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1199753
  • 上传时间:2018-04-0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245.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92180.X

    申请日:

    2010.05.31

    公开号:

    CN101869623A

    公开日:

    2010.10.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04申请日:2010053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04; A61P17/00; A61K31/19(2006.01)N; A61K35/413(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04

    申请人:

    兰吉如

    发明人:

    兰吉如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塘桐景花园愉景阁21A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

    贺红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此药物的制备方法。此药具有软坚散结,消疹生肌,祛除毛发上皮瘤之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续断5-18份,白芍5-15份,红花4-15份,桃仁4-17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媒为乙醇或白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牛黄100份,生地15份,红花15份,桃仁17份,丹参16份,乳香8份,没药8份,白芍15份,续断18份,白醋180份。5.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取生地、丹参、乳香和没药,粉碎成粗粉;②、将粗粉用溶媒浸泡2周,然后进行浸渍和渗漉,收集渗漉液;③、将牛黄研成极细粉加入到渗漉液中,充分搅拌均匀,浸泡2周;④、将原液浓缩至20-25%,得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原料按下述重量比例加入: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中,加入的原料还包括续断、白芍、红花和桃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原料按下述重量比例加入: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续断5-18份,白芍5-15份,红花4-15份,桃仁4-17份。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媒为乙醇或白醋。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原料按下述重量比例加入:牛黄100份,生地15份,红花15份,桃仁17份,丹参16份,乳香8份,没药8份,白芍15份,续断18份,白醋180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还涉及此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无毛发上皮瘤对应病名。辨证当属肝肺之气郁结,气血瘀阻,凝滞积聚,久之形成此症。治则应以疏肝理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除毛发上皮瘤丘疹为主。毛发上皮瘤素有最难医治的皮肤顽疾称谓。因其“治疗过深则易致瘢,治疗过浅则易复发”,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医学界的难题。因为毛发上皮瘤根部深达真皮乳头层。而皮肤的治疗原则一般是:深度不得超过被称为皮肤安全线的真皮乳头层。否则损伤皮下组织,形成永久性瘢痕。如果治疗过浅,毛发上皮瘤残留根部又重新长出来。所以,如何正确掌握和控制好毛发上皮瘤的治疗深度,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外治疗毛发上皮瘤主要采用激光、电离子(电灼)或冷冻方法以达到消除病变组织的目的,但存在诸多弊端。如激光和电灼主要利用高热电火花烧灼炭化皮损组织,属创伤性治疗。特别对鼻子周围敏感部位治疗时痛苦大,患者难以忍受往往需要局部麻醉,而使用麻醉剂后,皮肤组织肿胀变形,难以精确定位,影响操作,达不到应有的疗效。特别是以上方法不能正确掌握治疗深度,面部皮肤极易留下瘢痕。其它缺点还有治后局部皮肤组织肿胀明显,色素沉着严重。一周内不能沾水洗脸,容易感染。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

    优选的,还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续断5-18份,白芍5-15份,红花4-15份,桃仁4-17份。

    优选的,所述溶媒为乙醇或白醋。

    优选的,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牛黄100份,生地15份,红花15份,桃仁17份,丹参16份,乳香8份,没药8份,白芍15份,续断18份,白醋180份。

    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取生地、丹参、乳香和没药,粉碎成粗粉;

    ②、将粗粉用溶媒浸泡2周。然后进行浸渍和渗漉,收集渗漉液;

    ③、将牛黄研成极细粉加入到渗漉液中,充分搅拌均匀,浸泡2周;

    ④、将原液浓缩至20-25%,得药。

    优选的,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原料按下述重量比例加入: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

    优选的,在步骤①中,加入的原料还包括续断、白芍、红花和桃仁。

    优选的,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原料按下述重量比例加入:牛黄100份,生地5-15份,丹参4-16份,乳香2-8份,没药2-8份,溶媒100-180份,续断5-18份,白芍5-15份,红花4-15份,桃仁4-17份。

