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0

药剂盒.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192863
  • 上传时间:2018-04-05
  • 格式:PDF
  • 页数:100
  • 大小:3.38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43333.0

    申请日:

    2004.12.22

    公开号:

    CN102077820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M 1/20申请日:200412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M1/20; A61L9/12

    主分类号:

    A01M1/20

    申请人:

    富马基拉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本和则; 河村真也; 山崎聪; 武井康治; 城雄郎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3.12.25 JP 429128/2003; 2004.01.20 JP 011929/2004; 2004.04.20 JP 124204/2004; 2004.04.23 JP 128463/2004; 2004.04.27 JP 130590/2004; 2004.04.28 JP 132745/2004; 2004.05.11 JP 140754/2004; 2004.05.26 JP 155498/200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段承恩;杨光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剂盒,是在送风式药剂扩散装置中所使用的药剂盒,其特征在于,具备药剂含浸体,该药剂含浸体,是呈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地反复进行山形折叠、谷形折叠而折叠出多个褶皱的褶皱形状,并将药剂含浸保持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且使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坚固以使得褶皱形状保持为不会散开的药剂含浸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药剂盒, 是在送风式药剂扩散装置中所使用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药剂含 浸体, 该药剂含浸体, 是呈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地反复进 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叠而折叠出多个褶皱的褶皱形状, 并将药剂含浸保持在扁平的加工薄 片材料上, 且使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坚固以使得褶皱形状保持为不会散开的药剂含浸 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接合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以使得褶皱形状 保持为不会散开。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用固定件保持药剂含浸体的周缘部。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将药剂含浸体设在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内。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具备夹持并压扁所述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 以 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保持的固定件。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将药剂含浸体设在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内。
    7: 一种药剂盒, 是在送风式药剂扩散装置中所使用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该药剂盒具 备药剂含浸体和保持容器 ; 所述药剂含浸体具备蜂窝体和片状体, 该蜂窝体具有向厚度方向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 开口的多个孔芯, 使得空气沿着其厚度方向流通, 该片状体设置在所述蜂窝体的厚度方向 的至少一方的侧面的整面上, 且药剂含浸保持在该蜂窝体和片状体内 ; 所述保持容器保持蜂窝体和片状体而使蜂窝体的侧面和片状体紧密紧贴。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由具有支撑片状体的支持部的容器本体, 和嵌合 在该容器本体上的按压体构成保持容器 ; 由所述支持部和按压体夹持蜂窝体和片状体使其紧密紧贴。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药剂盒, 其中, 在容器本体的支持部上, 形成有与片状体相对的 药液储存部, 和向该药液储存部提供药液的注入口。 2 102077820 A CN 102077823 说 明 药剂盒 书 1/43 页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 200480039025.7、 发明名称为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以及它所 使用的药剂盒以及药剂含浸体” 、 申请日为 2004 年 12 月 22 日、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 2006 年 6 月 26 日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用送风机的风力使杀虫剂、 杀扁虱剂、 害虫或害兽忌避剂、 害虫的成长 控制剂、 吸血行动阻止剂等害虫防除剂、 芳香剂、 除臭剂、 杀菌剂等具有挥发性的药剂, 挥 发、 扩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0003] 本发明涉及将空气吹送到保持了害虫防除成分的药剂容器上, 从而将害虫防除成 分和空气一起放散在大气中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 (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 [0004] 本发明涉及在装置本体内具备收纳以杀虫、 忌避、 除臭、 芳香、 防菌防霉等为目的 的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 和送风机, 然后通过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入空气, 并将从药剂容 器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放散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0005] 本发明涉及保持害虫防除剂、 芳香剂、 除臭剂、 杀菌剂等具有挥发性的药剂, 并通 过使用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等上而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药剂盒。 [0006] 本发明涉及含浸从而保持害虫防除剂、 芳香剂、 除臭剂、 杀菌剂等具有挥发性的药 剂, 并通过使用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等上而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药剂含浸体。 背景技术 [0007] 已知有专利公开 2002-291392 号公报所公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0008] 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是在装置本体内, 设有送风机、 药剂容器 ( 药剂盒 ) 和电 源收纳体的装置, 其送风机具有风扇和马达, 在药剂容器内收纳有挥发性的药剂, 在电源收 纳体内收容有电池。 [0009] 并且, 通过用马达转动风扇, 使空气在药剂容器内流通, 从而将挥发性的药剂挥 发、 扩散在大气中。 [0010] 在上述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在由于使用而导致挥发性的药剂的药效消 失, 同时电池也到了寿命时, 可以更换该药剂容器、 电池。 [0011] 例如, 设为将电池装卸自如地收容在电源收纳体内, 同时将药剂容器装卸自如地 安装在该电源收纳体上, 再将该电源收纳体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装置本体上的形态, 通过从 装置本体取下该电源收纳体, 就可以更换药剂容器、 电池。 [0012] 因此, 为了更换药剂容器、 电池, 将多个部件装卸自如地连结在一起, 所以成为结 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的装置。 [0013] 另外, 由于从装置本体取下电源收纳体, 并在该状态下从电源收纳体将药剂容器、 电池取出然后更换, 因此其操作麻烦, 并且由于装置本体和电源收纳体分离, 因此还有可能 丢失某一方。 [0014] 另外, 由于将送风机的马达设在装置本体上, 因此不能用软线将该马达和收容在

    说明书


    电源收纳体内的电池连接在一起, 故将两者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较复杂。

         另外, 药剂容器, 是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 收容了多个含浸有药剂的粒状的药剂 含浸体的形态, 该药剂容器较厚。
         因此, 装置本体变厚。
         另外, 已知有特开 2001-197856 号公报所公开的送风式的害虫防除装置。
         该害虫防除装置, 在装置本体 ( 腔室 ) 内分别收纳保持了害虫防除成分的药剂容 器、 风扇和马达, 该装置本体是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形态, 通过用上述马达转动风扇, 从 吸气口吸入空气, 将该空气吹送到药剂容器上, 然后通过和害虫防除成分一起从排气口放 出到大气中的方式, 将害虫防除成分放散在大气中。
         上述害虫防除装置, 为了在使用者戴在身上在屋外等使用时也能得到有效的害虫 防除效果, 在装置本体上作为向上、 向下而形成 2 个排气口, 当使用者戴在身上使用时, 将 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从向上的排气口向上方排出, 并且从向下的排气口向下方排出。
         上述以往的害虫防除装置, 由于在装置本体上形成向上的排气口、 向下的排气口, 并且在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 只向上方、 下方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 因此害虫 防除成分便到达使用者的头部、 脚下, 但如以往的害虫防除装置这样, 仅仅只将排气口形成 为向上、 向下, 在害虫防除成分到达使用者的头部、 脚下时花费时间, 不能从使用初期开始 防除害虫。 另外, 在使用的屋外等开放空间内, 由于产生由风的流动、 使用者的移动形成的气 流, 因此排出的空气流变动, 从而不能沿着目的方向放散, 有可能遭受害虫侵害。
         另外, 如特开 2004-24161 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 作为通过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入空 气, 并将从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放散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 23、 图 24 所示, 在装置本体 241 的上面形成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 242, 同时在其侧面 上形成将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放散的放出口 243。 并且, 在装置本体 241 的上面的 吸入口 242 上具备收纳药剂的药剂容器 244, 该药剂容器 244 在内部收纳挥发性的药剂, 同 时在上面和下面上形成年轮型狭缝状的开口部 245, 空气经由形成在该上面和下面上的开 口部 245 流通。进而, 在该装置本体 241 的内部具备送风机 246, 同时在该送风机 246 的两 侧收纳作为电源的电池 247, 通过该电池 247 使送风机 246 工作。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装置本体 241, 利用由电池 247 驱动的在内部具备的送风机 246, 从形成在上面上的吸入口 242 吸入空气, 吸入的空气通过药剂容器 244 内。然后, 挥发 的药剂, 和通过了药剂容器 244 内的空气一起从形成在侧面上的放出口 243 放散到外部。
         另一方面, 对于上述装置本体 241, 例如, 可以安装用于能够装配在人的手腕等上 的装配带 248。该装配带 248 是具有柔软性的薄细长形状, 并且在端部具备带扣 249 的部 件, 通过该装配带 248, 可以将装置本体 241 装配在使用者的手腕等上。 由此, 可以将该送风 式药剂放散装置戴在手腕等上使用。
         对于该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在装置本体上分别具备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 药剂容器, 用于将从该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从放出口放散到外部的送风机, 以及作为驱动 最重的送风机的电源的电池。因此, 装置本体大型化, 并且重量增加, 有可能出现使用者因 装置本体的大型化、 较重的重量而不愿意使用的问题。 特别是, 当使用者将该送风式药剂放 散装置戴在手腕等上使用时, 有可能因其大型化、 重量感而感到不舒服。
         已知有专利公开 2002-291392 号公报所公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是在装置本体内设有送风机、 药剂容器 ( 药剂盒 ) 和电源 收纳体的装置, 其送风机具有风扇和马达, 药剂容器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 收容了多个含 浸了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 在电源收纳体内收容有电池。
         并且, 通过用马达转动风扇, 使空气在容器内流通, 从而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上述以往的药剂容器, 是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容了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 药剂含浸体的形态, 其容器又厚又大, 所以药剂容器较厚。
         因此, 在装置本体内设置了药剂容器、 送风机、 电池等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 置整体变厚。
         另外, 上述的药剂容器, 是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容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 药剂含浸体, 并通过使空气在该容器内流通而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顺次放散到大气 中的形态, 如果该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没有了, 就在收容了药剂含浸体的状态下直接 废弃容器。
         因而, 由于将使用完的药剂容器作为垃圾来处理, 因此在近来的废弃物问题、 节省 资源问题等社会状况中, 不合乎理想。
         已知有专利公开 2001-200239 号公报所公开的药剂保持体 ( 药剂含浸体 )。
         该药剂保持体, 将多个由捻线构成的网重合在一起, 并使药剂含浸在该网上。
         上述使多个网重合在一起的药剂保持体, 虽然可以做的较薄, 但由于只是使多个 网重合在一起, 因此很难使用, 并且在用手拿该药剂保持体时药剂可能粘附在手上。
         另外, 如果含浸在网上的药剂没有了, 就废弃该网, 与上述药剂容器同样地作为垃 圾来处理, 因此在近来的废弃物问题、 节省资源问题等社会状况中, 不合乎理想。
         已知有外观设计第 1173150 号公报所公开的药剂容器 ( 药剂盒 )。
         该药剂容器, 在由具有开口部的外筒体和具有开口部的内筒体构成的容器, 和该 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的间隙内, 收容有多个含浸了药剂的粒状的药剂含浸体。
         该药剂容器, 是将粒状的药剂含浸体收容在容器内, 通过使空气在该容器内流通 而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 因此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较少, 如果制 成具有大量的药剂的药剂容器, 则容器变成大径, 所以整体也变大。
         因此, 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内必须有较大的药剂容器的设置空间, 装置本体变得大型化。
         专利公开 2002-291392 号公报所公开的药剂含浸体, 是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粒状 的载体内的, 并在具有通气性的容器内收纳并使用多个药剂含浸体。
         因此, 需要较大的容器, 并且容器较厚, 故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变厚。
         与此相对, 如果是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片状的载体内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可以 制作的较薄, 所以也可以使装置本体变薄。
         但是, 上述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刚性较弱, 不能以其自身维持规定的形状, 因此用 保持容器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中央部、 外周部和中间部, 从而维持规定的形状。
         因此, 用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保持的保持部分的面积较多, 并且, 由于空气不会 在该保持部分上流通, 所以有可能无法将含浸并保持在该保持部分内的药剂放散到大气 中, 很浪费。与此相对, 已知有如特开平 11-92303 号公报所公开那样, 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蜂 窝体内的药剂保持材料 ( 药剂含浸体 )。该药剂保持材料, 与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相比, 刚性 较强, 且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保持量也较多。
         但是, 上述以往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上述蜂窝体内的以往 的药剂保持材料, 由于使用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 因此当将保持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 气中之后, 便使用完了, 就将该药剂保持材料作为垃圾来处理。
         这样, 以往的药剂含浸体就是一次性的即抛型, 在近来的废弃物问题、 节省资源问 题等社会状况中, 不合乎理想。
         为了消除这种情况, 考虑到通过使药剂再次含浸并保持到使用完的药剂含浸体内 的方式制成未使用的药剂含浸体, 并可以重复使用的方法。
         但是, 如果是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通过向使用完的药剂含浸体滴下提供药液, 可以 再次含浸并保持药剂, 但由于蜂窝体是具有多个孔芯 ( コア ) 的形状, 因此当再次使药剂含 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内时, 便要将蜂窝体浸泡在放入了大量的药液的容器内, 或者持续流 出含浸在蜂窝体内的量以上的多量的药液, 因此必须有多量的药液, 同时必须有处理药液 的专用的设备。 因此, 在连续地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多个蜂窝体内的情况 ( 例如, 在工厂的制造 时等 ) 下还可以, 但在使用者再次使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完的蜂窝体内的情况下, 药液 便浪费了, 并且由于没有药液处理设备, 因此药液的处理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 1 目的在于, 提供用于可以更换药剂容器、 电池的结构简单且成本较 低, 该药剂容器、 电池的更换操作容易, 可以简单地将送风机的马达和电池进行电连接, 并 且可以使整体较薄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的第 2 目的在于, 提供以可以将空气向规定的方向强劲地排出的方式设置 排气口的形状, 从而在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 害虫防除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使用 者的头部、 脚下, 并可以从使用初期防除害虫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
