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治疗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见效快,安全、标本兼治的复方小柴胡散。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容易实现的上述牛用复方小柴胡散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食欲不振、反胃呕吐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原料组成:柴胡10~40%,黄芩10~40%,姜半夏5~25%,党参10~39%,甘草5~15%,盐酸甲氧氯普胺0.01~1%。
一种上述用于治疗食欲不振、反胃呕吐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甘草粉碎过筛,再与盐酸甲氧氯普胺充分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的复方小柴胡散,该散剂中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原料组成:柴胡10~40%,黄芩10~40%,姜半夏5~25%,党参10~39%,甘草5~15%,盐酸甲氧氯普胺0.01~1%。
其中较佳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柴胡15~30%,黄芩15~30%,姜半夏10~20%,党参28.4~34.9%,甘草6~10%,盐酸甲氧氯普胺0.1~0.6%。
最佳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柴胡25%,黄芩25%,姜半夏16%,党参25%,甘草8.6%,盐酸甲氧氯普胺0.4%。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将中西药复合起来,为弥补中西药各自的缺点,又针对各自的优点研制的散剂。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甘草等中药具有扶正祛邪、升阳的功能,盐酸甲氧氯普胺具有促进胃肠动力、止吐的功能,从这两方面出发针对病因解决当前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的病症,见效快,用药次数少,能够快速恢复采食,止吐,减少养殖者诊断不明,或判断不准而带来的治疗不及时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取柴胡10kg、黄芩40kg、姜半夏25kg、党参10kg、甘草14.99kg粉碎过2号筛后与盐酸甲氧氯普胺0.01kg于混料机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实施例2
取柴胡40kg、黄芩10kg、姜半夏5kg、党参39kg、甘草5kg粉碎过2号筛后与盐酸甲氧氯普胺1kg于混料机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实施例3
取柴胡15kg、黄芩30kg、姜半夏10kg、党参34.9kg、甘草10kg粉碎过2号筛后与盐酸甲氧氯普胺0.1kg于混料机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实施例4
取柴胡30kg、黄芩15kg、姜半夏20kg、党参28.4kg、甘草6kg粉碎过2号筛后与盐酸甲氧氯普胺0.6kg于混料机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实施例5
取柴胡23kg、黄芩27kg、姜半夏17kg、党参23.7kg、甘草9kg粉碎过2号筛后与盐酸甲氧氯普胺0.3kg于混料机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实施例6
取柴胡25kg、黄芩25kg、姜半夏16kg、党参25kg、甘草8.6kg粉碎过2号筛后与盐酸甲氧氯普胺0.4kg于混料机混合1小时即得本发明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临床试验:
1.实验动物:
随机选取患病成牛100头。
2.实验药物:
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 本单位研制;
0.4%盐酸甲氧氯普胺粉 本单位实验室制备;
按柴胡25kg、黄芩25kg、姜半夏16kg、党参25kg、甘草9kg配比的小
柴胡散 本单位实验室制备。
3.实验方法:
将100头患牛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头。
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
B组用0.4%盐酸甲氧氯普胺粉进行治疗,用法:内服,每kg体重0.5g,一日2次,连用3天。
C组用小柴胡散,用法:内服,每kg体重0.5个,一日2次,连用3天。
D组用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进行治疗,用法:内服,每kg体重0.5g,一日1次,连用2天。
治疗开始后,每日记录患牛身体变化情况分布,治疗4天统计治疗效果,其中:
无效:指4天后,患牛症状无明显改变,仍保持治疗前的症状。
有效:指4天后,患牛症状有改变,症状优于治疗前的效果。
治愈:指4天后,症状消失,患牛恢复健康。其数字包括在有效数字中。
结束时有症状:指4天后,患牛仍有一定的症状,其症状表现优于治疗前或无改观,患牛没有治愈。其数字已包含在无效头数与有效头数的数字中。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4.结论:
从表1的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本发明实施例6的牛用复方小柴胡散治疗组、0.4%盐酸甲氧氯普胺粉治疗组和小柴胡散与对照组差异极比较。本发明的疗效比已有两种药物好。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