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涂覆和烘干功能的传送系统,其位于双螺杆或多螺杆挤出机及其具有切割刀的出料口的邻侧,用于将经挤出机挤出并经出料口切割刀制粒的颗粒传送走并做涂覆和烘干处理。
所述传送系统包含颗粒防溅出装置、初级传送装置、功能传送装置、长距离传送装置。
所述颗粒防溅出装置位于初级传送装置的上部,并将出料口包含在其内部。所述颗粒防溅出装置包括后侧挡板、顶部挡板和两个侧向挡板。
所述后侧挡板是一个倒置的梯形结构,其底部的短边的长度小于初级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水平长度。所述后侧挡板的底部与初级传送装置的平面传送带之间设有30mm~130mm的间隙。所述顶部挡板从后侧挡板的顶端向出料口顶部延伸、高于并延伸过出料口,从而将出料口覆盖在其下部。所述顶部挡板的水平长度大于出料口的水平长度。所述两个侧向挡板从顶部挡板的两侧向下向内衍生,二者末端的水平间距小于初级传送装置的传送带的水平长度。
所述各传送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依次为初级传送装置、功能传送装置和长距离传送装置。
所述初级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轴和平面传送带。所述初级传送装置的平面传送带与传送轴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初级传送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初级传送装置的前端与出料口上下重叠,以保证物料全部落在初级传送装置上。所述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初级传送装置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功能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轴和平面传送带。功能传送装置的平面传送带与传送轴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功能传送装置位于初级传送装置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初级传送装置的末端与功能传送装置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功能传送装置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包括至少3个传送轴和长距离传送带。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的长距离传送带与传送轴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长距离传送带外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弧形凹槽,以防止其上的物料滑动。所述弧形凹槽是由其周围的尖端突起和所围成的弧形下凹结构,其弧度为50°~130°,在长距离传送带外表面沿传送方向呈线型分布或矩阵分布。
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位于功能传送装置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功能传送装置的末端与长距离传送装置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功能传送装置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传送系统进一步包括涂覆装置和烘干装置。沿物料流向,所述涂覆装置和烘干装置依次相邻设置在功能传送装置的上方,二者等高并与功能传送装置的平面传送带之间间隔100mm~300mm的间隙。
所述涂覆装置从上至下包括输料管和喷料口,所述喷料口用于将输料管中的物料均匀喷涂在位于功能传送装置的平面传送带上的颗粒上。
所述烘干装置从上至下包括通气管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将通气管中的热空气高速均匀喷出,从而干燥位于功能传送装置的平面传送带上的颗粒。
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然而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可选实施方式的举例,其所公开的特征仅用于说明及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涂覆和烘干功能的传送系统位于双螺杆或多螺杆挤出机11及其具有切割刀的出料口12的邻侧,用于将经挤出机11挤出并经出料口12切割刀制粒的颗粒传送走并做涂覆和烘干处理。
所述传送系统包含颗粒防溅出装置2、初级传送装置31、功能传送装置32、长距离传送装置34。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颗粒防溅出装置2位于初级传送装置31的上部,并将出料口12包含在其内部。所述颗粒防溅出装置2包括后侧挡板21、顶部挡板22和两个侧向挡板23。
所述后侧挡板21是一个倒置的梯形结构,其底部的短边的长度小于初级传送装置31的传送带312的水平长度。所述后侧挡板21的底部与初级传送装置31的平面传送带312之间设有30mm~130mm的间隙。所述顶部挡板22从后侧挡板21的顶端向出料口12顶部延伸、高于并延伸过出料口12,从而将出料口12覆盖在其下部。所述顶部挡板22的水平长度大于出料口12的水平长度。所述两个侧向挡板23从顶部挡板22的两侧向下向内衍生,二者末端的水平间距小于初级传送装置31的传送带312的水平长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各传送装置沿物料传送方向依次为初级传送装置31、功能传送装置32和长距离传送装置34,并且各传送装置的水平长度依次增大。
所述初级传送装置31包括传送轴311和平面传送带312。所述初级传送装置31的平面传送带312与传送轴311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311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初级传送装置31位于所述出料口12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初级传送装置31的前端与出料口12上下重叠,以保证物料全部落在初级传送装置31上。所述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初级传送装置31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功能传送装置32包括传送轴321和平面传送带322。功能传送装置32的平面传送带322与传送轴321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321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功能传送装置32位于初级传送装置31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初级传送装置31的末端与功能传送装置32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功能传送装置32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34包括至少3个传送轴341和长距离传送带342。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34的长距离传送带342与传送轴341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341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如图3、图4a~4c所示,所述长距离传送带342外表面具有连续分布的弧形凹槽345,以防止其上的物料滑动。所述弧形凹槽345是由其周围的尖端突起343和344所围成的弧形下凹结构,其弧度为50°~130°,在长距离传送带342外表面沿传送方向呈线型分布(如图4b所示)或矩阵分布(如图4c)所示。