         本发明的第 3 目的在于, 提供谋求装置本体的小型化、 轻量化, 消除实际使用时的 使用者的不舒适感, 从而可以舒服地使用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本发明的第 4 目的在于, 提供可以使其较薄, 并可以维持规定的形状, 容易使用, 并且在用手拿时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在使用后可以补给药剂从而重复使用的药剂盒。
         本发明的第 5 目的在于, 提供可以使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增加, 并缩小整体的 药剂盒。
         本发明的第 6 目的在于, 提供满足可以维持规定的形状, 可以有效地将含浸并保 持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在使用完后, 使用者可以简单地再次含浸并保持药剂的条件的药 剂含浸体。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它是具备装置本体、 送风机、 药剂容器和电池的送 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装置本体, 用铰链将具有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通气部和电池收容凹部的一侧 本体, 和具有通气部的另一侧本体开关自如地连结在一起 ;
         所述送风机, 以用马达转动风扇的方式构成, 其马达、 风扇被安装在所述送风机安 装用凹部内 ;
         所述药剂容器, 设在送风机和另一侧本体的通气部之间 ;
         所述电池, 装卸自如地收容并安装在所述电池收容用凹部内 ;
         所述一侧本体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和电池收容凹部沿着平面方向分开, 从而不会 沿着厚度方向重叠 ;
         药剂容器, 包括使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
         根据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通过将另一侧本体以铰链为中心相对于一侧 本体打开, 可以取出安装在该一侧本体内的药剂容器以及电池, 并再次安装上, 用于可以更 换该药剂容器以及电池的结构简单, 且成本较低。
         另外, 由于只要打开另一侧本体就可以更换药剂容器以及电池, 因此该更换操作 容易, 并且由于在该更换操作时, 一侧本体和另一侧本体被铰链连结在一起, 因此也不会将 它们丢失。
         并且, 由于送风机的马达和电池安装在一侧本体上, 因此可以用软线连接它们, 可 以简单地将马达和电池进行电连接。 另外, 药剂容器的厚度较薄, 同时该药剂容器和电池沿着厚度方向没有重合, 可以 使装置整体较薄。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装置本体具有悬挂件的钩子卡定的钩子卡定部, 该悬挂件的嵌合部嵌合的悬挂件安装用的孔。
         根据该构成, 可以用悬挂件悬挂着使用, 还可以竖立在地面、 桌子等上使用。
         本发明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 它是具备具有吸气口和第 1 排气口、 第 2 排气口的 装置本体 ; 和
         设在该装置本体上的药剂容器、 风扇、 马达 ;
         所述药剂容器保持含浸了害虫防除成分的药剂含浸体 ;
         通过用所述马达转动风扇, 从吸气口吸入空气, 将该空气吹在药剂容器内的药剂 含浸体上, 然后从第 1 排气口、 第 2 排气口与害虫防除成分一起排出到大气中的送风式害虫 防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 1 排气口、 第 2 排气口, 是沿着半径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 并且相对于风扇 的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 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 从第 1 排气口向上方 排出空气, 从第 2 排气口向下方排出空气。
         根据本发明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 由于通过用马达转动风扇, 可以将含有害虫 防除成分的空气从第 1· 第 2 排气口强劲地排出到大气中, 因此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 腰间使用时, 可以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空气向使用者的头部、 脚下强劲地排出, 害虫防除成 分在短时间内到达使用者的头部、 脚下。
         因而, 使用者戴在腰间使用时, 可以从使用初期防除害虫。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第 1 排气口、 第 2 排气口, 是将与风扇相对的内侧 入口和向装置本体的外面开口的外侧出口连通的孔形状, 将该内侧入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 缘和外侧出口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上游侧导引面, 以及将内侧入口的下游侧 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口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下游侧导引面, 相对于风扇的转
         动方向倾斜。
         根据该构成, 由于第 1·第 2 排气口的上游侧导引面、 下游侧导引面向风扇的转动 方向倾斜, 因此可以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强劲并且顺利地排出。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装置本体, 是在具有第 1·第 2 排气口和风扇收容 室的本体部的厚度方向一侧部上, 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具有吸气口的外壳部, 在该本体部和 外壳部之间具有向风扇收容室开口的药剂收容室的形状 ;
         在所述本体部上, 形成有向与该外壳部相反一侧的背面开口的马达收容室和电池 收容室 ;
         在所述马达收容室内设有马达, 同时在电池收容室内设有电池, 并使该马达和电 池不会沿着本体部的厚度方向重合。
         根据该构成, 通过取下外壳部, 可以更换药剂容器。
         另外, 由于马达和电池没有沿着本体部的厚度方向重合, 因此可以缩小装置本体 的厚度。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在装置本体上, 形成有将空气和害虫防除成分一 起排出到大气中的第 3 排气口 ; 该第 3 排气口, 是沿着半径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 并且相对于风扇的转动方向倾 斜的孔形状, 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 向斜上方或斜下方排出空气。
         根据该构成, 由于从第 3 排气口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斜上方或斜下方排 出, 因此可以向使用者的头部或脚下的任意一方放出比另一方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第 3 排气口, 是将与风扇相对的内侧入口和向装 置本体的外面开口的外侧出口连通的孔形状, 将该内侧入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和外侧出 口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上游侧导引面, 以及将内侧入口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 和外侧出口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连接在一起的下游侧导引面, 相对于风扇的转动方向倾 斜。
         根据该构成, 可以从第 3 排气口强劲且顺利地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在装置本体上, 形成有在将该装置本体戴在使用 者的身上使用时向横向排出空气的辅助排气口, 向包括上方以及下方的所有方向排出空 气。
         根据该构成, 当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 可以向该使用者的整体放出害虫防除 成分。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辅助排气口, 空气流通阻力比第 1·第 2 排气口或 第 1·第 2·第 3 排气口大。
         根据该构成, 由于在将装置本体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 从辅助排气口向腰的 横向强劲地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 因此可以使使用者的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成 分足够, 并且也可以向头部、 脚下放出足够的害虫防除成分。
         在所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中, 辅助排气口, 是将与风扇相对的内侧入口和向装 置本体的外面开口的外侧出口连通的孔形状, 且是连结该内侧入口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和 外侧出口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的上游侧导引面, 以及连结内侧入口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和 外侧出口的下游侧出口开口缘的下游侧导引面, 向风扇的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 ;
         该辅助排气口的风扇的转动方向的开口尺寸, 小于第 1·第 2 排气口或第 1·第 2·第 3 排气口的风扇的转动方向的开口尺寸。
         根据该构成, 能够可靠地使来自于第 1·第 2 排气口或第 1·第 2·第 3 排气口的 空气的排出强劲, 同时能够可靠地使来自于辅助排气口的空气的排出较弱。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由如下的部件构成, 即, 具备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 药剂容器和送风机, 利用送风机从吸入口吸入空气, 并将从药剂容器挥发的药剂和吸入的 空气一起从放出口放散的装置本体, 与装置本体分体, 并具备作为使装置本体的送风机工 作的电源的电池的电源本体, 为了从电源本体的电池向装置本体的送风机通电而跨越并连 结装置本体和电源本体的连结线。
         根据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通过由装置本体、 电源本体和连结线构成送 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可以使最重的具备电池的电源本体与装置本体分体, 通过谋求装置本 体的小型化、 轻量化, 例如, 当使用者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戴在手腕等上, 将电源本体收在裤子、 衣服的口袋等内使用时, 由于装置本体的小型化、 轻量化, 不会感到 不舒服, 可以极为舒适地使用。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连结线相对于装置本体以及 / 或电源本体可以取 下。
         根据该构成, 通过使连结线可以相对于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取下, 只要在将该送 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以及 / 或电源本体装配在被装配物上之后, 将连结线连结在 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上即可, 可以非常简单地进行将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装配到被装配物 上的操作。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在装置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 的装配装置。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在电源本体上安装有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 的装配装置。
         在所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在连结线上安装有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 装配装置。
         根据这些构成, 通过在装置本体或电源本体或连结线上, 进而在它们之中的多个 上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可以很容易地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装 配到被装配物上。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有是片状并且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 同时含浸了 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 和
         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
         所述保持容器, 具备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上下面的保持部, 和空气流通的空 气流通部 ;
         在所述保持部和药剂含浸体之间形成空间部, 该空间部在形成在保持部上的通气 部处向外部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药剂盒, 由于药剂含浸体是片状且较薄, 并用保持容器保持该药剂 含浸体从而制成药剂盒, 因此可以使药剂盒较薄, 并可以将该药剂含浸体维持成规定形状, 并且在用手拿时, 药剂也不会黏附在手上。另外, 虽然空气不会直接在药剂含浸体的、 由保持容器的保持部保持的被保持部 分内流通, 但该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挥发到空间部, 并和流通过该空间部的空气一起 被放出到外部, 从而被放散到大气中。
         因而, 可以将药剂含浸体的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所以药剂不 会浪费。
         在所述药剂盒中, 在保持部的与药剂含浸体的下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凹部, 在该 凹部和药剂含浸体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
         通过在所述保持部的与药剂含浸体的上面接触的部分上, 与所述凹部相对地形成 通气孔的方式, 设置通气部。
         根据该构成, 由于可以从通气孔向凹部内注入并储存液状的药剂, 因此在使用后, 通过从通气孔向凹部内提供并储存液状的药剂, 将该储存的液状的药剂顺次含浸到药剂含 浸体内, 因此可以制成在药剂含浸体内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状态的药剂盒。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是片状并且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 同时含浸了 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 和
         用容器本体和盖体保持所述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 所述容器本体, 用多个中间保持部将中央保持部和外周保持部连结在一起而形成 空气流通部, 在该中央保持部、 外周保持部和中间保持部的至少 1 个的上面上形成凹部, 并 用该凹部与药剂含浸体的下面形成空间部 ;
         所述盖体, 用多个中间按压部将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连结在一起而形成空气 流通部, 在该中央按压部、 外周按压部和中间按压部的至少 1 个上, 形成与所述凹部相对的 通气孔 ;
         所述容器本体和盖体装卸自如地嵌合并连结在一起, 同时空气在所述容器本体的 空气流通部和盖体的空气流通部之间流通。
         根据该药剂盒, 与所述药剂盒同样地, 可以使药剂盒较薄, 并可以将该药剂含浸体 维持成规定形状, 并且在用手拿时, 药剂也不会黏附到手上。
         另外, 由于由中央保持部、 外周保持部、 中间保持部和中央按压部、 外周按压部、 中 间按压部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中央部分、 外周部分、 中间部分, 因此可以牢固地保持较薄的药 剂含浸体, 使用了该较薄的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使用、 保管等很容易。
         并且, 由所述的至少 1 个保持部和按压部保持的被保持部分所含浸的药剂, 挥发 到凹部内, 与流通过该凹部的空气一起被放散到大气中, 因此该药剂不会浪费。
         另外, 在使用后, 通过从通气孔向凹部内注入并储存液状的药剂, 可以将该药剂含 浸在药剂含浸体内, 并制成在药剂含浸体内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状态的药剂盒。
         在所述药剂盒中, 在容器本体的中央保持部上形成凹部, 在外周保持部上形成环 状的凹部。
         根据该构成, 由于在外周保持部上形成了环状的凹部, 因此药剂从药剂含浸体的 外周缘的全周均匀地含浸, 并可以使药剂均匀地含浸到全域上。
         在所述药剂盒中, 中央保持部和中央按压部、 外周保持部和外周按压部、 中间保持 部和中间按压部彼此分别是相同形状、 大小, 空气流通部便成为相同形状、 大小。
         根据该构成, 由于空气在容器本体的空气流通部和盖体的空气流通部之间顺利地
         流通, 因此可以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高效地、 顺利地放散到大气中。
         本发明的药剂盒, 是如下的药剂盒, 即, 具备在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片状体内含 浸了药剂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
         在该保持容器的中央部具有存液凹部, 储存在该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片状体的外 周部浸透。
         根据该药剂盒, 在因为使用而将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使 用后, 通过向保持容器的中央部的存液凹部内提供药液, 该药液向外周部浸透, 从而含浸到 片状体的整体上。
         因而, 在使用后, 可以补给药剂而重复使用。
         另外, 由于存液凹部形成在保持容器的中央部上, 因此在安装到送风式药剂放散 装置上使用时, 风扇的风量不会引该存液凹部而浪费, 可以有效地利用风扇的风量将药剂 有效地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 由于用保持容器保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因此可以使其较薄。
         并且, 可以将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维持成规定的形状, 同时在用手拿时, 药剂不会黏 附到手上。 在所述药剂盒中, 在保持容器的外周部上具有存液凹部, 储存在该存液凹部内的 药液向片状体的中央部浸透。
         根据该构成, 由于储存在中央部的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外周部浸透, 储存在外周 部的存液凹部内的药液向中央部浸透, 因此即便是较大的药剂含浸体, 也可以将药剂补给 到整体上。
         在所述药剂盒中, 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保持容器, 具备容器本体和盖体 ;
         所述容器本体, 用多个连结部将中央支持部和外周支持部连结在一起而具有空气 流通部 ;
         所述盖体, 用多个连结部将中央按压部和外周按压部连结在一起而具有空气流通 部;
         由形成在所述中央支持部上的凹部, 和形成在所述中央按压部上的供给口, 构成 中央部的存液凹部 ;
         由形成在所述外周支持部上的外周凹部, 和形成在所述外周按压部上的外周供给 口, 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
         根据该构成, 由于用容器本体和盖体保持药剂含浸体的中央部和外周部, 因此可 以牢固地保持较薄的药剂含浸体, 使用了该较薄的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使用、 保管很容 易。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的保 持容器 ;
