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1201068
  • 上传时间:2018-04-05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829.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13193.0

    申请日:

    2010.06.29

    公开号:

    CN101884792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48/00申请日:20100629授权公告日:20120704终止日期:2014062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48/00申请日:201006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48/00; A61K39/29; A61K39/39; C12N15/79; A61P1/16; A61P31/20

    主分类号:

    A61K48/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发明人:

    吴玉章; 杨曌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该疫苗是由HBsAg和B细胞激活因子(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皂苷Quil A、胆固醇及卵磷脂组成的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型疫苗,能够显著增强HBsAg的免疫原性,促进抗HBsAg抗体的生成,在抗乙肝病毒感染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涉及该疫苗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其特征在于:该疫苗是由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即HBsAg和B细胞激活因子即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皂苷Quil A、胆固醇及卵磷脂组成的免疫刺激复合物型疫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是在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即IRES的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的IRES上游和下游分别插入HBsAg全长cDNA和BAFF全长cDN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皂苷Quil A、胆固醇及卵磷脂的质量比为5∶10∶1∶1。4.权利要求1所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将HBsAg全长cDNA插入含有IRES的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的IRES上游,再将BAFF全长cDNA插入该真核载体的IRES下游,即得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b、免疫刺激复合物的制备:将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用磷酸盐缓冲液即PBS溶解后,加入皂苷Quil A,再加入胆固醇及卵磷脂,使每毫升溶液中含有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0.5mg、皂苷Quil A 1mg、胆固醇0.1mg和卵磷脂0.1mg,冰浴超声处理使溶液充分混匀并乳化,再用PBS透析,所得微絮状物即为形成的免疫刺激复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的具体方法为:a1、HBsAg全长cDNA的克隆:提取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的肝脏细胞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再以该总cDNA为模板,以SEQ ID No.3和SEQ IDNo.4所示序列为上下游引物,PCR扩增两端分别带有Pst I和EcoR I酶切位点的HBsAg全长cDNA,PCR条件为:94℃预变性3分钟,然后94℃变性1分钟、58℃退火1分钟,72℃延伸1分钟,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分钟;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得重组载体pT-HBsAg;a2、BAFF全长cDNA的克隆:提取人脾脏组织总RNA,逆转录得到总cDNA,再以该总cDNA为模板,以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序列为上下游引物,PCR扩增两端分别带有BamH I和Sal I酶切位点的BAFF全长cDNA,PCR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然后94℃变性50秒,58℃退火50秒,72℃延伸2分钟,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分钟;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得重组载体pT-BAFF;a3、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自步骤a1所得重组载体pT-HBsAg中用Pst I和EcoR I双酶切出HBsAg全长cDNA,经纯化后与同样用Pst I和EcoR I双酶切的真核载体pStar连接,得重组载体pStar-HBsAg;再自步骤a2所得重组载体pT-BAFF中用BamH I和Sal I双酶切出BAFF全长cDNA,经纯化后与同样用BamH I和Sal I双酶切的重组载体pStar-HBsAg连接,即得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pStar-HBsAg-IRES-BAFF。

    说明书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还涉及该疫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嗜肝的DNA病毒。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体液及母婴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有3亿多人为慢性HBV感染,我国约占半数。此种感染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当前WHO公布的人类疾病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的疾病。大量研究证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所诱导产生的抗HBSAg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具有阻断HBV感染的能力。因此,运用HBsAg疫苗免疫机体,能有效防止HBV感染的风险,可以显著降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的发生率。

    B细胞激活因子(BAFF)是B细胞存活与成熟的必需因子,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成员。其能够增强B细胞、CD4T细胞、NK细胞的活性,使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还可作为T细胞激活的共刺激因子,刺激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2(IL-2),上调CD25(IL-2受体α链)表达,并以IL-2依赖方式促进T细胞增生。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是由抗原、皂苷Quil A、胆固醇及磷脂混合后自发形成的一种直径为30~40nm的球形笼状颗粒,具有佐剂和抗原递呈的双重功能,可大幅度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文献报道,以ISCOM为佐剂制得的DNA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和免疫保护力明显高于裸DNA,可能的机制是经ISCOM包裹的DNA能免受体内核酸酶的降解,从而保证该DNA在机体内持续表达。另外,ISCOM的结构特性使其更易于定居在淋巴组织内,从而有利于抗原递呈细胞的吞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该疫苗是由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皂苷Quil A、胆固醇及卵磷脂组成的ISCOM型疫苗。

