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柴叶制备果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豆腐柴叶制备果胶工艺。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专利86105966号(公告号CN1011188B)文献,公开了一种以神豆腐树叶为原料,经酸萃取、脱色脱味、分离、除杂、干燥、粉碎工序制成果胶的方法。由于该方法采用食品工业常用的精炼工艺,用醇沉淀法或盐沉淀法制备果胶,因而存在以下问题。若采用醇沉淀工艺,为减少乙醇用量,果胶提取液必须真空浓缩到一定浓度,其缺陷是:一是真空浓缩过程能耗高;二是因受热时间长而使果胶降解,影响果胶产品质量。若采用盐沉淀工艺分离果胶,虽然可以省去浓缩步骤,但是,脱盐困难。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腐柴叶制备果胶工艺,该工艺简单、易行,通过实用的分离技术,制取不同级别的高质量果胶产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以豆腐柴叶为原料,经原料处理、酸萃取、过滤、脱色脱味、喷雾干燥制成果胶。其中,通过凝聚、离子交换、超滤浓缩对过滤后的萃取液进行脱色脱味和脱糖,即:将浓度为1%的凝聚剂置入过滤后的萃取液中,通过加碱控制pH值,分两步沉淀除杂脱色;凝聚除杂后的提取液,由离子交换树脂在离子交换柱中处理;树脂脱色后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经内压式超滤膜超滤浓缩3~4倍,得超滤浓缩液。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
其一.工序少:无需用盐沉淀法分离果胶;若用醇沉淀法分离果胶,可省去真空浓缩工序。
其二.采用两步沉淀除杂脱色方法,可以脱除大量的杂质和色素,从而达到除杂率高,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除杂后的提取液,其总除杂率可达30~40%。
其三.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可重复使用,并且,树脂所吸附的果胶在树脂再生过程中又可90%以上回收,因此,果胶损失量小,实际损失约1.5%。
其四.采用超滤浓缩与稀释浓缩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达到浓缩效果,同时能够有效地除去糖份和其它杂质。
其五.操作方便,可低温操作,能耗低。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是一种以豆腐柴叶为原料,经原料处理、酸萃取、过滤、脱色脱味脱糖、喷雾干燥后制成粉末状果胶产品;或者,在脱色脱味脱糖后,经醇沉淀、洗涤和喷雾干燥制成粉末状果胶产品。脱色脱味脱糖包括凝聚、离子交换、超滤浓缩工艺。
本发明通过凝聚、离子交换、超滤浓缩对过滤后地萃取液进行脱色脱味和脱糖,即:将浓度为1%的凝聚剂置入过滤后的萃取液中,通过加碱控制pH值,分两步沉淀除杂脱色;凝聚除杂后的提取液,由离子交换树脂在离子交换柱中处理;树脂脱色后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经内压式超滤膜超滤浓缩3~4倍,得超滤浓缩液。
实施例一.
1.原料处理:将20Kg湖北宜昌产的干豆腐柴叶洗净后置入沸水中煮沸3分钟,滤去水,用水漂洗至无色。
2.酸萃取:按固液比1∶20~35(最好为1∶25~30)加HCl水溶液,在pH1.5~2.0、温度80~95℃、时间40~60分钟条件下进行萃取。
3.过滤:将萃取液过滤,得褐色或黑褐色液体。
4.脱色脱味脱糖:
由于过滤后的萃取液除有果胶外,还含有蛋白质、有机酸、糖类、纤维素、色素等大量杂质,色泽深且味道重,因此,必须对该液体进行脱色脱味脱糖。具体方法如下:
1)凝聚:先将配好的凝聚剂置入过滤后的萃取液中,凝聚剂采用无机盐溶液,其浓度为1%。然后,通过加碱控制PH值,分两步沉淀除杂脱色,两步沉淀除杂脱色过程中的pH值分别为3、4。
2)离子交换:由离子交换树脂在离子交换柱中处理凝聚除杂后的提取液,脱色率在80%以上,果胶损失量不超过10%。树脂所吸附的果胶,在树脂再生过程中可以回收,回收率在90%以上。离子交换树脂可采用D3520、D4020等型号的大孔树脂,或弱酸性树脂,树脂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3)超滤浓缩:树脂脱色后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经内压式超滤膜超滤浓缩3~4倍,得超滤浓缩液。内压式超滤膜,可采用醋酸纤维膜,或聚砜膜,或聚丙烯膜等。
5.喷雾干燥:将超滤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得粉末状果胶产品,得率为12~13%,胶凝度170~180°。
实施例二.
将实施例一中的超滤浓缩液稀释,再浓缩后,经喷雾干燥得粉末状果胶产品,得率为10~11%,胶凝度200°。
实施例三.
如果将本发明的脱色脱味脱糖工艺与传统的醇沉淀工艺(不含真空浓缩)结合,既可以制得高质量的果胶产品,又可以克服传统的醇沉淀工艺中的缺陷。实例如下:
将实施例一中经脱色脱味脱糖工艺制得的超滤浓缩液稀释后,再经醇沉淀、洗涤和喷雾干燥得粉末状果胶产品,得率为9~10%,胶凝度250~280°。其中,醇沉淀时,可用乙醇或异丙醇进行沉淀,其浓度为60~70%;洗涤时,用醇溶液对沉淀分离后的液体洗涤2~3次,过滤至一定浓度;然后,用负压喷雾干燥器干燥。
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地区生产的豆腐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