         所述药剂含浸体, 是在片状且具有吸液性和通气性, 并且在一部分上具有高吸液 部的载体上, 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片状。
         根据该药剂盒, 由于药剂含浸体是片状, 因此可以使其较薄, 由于用保持容器保持 该药剂含浸体, 因此使用容易。
         另外, 在设置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上使用, 并将该药剂放散到大气
         中的使用后, 通过向该药剂含浸体的载体的高吸液部提供药剂, 从而含浸并保持药剂, 保持 在该高吸液部内的药液顺次浸透到载体的全域, 因此可以在使用后补给药剂而重复使用。
         并且, 通过在载体的一部分的高吸液部内一次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剂, 将药剂从 该高吸液部顺次浸透到载体的全域, 因此药液便均匀地含浸到载体的整体上, 可以制成药 剂均匀地含浸并保持在载体的整体内的药剂含浸体。
         在所述药剂盒中, 使载体的一部分比其他的部分厚, 从而作为高吸液部。
         根据该构成, 由于高吸液部比其他的部分厚, 并且其上面高于其他的部分, 因此在 补给药液时, 可以目视确认该高吸液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药剂含浸体, 该药剂含浸体, 将具有通气性和 吸液性的薄片, 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叠, 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 褶皱形状, 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 将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接 合, 以使得褶皱形状保持为不会散开。
         根据该药剂盒, 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 并缩 小整体。
         特别是, 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 由于将加工薄片材料的端面部分接合在一起, 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 保持, 因此空气大致均匀地在加工薄片材料的全域上流通, 故可以从药剂含浸体的全域大 致均匀地放散药剂。
         在所述药剂盒中, 用固定件保持药剂含浸体的周缘部。
         在所述药剂盒中, 将药剂含浸体设在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内。
         根据这些构成, 可以用手拿着固定件、 容器进行使用, 该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 并 且药剂含浸体保持的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 叠, 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 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的药剂 含浸体 ; 和
         夹持并压扁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 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保持的固定 件。
         根据该药剂盒, 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 并缩 小整体。
         特别是, 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 由于用固定件压扁加工薄片材料的端面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地保持, 因此空气大致均匀地在加工薄片材料的全域上流通, 故可以从药剂含浸体的全域大致均匀 地放散药剂。
         另外, 可以用手拿着固定件进行使用, 该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 并且药剂不会黏附 到手上。
         并且, 通过用固定件夹持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 将端面部分压扁保持, 因此不需 要另外将该加工薄片材料的周缘部接合在一起, 可以简单地制作。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 叠, 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 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的药剂 含浸体 ; 和
         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 ;
         将所述药剂含浸体设在容器内。
         根据该药剂盒, 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 并缩 小整体。
         特别是, 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 可以用手拿着容器进行使用, 因此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 同时药剂不会黏附 到手上。
         本发明的药剂盒,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 叠, 从而成为多层折叠的褶皱形状, 并且在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上含浸并保持药剂的药剂 含浸体 ; 和
         具有环状的中空部和轴心的中空部, 同时空气在其各中空部内流通的形状的容 器;
         将所述药剂含浸体设在容器的环状的中空部内。
         根据该药剂盒, 可以使药剂含浸体的每个单位体积所保持的药剂的量增加, 并缩 小整体。
         特别是, 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盒较薄。
         另外, 可以用手拿着容器进行使用, 因此使用很容易, 同时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根据所述药剂盒, 由于加工薄片材料具有吸液性, 因此在使用完后, 可以向加工薄 片材料补给药液, 然后使其浸透到整体, 因此可以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药剂含浸体,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具有向厚度方向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开口的多个孔芯, 空气沿着其厚度方向流通 的蜂窝体 ; 和
         设置在所述蜂窝体的厚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面的整面上的片状体 ;
         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和片状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药剂含浸体, 可以用蜂窝体加强片状体从而维持成规定的形状。
         另外, 由于空气在蜂窝体内顺利地流通, 因此不会因加强片状体的蜂窝体而阻碍 空气在片状体内流通, 可以将该蜂窝体、 片状体所含浸并保持的药剂有效地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 在蜂窝体、 片状体所保持的药剂用完时, 通过向片状体提供药液, 然后使其 浸透到全域, 可以顺次使药液含浸到蜂窝体内。
         因而, 用只是向片状体提供药液这样简单的操作, 并且该药液不会浪费, 使用者就 可以简单地再次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后的蜂窝体、 片状体内。
         在所述药剂含浸体中, 用保持容器保持蜂窝体和片状体, 从而将蜂窝体的侧面和 片状体紧贴在一起。
         根据该构成, 由于蜂窝体的侧面和片状体紧贴在一起, 因此浸透到片状体内的药 液能够可靠地含浸到蜂窝体内, 并可靠地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完的蜂窝体内。在所述药剂含浸体中, 由具有支撑片状体的支持部的容器本体, 和嵌合在该容器 本体上的按压体构成保持容器 ;
         由所述支持部和按压体将蜂窝体和片状体夹持并紧贴在一起。
         根据该构成, 通过将片状体支撑在容器本体的支持部上, 并将该容器本体和按压 体嵌合而连结在一起, 能够可靠地将蜂窝体的一方的侧面和片状体紧贴在一起。
         在所述药剂含浸体中, 在容器本体的支持部上, 形成有与片状体相对的药液储存 部, 和向该药液储存部提供药液的注入口。
         根据该构成, 通过从注入口向药液储存部提供并储存药液, 储存的药液浸透到片 状体的全域上, 因此向蜂窝体提供药液的操作很容易。 附图说明
         图 1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1 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关闭状态的立体 图 2 是图 1 的纵剖面图。 图 3 是图 1 的后视图。 图 4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1 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 图 5 是悬挂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 6 是设置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 7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2 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 8 是沿着图 7 的 VIII-VIII 线的剖面图。
         图 9 是图 7 的右侧视图。
         图 10 是悬挂件的立体图。
         图 11 是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 12 是展示上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的第 1 变形例的排气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 13 是展示上述送风式害虫防除装置的第 2 变形例的排气口部分的剖面图。
         图 14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3 个实施形态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立体图。
         图 15 是上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 16 是上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平面剖面图。
         图 17 是上述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药剂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 18 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别的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 19 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一个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 20 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和电源本体的其他例子的 说明图。
         图 21 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其他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 22 是展示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再其他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 23 是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立体图。
         图 24 是上述以往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侧面剖面图。
         图 25 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 4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
         面图。
         图 26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4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平面图。 图 27 是沿着图 26 的 XXVII-XXVII 线的剖面图。 图 28 是容器本体的平面图。 图 29 是沿着图 28 的 XXIX-XXIX 线的剖面图。 图 30 是盖体的平面图。 图 31 是上述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 32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33 是上述药剂盒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 34 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 5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 图 35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5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 36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1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37 是沿着图 36 的 XXXVII-XXXVII 线的剖面图。 图 38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2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39 是沿着图 38 的 XXXIX-XXXIX 线的剖面图。 图 40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3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41 是沿着图 40 的 XLI-XLI 线的剖面图。 图 42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4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43 是沿着图 42 的 XLIII-XLIII 线的剖面图。 图 44 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 6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剖面图。
         面图。 图 45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6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剖面图。
         图 46 是上述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 47A 以及 47B 分别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1 变形例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
         图 48A 以及 48B 分别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2 变形例的平面图以及剖面图。
         图 49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3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50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4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51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5 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 52 是展示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 7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 53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7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 54 是上述药剂盒的平面图。
         图 55 是沿着图 54 的 LV-LV 线的剖面图。
         图 56 是沿着图 54 的 LVI-LVI 线的剖面图。
         图 57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1 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 58 是展示固定件的其他的例子的平面图。
         图 59 是沿着图 58 的 LIX-LIX 线的剖面图。
         图 60 是具备不同形状的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 61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2 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 62 是展示上述药剂盒的第 3 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 63 是上述药剂盒的第 4 变形例的一部分破断正视图。
         图 64 是使用上述第 4 变形例的装置本体和容器的剖面图。
         图 65 是使用作为本发明的第 8 个实施形态的药剂含浸体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的剖面图。
         图 66 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 1 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 67 是上述第 1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68 是沿着图 67 的 LXVIII-LXVIII 线的剖面图。
         图 69 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 2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70 是沿着图 69 的 LXX-LXX 线的剖面图。
         图 71 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 3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72 是沿着图 71 的 LXXII-LXXII 线的剖面图。
         图 73 是展示包括上述药剂含浸体的药剂盒的第 4 变形例的平面图。
         图 74 是沿着图 73 的 LXXIV-LXXIV 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 对本发明的第 1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 1 ~图 4 所示, 用装置本体 1、 设在该装置本体 1 内的送风机 2、 药剂容器 ( 药 剂盒 )3、 电池 4 等构成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上述装置本体 1 用铰链 12 将一侧本体 10 和另一侧本体 11 开关自如地连结在一 起。
         上述一侧本体 10, 与平面大小相比, 厚度尺寸明显较小, 即, 是较薄的板状, 具有送 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向该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开口的通气部 14、 和电池收容凹部 15, 该送 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和电池收容凹部 15 分别向一侧本体 10 的内侧面 10a 开口, 同时沿着平 面方向分开, 从而不会沿着厚度方向重叠。上述通气部 14 将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向一侧 本体 10 的外表面 10b 开口。
         上述另一侧本体 11, 与平面大小相比, 厚度尺寸明显较小, 即, 是较薄的板状, 在分 别闭合上述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和电池收容凹部 15 的关闭姿势, 和开放上述各凹部的打 开姿势上开关自如, 并在与上述一侧本体 10 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相对的部分上具有通 气部 16。