    优选的,所述溶媒为乙醇或白醋。

    优选的,制备方法中涉及的各原料按下述重量比例加入:牛黄100份,生地15份,红花15份,桃仁17份,丹参16份,乳香8份,没药8份,白芍15份,续断18份,白醋18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消除丘疹功效。该药物能迅速向下渗透至真皮乳头层之上的毛发上皮瘤根部,使瘤体蛋白样凝固萎缩,失去活力与吸收营养功能。结成薄痂自行脱落。皮肤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牛黄结晶液利用皮肤的自有屏障作用,深度精确控制在真皮乳头层之上,不损伤皮下组织,所以不会形成瘢痕。本处方中牛黄苦甘凉,入心肝胆经。功能:清心化痰,利胆镇惊,解热祛痰,通窍避邪。由于牛黄具有清热败毒、凉血祛风、善治一切疮疡肿毒的特点,故常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疾病。《证治准绳》:牛黄...治小儿胎毒疮疖及一切疮疡。《圣济总录》牛黄...治乳岩(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本方以牛黄为主药。与生地、丹参、芍药、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等具有活血行气,祛瘀散结、通经活络等药物为伍。利用白醋酸收,浸泡淬取中和诸药性之精华。本方为家传秘方。经多年临床实践,治疗毛发上皮瘤疗效可靠。是一种优于激光、电灼、冷冻的,具有自动控制治疗深度,无创伤、无瘢痕、无痛苦,沾水不感染的,安全快捷,简单方便治疗毛发上皮瘤的好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牛黄结晶液,由按重量比由下列原料配制组成:牛黄100份,生地15份,红花15份,桃仁17份,丹参16份,乳香8份,没药8份,白芍15份,续断18份,白醋180份。

    另一种配制方式为:牛黄100份,生地5份,红花4份,桃仁4份,丹参4份,乳香2份,没药2份,白芍5份,续断5份,乙醇100份。

    第三种配制方式为:牛黄100份,生地10份,红花10份,桃仁10份,丹参10份,乳香6份,没药6份,白芍10份,续断12份,白醋150份。

    牛黄结晶液的制备过程,包括下述步骤:

    ①、取生地,丹参、续断、白芍、红花、桃仁、乳香和没药等原料药粉碎成粗粉;

    ②、将粗粉溶媒浸泡2周。然后进行浸渍和渗漉,收集渗漉液;

    ③、将牛黄研成极细粉加入到渗漉液中,充分搅拌均匀,浸泡2周。

    ④、将原液浓缩至20-25%,得药:牛黄结晶液。

    此药具有软坚散结,消疹生肌,祛除毛发上皮瘤之功效。

    给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戴手套,常规消毒患处后,左手绷紧皮肤,固定毛发上皮瘤丘疹。右手持沾有牛黄结晶液的专用治疗棒,将药液精确点涂于毛发上皮瘤体上。范围不超出瘤体边缘约0.5mm。药物迅速将毛发上皮瘤凝固,形成蛋白样变性。数分钟后,瘤体开始萎缩,患处皮肤变平,毛发上皮瘤消失。治疗后皮肤完好,清洁干燥,无创伤,无需包扎。可沾水洗脸洗澡,不影响正常生活。治疗1-2天后毛发上皮瘤变成薄痂。1~2周后枯萎脱落,皮肤恢复平整光滑,毛发上皮瘤全愈。局部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日后逐渐变淡消退,恢复正常肤色。

    临床疗效对比:

    60例患者均来自门诊。时间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其中男性12例,女性48例。年龄:从8岁至48岁。病程1-30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牛黄结晶液治疗组与CO2激光对照组。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丘疹全部消失,皮肤恢复良好。

    显效:丘疹明显变小,皮肤恢复好。

    好转:丘疹变小,皮肤恢复较好。

    无效:丘疹及皮肤无明显改善。

    两组治疗毛发上皮瘤疗效对比表  [例(%)]

    从以上对比表中可看出,治疗组痊愈率是对照组的241%,显著高出对照组疗效。而对照组致瘢痕率高达66.6%。治疗组在致瘢痕率上为0%,对比具有很大优势。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毛发 上皮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毛发上皮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997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