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20125
  • 上传时间:2018-04-06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66.0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144770.3

    申请日:

    2007.12.07

    公开号:

    CN101449650A

    公开日:

    2009.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9/00公开日:2009061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9/00; A01H1/02(2006.01)N

    主分类号:

    A01G9/00

    申请人:

    赵 炜

    发明人:

    赵 炜

    地址:

    15009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珠江路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熊蜂温室授粉,温室的空间大大改变了熊蜂正常的生活习惯,因此加强寒地温室授粉蜂群的管理极为重要。首先,在授粉之前一定要做好专用器具的准备,其次,做好蜜蜂进温室前的准备,第三,给温室蔬菜授粉,授粉蜂群的入室时间可定在蔬菜开花时,授粉蜂群入棚室,应在傍晚进行。第四,蜜蜂进入温室后要及时喂水、喂糖和喂粉。第五,保持群势密集。第六,防止熊蜂中毒。第七,严防鼠害。经熊蜂授粉后的瓜果,果重增加15%,果形圆正,着色好,采摘期提前3-5天,一级果品率由70%提高到90%。果品品质明显得到改善,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优于人工授粉,如西瓜的中心糖度与边缘糖度均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授粉之前先要做好专用器具的准备,包括专用授粉蜂箱、巢门饲喂器的准备;其次,做好蜜蜂进温室前的准备;⑥将要进棚授粉的蜂群,在晴天搬进湿度较小的空大棚中进行飞行排泄2~3d;第三,蜂群进棚给温室蔬菜授粉;第四,蜜蜂进入温室后要及时喂水、喂糖和喂粉;第五,保持群势密集,授粉期间应始终保持蜂群蜂多于脾,或者蜂脾相等,同时加强蜂箱内外的保温措施,使蜂箱内的温度相对稳定;第六,防止熊蜂中毒;第七,严防鼠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做好蜜蜂进温室前的准备包括,熊蜂进温室前,①应对温室内作物的病虫害进行1次详细全面的检查,并针对性地进行1次综合防治,防治后第2d中午将放风口打开,让新鲜空气更换温室内的毒气和有害气体,3d后或残效期过后才能将蜂群搬进温室;②检查温室内工作房和缓冲间,将原来使用过的农药瓶和喷过农药的喷雾器放到大棚外面;③在放风口遮挡窗纱;④在温室的中部,离后墙1.5m远的地方用砖或木材搭1个放置蜂箱的架子;⑤采用熊蜂授粉的作物不能打掉雄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子高30m,长55m,宽4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授粉蜂群的入室时间可定在蔬菜开花时,授粉蜂群入棚室,应在傍晚进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熊蜂中毒的方法是,在冬季,温室施药前应将蜂群搬到温室外避光处,温度应在15℃左右;用药后让温室通风2~3d,再将蜂群搬回温室内原处;在春季,气温转暖,温室内空气交换较慢,药效时间长,应在用药后3~5d,再把蜂群搬回温室。