    进一步,所述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是在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的IRES上游和下游分别插入HBsAg全长cDNA和BAFF全长cDNA;

    进一步,所述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皂苷Quil A、胆固醇及卵磷脂的质量比为5∶10∶1∶1。

    2、所述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将HBsAg全长cDNA插入含有IRES的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的IRES上游,再将BAFF全长cDNA插入该真核载体的IRES下游,即得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

    b、ISCOM的制备:将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后,加入皂苷Quil A,再加入胆固醇及卵磷脂,使每毫升溶液中含有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0.5mg、皂苷Quil A 1mg、胆固醇0.1mg和卵磷脂0.1mg,冰浴超声处理使溶液充分混匀并乳化,再用PBS透析,所得微絮状物即为形成的ISCOM。

    进一步,所述步骤a的具体方法为:

    a1、HBsAg全长cDNA的克隆:提取HBV转基因小鼠的肝脏细胞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再以该总cDNA为模板,以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序列为上下游引物,PCR扩增两端分别带有Pst I和EcoR I酶切位点的HBsAg全长cDNA,PCR条件为:94℃预变性3分钟,然后94℃变性1分钟、58℃退火1分钟,72℃延伸1分钟,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分钟;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得重组载体pT-HBsAg;

    a2、BAFF全长cDNA的克隆:提取人脾脏组织总RNA,逆转录得到总cDNA,再以该总cDNA为模板,以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序列为上下游引物,PCR扩增两端分别带有BamH I和Sal I酶切位点的B细胞激活因子全长cDNA,PCR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然后94℃变性50秒,58℃退火50秒,72℃延伸2分钟,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分钟;PCR产物经纯化后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得重组载体pT-BAFF;

    a3、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自步骤a1所得重组载体pT-HBsAg中用Pst I和EcoR I双酶切出HBsAg全长cDNA,经纯化后与同样用Pst I和EcoR I双酶切的真核载体pStar连接,得重组载体pStar-HBsAg;再自步骤a2所得重组载体pT-BAFF中用BamH I和Sal I双酶切出BAFF全长cDNA,经纯化后与同样用BamH I和Sal I双酶切的重组载体pStar-HBsAg连接,即得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pStar-HBsAg-IRES-BAFF。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能够显著增强HBsAg的免疫原性,促进抗HBSAg抗体的生成,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在抗HBV感染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PCR扩增HBsAg全长c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图2为PCR扩增BAFF全长c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图3为透射电镜检测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结构;

    图4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BsAg的表达;

    图5为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J.萨姆布鲁克等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一、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制备及鉴定

    1、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

    (1)HBsAg全长cDNA的克隆

    根据GenBank登录号为NP_647605的HBsAg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如下引物以PCR扩增两端带有酶切位点的HBsAg全长cDNA:F1:5’-aatcttgcagatgcaactttttcacctctgc-3’(SEQ ID No.3),下划线部分为Pst I酶切位点;R1:5’tacgaattcctaacattgagattcccgagattg-3’(SEQ ID No.4),下划线部分为EcoR I酶切位点;分离HBV转基因小鼠的肝脏细胞,用RPMI 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调节细胞密度为2×107个/mL,收集细胞,PBS洗涤3次,用总R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将所得细胞总RNA逆转录为总cDNA,再以该总cDNA为模板、F1和R1为上下游引物进行PCR扩增,PCR条件为:94℃预变性3分钟,然后94℃变性1分钟、58℃退火1分钟,72℃延伸1分钟,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分钟;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凝胶回收试剂盒切胶回收纯化后,与pGEM-TEasy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验证,将插入了HBcAg全长cDNA序列(SEQ ID No.1)的阳性克隆质粒命名为pT-HBcAg;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M泳道为DNA分子量标准,1泳道为PCR产物,可见PCR产物在约650bp处呈单一特异性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相符。