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34位于功能传送装置32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功能传送装置32的末端与长距离传送装置34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功能传送装置32水平长度的1/10。
如图1所示,所述传送系统进一步包括涂覆装置41和烘干装置51。沿物料流向,所述涂覆装置41和烘干装置51依次相邻设置在功能传送装置32的上方,二者等高并与功能传送装置32的平面传送带322之间间隔100mm~300mm的间隙。
所述涂覆装置41从上至下包括输料管411和喷料口412,所述喷料口412用于将输料管411中的物料均匀喷涂在位于功能传送装置32的平面传送带322上的颗粒上。
所述烘干装置51从上至下包括通气管511和排气口512,所述排气口512将通气管511中的热空气高速均匀喷出,从而干燥位于功能传送装置32的平面传送带322上的颗粒。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方式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传送系统进一步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功能传送装置,即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和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
所述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包含至少2个传送轴321和其外侧的平面传送带322。所述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平面传送带322与传送轴321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321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包含至少2个传送轴331和其外侧的平面传送带332。所述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平面传送带332与传送轴331相互接触的内表面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送轴331表面的齿轮相互啮合,以实现同步传送。
所述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位于初级传送装置31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初级传送装置31的末端与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位于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末端与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34位于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下方,并与其间隔10mm~100mm的间隙,并且所述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末端与长距离传送装置34的前端上下重叠,重叠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水平长度的1/10。
所述传送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涂覆装置41、第二涂覆装置42、第一烘干装置51和第二烘干装置52。
沿物料流向,所述第一涂覆装置41和第一烘干装置51依次相邻设置在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上方,二者等高并与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平面传送带322之间间隔100mm~300mm的间隙。
沿物料流向,所述第二涂覆装置42和第二烘干装置52依次相邻设置在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上方,二者等高并与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平面传送带332之间间隔100mm~300mm的间隙。
所述第一涂覆装置41从上至下包括输料管411和喷料口412,所述第二涂覆装置42从上至下包括输料管421和喷料口422。所述喷料口412和422分别用于将输料管411和421中的物料均匀喷涂在位于平面传送带322和332上的颗粒上。
所述第一烘干装置51从上至下包括通气管511和排气口512,所述第二烘干装置52从上至下包括通气管521和排气口522。所述排气口512和522分别将通气管511和521中的热空气高速均匀喷出,从而干燥位于平面传送带322和332上的颗粒。
实施例三: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从挤出机11中挤出的物料进过出料口12的切割刀的切割,形成颗粒,并射出,部分落在初级传送装置31的传送带312上,部分被颗粒防溅出装置2的后侧挡板21、顶部挡板22和两个侧向挡板23所挡住,从而落在初级传送装置31的传送带312上。所述传送带312在传送轴311的带动下,向前转动并将物料传输至初级传送装置31的末端,随后落在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传送带322上。
第一功能传送装置32的传送轴321带动传送带322转动,将其上的颗粒带向其末端运动。在传送的过程中,当颗粒经过第一涂覆装置41时,输料管411输送涂覆用的油脂类物质,并经喷料口412高速、均匀喷出,涂覆在各颗粒的外表面。随后颗粒被继续传送经过第一烘干装置51,通气管511输送烘干用的热空气,并经排气口512高速、均匀喷出,迅速将之前涂覆在颗粒外表面的油脂类物质烘干固化,从而在颗粒外表面形成一层油脂类涂层。随后,颗粒在传送带322带动下,移向其末端,并落在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传送带332上。
第二功能传送装置33的传送轴331带动传送带332转动,将其上的颗粒带向其末端运动。在传送的过程中,当颗粒经过第二涂覆装置42时,输料管421输送涂覆用的油脂类物质,并经喷料口422高速、均匀喷出,涂覆在各颗粒的外表面。随后颗粒被继续传送经过第二烘干装置52,通气管521输送烘干用的热空气,并经排气口522高速、均匀喷出,迅速将之前涂覆在颗粒外表面的油脂类物质烘干固化,从而在颗粒外表面形成一层油脂类涂层。随后,颗粒在传送带332带动下,移向其末端,并落在长距离传送装置34的传送带342上。
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34的传送带342上设有若干弧形凹槽,其具有如图4b所示的线性结构或如图4c所示的矩阵结构,颗粒落在各弧形凹槽内部。所述长距离传送装置不断震荡,避免温度较高、刚经过涂覆的颗粒由于未能完全干燥、或者涂覆不完全而又长时间互相紧靠导致的颗粒间粘结。在上述震荡过程中,弧形凹槽有效地避免了颗粒滑落出传送带。颗粒经过长距离传送装置的震荡,随着传送轴341所带动的传送带342移向长距离传送装置34的末端,并输出。
上述内容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