         上述送风机 2, 具备风扇 20 和马达 21, 该风扇 20 和马达 21 被收容安装在一侧本 体 10 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内, 当将另一侧本体 11 假设为关闭姿势并且用马达 21 转动 风扇 20 时, 空气便在一侧本体 10 的通气部 14 和另一侧本体 11 的通气部 16 之间流通。
         例如, 从另一侧本体 11 的通气部 16 吸入空气, 将该空气从一侧本体 10 的通气部 14 吐出到大气中。再者, 也可以与此相反。
         上述药剂容器 3, 包括将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 被载置在上述一 侧本体 10 的内侧面 10a 的送风机安装用凹部 13 的开口缘上, 当将另一侧本体 11 设为关闭 姿势时, 就由另一侧本体 11 的内侧面 11a 保持。
         上述电池 4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一侧本体 10 的电池收容凹部 15 内。
         这样, 通过相对于一侧本体 10 将另一侧本体 11 设为打开姿势, 便可以取出药剂容 器 3、 电池 4, 或者取出后更换。
         另外, 通过相对于一侧本体 10 将另一侧本体 11 设为关闭姿势, 并用马达 21 转动 风扇 20, 便可以使空气在药剂容器 3 的药剂含浸体内流通, 从而将药剂和空气一起放散到 大气中。
         另外, 装置本体 1, 与平面大小相比, 厚度尺寸明显较小, 即, 是较薄的板状。另外, 平面大小是比风扇 20、 电池 4 的平面大小稍大的程度, 即, 是在装置本体 1 的内部没有收容 风扇 20、 电池 4 的以外的平面方向空间 ( 无用的平面方向的空间 ) 的平面大小。
         因此, 装置本体 1 变得薄型且小型化, 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也可以制作成薄型且 小型化。
         因而, 很容易使用。 另外, 制造用的金属模变得小型, 并且用于制造的原材料减少, 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说, 上述装置本体 1 的平面形状, 由大致圆形的一侧部 1a、 大致矩形的另一 侧部 1b, 和将该一侧部 1a 和另一侧部 1b 连结在一起的中间部 1c 形成为整体大致是矩形且 一侧部大致是圆形。
         上述一侧部 1a 的平面大小比风扇 20 的外径稍大, 另一侧部 1b 比电池 4 的平面大 小稍大, 中间部是平面, 并且是一对三角形, 以使得在装置本体 1 的内部没有平面方向的无 用的空间。
         上述装置本体 1 的表面形状具有凹部和凸部, 从而是美观的具有特点的整体形 状, 对使用者来说在视觉上是有吸引力的形态。
         即, 以往的装置本体 1 的表面形状是没有凹凸的光滑的连续的形状, 是不会给使 用者造成视觉上的吸引力的形状。
         上述通气部 14, 不只形成在装置本体 1 的一侧部 1a 上, 还形成在中间部 1c 的两侧 面上, 可以将药剂向多个方向放散。
         其次, 说明各部件的具体形状。
         上述一侧本体 10, 具有外壳 17、 内壳 18 和内面板 19, 该外壳 17 由表面板 17a, 和 沿着该表面板 17a 设置的侧面板 17b 形成为盘子形状, 在该侧面板 17b 上形成有通气用切 口部 50, 同时形成有第 1 卡定承受部 51 和第 2 卡定承受部 52。
         上述内壳 18 具有基板 18a, 和设在该基板 18a 上的侧面板 18b, 并嵌入安装在上述 外壳 17 内。
         在上述基板 18a 上形成有向外壳 17 的表面板 17a 开口的凹部 53, 在该凹部 53 内 收容并安装有上述马达 21, 其输出轴 21a 贯通基板 18a 后突出, 并且安装有风扇 20。该风 扇 20 是西洛克风扇, 也可以是螺旋桨式风扇。
         在上述侧面板 18b 上设有多个送风导向装置 54, 同时设有卡定在上述第 1 卡定承 受部 51 内的卡定部 55。
         上述内面板 19 具有环状凹陷部 56, 和圆形孔 57, 同时具有卡定部 58, 通过将该卡 定部 58 配合在上述外壳 17 的第 2 卡定承受部 52 内而被安装, 从而覆盖上述风扇 20。
         如上述, 通过在将马达 21 收容并安装在内壳 18 的凹部 53 内的状态下, 将该内壳18 嵌合并安装在外壳 17 内, 之后安装风扇 20, 然后安装内面板 19, 就可以将送风机 2 安装 在一侧本体 10 上, 因此其组装操作很容易, 同时马达 21 因外壳 17 的存在而从外部不能看 到, 外观的感觉很好。
         另外, 由外壳 17 和内壳 18 形成电池收容凹部 15。
         上述另一侧本体 11, 由表面板 11b 和设在该表面板 11b 上的侧面板 11c 形成为盘 子形状, 设在该侧面板 11c 上的卡定部 59 配合在内壳 18 的卡定部 55 内, 同时在表面板 11b 的圆形突起部 11d 上形成有通气部 16, 例如多个狭缝。
         在上述一侧本体 10 的外壳 17 的侧面板 17b 的平面方向中间部, 和另一侧本体 11 的侧面板 11c 的平面方向中间部 ( 即, 形成装置本体 1 的中间部 1c 的部分 ) 上, 如图 1 所 示, 相对地形成缺口部 17c、 11e, 由该缺口部 17c、 11e 形成通气部 14。
         上述药剂容器 3, 具备一侧面开口的圆形容器 30, 设在该圆形容器 30 内的圆板形 的药剂含浸体 31, 和嵌合在上述圆形容器 30 内的圆形的盖 32, 圆形容器 30、 盖 32 具有通气 部 30a、 32a。
         上述药剂含浸体 31 是使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圆板形状的部件。
         上述圆形容器 30 以嵌合在内面板 19 的圆形凹陷部 56 内的方式载置并安装, 当将 另一侧本体 11 设为关闭姿势时, 圆形突起部 11d 与圆形的盖 32 相对。
         由此, 可以将圆形容器 30( 药剂容器 3) 紧紧地安装在装置本体 1 内。
         上述送风机 2 和电池 4 沿着平面方向分离, 从而不会沿着厚度方向重合, 同时由于 药剂容器 3 使用将药剂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体, 因此厚度较薄。
         这些相互结合, 可以制成整体较薄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在上述装置本体 1 的侧面设有悬挂用的钩子卡定部 60, 同时在底面上形成有悬挂 件安装用的孔 61。
         例如, 在装置本体 1 的一侧本体 10 的内壳 18 的侧面板 18b 上一体地设置 U 字片 62, 作为上述的钩子卡定部 60。
         在上述装置本体 1 的一侧本体 10 的外壳 17 的表面板 17a 上一体地设置大致 L 字 状的安装用片 63, 在该安装用片 63 上形成有上述的孔 61。
         悬挂件 64, 如图 5 所示, 具有卡定在上述钩子卡定部 60 上的钩子 65, 和如图 6 所 示那样嵌合在上述安装用片 63 的孔 61 内的嵌合部 66。
         因此, 通过如图 5 所示那样用悬挂件 64 悬挂, 并将该悬挂件 64 挂在人们的皮带 上, 人们便可以携带使用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另外, 通过如图 6 所示那样将悬挂件 64 的安装用片 66 嵌合在孔 61 内, 并使该悬 挂件 64 与装置本体 1 的表面 ( 一侧本体 10) 的表面板 10a 大致成直角, 便将该悬挂件 64 作为倒下防止件来使用, 由此可以将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竖立设置在地面、 桌子 等上使用。
         再者, 也可以在上述钩子卡定部 60 上连结细绳, 用该细绳悬挂在墙壁等上, 或者 悬挂在身体、 覆盖物上。
         另外, 由于如上述那样是薄型且小型的, 因此从小孩到大人都可以很容易地使用, 并且还可以佩戴在腰、 脖子、 手脚等上使用。
         在图 1 和图 4 中, 标号 5 是开关, 标号 6 是灯, 通过将该开关 5 设为 ON、 OFF, 对马达 21 进行通电、 通电中止, 同时灯 6 点亮、 熄灭。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 含浸药剂的片状的载体, 可以例示通气性较大的纸、 布、 纺 织品、 无纺布、 网等。另外, 考虑到载置状态的稳定性, 最好用容器、 盖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 体, 或者用树脂等涂覆并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的外周等一个部位。进而, 考虑到携带性, 2 最好将其厚度制成 2 ~ 5mm, 将面积制成 700 ~ 3,000mm 的又薄又小的。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药剂, 可以使用杀虫剂、 杀扁虱剂、 害虫或害兽忌避剂、 害 虫的成长控制剂、 吸血行动阻止剂等害虫防除剂、 芳香剂、 除臭剂、 杀菌剂等挥发性的药剂。
         并且, 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上述药剂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 挥发性杀虫剂, 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等。 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 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 从可以较薄、 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 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 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 ( メトフルトリン )、 四氟苯菊酯 ( トランスフルトリン )、 烯炔菊酯 ( エムペントリン )、 环戊烯丙菊酯 ( テラレスリン )、 丙氟菊酯 ( プロフルトリン ) 更理 想。
         在本发明中, 作为马达 21 的电源, 可以例示将碱性单 5 电池、 碱性单 4 电池、 碱性 单 3 电池、 碱性单 2 电池、 碱性单 1 电池、 锰单 5 电池、 锰单 4 电池、 锰单 3 电池、 锰单 2 电池、 锰单 1 电池、 碱性方电池 (9V)、 锂电池、 锂纽扣电池等单个或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风扇 20, 在使用离心式风扇的情况下, 最好以如下的方式设定该离 心式风扇的大小。
         离心式风扇的外径 D 最好是 30mm ~ 60mm 的范围, 如果小于 30mm, 不能得到转动的 离心力, 必须以高旋转转动风扇, 能量效率变差。
         另外, 由于内部空间体积自身变小, 因此马达 21 的选择项减少。 如果大于 60mm, 装 置自身大型化, 并且携带性变差。
         离心式风扇的外径 D 和内径 d 的比 D/d 最好是 1.05 ~ 1.6 的范围, 如果小于 1.05, 风扇叶片的宽度变小, 便不能吹起足够的风。另外, 如果超过 1.6, 风扇叶片的转动阻力变 大, 能量效率变差。
         离心式风扇的叶片实效高度 h 最好是 2mm ~ 10mm 的范围, 如果小于 2mm, 叶片面积 不够, 便不能吹起足够的风。如果超过 10mm, 在小型、 薄型化方面不适合, 另外转动阻力增 加, 能量效率变差。
         如果将马达配置在离心式风扇的内部空间以外, 虽然对于风的流入基本不会造成 坏的影响, 但将风扇的高度和马达的高度加在一起便是装置的最低高度, 不能将装置自身 制作成小型、 薄型化。
         如果将马达室 ( 图 2 的凹部 53) 设为大于等于离心式风扇的内部空间的 60%, 并 收纳马达 21, 内部空间就不够, 通气量也变得不充分, 效率变差。
         于是, 通过将马达室 ( 图 2 的凹部 53) 设为小于等于离心式风扇的内部空间的 60%, 并收纳马达 21, 可以将装置整体小型、 薄型化, 并且可以高效率地放散药剂。
         最好马达室 ( 图 2 的凹部 53) 的收纳比率更接近 60%。
         其次, 对本发明的第 2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如图 7、 图 8、 图 9 所示, 在装置本体 101 内收容有药剂容器 ( 药剂盒 )102、 风扇 103和马达 104, 当用该马达 104 转动风扇 103 时, 从吸气口 105 向装置本体 101 内吸入空气, 该 空气吹到药剂容器 102 上, 并与该药剂容器 102 内的药剂含浸体所保持的害虫防除成分一 起从第 1 排气口 106、 第 2 排气口 107 排出到装置本体 101 的外部。
         当将上述装置本体 101 戴在使用者的身上使用时, 从该第 1 排气口 106 将含有害 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上方排出, 并且从第 2 排气口 107 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下方 排出。
         上述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如图 8 所示, 是连通与风扇 103 相对的内侧入口 110, 和向装置本体 101 的外面 101a 开口的外侧出口 111 的在半径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 孔形状, 该内侧入口 110 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和外侧出口 111 的上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a 由上游侧导引面 112 连接, 内侧入口 110 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b 和外侧出口 111 的 下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b 由下游侧导引面 113 连接。
         上述上游侧导引面 112, 以上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a 比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更靠 近下游侧的方式倾斜, 最好是圆弧状。
         上述下游侧导引面 113, 以下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b 比下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b 更靠 近下游侧的方式倾斜。
         上述第 1 排气口 106( 上游侧的排气口 ) 的下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b, 和第 2 排气口 107( 下游侧的排气口 ) 的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最好很接近, 更好的是如图示那样位于 相同的位置, 是同一个。
         在此, 所谓的上游侧, 是相对于风扇 103 的转动方向是上游侧, 所谓的下游侧, 是 相对于风扇 103 的转动方向是下游侧。
         另外, 所谓的倾斜, 是相对于放射方向即半径方向是倾斜的状态。
         即, 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是相对于风扇转动方向倾斜的孔形状。
         因此, 通过风扇 103 的转动, 如箭头 a、 b 所示那样, 将空气从第 1· 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强劲地排出。
         因而, 当将装置本体 101 戴在使用者的腰间使用时, 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 强劲地向使用者的头部、 脚下排出, 害虫防除成分在短时间内到达头部、 脚下, 因此可以从 使用初期开始防除害虫。
         其次, 说明各部件的具体形状。
         上述装置本体 101 将壳部 121 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本体部 120 上, 并且具有风扇收 容室 122、 药剂收容室 123 和马达收容室 124。
         上述风扇收容室 122 是圆形, 转动自如地设有风扇 103, 在该风扇收容室 122 的圆 形外周面 122a 上分别开有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内侧入口 110)。
         上述药剂收容室 123 与风扇收容室 122 相连通, 并且与壳部 121 相对, 在该壳部 121 上形成有吸气口 105。
         上述马达收容室 124 向本体部 120 的背面 120a 开口, 并且与上述风扇收容室 122 划分开, 马达 104 的输出轴 104a 从孔 125 向风扇收容室 122 突出, 并且与风扇 103 连结在 一起。
         在上述本体部 120 上, 电池收容部 126 以不向风扇收容室 122 开口, 同时和马达收 容室 124 沿着厚度方向不重合的方式形成。例如, 向背面 120a 开口从而形成与马达收容室124 连接的凹陷部, 然后作为电池收容部 126。
         电池 127 装卸自如地收容在该电池收容部 126 内。
         用该电池 127 驱动马达 104。
         由于上述内容, 电池 127 和马达 104 沿着装置本体 101 的厚度方向没有重合, 因此 可以缩小装置本体 101 的厚度 H。
         再者, 由于马达收容室 124 和电池收容部 126( 凹陷部 ) 向本体部 120 的背面 120a 开口, 因此也可以设置盖子从而封闭它们。
         在上述装置本体 101( 本体部 120) 上设有钩子卡定部 128 和嵌合凹部 129。
         如图 7 所示, 将悬挂件 130 安装在上述钩子卡定部 128 上, 并将该悬挂件 130 卡定 在使用者的皮带等上使用。
         上述悬挂件 130, 具有如图 10 所示那样卡定在上述钩子卡定部 128 上的钩子 131, 和嵌合在上述嵌合凹部 129 内的嵌合部 132。
         并且, 还可以如图 7 中的假想线所示那样, 将嵌合部 132 嵌合在嵌合凹部 129 内, 并将钩子 131 接触在桌面等载置面上, 然后将装置本体 101 设为倾斜的姿势而站立使用。
         再者, 本装置, 也可以将本体部 120 的背面 120a 放在载置面上使用。
         上述药剂容器 102, 如图 11 所示, 具备一侧面开口的圆形容器 140、 设在该圆形容 器 140 内的圆板形的药剂含浸体 141, 和嵌合在上述圆形容器 140 内的圆形的盖 142, 圆形 容器 140、 盖 142 具有通气部 140a、 142a。
         上述药剂含浸体 141, 是使害虫防除成分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圆板形状的部分。
         上述圆形容器 140 被嵌合安装在形成在本体部 120 的前面 120b 上的圆形凹陷部 143 内。
         如上述, 由于药剂容器 102 使用将害虫防除成分含浸在片状的载体内的药剂含浸 体 141, 因此厚度较薄, 由此, 可以缩小装置本体 101 的厚度 H。
         其次, 详细地说明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在图 8 中, 风扇 103 的外周面 103a 和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之间的距离 A 最好 是 0.1mm ~ 5mm。
         风扇 103 的中心 103b 与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之间的距离 R, 和风扇 103 的中心 103b 与上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a 之间的距离 r 的关系, 最好是 r = 1.05×R ~ 2.5×R。
         这样, 可以将由风扇 103 的转动产生的风有效地聚集在第 1· 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即流路 ) 内, 并可以基本不损失风力地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强劲地排出。
         即, 上述距离 A 最好无限地接近 A = 0, 但如果 A < 0.1mm, 就会很难管理构成部件 的精度, 由于风扇 103 干扰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或者必须以高精度管理部件, 因此管理 的费用增大。
         另外, 如果 A > 5mm, 便不能将风扇 103 的风送入第 1· 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内, 并 且容易通过距离 A 的部分, 风在风扇收容室 122 内循环, 损失风力, 并且效率变差。
         另外, 在 r < 1.05×R 的情况下, 第 1· 第 2 排气口 106、 107 的宽度变得过窄, 在风 扇 103 的风通过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时产生压力损失。
         另外, 在 r > 2.5×R 的情况下, 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的宽度变得过宽, 风扇 103 的风被急剧地扩大, 产生损失, 并且效率变差。所谓的第 1· 第 2 排气口 106、 107 的宽度, 是内侧入口 110 和外侧出口 111 之间的 径方向的长度。
