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pdf

  • 上传人:54
  • 文档编号:123383
  • 上传时间:2018-01-2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7.5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3320.0

    申请日:

    2009.07.27

    公开号:

    CN101608421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1C 3/04公开日:2009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1C3/04

    主分类号:

    E01C3/04

    申请人:

    冯守中; 陈修和; 张 胜; 闫澍旺

    发明人:

    冯守中; 陈修和; 张 胜; 闫澍旺

    地址:

    200437上海市虹口区东体育会路992弄1号楼1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唐万荣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软土路基上每间隔30~15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1);2)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地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然后在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褥垫层(3);或直接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上直接布设褥垫层(3);3)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5)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分层填筑路基填土(6)。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软土路基处理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软土路基上每间隔30~15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1);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或三角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直径为30~20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0.5~3.0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0.5~25m;
    2)采用下述二种方法之一:
    ①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地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然后在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褥垫层(3);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土工格栅或一层土工格栅上覆盖一层土工布;褥垫层(3)的材料为中粗砂或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0~10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85~0.95;
    ②直接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上直接布设褥垫层(3);
    褥垫层(3)的材料为中粗砂或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0~10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85~0.95;
    3)在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5)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分层填筑路基填土(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褥垫层内,按20~5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铺设第一土工格栅层(4);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说明书

    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铁路等道路工程,在通过软土地段时,因路基承载力的不足必须进行软基处理设计,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沉降变形要求。利用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路基软土是路基加固设计的一种新技术,其加固机理是集置换、挤密、固结和桩基承力于一体的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软土路基处理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软土路基上每间隔30~15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1(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或三角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30~20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0.5~3.0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0.5~25m,桩间距、长度等设计参数,可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深度、及路基变形要求等条件计算或实验确定;
    2)采用下述二种方法之一:
    ①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地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然后在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褥垫层3;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土工格栅或一层土工格栅上覆盖一层土工布;褥垫层3的材料为中粗砂或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0~10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85~0.95;
    ②或直接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上直接布设褥垫层3;
    褥垫层3的材料为中粗砂或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0~10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85~0.95;
    3)在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5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分层填筑路基填土6。
    所述的褥垫层内,按20~5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铺设第一土工格栅层4;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褥垫层内可设1~4个第一土工格栅层。
    所述层间距的距离是指:最下一层第一土工格栅层与褥垫层的底面(或土工织物层2)之间的距离,相邻的第一土工格栅层与第一土工格栅层之间的距离,最上一层第一土工格栅层与第二土工格栅层5之间的距离。
    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道路工程各类性质的软土路基处理,该方法处理路基软土是集部分置换、挤密、排水固结、桩基承力的几种地基处理机理复合于一体,同时路基荷载通过土工格栅与褥垫层组成的应力调节基础将荷载应力转到桩与桩间土上,使桩、土共同承担荷载,这可有效提高软土路基处理的效果。该方法处理路基软土的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1-土工织物散体桩,2-土工织物层,3-褥垫层,4-第一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6-路基填土,7-软土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软土路基上每间隔3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3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1.0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3.5m,桩间距、长度等设计参数,可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深度、及路基变形要求等条件计算或实验确定;
    2)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地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土工织物层为一层土工格栅),土工织物层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土工织物层上布设褥垫层;
    褥垫层的材料为中粗砂;褥垫层的厚度为2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85;
    3)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层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土工格栅层上分层填筑密实的路基填土。
    实施例2:
    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软土路基7上每间隔10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1(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6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1.5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15m,桩间距、长度等设计参数,可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深度、及路基变形要求等条件计算或实验确定;
    2)直接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上直接布设褥垫层3;
    褥垫层3的材料为中粗砂;褥垫层的厚度为6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9;褥垫层内水平铺设2个第一土工格栅层4(每个第一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一土工格栅层间距20cm;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3)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二土工格栅层5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分层填筑的密实路基填土6。
    实施例3:
    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软土路基7上每间隔10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1(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四边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10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2.0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15m,桩间距、长度等设计参数,可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深度、及路基变形要求等条件计算或实验确定;
    2)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地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土工格栅上覆盖一层土工布;然后在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褥垫层3;
    褥垫层3的材料为中粗砂;褥垫层的厚度为6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9;褥垫层内水平铺设2个第一土工格栅层4(每个第一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一土工格栅层间距20cm;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3)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二土工格栅层5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分层填筑的密实路基填土6。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软土路基7上每间隔150cm布设一根土工织物散体桩1(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施工方法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197321.X,发明名称为:土工织物散体桩处理软基的方法);平面布桩方式为三角形,土工织物散体桩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80c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间距为1.8m,土工织物散体桩的桩长为25m,桩间距、长度等设计参数,可根据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深度、及路基变形要求等条件计算或实验确定;
    2)在土工织物散体桩顶部位的地面上水平布设一层土工织物层2,土工织物层2为一层土工格栅上覆盖一层土工布;然后在土工织物层2上布设褥垫层3;
    褥垫层3的材料为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100cm,褥垫层的压实密实度0.95;褥垫层内水平铺设1层第一土工格栅层4(每层第一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一土工格栅层位于褥垫层的中部;第一土工格栅层4的材料为土工格栅;
    3)褥垫层顶部水平铺设一层第二土工格栅层5(第二土工格栅层为一层土工格栅),第二土工格栅层5的材料为土工格栅,然后在第二土工格栅层5上分层填筑密实的路基填土6。
    实施例5:
    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褥垫层内水平铺设4个第一土工格栅层4,按20cm层间距的距离水平铺设第一土工格栅层。

    关 键  词:
    土工 织物 散体 加固 土路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土工织物散体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33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