    说明书

    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授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熊蜂授粉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园区的建设,温室农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果蔬植物在温室内得到广泛栽培。但由于温室是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几乎没有自然授粉昆虫,作物授粉直接受到影响,造成结实率低、果实质量差等现象。一些种植户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但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在开花时期,人们都采用激素蘸花的方法,如用坐果灵、保果素等人工合成激素药剂。这些药剂长期使用,会给果品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降低人工辅助授粉的费用,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和产量的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在授粉之前先要做好专用器具的准备,包括专用授粉蜂箱、巢门饲喂器的准备;其次,做好蜜蜂进温室前的准备,熊蜂进温室前,①应对温室内作物的病虫害进行1次详细全面的检查,并针对性地进行1次综合防治,以免熊蜂进温室后发现病虫害再进行治疗,造成蜂群中毒;防治后第2d中午将放风口打开,让新鲜空气更换温室内的毒气和有害气体,3d后或残效期过后才能将蜂群搬进温室;②检查温室内工作房和缓冲间,将原来使用过的农药瓶和喷过农药的喷雾器放到大棚外面;③为了防止授粉熊蜂在室外温度较高时,从放风口跑出去不能回来,到夜晚冻死在外面,造成蜂群的损失,应在放风口遮挡窗纱;④在温室的中部,离后墙1.5m远的地方用砖或木材搭1个放置蜂箱的架子,架子高30m,长55m,宽45cm;⑤采用熊蜂授粉的作物不要打掉雄花,否则影响熊蜂授粉效果;⑥将要进棚授粉的蜂群,在晴天搬进湿度较小的空大棚中进行飞行排泄2~3d,以避免熊蜂将大便排泄到植物的叶子上,增加擦洗叶子的麻烦;第三,给温室蔬菜授粉,授粉蜂群的入室时间可定在蔬菜开花时,授粉蜂群入棚室,应在傍晚进行;第四,蜜蜂进入温室后要及时喂水、喂糖和喂粉;第五,保持群势密集,授粉期间应始终保持蜂群蜂多于脾,或者蜂脾相等,同时加强蜂箱内外的保温措施,使蜂箱内的温度相对稳定,以利授粉蜂群的正常繁殖;第六,防止熊蜂中毒,在冬季,温室施药前应将蜂群搬到温室外避光处,温度应在15℃左右;用药后让温室通风2~3d,再将蜂群搬回温室内原处;在春季,气温转暖,温室内空气交换较慢,药效时间长,应在用药后3~5d,再把蜂群搬回温室;第七,严防鼠害。
    本发明将蜜蜂引入温室,不仅降低人工辅助授粉的费用,而且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在蜜蜂授粉中,熊蜂因其生物习性和形态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温室授粉最理想的昆虫。熊蜂个体大,浑身长有绒毛,每次可携带花粉数百万个,授粉专一、及时、有效。对低温、弱光、高湿环境适应能力优于蜜蜂、壁蜂、切叶蜂等传粉昆虫。所以推广应用熊蜂授粉是市场的要求,是人类健康的要求,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熊蜂资源十分丰富。占全球种类的1/3。我国对熊蜂的应用技术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调查了国内熊蜂的资源,解决了熊蜂周年繁育技术中的各项难题,实现工厂化生产,批量供应农场、农户用于为温室作物授粉,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经熊蜂授粉后的瓜果,果重增加15%,果形圆正,着色好,采摘期提前3—5天.一级果品率由70%提高到90%。果品品质明显得到改善,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优于人工授粉,如西瓜的中心糖度与边缘糖度均匀。熊蜂授粉的番茄子粒饱满,而人工激素授粉的番茄无种子,畸形多,口感发酸。