         在上述说明中, 假设将第 1· 第 2 排气口 106、 107 作为同样的空气流通阻力而排出 同样的风量, 并向身体的头部和脚下放出同样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但是有可能根据使用场 所等希望头部和脚下的一方比另一方放出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这时, 只要使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的一方的空气流通阻力小于另一方, 从而 将含有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放出到大气中, 或者形成第 3 排气口, 从该第 3 排气口向 上方或下方排出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即可。
         例如, 如图 12 所示的第 1 变形例那样,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即, 以大致 120 度间隔 形成第 1·第 2·第 3 排气口 106、 107、 108, 从第 1 排气口 106 如箭头 a 所示那样向上方排 出空气, 从第 2 排气口 107 如箭头 b 所示那样向下方排出空气, 从第 3 排气口 108 如箭头 c 所示那样向斜上方排出空气。
         这样, 可以向上方放出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
         再者, 在向下方放出多量的害虫防除成分的情况下, 只要从第 3 排气口 108 向斜下 方排出空气即可。例如, 将图 12 所示的装置设为上下颠倒的状态。 在上述的说明中, 虽然只设置了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或者第 1·第 2·第 3 排气口 106、 107、 108, 但在将装置本体 101 戴在腰间使用时, 在该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成 分不足的情况下, 也可以形成向腰间的横向排出空气的辅助排气口, 从而向包括上方以及 下方的全部方向排出空气。
         例如, 如图 13 所示的第 2 变形例那样, 形成右横向和左横向的辅助排气口 109。
         该辅助排气口 109, 与上述的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大致是同一形状, 其空气 流通阻力比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大。例如, 风扇转动方向的开口尺寸较小, 排出的空 气量也比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少, 并且劲头较弱。
         即, 关于上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a 与下游侧入口开口缘 110b 之间的风扇转动方向 的尺寸, 上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a 与下游侧出口开口缘 111b 之间的风扇转动方向的尺寸, 辅 助排气口 109 是比第 1·第 2 排气口 106、 107 小的值。
         这样, 由于如箭头 d、 e 所示那样将含有害虫防除成分的空气向右横向和左横向排 出, 因此可以使使用者的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成分达到足够的量, 也可以向头部、 脚下放 出足够的害虫防除成分。
         上述辅助排气口 109 可以只形成在左右的一方, 也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形成 2 个或 其以上, 还可以只在左右的一方上形成 2 个。
         即, 辅助排气口 109 的个数没有限定。
         再者, 作为排气口的总数, 将上述上下方向 2 个部位的 2 个排气口 ( 第 1·第 2 排 气口 106、 107)、 或者 3 方向 3 个部位的 3 个排气口 ( 第 1· 第 2· 第 3 排气口 106、 107、 108) 和辅助排气口 109 加在一起, 最好最多不超过 6 个, 即便比这多, 上下方向的空气的劲头变 弱。另外, 腰间的横向的害虫防除效果在 6 个以内就足够了。
         上述第 1·第 2·第 3 排气口 106、 107、 108, 为了防止异物从辅助排气口 109 混入 等, 也可以在各排气口上设置多个整流板, 整流板最好相对于风的流动并行地配置, 整流板 彼此的间隔最好是 1 ~ 10mm。
         整流板剖面形状, 可以是长方形、 椭圆形、 水滴形等不会成为风的流动的阻力的形状。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害虫防除成分, 可以使用杀扁虱剂、 害虫或害兽忌避剂、 杀 虫剂或害虫的成长控制剂、 吸血行动阻止剂等挥发性的药剂。
         并且, 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的各种挥发性杀 虫剂, 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等。一般从安 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 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 从可以较薄、 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 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 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 四氟苯菊酯、 烯炔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丙氟菊酯更理想。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 使其含浸药剂的片状的载体, 可以例示通气性较大的纸、 布、 纺织品、 无纺布、 网等。 另外, 考虑到载置状态的稳定性, 最好用容器、 盖支持片状的药剂 含浸体, 或者用树脂等涂覆并支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的外周等一个部位。 作为上述容器、 盖 的材质, 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丙烯、 聚乙烯、 聚缩醛、 尼龙、 丙烯、 ABS、 纸、 AS、 金 2 属等。进而, 考虑到携带性, 最好将其厚度制成 2 ~ 5mm, 将面积制成 700 ~ 3000mm 的又薄 又小的。
         特别是, 无纺布的目付为 10 ~ 100g/m2 的最理想, 20 ~ 50g/m2 的更理想。如果目 付超过 100g/m2, 药剂含浸体的空气阻力变得过大, 风扇产生的风不能通过药剂, 便不能放 2 散药剂。相反, 如果目付在 10g/m 以下, 可以保持在药剂含浸体内的药剂量减少, 制造性变 差, 另外有可能造成药量不足。
         作为风扇, 例如可以列举西洛克风扇、 离心式风扇、 涡轮风扇等离心风扇。
         最好用 500 ~ 4000rpm 使风扇转动, 用 700 ~ 3000rpm 使其转动更好。
         离心式风扇的径最好是 20 ~ 100mm, 30 ~ 60mm 则更好。高度最好是 2 ~ 50mm, 5 ~ 20mm 则更好。
         特别是, 作为西洛克风扇、 离心式风扇, 叶片片数最好是 10 ~ 50 片。
         作为风扇的驱动电源, 可以将碱性单 5 电池、 碱性单 4 电池、 碱性单 3 电池、 碱性单 2 电池、 碱性单 1 电池、 锰单 5 电池、 锰单 4 电池、 锰单 3 电池、 锰单 2 电池、 锰单 1 电池、 碱性 方电池 (9V)、 锂电池、 锂纽扣电池等电池, 单个或多个串联以及并联地组合在一起, 另外还 可以使用充电式的 2 次电池, 还可以用 AC 转接器等用家庭用电源 (AC100V) 使用。
         用于安装装置本体 101 的机构不限于悬挂件, 也可以是皮带扣、 用于通过带子的 钩子、 孔、 通过带子并装配在脚、 腰、 手腕等上的带子通过孔等。
         另外, 还可以在装置本体 101 上具备可以通断通电的开关, 为了显示通电中, 可以 使用 LED、 霓虹灯、 液晶等, 也可以将风扇自身设为可以从外部观察, 通过风扇的转动, 判别 通电状态。
         另外, 也可以将电池和药剂容器内的药剂含浸体的用完时期设定为相同, 这时, 可 以将药剂容器和电池作为一体而制成替换盒, 提高了便利性。
         相反, 在使电池和药剂含浸体的用完时间不相同的情况下, 最好分别显示药剂容 器内的药剂含浸体和电池的用完显示。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 将装置本体 101( 本体部 120) 的构成风扇收容室 122 的外 周部分设为厚壁, 并形成排气口, 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 也可以在装置本体 101 的风扇收容室 122 的外周部分上沿着周方向隔开间 隔设置多个导引叶片, 在沿着周方向相邻的导引叶片之间形成排气口。
         电池收容室 126 也可以形成在装置本体 101( 本体部 120) 的侧面部分上。
         在以上的说明中, 所谓的使用者, 主要将人作为对象, 但也可以对狗等宠物、 牛等 家畜使用。这时, 例如从头到尾、 或者从脸到腹部、 后腿等前后方向是排出害虫防除成分的 目的方向。
         其次, 对第 3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基本上, 如图 14、 图 15、 图 16 所示, 由装置本体 205、 电源本体 208 和连结线 209 构成, 其中装置本体 205 分别具备收纳药剂的药剂容器 ( 药 剂盒 )201 和送风机 202、 通过该送风机 202 从吸入口 203 吸入空气、 并将从药剂容器 201 挥 发的药剂和吸入的空气一起从放出口 204 放散, 电源本体 208 与装置本体 205 分体、 并具备 装置本体 205 的送风机 202 的电源 207, 连结线 209 为了从电源本体 208 的电源 207 向装置 本体 205 的送风机 202 通电而跨越连结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其次, 如果具体地说明这些, 就是首先, 装置本体 205 是大致圆形的上下短筒状, 在上面上形成圆形的开口较大的吸入口 203, 同时在侧面的一方侧形成开口成多个狭缝状 的放出口 204。再者, 关于该吸入口 203、 放出口 204 的大小、 形状、 或者放出口 204 的位置、 个数, 不限于此。
         然后, 对于该装置本体 205 的内部, 在其下部具备送风机 202。该送风机 202 具备 马达 211, 和安装在该马达 211 的输出轴上并且是离心送风机的一种的西洛克风扇 212。该 西洛克风扇 212 沿着圆周方向以等间隔将多个叶片 213 一面倾斜一面配置。并且, 通过由 马达 211 使西洛克风扇 212 的多个叶片 213 转动, 从装置本体 205 上面的吸入口 203 吸入 空气, 吸入的空气在装置本体 205 内沿着离心方向流动, 然后从装置本体 205 侧面的放出口 204 放散到外部。再者, 对于该送风机 202, 虽然使用了作为离心送风机的一种的西洛克风 扇 212, 但并不限于此, 也可以是其他的送风风扇, 例如, 在驱动轴上具备螺旋桨状的叶轮的 螺旋桨风扇等。在将该螺旋桨风扇作为送风风扇的情况下, 在装置本体 205 中, 在装置本体 205 的底面上设置通气孔, 将其作为吸入口, 将上述的吸入口 203 作为放出口, 在该放出口 上配置后述的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 201, 利用送风风扇从设在底面上的吸入口吸 入空气, 并经由送风风扇通过配置在放出口上的药剂容器 201 内, 然后将挥发的药剂和空 气一起放散到外部。
         另外, 在装置本体 205 的内部还具备收纳挥发性的药剂的药剂容器 201, 这是将药 剂容器 201 嵌入形成在装置本体 205 的上面上的吸入口 203 内, 并配置在送风机 202 的上 方。并且, 如图 17 所示, 该药剂容器 201 是圆形的薄型状, 在上部体 214 和下部体 215 之间 夹入含浸了药剂的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216, 然后使上部体 214 和下部体 215 嵌合在一起, 在 上部体 214 和下部体 215 上形成较大的开口部 217、 218, 空气经由该上部体 214 的开口部 217 和下部体 215 的开口部 218 流通, 药剂含浸体 216 所含浸的药剂利用该空气的流通而挥 发。
         并且, 在该药剂容器 201 中, 作为收纳在内部的药剂含浸体所含浸的挥发性的药 剂, 是以杀虫、 忌避、 除臭、 芳香、 防菌防霉等为目的的各种药剂。再者, 作为该挥发性的药 剂, 对于以杀虫为目的的药剂, 也可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等, 其中, 用微量在长时间内显示良好的效果的甲氧苄氟菊酯、 四氟苯菊酯、 烯 炔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丙氟菊酯最好。
         另外, 对于药剂容器 201 或者药剂含浸体 216, 不限于上述的情况, 只要是可以保 持挥发性的药剂的就可以。例如, 在药剂含浸体 216 方面, 可以不是片状, 而是将网状、 格子 状、 蜂窝状、 棉花状、 海绵状、 进而、 在多个粒体的载体内含浸了药剂的物体作为药剂含浸体 216。 另外, 对于药剂容器 201, 也可以不是在药剂容器 201 自身的内部设置含浸了药剂的药 剂含浸体 216 的形态, 而可以用硬质海绵体、 泡沫成形体等制作药剂容器 201 自身, 然后在 药剂容器 201 自身内含浸药剂的、 即, 药剂容器 201 自身是保持药剂的形态。这样, 对于腰 间容器 201, 形态、 材质等是任意的。
         另外, 在装置本体 205 的下面上形成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206 的安装部 219, 该安装部 219 是薄细形状且在装置本体 205 的左右全长上形成的贯通 孔。
         并且, 在该装置本体 205 上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206。 作为 该装配装置 206, 例如, 是用于可以装配在人的手腕等上的、 具有柔软性的长条平带状的装 配带 211, 并在端部具备带扣 222。利用该装配带 221, 例如, 可以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的装置本体 205 装配在使用者的手腕等上使用。
         再者, 作为该装配装置 206 的装配带 221 不限于上述的形态, 从可以装配在人的手 腕等上的长度数英寸的尺寸, 到可以装配的人的腰间、 物体上的 1、 2 米的尺寸, 长度是任意 的, 另外, 横宽、 厚度也只要根据使用的目的、 场所、 即被装配物来决定即可, 从带状到绳状, 可以是任意的形态。其原材料也没有特别地限定, 可以是合成树脂、 皮革、 布、 纤维、 橡胶等 已有材料。另外, 作为装配带 221 所具备的用于连结的装置, 不限于上述的带扣 222, 例如, 可以是按扣形式、 钩子形式、 插入带形式、 面拉链带 ( 魔术带 : 注册商标名 ) 形式等。
         进而, 对于该装配装置 206, 不限于装配带 221, 如图 18 所示, 也可以是装配在裤子 上的皮带、 挂在口袋等上的钩子 223、 或者直接安装在西服等上的销、 夹子等。
         另外, 电源本体 208 具备装置本体 205 的送风机 202 的电源 207, 该电源本体 208 与装置本体 205 分体。并且, 作为该电源本体 208 所具备的电源 207, 是电池 224, 电源本体 208 收纳所需的电池 224, 例如 2 节电池 224, 制成可以收纳电池 224 的所需最小限的大小的 箱体。 再者, 电池 224 除了是通常的电池 224 以外, 也可以是充电方式的电池。 另一方面, 通 过将电源本体 208 设为与装置本体 205 分体, 可以将该电源本体 208 所收纳的电池 224 增 大, 另外, 还可以增加数量, 即可以加大电源本体 208, 这样一来, 可以提高给装置本体 205 的供给电压, 并可以进行送风机 202 的控制, 例如调整风扇的强弱等, 同时也可以实现该送 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长时间的使用。
         再者, 也可以在该电源本体 208 上也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206。作为该装配装置 206, 是上述的装配带 221、 钩子 223、 或销、 夹子等。
         并且, 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的连结线 209, 是用于从电源本体 208 内的作为电源 207 的电池 224 向装置本体 205 的送风机 202 通电的电线。作为该连结 线 209, 最好尽可能的细。再者, 在该连结线 209 上, 最好在其端部或中途具备缠绕机构部, 从而可以将连结线 209 的长度调整到任意的长度。
         另外, 如图 19 所示, 在连结线 209 上安装用于可以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206。这是例如在该连结线 209 的中途具备作为装配装置 206 的连接部件 225, 该连接部件 225 具有凹凸部并且是粘贴在衣服等上的面拉链带 ( 魔术带 : 注册商标名 )。但是, 该连接 部件 225 不限于此, 只要是装配带 221、 钩子 223、 或者安全销、 凉衣夹, 连结线 209 粘贴在衣 服等上的部件即可。
         另外, 对于该连结线 209, 也可以相对于装置本体 205、 或者相对于电源本体 208, 进而相对于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这两方取下。
         再者, 对于将连结线 209 相对于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这两方取下的形式, 如图 20 所示, 在装置本体 205 的侧面上设置凸状的销 226, 同时在电源本体 208 的侧面上设 置孔状的插口 227, 然后, 在连结线 209 的一端上设置插口 228, 同时在另一端上设置销 229。 由此, 通常经由连结线 209 使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连结在一起使用, 但根据使用状 况也可以将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直接连结在一起使用。
         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中, 作为其使用例, 经由装配带 221 将 装置本体 205 装配在使用者的手腕、 脚、 或者腰间等。 另一方面, 电源本体 208 收纳在使用者 的衣服、 裤子的口袋那, 或者经由装配带 221 装配在腰间等。然后, 跨越该装置本体 205 和 电源本体 208 而连结连结线 209, 从电源装置 208 经由连结线 209 向装置本体 205 流动电, 从而使装置本体 205 的送风机 202 工作。然后, 在装置本体 205 中, 由送风机 202 从吸入口 203 吸入空气, 吸入的空气通过装置本体 205 内部所具备的药剂容器 201 内, 挥发的药剂和 通过了药剂容器 201 内的空气一起从形成在侧面上的放出口 204 放散到外部。
         如以上, 通过由将从药剂容器 201 挥发的药剂和由送风机 202 吸入的空气一起放 散的装置本体 205, 与装置本体 205 分体并且具备作为电源 207 的电池 224 的电源本体 208, 和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的连结线 209 构成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可以 将最重的、 具备作为电源 207 的电池 224 的电源本体 208 与装置本体 205 设为分体, 在装置 本体 205 上便只具备药剂容器 201 和送风机 202, 可以谋求装置本体 205 的小型化、 轻量化。 由此, 例如, 当使用者通过装配带 221 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 205 戴在手腕等 上, 然后将电源本体 208 放在裤子、 衣服的口袋等内时, 使用者因装置本体 205 的小型化、 轻 量化就不会感到不舒服, 可以极为舒适地使用。
         另外, 通过将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设为分体, 然后用连结线 209 连结它 们, 例如, 即便装置本体 205、 电源本体 208 的某一方从作为被装配物的使用者的身体掉落, 由于两者由连结线 209 连结在一起, 因此可以消除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一起丢失 的情况。
         另外, 通过设为相对于装置本体 205 或电源本体 208 可以取下连结线 209, 在使用 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时, 只要在将装置本体 205 或电源本体 208 装配在作为被装配物的 身体上之后将连结线 209 连结在装置本体 205 或电源本体 208 上即可, 可以非常简单地进 行将装置本体 205 或电源本体 208 装配到被装配物上的操作。
         进而, 通过安装用于可以将装置本体 205 或电源本体 208 或连结线 209, 进而将多 个这些部件装配在被装配物上的装配装置 206, 例如, 装配带 221、 钩子 223、 销、 夹子等, 可 以很容易地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装配在作为被装配物的身体上。另外, 不只是身体的 一个部位, 还可以安装在各个部位上。
         再者, 本发明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不限于上述的形态, 例如, 对于电源本体208, 设为具备作为电源 207 的电池 224, 也可以将该电源 207 设为太阳电池而具备在电源本 体 208 上, 在将电源 207 设为太阳电池的情况下, 如图 21 所示, 可以通过装配带 221 将装置 本体 205 戴在手腕等上, 同时以粘贴的方式将电源本体 208 装配在帽子的檐、 肩膀等上使用 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另外, 作为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使用例, 不只使用在人身上, 例如, 还可以使 用在狗等宠物身上。这时, 如图 22 所示, 利用钩子等装配装置 206 将装置本体 205 装配在 宠物的脖圈 231 上, 同时将电源本体 208 戴在人的手腕等上。然后, 使跨越并连结装置本体 205 和电源本体 208 的连结线 209, 和从宠物的脖圈 231 连接到人的手的导线 232 一体化, 即作为加入连结线 209 的导线 232, 然后将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使用在宠物等上。
