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1199818
  • 上传时间:2018-04-05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27.7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94148.5

    申请日:

    2010.06.04

    公开号:

    CN101869683A

    公开日:

    2010.10.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100604授权公告日:20111221终止日期:201206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10060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4; A61P11/14;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4

    申请人: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发明人:

    李蕾蕾

    地址:

    264300 山东省荣成市文化东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生地10-20、知母10-20、元参10-20、桔梗5-15、甘草3-9、川贝3-9、桑叶5-15、蝉蜕5-15、百部5-15、连翘10-20、射干5-15、桑白皮10-20、五味子15-25、乌梅10-20、五倍子10-20、麦冬10-20、炙杷叶10-20。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易得,服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制的方法取其药汁一日两次服用即可。该中药组合物对干咳的治疗效果彻底,治疗后不易复发,患者服用无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生地10-20、知母10-20、元参10-20、桔梗5-15、甘草3-9、川贝3-9、桑叶5-15、蝉蜕5-15、百部5-15、连翘10-20、射干5-15、桑白皮10-20、五味子15-25、乌梅10-20、五倍子10-20、麦冬10-20、炙杷叶10-20。

    说明书

    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干咳是临床肺系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上,大多数慢性干咳属于过敏性咳嗽,也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病的发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过敏性咳嗽病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因素。患者的体质包括“遗传素质”、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和健康状况等主观条件,是患者易感过敏性咳嗽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各种变应原、刺激性气体、病毒感染、居住的地区、居室的条件、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过度通气)、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剂、饮食习惯、社会因素甚至经济条件等均可能是导致过敏性咳嗽发生发展的更重要原因。西医针对干咳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疗法,该疗法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

    中医认为,引起干咳的因素有下列几种:燥邪犯肺、肺失宣降,阴虚肺燥、清肃失司,肝郁气滞、津聚痰凝,肝胃不和、气机上逆,肝阴亏虚、风摇钟鸣,根据中医对干咳的认识理论进行组方治疗,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干咳问题,同时也减轻了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影响。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采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合而成:生地10-20、知母10-20、元参10-20、桔梗5-15、甘草3-9、川贝3-9、桑叶5-15、蝉蜕5-15、百部5-15、连翘10-20、射干5-15、桑白皮10-20、五味子15-25、乌梅10-20、五倍子10-20、麦冬10-20、炙杷叶10-20。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物:

    生地,其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治疗;

    知母,其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之功,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胃热消渴等症治疗;

    元参,其性味甘、咸、微苦,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功效;

    桔梗,其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等症;

    甘草,其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等症治疗;

    川贝,其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功效;

    桑叶,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功效,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症治疗;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等症治疗;

    百部,其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功效,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等症治疗;

    连翘,其性味苦,微寒,入心、肝、胆、胃、三焦、大肠六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功效;

    射干,其性味苦,寒,入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功效;

    桑白皮,其性味甘寒,入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治疗;

    五味子,其性味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治疗;

    乌梅,其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功效,用于肺虚久咳,虚热消渴等症治疗;

    五倍子,其性味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功效,主治咳嗽,咳血,自汗,盗汗等症;

    麦冬,其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等症治疗;

    炙杷叶,其性味苦,凉,入肺、胃经。具有止咳,清肺和胃,降气化痰功效,主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等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利用桔梗、桑叶、蝉蜕、百部的宣肺祛痰、清肺润燥、散风除热、润肺下气之效以克燥邪犯肺、肺失宣降之疾;用生地、知母、元参、五味子、五倍子、乌梅、麦冬的养阴生津、清热泻火、收敛固涩之效克阴虚肺燥、清肃失司之疾;用川贝、桑白皮、炙杷叶清热化痰、泻肺平喘功效解肝郁气滞、津聚痰凝之苦;用甘草取其解毒之效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润肺、化痰之效。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易得,服用时按照常规中药煎制的方法取其药汁一日两次服用即可。该中药组合物对干咳的治疗效果彻底,治疗后不易复发,患者服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男,20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干、喉痒、鼻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药物组合:

    取生地15g、知母15g、元参15g、桔梗10g、甘草6g、川贝6g、桑叶10g、蝉蜕10g、百部10g、连翘15g、射干10g、桑白皮15g、五味子20g、乌梅15g、五倍子15g、麦冬15g、炙杷叶15g作为一剂。

    服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进行煎制,得药汁300-400ml,每日早晚服用一次,每日一剂。

    治疗效果:

    服用15天后,症状消除。

    实施例2

    男,35岁,干咳无痰,昼轻夜重,持续不已;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

    药物组合:

    取生地12g、知母18g、元参12g、桔梗12g、甘草5g、川贝8g、桑叶8g、蝉蜕12g、百部8g、连翘18g、射干8g、桑白皮18g、五味子18g、乌梅18g、五倍子12g、麦冬18g、炙杷叶12g作为一剂。

    服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进行煎制,得药汁300-400ml,每日早晚服用一次,每日一剂。

    治疗效果:

    服用1周后,不良症状消失。

    实施例3

    女,36岁,痰中挟血,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物组合:

    取生地18g、知母12g、元参18g、桔梗8g、甘草8g、川贝5g、桑叶12g、蝉蜕8g、百部12g、连翘12g、射干12g、桑白皮12g、五味子22g、乌梅12g、五倍子18g、麦冬12g、炙杷叶18g作为一剂。

    服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进行煎制,得药汁300-400ml,早晚服用一次,每日一剂。

    治疗效果:

    服用15天后,症状消失。

    实施例4

    男,28岁,干咳为主,或呛咳少痰,伴有咽痒如蚁行及异物痰黏喉梗之不适感,咽痒即咳,咳声连连,迁延不愈。

    药物组合:

    取生地10g、知母20g、元参10g、桔梗15g、甘草3g、川贝9g、桑叶5g、蝉蜕15g、百部5g、连翘20g、射干5g、桑白皮20g、五味子15g、乌梅20g、五倍子10g、麦冬20g、炙杷叶10g作为一剂。

    服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进行煎制,得药汁300-400ml,每日一剂。

    治疗效果:

    服用1月后,恢复正常。

    实施例5

    男,32岁,干咳为主,或呛咳少痰,口干舌燥,胸胁胀满甚或隐隐作痛,情志不畅易诱发或加剧。

    药物组合:

    取生地20g、知母10g、元参20g、桔梗5g、甘草9g、川贝3g、桑叶15g、蝉蜕5g、百部15g、连翘10g、射干15g、桑白皮10g、五味子25g、乌梅10g、五倍子20g、麦冬10g、炙杷叶20g作为一剂。

    服用方法:

    将上述药物按照常规煎制中药的方法进行煎制,得药汁300-400ml,每日早晚服用一次,每日一剂。

    治疗效果:

    服用2个月,上述症状消失。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原料药物在所提供的配比的范围内进行加减,该中药组合物经过132例干咳症患者的服用,治愈率达95%,总有效率达98%。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干咳 中药 组合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干咳的中药组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9981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