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1201321
  • 上传时间:2018-04-05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18.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21818.8

    申请日:

    2010.06.30

    公开号:

    CN101884312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公布日:201011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006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K63/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人:

    于瑞海; 马化亮; 范立强; 赵婷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粘连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池子大小为20-30m3、池深1.0-1.2米、光照强度为100-200勒克斯、使用二次砂滤海水的育苗车间;其次在幼虫培育期间,控制幼虫密度为0.5-1个/ml;然后在幼虫培育期间每天流水培育3-4次,每次1-2小时,并且每天不间断地充气,每天至少进行吸底换水1次,投喂新鲜无污染经过滤和消毒的单胞藻饵料。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使栉江珧幼虫在水里均匀分布,能减少因幼虫上浮粘连而造成幼虫死亡的数量,提高栉江珧幼虫的成活率,为栉江珧生产化育苗提供了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粘连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池子大小为20-30M3、池深1.0-1.2米、光照强度为100-200勒克斯、使用二次砂滤海水的育苗车间;其次在幼虫培育期间,控制幼虫密度为0.5-1个/毫升;然后在幼虫培育期间每天流水培育3-4次,每次1-2小时,并且每天不间断地充气,每天至少进行吸底换水1次,投喂新鲜无污染经过滤和消毒的单胞藻饵料。

    说明书

    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栉江珧育苗中幼虫培养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栉江珧(Pinna(Atriina)pectinataLinnaeus)俗称带子,在北方俗称“大海红”、“海锹”。在南方,福建称“土杯”“马蹄”;浙江称“海蚌”;而广东称“角带子”、“割纸刀”;台湾称“角贝”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hia)、贻贝目(Mytiloida)、江珧科(Pinnidae)、江珧属(Pinna)的贝类,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北起辽东半岛,南及琼州海峡,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食用贝类。栉江珧后闭壳肌极为粗大,可干制成“江珧柱”,肉质细嫩肥白,营养丰富,是极为名贵的海味珍品,鲜贝及“江珧柱”不仅可供国内市场,而且可出口创汇。近几年来因滥捕造成资源的大幅减少,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需求,急需开展栉江珧的人工育苗,进行资源修复工作,目前国内外对栉江珧生产性育苗的关键技术还没完全解决,造成人工育苗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幼虫培养过程中,出现幼虫相互粘连的问题,如何克服幼虫培养过程中的粘连问题是栉江珧人工育苗的主要瓶颈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它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

    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粘连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选择池子大小为20-30M3、池深1.0-1.2米、光照强度为100-200勒克斯、使用二次砂滤海水的育苗车间;其次在幼虫培育期间,控制幼虫密度为0.5-1个/毫升;然后在幼虫培育期间每天流水培育3-4次,每次1-2小时,并且每天不间断地充气,每天至少进行吸底换水1次,投喂新鲜无污染经过滤和消毒的单胞藻饵料。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使栉江珧幼虫在水里均匀分布,能减少因幼虫上浮粘连而造成幼虫死亡的数量,提高栉江珧幼虫的成活率,为栉江珧生产化育苗提供了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的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粘连的方法时,首先选择适合栉江珧育苗生产的育苗车间,使该育苗车间池子大小为20-30M3、池深1.0-1.2米、光照强度为100-200勒克斯、使用经二次砂滤处理的海水为培育海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其次在幼虫培育期间,严格控制幼虫培育的密度,使幼虫的培育密度为0.5-1个/毫升。在幼虫培育期间,每天流水培育4次,每次1-2小时,并且每天不间断地充气,使幼虫均匀地分布于培育水中。幼虫培育期间每天至少进行吸底换水1次,投饵时投喂新鲜、无污染、经过滤和消毒过的单胞藻为饵料,且将多种饵料如金藻、扁藻、角毛藻混合投喂。按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防止栉江珧幼虫培育中的幼虫粘连。

    通过本发明方法的的实施,可以使栉江珧幼虫在水里均匀分布,可以防止栉江珧幼虫在培育中粘连,克服幼虫培育期间由于相互粘连而造成幼虫死亡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栉江珧幼虫的成活率,使栉江珧人工育苗稳产高产,为栉江珧生产化育苗提供了保障。

    关 键  词:
    一种 栉江珧 幼虫 培育 防止 粘连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栉江珧幼虫培育中防止幼虫粘连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0132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