    (2)BAFF全长cDNA的克隆

    根据GenBank登录号为NM_006573的BAFF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如下引物以PCR扩增两端带有酶切位点的BAFF全长cDNA:上游引物F2:5’-gatcggatccatggatgactccacagaaagg-3’(SEQ ID No.5),下划线部分为BamH 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R2:5’-acgctcgcgactcacagcagtttcaatgcac-3’(SEQ ID No.6),下划线部分为Sal I酶切位点;按Trizol试剂盒说明书提取人脾脏组织总RNA,反转录得到总cDNA,再以该总cDNA为模板,采用上下游引物F2和R2进行PCR扩增,PCR条件为:94℃预变性5分钟;然后94℃变性50秒,58℃退火50秒,72℃延伸2分钟,共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分钟。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凝胶回收试剂盒切胶回收纯化后,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测序验证,将插入了BAFF全长cDNA序列(SEQ ID No.2)的阳性克隆质粒命名为重组载体pT-BAFF。

    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M泳道为DNA分子量标准,1泳道为PCR产物,可见PCR产物在约850bp处呈单一特异性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相符。

    (3)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

    根据HBsAg和BAFF全长cDNA两端所设计的酶切位点,先将HBsAg全长cDNA插入含有IRES的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载体pStar的IRES上游,再将BAFF全长cDNA插入pStar载体的IRES下游。具体方法为:先将重组载体pT-HBsAg用Pst I和EcoR I双酶切,双酶切产物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切胶回收纯化后,与同样经Pst I和EcoR I双酶切的真核载体pStar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Pst I和EcoR I双酶切鉴定,将阳性克隆质粒命名为重组载体pStar-HBsAg;再将重组载体pT-BAFF用BamH I和Sal I双酶切,双酶切产物经凝胶回收试剂盒切胶回收纯化后,与同样经BamH I和Sal I双酶切的重组载体pStar-HBsAg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BamH I和Sal I双酶切鉴定,阳性克隆质粒即为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将其命名为pStar-HBsAg-IRES-BAFF。

    2、ISCOM的制备

    将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pStar-HBsAg-IRES-BAFF用PBS溶解后,加入皂苷Quil A,再加入胆固醇及卵磷脂,使每毫升溶液中含有HBsAg和BAFF双基因共表达重组真核载体0.5mg、皂苷Quil A 1mg、胆固醇0.1mg和卵磷脂0.1mg,冰浴超声处理使溶液充分混匀并乳化,再用PBS透析,所得微絮状物即为形成的ISCOM,也即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

    3、透射电镜分析

    将新鲜制备的ISCOM滴于200目铜网上,吸附3分钟,吸水纸吸干,晾干30秒,以浓度为1%(w/v)的水溶性醋酸铀负染30秒,吸水纸吸干,晾干30秒,80kV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如图3所示,所得ISCOM呈大小均一的近圆形颗粒,绝大多数颗粒长径小于25nm。

    二、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的体内免疫及检测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以本发明的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为免疫原,对照组以HBsAg基因疫苗(HBsAg单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ISCOM)为免疫原,空白对照组以PBS为免疫原;三组小鼠按100μL的剂量行双侧股四头肌免疫,每隔2周免疫1次,连续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14天取股四头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BsAg的表达;同时尾静脉采血,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P/N≥2判为阳性。

    (1)免疫组化检测HBsAg的表达

    取小鼠股四头肌组织(0.5cm×0.5cm×0.5cm)置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4℃固定12小时,脱水后石蜡包埋、切片(5mm),将蜡切片脱蜡至水,用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室温孵育5~10分钟,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再用体积分数为5~10%的正常山羊血清的PBS稀释液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封闭液,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抗HBSAg抗体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PBS冲洗,再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二抗,37℃孵育10~30分钟,PBS冲洗,再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37℃孵育10~30分钟,PBS冲洗,DAB显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片。

    结果如图4所示,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C为空白对照组,可见HBsAg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能在肌肉组织中高效表达HBsAg,而空白对照组中无抗原表达。

    (2)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

    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用浓度为0.05mol/L、pH为9.0的碳酸盐缓冲液稀释至浓度为1μg/mL的HBsAg溶液0.1mL,4℃包被过夜,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后,再加入适当比例稀释的血清样品0.1mL,37℃孵育1小时,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后,再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0.1mL,37℃孵育0.5~1小时,用洗涤缓冲液洗涤后,加入TMB底物溶液0.1mL,37℃反应10~30分钟,加入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0.05mL终止反应。

    结果如图5所示,实验组的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16∶1,而对照组的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4∶1,说明本发明的HBsAg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能够显著增强HBsAg的免疫原性,促进抗HBsAg抗体的产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关 键  词: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免疫 增强 基因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免疫增强型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2010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