         另外, 在装配装置 206 中, 在上述各形态中, 用必须在装置本体 205 上安装装配装 置 206 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但并不限于此, 也可以安装在装置本体 205、 电源本体 208、 连结 线 209 这所有的部件上, 另外, 还可以只安装在某一个上。再者, 还可以在该送风式药剂放 散装置上不具备装配装置 206。
         另外, 对于装置本体 205, 在上述各形态中, 将药剂容器 201 配置在装置本体 205 的 吸入口 203 上, 但也可以在放出口 204 上具备安装装置, 然后将药剂容器 201 安装在该放出 口 204 上, 进而, 还可以将药剂容器 201 安装在吸入口 203 和放出口 204 这两方上。另外, 还可以将药剂容器 201 配置在送风机 202 的西洛克风扇 212 的内周侧或外周侧上, 从而使 药剂容器 201 和送风机 202 一体化, 或者作为保持了药剂的西洛克风扇 212, 将西洛克风扇 212 装卸自如设在送风机 202 上, 或者将通气性片状的药剂容器 201 装卸自如地设在西洛克 风扇 212 的多个叶片 213 的前面。 其次, 对第 4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 根据图 25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 散装置的一例, 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 25 所示,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即, 在装置本体 301 上设有送风机 302, 同时装卸 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 303, 当用马达 305 转动该送风机 302 的风扇 304 时, 空气在 药剂盒 303 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 301, 具备本体 310 和外壳部 311, 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 312 和电池 安装部 313, 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 314 和空气吐出部 315。
         上述送风机 302 在外罩 306 内设置了风扇 304 和马达 305, 该外罩 306 设在送风机 安装部 312 上, 外罩 306 的吸入口 306a 与空气吸入部 314 连通, 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 出部 315 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 313 内安装有电池 307。
         上述外壳部 311 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 310 上, 通过打开该外壳部 311, 便可以 安装、 取下药剂盒 303、 电池 307。
         上述药剂盒 303, 是片状, 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 同时具备含浸了药剂的药剂含浸 体 320, 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 320 的保持容器 321。
         即, 药剂含浸体 320, 由于是片状且具有吸液性, 因此刚性较弱, 以其自身不能维持 形状, 并且如果直接用手拿药剂含浸体 320, 药剂有可能黏附在手上, 因此用保持容器 321 保持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一部分, 并且空气在其他的部分内流通。
         因此, 药剂含浸体 320 可以较薄, 保持容器 321 自身也可以较薄, 故可以使药剂盒 303 整体较薄。
         因而, 可以使使用该药剂盒 303 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较薄。
         上述保持容器 321, 具备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上下面的保持部 321a, 和空 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 321b。
         在上述保持部 321a 和药剂含浸体 320 之间形成有空间部 321c, 该空间部 321c 在 形成在保持部 321a 上的通气部 321d 处向外部开口, 空气便在空间部 321c 内流通。
         最好在保持部 321a 的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凹部, 在该凹 部和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321c。并且, 在保持部 321a 的与药剂含浸 体 320 的上面接触的部分上形成通气孔, 然后作为通气部 321d, 并在该通气孔处将空间部 321c( 凹部 ) 向外部开口。
         因此, 用保持容器 321 保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320, 从而维持药剂含浸体 320 的形 状, 同时即便用手拿, 药剂也不会黏附在手上。
         另外, 由于空气不在药剂含浸体 320 的由保持部 321a 保持的部分上流通, 因此这 部分所含浸的药剂不会因流通的空气而挥发, 但这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挥发到空间部 321c 内, 并从该空间部 321c 通过空气流通部 321b 挥发到外部, 所以可以将药剂含浸体 320 的由 保持部 321a 保持的部分所含浸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说明了上述保持容器 321 的具体形状的一例, 但不限于此。
         上述保持容器 321, 如图 25 ~图 31 所示, 具备容器本体 330 和盖体 340, 用该容器 本体 330 和盖体 340 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 320。
         该容器本体 330, 具有中央保持部 331, 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保持部 331 的周围的 外周保持部 332, 和连结该外周保持部 332 和中央保持部 331 的多个中间保持部 333, 该相 邻的中间保持部 333 之间开口, 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 334。
         在上述中央保持部 331 的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接触的上面 331a 上形成凹部 335, 并在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321c。
         在上述外周保持部 332 的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接触的上面 332a 上形成环状 的凹部 336, 并在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321c。
         在上述中间保持部 333 的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接触的上面 333a 上, 形成连通 上述凹部 335 和环状的凹部 336 的连通用的凹部 337, 并在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之间形 成空间部 321c。
         上述盖体 340, 具有中央按压部 341, 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按压部 341 的周围的外 周按压部 342, 和连结该外周按压部 342 和中央按压部 341 的多个中间按压部 343, 该相邻 的中间按压部 343 之间开口, 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 344。
         上述中央按压部 341 与上述的中央保持部 331 相同大小, 并且其通气孔 345 与凹 部 335 相对。
         上述外周按压部 342 与上述的外周保持部 332 相同大小, 并且其通气孔 346 与环 状的凹部 336 相对。
         上述中间按压部 343, 与上述的中间保持部 333 相同形状、 大小, 并且其空气流通 部 344 与上述的空气流通部 334 相对, 空气在两方的空气流通部 334、 344 之间顺利地流通。在该中间按压部 343 上以与上述的凹部 337 相对的方式设有通气孔 347。
         上述容器本体 330 和盖体 340 被装卸自如地安装。
         在该实施形态中, 在上述的外周保持部 332 的外周缘上具备比上面 332a 更向上方 突出的环状体 332b, 将药剂含浸体 320 嵌入该环状体 332b 内, 之后嵌合并安装上盖体 340。
         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盖体 340 上设置环状体, 并将该环状体嵌合并安装在外周保 持部 332 的外周面上, 还可以在容器本体 330 合盖体 340 上相对地设置销和孔, 并将该销和 孔嵌合安装。
         另外, 在该实施形态中, 中间保持部 333、 中间按压部 343 成放射状地设置多个, 但 不限于此, 也可以是格子形状、 多孔板形状等。
         如上述, 因此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中央部由中央保持部 331 和中央按压部 341 夹持 并保持, 外周部由外周保持部 332 和外周按压部 342 夹持并保持, 中间部的多个部位由中间 保持部 333 和中间按压部 343 夹持并保持。
         然后, 流通过各空气流通部 334、 344 的空气通过药剂含浸体 320。
         另外, 空气在形成在各凹部 335、 336、 337 和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之间的空间部 321c 内流通。
         因此, 将药剂盒 303 安装在装置本体 301 上, 在该实施形态中, 安装在外罩 306 的 上面。
         然后, 通过转动风扇 304, 空气在药剂含浸体 320 内流通, 从而将药剂放散到大气 中。
         另外, 药剂含浸体 320 的由各保持部和各按压部夹持并保持的部分 ( 即, 被保持部 分 ) 所含浸的药剂, 挥发到上述的空间部 321c 内, 从通气孔与流通过空间部 321c 的空气一 起放散到外部, 并利用上述的风扇 304 的转动与空气一起被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 通过如上述那样在各保持部 331、 332、 333 的上面上形成凹部 335、 336、 337, 从而形成空间部 321c, 并在各按压部 341、 342、 343 上形成通气孔 345、 346、 347, 从而将空间 部 321c 向外部开口, 可以利用该凹部 335、 336、 337, 再次将药剂含浸在使用后的药剂含浸 体 320 内。
         例如, 在使用后 ( 即, 将药剂含浸体 32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状态 ), 从装置本体 301 取下药剂盒 303, 从通气孔 345、 346、 347 注入液状的药剂, 然后提供并储存 在各凹部 335、 336、 337 内。
         然后, 可以将储存在各凹部 335、 336、 337 内的液状的药剂遍布含浸到药剂含浸体 320 的整体上, 并制成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的药剂盒。
         另外, 由于储存在凹部 335 内的液状的药剂含浸到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中央部, 储存 在环状的凹部 336 内的液状的药剂含浸到药剂含浸体 320 的外周部, 储存在连通用的凹部 337 内的液状的药剂含浸到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中间部, 因此药剂在短时间内含浸到药剂含 浸体 320 的全域。
         如上述, 作为补给液状的药剂的方法, 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 适量收 容的小玻璃瓶容器、 定量型容器、 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 喷嘴容器等, 一面以目视确认 补给量, 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 在补给时, 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 就很便利, 因此最好设为显示将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 32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 时期。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 在容器本体 330 的各保持部 331、 332、 333 的上面 331a、 332a、 333a 上形成凹部 335、 336、 337, 并在盖体 340 的各按压部 341、 342、 343 上形成了通 气孔 345、 346、 347,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任意 1 个相对的保持部、 按压部上形成凹部、 通气 孔, 还可以在任意 2 个相对的保持部、 按压部上形成凹部、 通气孔。
         即, 只要至少在 1 个相对的保持部、 按压部上形成凹部、 通气孔即可。
         例如, 如图 32 和图 33 所示的变形例那样, 使容器本体 330 的外周保持部 332 相对 于水平以靠外周侧比靠内周侧更低的方式倾斜, 从而形成大致 V 字状的环状的凹部 336, 并 在与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之间形成空间部 321c。
         将按压体 340 的外周按压部 342 的一部分, 例如与中间按压部 343 连续的部分, 向 内周凹陷变形, 从而形成凹部 348。
         由该凹部 348 和容器本体 330 的环状体 332b 构成通气部 321d。
         在上述的实施形态中, 虽然在药剂含浸体 320 的下面侧形成了空间部 321c, 但也 可以在上面侧形成空间部 321c, 还可以在下面侧和上面侧这两方上分别形成空间部 321c。
         本发明的药剂盒 303, 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 也可以直接安 装在送风机的风扇上, 还可以设为与风扇一体。另外, 还可以安装在扇风机的吸入侧、 吐出 侧, 也可以安装在空调的吹出口上。
         作为含浸在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 320 内的药剂, 可以列举在常温、 送风等 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 ( 杀虫剂、 忌避剂、 害虫成长控制剂、 杀扁虱剂、 防虫性精油等 )、 芳香剂、 芳香除臭剂、 除臭剂、 防霉剂、 除菌剂、 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 在上述的药剂中, 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 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 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 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 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 从可以较薄、 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 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 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 四氟苯菊酯、 烯炔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 根据需要, 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 ( 凡士林类、 乙二 醇类等 )、 溶解剂 ( 石蜡类、 多乙醇类、 脂肪酸酯类等 )、 氧化防止剂 (BHT、 BHA 等 )、 显示功 能剂 ( 色变色素等 )、 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的载体的原料, 可以例示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无 纺布 (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碳纤维等 )、 树脂网 (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稀等 )、 棉布 ( 纺 织品、 编织物 )、 抄纸 ( 纸浆、 棉籽绒、 合成纸等 ) 等, 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 网状、 蜂窝状、 箅 子状、 格子状等的成形体、 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 棉花状形状、 海绵状形状等。
         另外, 其中, 最好是由气流的通气性、 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片状。
         其次, 对第 5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 根据图 34 说明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 装置的一例, 但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 34 所示,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即, 在装置本体 401 上设有送风机 402, 同时装卸 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 403, 当用马达 405 转动该送风机 402 的风扇 404 时, 空气在药剂盒 403 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 401 具备本体部 410 和外壳部 411, 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 412 和电池 安装部 413, 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 414 和空气吐出部 415。
         上述送风机 402, 在外罩 406 内设置了风扇 404 和马达 405, 该外罩 406 设在送风 机安装部 412 上, 外罩 406 的吸入口 406a 与空气吸入部 414 连通, 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 吐出部 415 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 413 内安装有电池 407。
         上述外壳部 411 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 410 上, 通过打开该外壳部 411, 便可以 安装、 取下药剂盒 403、 电池 407。
         上述药剂盒 403, 具备在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片状体内含浸了药剂的片状的药 剂含浸体 420, 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 420 的保持容器 421。
         即, 药剂含浸体 420 由于是片状因此刚性较弱, 以其自身不能维持形状, 并且如果 直接用手拿药剂含浸体 420, 药剂有可能黏附在手上, 因此用保持容器 421 保持药剂含浸体 420 的一部分, 并且空气在其他的部分内流通。
         上述保持容器 421, 具备保持药剂含浸体 420 的保持部 421a, 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 通部 421b, 在该保持部 421a 的中央部 ( 即, 保持容器 421 的中央部 ) 具有存液凹部 421c。
         通过将保持容器 421 嵌合并安装在上述外罩 406 的凹陷部 406b 内, 并转动风扇 404, 空气便在药剂含浸体 420 内流通, 从而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因此, 使用后, 即, 在将药剂含浸体 420( 片状体 )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 之后, 从装置本体 401 取下药剂盒 403, 并将药液提供并储存在存液凹部 421c 内。
         储存在上述存液凹部 421c 内的药液, 向片状体的外周部顺从浸透, 从而被含浸在 片状体的整体内, 可以制成含浸了药剂的未使用的药剂盒。
         因而, 是可以在使用后补给药剂从而重复使用的药剂盒。
         另外, 由于将药剂盒 403 与风扇 404 相对地安装, 并且该药剂盒 403 的中央部与风 扇 404 的中央部相对, 因此保持容器 421 的中央部与风扇 404 的中央部相对。
