量值。
    对于仅以UV吸收剂式(II)化合物稳定化的PC/ABS或PC可观察到发黄(比较实施例60及63),而以式(I)HALS化合物稳定化仍得到略微发黄(比较实施例56及62)。如实施例61及64所示,式(I)与(II)化合物的组合得到优异颜色稳定性,可观察到无聚合物发黄。此外,因为式(I)与(II)化合物的组合比仅以式(I)化合物或仅以式(II)化合物稳定化得到好得多的结果,所以观察到协同效应。如表6及表7中所示,当使用HALS(I)时,可观察到对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无负面影响。


    比较实施例30及实施例32
    表5引用测量值。
    未稳定化PC严重发黄(比较实施例30)。以式(I)HALS化合物与UV吸收剂式(II)及(X)化合物的组合来稳定化防止聚合物发黄。如表11中所示,当比较暴露于氙光300小时前后的机械性能时,可观察到HALS式(I)化合物无不利影响。

    稳定化PC(实施例32)显示比未稳定化聚合物更好的机械性能(比较实施例30)。

    关 键  词:
    聚碳酸酯 共混物 稳定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聚碳酸酯及聚碳酸酯共混物的稳定化.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587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