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溶浸尾矿坝可再选尾矿负压提升浸出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工程学科的溶浸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尾矿溶浸液的收集方法,特别是一种就地溶浸尾矿坝可再选尾矿负压提升浸出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金属矿山尾矿的储存量已超过60亿吨,并以年超过3亿吨的数量增加。尾矿可以分为可再选尾矿和不可再选尾矿两类。所谓可再选尾矿是尾矿内含有一定数量的金属有用组分,包括微量的稀贵金属。有用组分,特别是稀贵金属的价值很高,所以尾矿是矿产资源重复开采的重要对象。此外,某些来回收完的金属如铀、镭等放射性元素还是污染环境的源头,这一部分尾矿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再者金属含量过高的尾矿,也妨碍尾矿的综合利用,如含铁量高地尾矿难以制造出合格玻璃。但是由于我国含金属尾矿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加工工艺各异,使得目前可再选尾矿利用率不足7%。其回收方法基本上是将尾矿坝(库)内的尾矿用机械或水力方法开采出来以后,再沿用原来加工主要有用组分的工艺方法或稍加改进的方法回收尾矿中的金属矿物。这种回收方法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沿用原来用过的方法提取它自己“吐出的渣滓”,效果不佳,且工艺复杂,成本高;二是用机械或水力法将尾矿重新开挖出来,既能耗大、成本高,又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就地溶浸尾矿坝储存尾矿后,用负压将浸出液提升至加工厂的方法来回收可回收尾矿,以解决现有尾矿回收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用适于浸出某种有用组分的化学浸矿剂注入尾矿坝的尾矿堆中,对尾矿进行浸泡;尾矿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负压提升装置利用负压将含有有用成分的浸出液从尾矿堆中抽出地表,注入贮液池中;在进行负压抽出浸出液之前,应先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尾矿区上,使塑料薄膜下的尾矿处于一个密封的区域内,在使用负压提升装置抽出浸出液时,应保证这个区域内的真空值大于80Kpa。
为了保证密封性,塑料薄膜宜铺两至三层。在塑料薄膜的周边采用平铺的方式铺设在砂垫层和粘土层之上,且粘土层与砂垫层之间设有密封沟,在密封沟内的塑料薄膜上垫埋有覆盖土。
对一些尾矿坝局部渗透性差的尾矿,可在浸泡后采用爆破方法增加尾矿的渗透性,以利浸出液向指定的区域汇集。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尾矿回收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可再选尾矿就地浸出,省去了尾矿挖掘工序,因而回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经济效益好。
2、采用负压提升浸出液的方法,操作较容易,设备简单,提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负压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塑料薄膜周边的铺设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就地溶浸尾矿坝可再选尾矿负压提升浸出液的方法,是先用适于浸出某种有用组分的化学浸矿剂注入尾矿坝的尾矿堆中,对尾矿进行浸泡;尾矿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负压提升装置利用负压将含有有用成分的浸出液从尾矿堆中抽出地表,注入贮液池中;在进行负压抽出浸出液之前,应先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尾矿区16上,使塑料薄膜下的尾矿处于一个密封的区域内,在使用负压提升装置抽出浸出液时,应保证这个区域内的真空值大于80Kpa。
为了保证密封性,塑料薄膜1宜铺两至三层,且在塑料薄膜1的周边采用平铺的方式铺设在砂垫层2和粘土层3之上,且粘土层3与砂垫层2之间设有密封沟4,在密封沟4内的塑料薄膜1上垫埋有覆盖土5。
对一些尾砂坝局部渗透性差的尾矿,可在浸泡后采用爆破方法增加尾矿的渗透性,以利浸出液向指定的区域汇集。
所述负压提升装置包括一个循环水箱7、离心泵8、止水伐9、截止阀10、射流真空管11和与循环水箱7相通的溢流管12、混合水管13、吸水管14以及通过出膜口15插入尾矿区16的提升管17,离心泵8串在吸水管14上,止水伐9和截止阀10串在提升管17上。吸水管14的另一端接于射流真空管11的进水端,混合水管13的另一端接于射流真空管11的出水端,提升管17的另一端接于射流真空管11的抽水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