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陷而公开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肝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以下原料药配比而成:
水杨柳5000克 穿山甲65克 鳖甲65克
川穹60克 木香30克 柴胡25克
板蓝根20克 西红花30克 槐条30克
上述的“槐条”为槐树枝切成小段。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制备过程如下:
首先将水杨柳5000克、穿山甲65克、鳖甲65克加水21千克熬制5个小时后,加入川穹60克、木香30克继续熬制2个小时,再加入柴胡25克、板蓝根20克、西红花30克、槐条30克熬成浆状,用200目筛子过滤两遍,然后继续将过滤后的药浆熬成黏糊软膏状,自然冷却,加入植物芝麻油7克,搅匀即成。
药理分析:
水杨柳,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胆、消炎、解毒。治急、慢性肝炎。
穿山甲,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杀虫、行血、攻坚散瘀、治痹通经。
鳖甲,性味:咸,微寒。功能主治:骨蒸劳热、疟母、胁下坚硬、腰痛等症。
川穹,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木香,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柴胡,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
板蓝根,性味:苦、寒。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凉血。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性味、平、甘,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凉血解毒。
槐条,性凉味苦,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清肝泻火
用法与用量:本发明为一种为外用药物,每剂药量为大约5克,每次一剂贴于肚脐处,可持续贴2-3天;每次贴时用温水将肚脐洗净,将糊状药膏放置入肚脐内,用棉布包紧以防外漏;每3-4个月(药量为250克)为一个疗程。
有益效果:本发明药物采用外用治疗各种肝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浮水、急慢性肝炎、肝癌等症;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化淤、消炎利水”的功效,无任何毒负作用,其疗效达到99%,同时对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效果也非常显著。
疗效分析:按下列入组标准共接诊274例,其中,
1、按姓别分:男性168例,女性106例。
2、按年龄分:20岁以下57例,20到40岁43例,40到60岁93例,60岁以上81例。
3、按病程分:1年以下96例,1到3年117例,3年以上61例。
治疗结果:对上述分组中的274例病人进行治疗,其中,有效率达99%,痊愈率达95%。
典型病例:
1、鲜某,男,28岁,家住栾川石庙乡,2003年感觉有点肚涨,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肝腹水、硬化,住院一段时间,病情略有好转即出院回家,3个月后,病情恶化只有再次入院,由于家庭贫困,无法继续住院治疗。经邻居介绍用本发明的药物,贴用45天后有明显好转,又继续贴用3个月后病情已完全得到控制至痊愈。
2、宋某某,男,69岁,住栾川乡范营村,于2008年的得了阑尾炎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肝病。使用本发明的药物20剂贴上,用一个月后阑尾炎痊愈,经检查肝病也见好转,回家又贴2个月后,到医院做CT片检查后竟然所有病症已彻底痊愈。
3、谢某某,男,74岁,住栾川县三川乡,于2007年8月在医院诊断为肝硬化,住院20天并无好转迹象,医生也认为没有医治的必要让回家慢慢调养。随听说本发明的药物,使用30剂一直贴用完后,病情痊愈,生活已恢复正常。
4、赵某,女,67岁,住栾川乡,患肝腹水3年,经医生反复住院治疗无效,后用本发明的药物20剂,贴用一个月后腹水减轻,又贴2个月,腹水完全消失至所有病症痊愈。
5、孟某某,男,住庙子乡,2006年自己觉得有点肚涨到医院拍CT片,诊断为肝硬化,以为无药可治,闻听本发明的药物后,使用20剂,病症明显好转,后又继续用药20剂至痊愈。
6、张某某,男,58岁,住栾川乡西沟村,于2007年2月自己觉得肚涨到医院检查为肝硬化、肝腹水,使用本发明的药物20剂后,发现病情减轻,于是停药上班,一年后症状又复发,就继续用药3个月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