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二),尤指一种利用墨水匣内部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来控制墨水匣的输出及防漏现象的墨水匣构造。背景技术
已知,目前墨水匣被安装在喷墨式打印机内部使用,可对装入打印机的纸张作文字或图案的输出印刷,让印刷后的字体更加完整美丽,而图案更具有多颜色的变化,再加上喷墨式打印机价格的普及,已大幅的取代早期点矩阵打印机。
虽然,喷墨式打印机已取代早期点矩阵打印机并克服了其存在的缺陷,但是,喷墨式打印机所使用的墨水匣在使用上依旧存在有不少缺陷。例如,美国专利第4992802号的喷墨匣专利案,此喷墨匣所采用的补气机构是利用气泡产生洞(bubb1e generator orifice),当外界气体由此气泡产生洞进入储墨室后,利用液体与气体界面产生气泡所需的障碍,以维持储墨室与外界的压差。但是此种气泡产生洞在使用上有一最大缺陷,亦即在障碍太大时,导致储墨室与外界压差过大,造成墨水供应不顺畅。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避免缺陷存在,本发明利用一简易的调压机构,以控制墨水匣与外界的压差,防止发生墨水外漏,进而让墨水匣供应墨水顺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一简易的调压机构加上一个袋体来控制墨水匣与外界的压差,进而让墨水匣供应墨水顺畅,以及防止发生墨水外漏。
本发明的再一目地,在于实现易于制作,大幅度降低墨水匣制作成本,进而让墨水匣价格降低。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墨水匣包括有:一内装墨水的墨水匣,一配置于前述墨水匣内部的调压机构,或于墨水匣内部再增设一袋体,在前述的墨水匣内部墨水喷出后,使墨水匣内部压力变小而启动调压机构,让外界大气压力由输入口进入而推动调压机构,或让机构产生拉伸或压缩状态,在气体进入后,让墨水匣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储存室内部压力无变化,该被动元件即不被外界大气压力所推动,使外界气体无法由另一输入口自由补入,所以不会产生漏墨水现象。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改进型墨水匣构造(二),包括有:一墨水匣1、一配置于前述墨水匣1的调压机构2所构成,用以安装于印刷设备(如打印机)上,并对印刷设备所装入纸张进行文字、图案的印刷,同时利用前述的调压机构2控制墨水匣1内部与外界的压差,进而控制墨水出水量及防止发生墨水外漏。
上述所提的墨水匣1,其内具有一容置墨水的储存室11,该墨水匣11适当位置上设有一供外界大气压力进入并与前述储存室11相通的第一、第二输入口12、12’,该第一、第二输入口12、12’对应处设有复数间隔设置的片状体13,并于第一、第二输入口12、12’与片状体13间形成一供容置调压机构2动作的压力调节室14,而储存室11另一适当位置上设有与储存室11相通并供墨水输出的通道15,此通道15前端具有一可将墨水印刷于纸张上的印刷机构16,又在此通道15与储存室11相通处还配置有一过滤机构17,此过滤机构17用以过滤储存室11墨水中所含带的杂质,以防止杂质堵塞印刷机构16造成墨水无法顺利输出。
该调压机构2,配置于上述的压力调节室14中,其上具有一呈活塞状且质量轻的被动元件21,此被动元件21的适当位置处开设有一供外界大气通过的通道22,并在被动元件21一端连接有一弹性元件23,该弹性元件23的另一端则可设于前述任一片状体13上,该弹性元件23可为但不限于弹簧、海棉、橡胶之中任一种。当墨水喷出后,该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力,进而推动被动元件21,以调整压力后,即可让墨水由印刷机构14输出,以达可对纸张印刷的目的。
参见图2所示,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墨水由储存室11流经通道15于印刷机构16输出时,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外界大气压力大于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一输入口12进入而推动被动元件21并压缩弹性元件23,在被动元件21的通道22移至第二输入口12’时,外界气体由第二输入口12’进入经通道22补入于储存室11内,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储存室11内部压力无变化,该被动元件21即不被外界大气压力所推动,使外界气体无法由第二输入口12’自由补入,所以不会产生漏墨水现象。
参见图3、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于将被动元件21采用软性并具有弹性的橡胶所制成,此被动元件21一端固设于墨水匣1上。当墨水喷出后,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产生吸力,此吸力拉动被动元件21,让被动元件21产生一拉伸的物理变化,使通道22移至到第二输入口12’上,此时外界气体由第二输入口12’补入于储存室11,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参见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可盛装墨水的袋体3,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袋体3缩小,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一输入口12进入而推动被动元件21,在被动元件21的通道22移动到第二输入口12’时,外界气体由第二输入口12’经通道22补入于储存室11,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参见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袋体4,此袋体4并将片状体13间的入口封住,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袋体4缩小,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一输入口12进入而推动被动元件21,让通道22移至第二输入口12’上,此时外界气体由第二输入口12’经通道22补入于袋体4中,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参见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于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可盛装墨水的袋体3,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袋体3缩小,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产生一吸力,此吸力可让被动元件21产生拉伸作用,在通道22移至第二输入口12’,此时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二输入口12’经通道22补入于储存室11,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参见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于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袋体4,此袋体4并将片状体13间的入口封住,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产生一吸力,此吸力可让被动元件21产生拉伸作用,在通道22移至第二输入口12’,此时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二输入口12’经通道22补入于袋体4中,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参见图9、10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墨水匣1内部设有一隔板18,在墨水匣1与隔板18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输入口12、12’,而调压机构2设于墨水匣1与隔板18间所形成的压力调节室14。当墨水由储存室11流经通道15于印刷机构16输出时,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外界大气压力大于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一输入口12进入而推动被动元件21并压缩弹性元件23,在被动元件21移至开启第二输入口12’时,让外界气体补入于储存室11内,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以利于墨水输出。
在平时不使用时,该储存室11内部压力无变化,该被动元件21即不被外界大气压力所推动,使外界气体无法开启第二输入口12’自由补入,所以不会产生漏墨水现象。
参见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可盛装墨水的袋体3,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一输入口12进入而推动被动元件21,在被动元件21移至开启第二输入口12’时,外界气体由第二输入口12’补入于储存室11,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并挤压袋体3,以利于墨水输出。
参见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此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构造大致相同,所不同处仅在储存室11内部增设一袋体4,此袋体4并将第二输入口12’封住,形成让大气中的气体与墨水不互相接触。当墨水喷出后,使储存室11内部的压力变小,此时外界大气压力由第一输入口12进入而推动被动元件21,让被动元件21移至开启第二输入口12’时,外界气体由第二输入口12’补入于袋体4中,让储存室11内部的负压差降低,并在袋体4膨胀而挤压储存室11内部的墨水,以利于墨水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