    我省处于我国北部,气候寒冷,为了研究和开发本地优势野生熊蜂,促进熊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黑龙江省蚕蜂技术指导总站,在省自然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于2003-2007年成立课题组,开展了“寒地熊蜂授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攻关,在我省饶河、虎林等地筛选野生熊蜂种,选出适合寒地授粉的熊蜂蜂种,具有分布广,群体大,寿命长,产生雄蜂的时间晚;能够进行人工饲养及大量繁殖;适合为多种作物授粉;有振翅行为。从发生频率和发生时期的长短比较,红光熊蜂和明亮熊蜂比较适合在我省开发利用。从室内人工饲养的难易程度比较,明亮熊蜂更适合成为温室作物的传粉昆虫。
    经过试验示范,本发明人现已成功培育出并初步推广应用寒地授粉技术,2007年,在我省饶河、虎林、牡丹江、宁安等地成功为我省温室番茄授粉1500亩。经熊蜂授粉的作物比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的果实正果率高,应用熊蜂利用为番茄授粉的研究结果显示,番茄的坐果率,用熊蜂授粉的为98.16%,用震动棒授粉到为90.16%,蜜蜂授粉的为75.89%,对照为60.87%;单个果重用熊蜂授粉的为140.85g,震动棒授粉的为98.58g,蜜蜂授粉的为90.30g,对照为75.54g。利用熊蜂授粉,番茄可增产40%~50%,每株增产32.9%,每平方米增产33.7%。
    另一方面,经熊蜂授粉的水果硬度降低,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增加,可滴定酸降低,提高了果实的生化性状及风味。维生素c含量含量增加。熊蜂组比激素组和对照组分别高49.09%和35.53%;总糖含量,熊蜂组比激素组和对照组高13.98%和64.02%;总酸含量,熊蜂组比激素组和对照组降低了49.09%和35.53%;一般用糖酸比来衡量果实的口感,熊蜂组的糖酸比与激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55.30%和118.42%。说明用熊蜂授粉的西红柿,味道鲜美,爽口宜人。
    通过研究应用表明,在寒地利用熊蜂为温室西红柿授粉,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产量,降低畸形果的比率,而且可以缩短果实成熟期,改善果实品质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温室的空间大大改变了熊蜂正常的生活习惯,因此加强寒地温室授粉蜂群的管理极为重要。首先,在授粉之前一定要做好专用器具的准备,包括专用授粉蜂箱、巢门饲喂器的准备。其次,做好蜜蜂进温室前的准备,熊蜂进温室前,①应对温室内作物的病虫害进行1次详细全面的检查,并针对性地进行1次综合防治,以免熊蜂进温室后发现病虫害再进行治疗,造成蜂群中毒。防治后第2d中午将放风口打开,让新鲜空气更换温室内的毒气和有害气体。3d后或残效期过后才能将蜂群搬进温室;②检查温室内工作房和缓冲间,将原来使用过的农药瓶和喷过农药的喷雾器放到大棚外面;③为了防止授粉熊蜂在室外温度较高时,从放风口跑出去不能回来,到夜晚冻死在外面,造成蜂群的损失,应在放风口遮挡窗纱;④在温室的中部,离后墙1.5m远的地方用砖或木材搭1个放置蜂箱的架子,架子高30m,长55m,宽45cm;⑤采用熊蜂授粉的作物不要打掉雄花,否则影响熊蜂授粉效果;⑥将要进棚授粉的蜂群,在晴天搬进湿度较小的空大棚中进行飞行排泄2~3d,以避免熊蜂将大便排泄到植物的叶子上,增加擦洗叶子的麻烦。第三,给温室蔬菜授粉,授粉蜂群的入室时间可定在蔬菜开花时,授粉蜂群入棚室,应在傍晚进行。第四,蜜蜂进入温室后要及时喂水、喂糖和喂粉。第五,保持群势密集。温室,特别是日光节能温室,昼夜温差变化大,在寒冷地区最低时室内温度8℃左右,而中午太阳直接照射温室,室内温度急剧上升,最高时达40℃左右,变化幅度在30℃,对熊蜂繁殖极为不利。因此,授粉期间应始终保持蜂群蜂多于脾,或者蜂脾相等,同时加强蜂箱内外的保温措施,使蜂箱内的温度相对稳定,以利授粉蜂群的正常繁殖。第六,防止熊蜂中毒。在冬季,温室施药前应将蜂群搬到温室外避光处(温度应在15℃左右)。用药后让温室通风2~3d,再将蜂群搬回温室内原处。在春季,气温转暖,温室内空气交换较慢,药效时间长,应在用药后3~5d,再把蜂群搬回温室。第七,严防鼠害。冬季,老鼠在外界找不到食物,很容易钻到温室内繁殖生活,危害温室内作物和授粉蜂群,必须严防。
    熊蜂授粉是回归自然的传粉方式,在选择熊蜂为作物授粉时,一定要以科学的种植管理方式来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作物增产增收、改善品质的目的。

    关 键  词:
    一种 熊蜂 温室 授粉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寒地熊蜂温室授粉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201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