         因此, 通过将存液凹部 421c 设在保持容器 421 的中央部, 在安装在装置本体 401 上使用时, 该存液凹部 421c 位于由风扇 404 的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较少的部分, 基本不会 因该存液凹部 421c 而阻碍由风扇 404 的转动产生的空气流动, 由风扇 404 的转动产生的空 气流动基本都流通过药剂含浸体 420, 送风机 402 的风量没有浪费, 可以将该风量有效利用 在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方面。
         即, 如图 34 所示, 由于将风扇 404 的中央部和马达 405 的转动轴 405a 连结在一 起, 因此在其中央部基本没有空气的流动, 在与该风扇 404 的中央部相对的部分上, 空气也 基本没有流动, 因此不会因上述的存液凹部 421c 而阻碍空气流动。
         另外, 由于制成用保持容器 421 保持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420 的药剂盒 403, 因此可 以使该药剂盒 403 较薄。
         其次, 说明上述保持容器 421 的具体形状。
         上述保持容器 421, 如图 34 和图 35 所示, 具备容器本体 430 和盖体 440, 并用该容 器本体 430 和盖体 440 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 420。
         该容器本体 430, 具有中央支撑部 431, 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支撑部 431 的周围的外周支撑部 432, 和连结该外周支撑部 432 和中央支撑部 431 的多个连结部 433, 该相邻的 连结部 433 之间开口, 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 434。
         在上述中央支撑部 431 的支撑面 431a 上形成有凹部 435。
         上述盖体 440 具有中央按压部 441, 隔开间隔位于该中央按压部 441 的周围的外周 按压部 442, 和连结该外周按压部 442 和中央按压部 441 的多个连结部 443, 该相邻的连结 部 443 之间开口, 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 444。
         上述中央按压部 441 与上述的中央支撑部 431 相同大小, 并与凹部 435 相对地具 有供给口 445, 由该供给口 445 和凹部 435 构成存液凹部 421c。
         上述外周按压部 442 和上述的外周支撑部 432 是相同大小。
         上述连结部 443 和上述的连结部 433 是同一形状、 大小, 且空气流通部 444 与上述 的空气流通部 434 相对, 空气在两方的空气流通部 434、 444 之间顺利地流通。
         上述容器本体 430 和盖体 440 被装卸自如地安装。
         在该实施形态中, 在上述的外周支撑部 432 的外周缘上具备比支撑面 432a 更向 上方突出的环状体 432b, 将药剂含浸体 420 嵌入该环状体 432b 内, 之后嵌合并安装上盖体 440。 不限于此, 也可以在盖体 440 上设置环状体, 并将该环状体嵌合并安装在外周支 撑部 432 的外周面上, 还可以在容器本体 430 和盖体 440 上相对地设置销和孔, 并将该销和 孔嵌合安装。
         另外, 在该实施形态中, 连结部 433、 443 成放射状地设置多个, 但不限于此, 还可 以是格子形状、 多孔板形状等。
         如上述, 因此药剂含浸体 420 的中央部由中央保持部 431 和中央按压部 441 夹持 并保持, 外周部由外周支撑部 432 和外周按压部 442 夹持并保持, 中间部的多个部位由连结 部 433、 443 相互夹持并保持。
         然后, 流通过各空气流通部 434、 444 的空气通过药剂含浸体 420。
         因此, 在使用后 ( 即, 将药剂含浸体 42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状态 ), 从装置本体 401 取出药剂盒 403, 并从供给口 445 注入药液, 从而储存在凹部 435, 或者凹部 435 和供给口 445 内。
         然后, 储存在凹部 435 内的药液浸透并含浸到药剂含浸体 420 的整体上。
         上述存液凹部 421c 的深度, 只要按照药液的供给量设计即可, 没有特别地限定。 在如图 34 所示那样片状体下面和凹部 435 上面接触的情况下, 只要是提供的药液因片状体 和表面张力而处于保留状态的深度即可, 如果太深, 可能出现不会与片状体接触的残液。
         其次, 说明上述药剂盒的第 1 变形例。
         如图 36 和图 37 所示, 将容器本体 430 的中央支撑部 431 设为大于盖体 440 的中 央按压部 441, 并且使凹部 435 也大于中央按压部 441。
         使盖体 440 的中央按压部 441 比连结部 443 厚, 然后使中央按压部 441 比连结部 443 向下方突出, 由该中央按压部 441 将药剂含浸体 420 推入凹部 435 内。
         这样, 储存在凹部 435 内的药液便很容易地含浸在片状体内。
         在如图 37 所示那样将片状体接近凹部 435 的底面或与其相接触的情况下, 存液凹 部 421c 的深度, 根据供给的药液量决定, 另外, 由于药液在供给的同时就开始向周围浸透,
         因此不需要太深。
         上述的实施形态以及第 1 变形例, 在药剂含浸体 420 较小的情况下较理想, 在较大 的药剂含浸体的情况下, 最好在外周部上也形成存液凹部, 并向片状体的中央部、 外周部供 给药液, 使其从中央部向外周部浸透, 同时从外周部向中央部浸透。
         另外, 在制造时, 在使药液很快地浸透到片状体的全域方面很有效。
         例如, 如图 38、 图 39 所示的第 2 变形例那样, 在容器本体 430 的中央支撑部 431 上 形成凹部 435, 在外周支撑部 432 上形成外周凹部 436, 例如环状的凹部。
         在盖体 440 的中央按压部 441 上形成供给口 445。 使连结部 443 比外周按压部 442 向外方突出, 将该突出部 443a 接触在环状体 432b 上, 从而在外周按压部 442 和环状体 432b 之间形成间隙, 并将该间隙作为外周供给口 446。
         然后, 由该外周凹部 436 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 421c。
         在该第 2 变形例中, 外周按压部 442 比中央按压部 441 厚, 并将药剂含浸体 420 的 外周缘推入外周凹部 436 内, 药液很容易浸透。
         另外, 如图 40 和图 41 所示的第 3 变形例那样, 使容器本体 430 的外周支撑部 432, 以外周根部变低的方式, 相对于水平倾斜, 从而与环状体 432b 形成外周凹部 436。 使盖体 440 的连结部 443, 以外周部低于中央部的方式, 相对于水平倾斜, 并使其 外周按压部 442 与外周支撑部 432 大致平行。
         由此, 药剂含浸体 420 的外周缘被按压在外周支撑部 432 上。
         在上述盖体 440 的外周按压部 442 的一部分, 例如与连结部 443 相对额部分上 形成凹陷 442a, 在该凹陷 442a 和环状体 432b 之间形成间隙, 并将该间隙作为外周供给口 446。
         另外, 如图 42 和图 43 所示的第 4 变形例那样, 在盖体 440 的中央按压部 441 上形 成向下凹部 445a, 在其上面形成多个较小的供给孔 445b, 由向下凹部 445a 和供给孔 445b 构成供给口 445, 由该供给口 445 和凹部 435 构成中央部的存液凹部 421c。
         由内纵片 448 和上横片 449 将盖体 440 的外周按压部 442 构成剖面钩形, 由其外 周按压部 442 和外周支撑部 432 的环状体 432b 形成向下凹部 446a, 在上述上横片 449 上形 成外周供给孔 446b, 由该外周供给孔 446b 和向下凹部 446a 构成外周供给口 446, 由该外周 供给口 446 和外周凹部 436 构成外周部的存液凹部 421c。
         另外, 在上述各凹部内底面上, 也可以通过压花加工等设置凹凸并形成间隙, 设为 格子形状并形成小空间, 设置多个突起环并形成槽, 以使得促进片状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如上述, 作为向存液凹部 421c 补给药液的方法, 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 器、 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 定量型容器、 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 喷嘴容器等, 一面以 目视确认补给量, 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 在补给时, 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 就很便利, 因此最好设为显示将 使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 42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的 时期。
         本发明的药剂盒 403, 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 也可以直接安 装在送风机的风扇上, 还可以设为与风扇一体。另外, 还可以安装在扇风机的吸入侧、 吐出 侧, 也可以安装在空调的吹出口上。
         作为含浸在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 320 内的药剂, 可以列举在常温、 送风等 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 ( 杀虫剂、 忌避剂、 害虫成长控制剂、 杀扁虱剂、 防虫性精油等 )、 芳香剂、 芳香除臭剂、 除臭剂、 防霉剂、 除菌剂、 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 在上述的药剂中, 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 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 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 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 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 从可以较薄、 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 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 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 四氟苯菊酯、 烯炔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 根据需要, 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 ( 凡士林类、 乙二 醇类等 )、 溶解剂 ( 石蜡类、 多乙醇类、 脂肪酸酯类等 )、 氧化防止剂 (BHT、 BHA 等 )、 显示功 能剂 ( 色变色素等 )、 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的载体的原料, 可以例示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无 纺布 (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碳纤维等 )、 树脂网 (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稀等 )、 棉布 ( 纺 织品、 编织物 )、 抄纸 ( 纸浆、 棉籽绒、 合成纸等 ) 等, 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 网状、 蜂窝状、 箅 子状、 格子状等的成形体、 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 棉花状形状、 海绵状形状等。
         另外, 其中, 最好是由气流的通气性、 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片状。
         其次, 对第 6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根据图 44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的一例, 但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 44 所示,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即, 在装置本体 501 上设有送风机 502, 同时装卸 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 503, 当用马达 505 转动该送风机 502 的风扇 504 时, 空气便 在药剂盒 503 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 501 具备本体部 510 和外壳部 511, 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 512 和电池 安装部 513, 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 514 和空气吐出部 515。
         上述送风机 502 在外罩 506 内设置了风扇 504 和马达 505, 该外罩 506 设在送风机 安装部 512 上, 外罩 506 的吸入口 506a 与空气吸入部 514 连通, 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 出部 515 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 513 内安装有电池 507。
         上述外壳部 511 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 510 上, 通过打开该外壳部 511, 便可以 安装、 取出药剂盒 503、 电池 507。
         上述药剂盒 503, 具备片状的药剂含浸体 520, 和保持该药剂含浸体 520 的保持容 器 530。
         即, 药剂含浸体 520, 由于是片状, 因此刚性较弱, 以其自身不能维持形状, 并且如 果直接用手拿药剂含浸体 520, 药剂有可能黏附在手上, 因此用保持容器 530 保持药剂含浸 体 520 的一部分, 并且空气在其他的部分内流通。
         因此, 可以制成较薄、 容易使用的药剂盒 503。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是将规定量的药剂含浸并保持在片状且具有吸液性和通气 性的载体 521 内的片状。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的片状的载体 521, 在其一部分上具备高吸液部 522, 在该高吸液部 522 内可以一次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液, 保持在该高吸液部 522 内的药液顺从浸透 到载体 521 的全域。
         因此, 在药剂盒 503 的使用后 ( 即, 将含浸并保持在药剂含浸体 520 的载体 521 内 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 并且在该载体 521 内没有保持药剂的状态 ), 通过向该高吸液部 522 滴下并供给药剂, 在高吸液部 522 内保持多量的药液, 该药液顺从浸透到载体 521 的全 域, 在载体 521 的整体上含浸并保持了药剂, 因此可以制成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未使用的 药剂盒。
         因而, 可以在使用后补给药剂而重复使用。
         另外, 在制造时, 由于也是在形成在药剂含浸体 520 的载体 521 上的高吸液部 522 内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液, 并将该保持的药液顺从浸透到载体 521 的全域, 因此可以在载 体 521 的整体上均匀地含浸并保持药剂。
         根据图 45、 图 46 说明上述药剂盒 503 的具体例, 但不限于此。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的载体 521, 是中央部的壁厚比其他的部分厚的片状, 该较厚 的中央部是高吸液部 522。
         在该高吸液部 522 的上面上形成有凹部 522a, 从而在供给药液时容易吸收到内 部。
         上述载体 521 的吸液性能 ( 即, 每个单位体积内可以吸液的液体量的大小 ), 即便 在全域上是同样的, 但由于其中央部较厚, 因此可以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液, 并如上述那样 可以作为高吸液部 522。
         上述载体 521 的吸液性能最好是中央部比其他的部分大。 这样, 可以由中央部 ( 高 吸液部 522) 含浸并保持多量的药剂。
         再者, 只要使高吸液部 522 的吸液性能大于其他的部分, 则可使该高吸液部 522 成 为与其他的部分差别不大的厚度。
         即, 所谓的载体 521 的高吸液部 522, 只要每个单位体积内可以吸液的液体量比其 他的部分多即可。
         另外, 作为高吸液部 522 的形状, 除了上述的圆形之外, 根据使用的原料可以是矩 形、 半圆形、 起毛形等, 很自由。
         上述保持容器 530 具备容器本体 540 和按压体 550, 由该容器本体 540 和按压体 550 夹持并保持药剂含浸体 520。
         该容器本体 540, 用多个连结部 543 将中央支撑部 541 和外周支撑部 542 连结在一 起, 其相邻的连结部 543、 中央支撑部 541 和外周支撑部 542 之间开口, 从而成为空气流通部 544。
         上述外周支撑部 542 具备比上面 542a 更突出的环状体 545。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被载置并支撑在中央支撑部 541 的上面 541a、 外周支撑部 542 的上面 542a, 连结部 543 的上面 543a 上。
         上述按压体 550 是嵌合在环状体 545 上的环状, 由该按压体 550 和外周支撑部 542 夹持并支撑药剂含浸体 520 的外周部分。
         上述药剂盒 503, 如图 44 所示, 将其容器本体 540 嵌合在外罩 506 的安装部 506b 上, 从而与送风机 502 的风扇 504 相对地安装, 该风扇 504 的风量较少的中心部 504a( 即,连结在马达 505 的转动轴 505a 上的部分 ) 与药剂含浸体 520 的载体 521 的中央部 ( 高吸 液部 522) 相对。
         因而, 在高吸液部 522 内流通的空气量与其他的部分相比, 明显减少, 即便高吸液 部 522 较厚, 空气也顺利地在药剂含浸体 520 内流通。
         上述高吸液部 522 被载置在容器本体 540 的中央支撑部 541 的上面 541a 上, 因此 即便在补给药剂时, 在高吸液部 522 内含浸并保持了多量的药液, 从而重量变重的情况下, 该高吸液部 522 也不会下垂。
         另外, 中央支撑部 541 与高吸液部 522 同样大小, 或者比高吸液部 522 大, 因此在 如上述那样在高吸液部 522 内含浸了多量的药液时, 该药液也不会从高吸液部 522 的下面 渗出而滴下。
         上述中央支撑部 541, 也可以设为较浅地凹陷的盘子状。
         其次, 说明该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上述的容器本体 540 的中央支撑部 541 也可以小于高吸液部 522。另外, 连结部 543 的数量不限于 6 根, 也可以是 4 根、 3 根等。
         上述的按压体 550, 如图 47A 以及 47B 所示的第 1 变形例那样, 是用多个撑条 553 将中央环 551 和外周环 552 连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开口部 554 的形状, 也可以设为其中央 环 551 嵌合在高吸液部 522 上, 外周环 552 嵌合在容器本体 540 的环状体 545 上。
         这样, 中央环 551 便成为滴下供给药液的标记。
         这时, 也可以将容器本体 540 的中央支撑部 541 设为环状。
         另外, 这时, 也可以将按压体 550 的中央环 551 接触在高吸液部 522 的上面上, 从 而与中央支撑部 541 一起夹持。
         另外, 使上述的中央环 551 的高度高于高吸液部 522 的高度, 从而可以防止供给的 药液的垂下。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的高吸液部 522, 如图 48A 以及 48b 所示的第 2 变形例那样, 也可以设置载体 521 的外周根部。
         例如, 使在载体 521 的外周根部的周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变厚, 从而作为 高吸液部 522。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的高吸液部 522, 如图 49 所示的第 3 变形例、 图 50 所示的第 4 变形例那样, 也可以设为沿着径方向连续的细条的带状, 并如图 49 所示那样, 从按压体 550 的中央环 551 等中央部供给药液, 或者如图 50 所示那样, 从按压体 550 的外周环 552 的凹 部 552a 和环状体 545 之间的间隙 554 等外周部供给药液。另外, 虽然省略了图示, 但也可 以将多个带状的高吸液部 522 设为格子状, 还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上设置多个高吸液部 522。
         上述药剂含浸体 520 的高吸液部 522 也可以设为与载体 521 分体然后重合。
         例如, 如图 51 所示的第 5 变形例那样, 用 2 片载体 521 将高吸液部 522 夹在中间。
         另外, 虽然省略了图示, 但通过将高吸液部 522 嵌入并安装在按压体 550 的中央环 551 上, 并将该按压体 550 安装在容器本体 540 上, 便使高吸液部 522 与载体 521 接触。
         另外, 在容器本题 540 的中央支撑部 541 上设置高吸液部 522, 并使载体 521 重合 载置在该高吸液部 522 上。
         具体地说明上述的高吸液部 522 的样态。用与载体 521 相同的原料或不同的原料形成上述高吸液部 522, 将该高吸液部 522 与载体 521 设为一体, 或者作为分体进行粘接、 缝合、 载置、 熔敷。
         另外, 在载体 521 的一部分上通过吹付原料等特殊加工, 使目付较大, 从而作为高 吸液部 522。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 520 的载体 521、 高吸液部 522 的原料, 可以例示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无纺布 (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碳纤维等 )、 树脂网 ( 聚乙烯、 聚丙烯、 聚 氯乙稀等 )、 棉布 ( 纺织品、 编织物 )、 抄纸 ( 纸浆、 棉籽绒、 合成纸等 ) 等, 还可以列举成为 片状、 网状、 蜂窝状、 箅子状、 格子状、 折叠状等的成形体、 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 棉花 状形状、 海绵状形状, 进而泡沫、 泡沫氨酯、 木或竹的炭等。
         另外, 其中, 最好是气流的通气性、 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
         在本发明中, 作为向高吸液部 522 补给药液的方法, 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 式容器、 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 定量型容器、 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 喷嘴容器等, 一 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 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 在补给时, 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 就很便利, 因此最好设为显示使 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 52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被放散到大气中的 时期。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 520 的载体 521 所含浸的药剂, 可以列举在常温、 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 ( 杀虫剂、 忌避剂、 害虫成长控制剂、 杀扁虱剂、 防虫性精 油等 )、 芳香剂、 芳香除臭剂、 除臭剂、 防霉剂、 除菌剂、 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 在上述的药剂中, 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 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 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 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 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 从可以较薄、 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 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 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 四氟苯菊酯、 烯炔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 根据需要, 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 ( 凡士林类、 乙二 醇类等 )、 溶解剂 ( 石蜡类、 多乙醇类、 脂肪酸酯类等 )、 氧化防止剂 (BHT、 BHA 等 )、 显示功 能剂 ( 色变色素等 )、 紫外线吸收剂等。
         本发明的药剂盒 503, 不限于使用在上述的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上, 也可以直接安 装在送风机的风扇上, 还可以设为与风扇一体。另外, 还可以安装在扇风机的吸入侧、 吐出 侧, 也可以安装在空调的吹出口上。
         其次, 对第 7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首先, 根据图 52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盒使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 散装置的一例, 但当然不限于该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
         如图 52 所示,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即, 在装置本体 601 上设有送风机 602, 同时装卸 自如地安装有本发明的药剂盒 603, 当用马达 605 转动该送风机 602 的风扇 604 时, 空气便 在药剂盒 603 内流通。
         上述装置本体 601 具备本体部 610 和外壳部 611, 形成有送风机安装部 612 和电池 安装部 613, 同时具有空气吸入部 614 和空气吐出部 615。
         上述送风机 602 在外罩 606 内设置了风扇 604 和马达 605, 该外罩 606 设在送风机安装部 612 上, 外罩 606 的吸入口 606a 与空气吸入部 614 连通, 图未示的吐出口与空气吐 出部 615 连通。
         在上述电池安装部 613 内安装有电池 607。
         上述外壳部 611 被开关自如地连结在本体部 610 上, 通过打开该外壳部 611, 便可 以安装、 取出药剂盒 603、 电池 607。
         上述药剂盒 603 具备药剂含浸体 620 和固定件 630。再者, 药剂盒 603 不限于药剂 含浸体 620 和固定件 630, 也可以由药剂含浸体 620 和后述的容器构成, 还可以只由药剂含 浸体 620 构成。
         上述药剂含浸体 620, 如图 52 ~图 56 所示那样, 是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 以规定的折叠宽度交替重复进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叠, 从而折叠出多层的褶皱形状, 并且在 扁平的加工薄片材料 621 内含浸并保持药剂。
         因而, 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每个单位体积的表面积较大, 可以保持较多的药剂, 故 可以使药剂含浸体 620 的每个单位体积的药剂量增加, 而缩小整体。
         例如, 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620 较薄。
         并且, 利用热熔敷、 超声波熔敷、 内模制成型法等将上述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周缘 部 622 接合, 从而以褶皱形状不散开的方式保持, 并维持折叠的间隔。即, 如果仅仅是将薄 片折叠出多层的褶皱形状, 褶皱形状因外力而延伸, 从而散开, 不能维持折叠的间隔。 因此, 空气在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全域上大致均匀地流通, 药剂便从药剂含浸体 620 的全域大致均匀地放散。
         因而, 药剂含浸体 620 保持的药剂的量在全域上大致均匀地减少, 可以有效地利 用该药剂含浸体 620 所保持的药剂。
         在该实施形态中, 药剂含浸体 620 平面形状是圆形, 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周缘部 622 是圆形环状。
         再者, 药剂含浸体 620 平面形状也可以是矩形, 这时, 只要将相对的 2 个端面部分 接合即可。
         上述固定件 630 保持药剂含浸体 620 的周缘部, 从而将药剂含浸体 620 维持成规 定形状, 以使得不会沿着折叠方向变形, 同时通过用手拿着该固定件 630 可以使用药剂盒 603, 药剂盒的使用很容易, 药剂便不会黏附在手上。再者, 空气当然在药剂含浸体 620 的由 固定件 630 保持的部分以外流通。
         即, 固定件 630 具备保持药剂保持体 620 的保持部, 和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部。
         例如, 固定件 630 具备支撑部件 631 和按压部件 632, 该支撑部件 631 是在环状体 633 的下部设置了支撑片 634 的形状, 支撑片 634 比环状体 633 的内面 633a 更向内方突出。
         上述按压部件 632, 是嵌合在支撑部件 631 的环状体 633 上的环状。
         并且, 以将药剂含浸体 620 嵌入支撑部件 631 的环状体 633 内的方式设置, 从而使 外周缘部分 622 与支撑片 634 接触, 将按压部件 632 嵌合并安装在环状体 633 上, 从而按压 在上述的外周缘部分上, 然后由支撑片 634 和按压部件 632 夹持药剂含浸体 620 的外周缘 部分。
         即, 环状的支撑部件 631 和按压部件 632 是上述的保持部, 该支撑部件 631、 按压部 件 632 的内部是上述的空气流通部。
         在该实施形态中, 如图 56 所示, 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接合部分 ( 周缘部 622), 位于 该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厚度方向中央, 在用固定件 630 保持该接合部分的状态下, 加工薄片 材料 621 的上面 621a、 下面 621b 与保持部分相比, 只向上方、 下方伸出相等的尺寸。
         不限于此, 如图 57 所示的第 1 变形例那样, 也可以将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接合部 分 ( 周缘部 622) 设为与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下面 621b 大致同一高度, 在用固定件 630 保 持该接合部分的状态下, 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上面 621a 与保持部分相比, 向上方伸出很多。
         这样, 可以使药剂含浸体 620 的下面 620a 和固定件 630 的下面 630a 大致同一平 面, 最好是同一平面, 同时可以缩小固定件 630 的上下尺寸, 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将药剂盒 603 载置在装置本体 601 上, 同时可以缩小固定件 630。
         例如, 在图 52 中, 由于将药剂盒 603 载置在外罩 606 的上面 606b 上, 因此必须将 药剂含浸体 620 的下面 620a 和固定件 630 的下面 630a 设为同一高度从而便于载置, 且图 56 所示的药剂盒 603 的固定件 630 的上下尺寸 H2 比图 57 所示的药剂盒 603 的上下尺寸 H1 大。即, 支撑片 634 的厚度 ( 上下尺寸 ) 不同。
         由于上述药剂含浸体 620 的加工薄片材料 621 不只具有通气性, 还具有吸液性, 因 此在将该药剂含浸体 620 所保持的药剂全部放散到大气中时, 即, 在使用完药剂盒之后, 通 过向该加工薄片材料 621 补给药液, 就浸透到全域, 因此可以再次制成保持了药剂的药剂 含浸体。
         因而, 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完了的药剂盒。
         这样, 根据图 58、 图 59 说明适于在使用完之后补给药液的药剂盒。
         将上述固定件 630 的支撑片 634, 设为用连结片 634c 将外周环 634a 和内周环 634b 连结在一起的形状。
         将固定件 630 的按压部件 632, 设为用多个连结杆 632c 将外周环 632a 和内周环 634b 连结在一起的形状。
         如果是这样的药剂盒, 可以向药剂含浸体 620 的被内周环 632b 围住的部分供给药 剂, 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该药剂的补给。
         根据上述图 58、 图 59 所示的固定件 630, 由于可以用各内周环 632b、 634b、 各连结 杆 632c、 634c 支撑药剂含浸体 620 的上面和下面, 因此可以防止药剂含浸体 620 的下垂。 这 时, 内周环部、 连结片只要设置在支撑部件 631 和按压部件 632 的一方上即可。
         再者, 内周环的大小、 形状、 数量是自由的, 最好可以根据药剂含浸体 620 的大小、 加工薄片材料的使用材料、 药剂含浸量等来设定。
         另外, 通过只在支撑部件 631 上设置内周环、 连结片, 并在该内周环、 连结片的上 面上形成凹部, 按照上述的方式补给的药液储存在凹部内, 也可以防止药液滴垂。
         再者, 虽然省略了图示, 但也可以在图 54 所示的药剂盒的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表 面上, 添加补给药液的部分的标记、 例如颜色、 记号。
         其次, 说明其他的变形例。
         如图 60 所示, 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为没有将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周缘部 622 接合 在一起的形状。
         并且, 通过用固定件 630 夹持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周缘部, 如上述的图 55 所示那 样按下并保持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周缘部 622, 以使得褶皱形状不会散开。这时, 最好按压部件 632 螺合在支撑部件 630 的环状体 633 上, 并可以牢固地保持 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周缘部 622。
         也可以只由如上述的图 53 所示那样接合了周缘部 622 的药剂含浸体 620 作为药 剂盒。
         还可以将上述的药剂含浸体 620 设在具有空气流通部的容器 640 内, 从而制成药 剂盒 603。
         例如, 如图 61 所示的第 2 变形例那样, 容器 640 为环状, 内周部分是空气流通部, 且呈在外周环状部上具有向内的凹部 641 的形状, 将药剂含浸体 620 的接合在一起的端面 部分 622( 即, 周围 ) 嵌入该向内的凹部 641 内, 从而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置在容器 640 内。
         如图 62 所示的第 3 变形例那样, 将药剂含浸体 620 的没有接合在一起的端面部分 622 嵌入向内的凹部 641 内, 从而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在容器 640 内。
         这样, 可以用手拿着使用容器 640, 因此该使用很容易, 同时药剂也不会黏附在手 上。
         根据以上各例, 虽然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为圆形, 将固定件 630、 容器 640 设为环 状,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为矩形、 三角形、 半圆形等, 将固定件 630、 容器 640 设为矩形框状、 三角形框状、 半圆形框状等。
         即, 固定件 630 只要是保持、 按压药剂含浸体 620 的周缘部的形状, 并且具有空气 流通部即可, 容器 640 只要收容药剂含浸体 620, 同时具有空气流通部即可。
         上述的各例, 虽然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为扁平形状, 从而将药剂盒制作地较薄, 但 不限于此, 也可以将药剂含浸体 620 设为筒形状, 将容器 640 设为具有环状的中空部的筒形 状, 通过将药剂含浸体 620 插入并安装在该环状的中空部内的方式制成药剂盒。
         例如, 如图 63 和图 64 所示的第 4 变形例那样, 由内筒 642、 外筒 643、 一端面板 644 和另一端面板 645, 制成具有环状的中空部 646 和轴心的中空部 647 的筒形状的容器 640。
         在该内筒 642 和外筒 643 上形成有通气部 642a、 643a, 同时在一端面板 644 上形成 有流通孔 644a。
         制成如下的药剂含浸体 620, 即, 呈将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薄片, 以上述的环状 的中空部 646 的径方向的长度 ( 外筒 643 的半径 - 内筒 642 的半径 ) 的折叠宽度, 交替重 复进行山形折叠、 谷形折叠, 从而形成为折叠出多个褶皱的褶皱形状, 并且在筒形状的加工 薄片材料 621 内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将该药剂含浸体 620 插入并安装在容器 640 的环状的中空部 646 内, 从而制成药 剂盒。
         该药剂盒 603 被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装置本体 601 上。
         例如, 通过在一端面板 644 的流通孔 644a 的周缘上设置向外钩形的卡定片 648, 在 装置本体 601 的空气吸入部 614 的周缘上设置向内钩形的接受片 649, 并将卡定片 648 卡定 在该接受片 649 上, 便将流通孔 644a 和空气吸入部 614 连通地安装在一起。
         然后, 通过用马达 605 驱动送风机 602 的风扇 604, 空气在外筒 643 的通气部 643a、 环状的中空部 646、 内筒 642 的通气部 642a、 轴心的中空部 647、 一端面板 644 的流通孔 644a、 装置本体 601 的空气吸入部 614、 空气吐出部 615 内流动, 将药剂含浸体 620 所保持的 药剂放散到大气中。这样一来, 与上述的实施形态同样地, 可以增加药剂含浸体 620 的每个单位体积 的药剂量, 并缩小整体。
         根据该实施形态, 由于可以使保持了多量的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620 成为小径, 因 此可以使整体成为小径。
         另外, 由于可以拿着容器 640 进行使用, 因此该使用很容易, 同时药剂含浸体 620 所保持的药剂不会黏附到手上。
         再者, 虽然省略了图示, 但也可以在容器 640 的环状的中空部 646 内设置隔板, 以 使得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褶皱形状不会散开, 还可以在内筒 642 上沿着周方向隔开间隔地 设置多个突起, 用该相邻的突起之间保持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 1 个山形部, 以使得褶皱形状 不会散开。
         如上述, 虽然本发明的药剂盒设在送风式药剂放散装置的装置本体 601 上, 并通 过哟嘎送风机 602 送风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用设置装置将药剂盒设 置在室内等处, 并通过自然挥发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这时, 可以将药剂盒的形状设为扇子形状、 提灯形状、 手风琴形状、 窗帘形状。
         本发明的加工薄片材料 621 所使用的薄片, 由于要求通气性和吸液性, 因此最好 是加工成无纺布、 编织物等而成的。进而, 作为材质, 根据使用的药剂, 最好具有耐药剂性。 例如, 作为天然纤维, 可以列举纸浆、 棉花、 羊毛、 麻、 绢等, 作为合成纤维, 可以列举聚丙烯、 聚乙烯、 聚酰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丁烯对酞酸盐、 聚砜、 人造丝、 甲基丙烯酸树脂、 玻 璃纤维等。
         作为上述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薄片, 为了确保药液的吸液性和保持性, 起厚度最 好是 0.02mm ~ 1.0mm 的范围。
         另外, 为了使药剂容易放散 ( 空气的流通性 ), 薄片的密度最好是 0.05 ~ 1.0g/ 3 cm 。
         另外, 关于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折叠宽度, 由于和重叠宽度有关, 因此不能断定, 但在着眼于药剂盒的小型化、 特别是薄型化方面, 如果使折叠宽度过长, 则药剂含浸体的厚 度就有增大的倾向, 因此不理想, 最好根据药剂含浸体的面积决定。折叠宽度, 最好是小于 等于 30mm, 大于等于 2mm。
         再者, 在图 63、 图 64 所示的筒形状的药剂盒的情况下, 可以将折叠宽度设为大于 等于 30mm。
         另外, 关于加工薄片材料 621 的重叠的褶皱和褶皱之间的间隔, 没有特别地限制, 但如果间隔过宽, 药剂含浸量较少, 如果是按压状态 ( 被重叠按压的状态 ), 虽然药剂含浸 量增加, 但阻碍了空气的流通, 并妨碍药剂的放散。 上述的间隔, 最好是小于等于 10mm, 大于 等于 1mm( 用目视没有接触的状态 )。
         另外, 作为褶皱形状, 除了同样的高度 ( 折叠宽度、 重叠间隔相同 ) 以外, 还可以 列举不一样的高度 ( 折叠宽度不同, 间隔相同 )、 比中央高的形状等, 另外, 除了水平形状以 外, 还可以列举成为弓形等形状 ( 在热熔敷的情况下, 是外周带有圆形的状态 )。
         作为上述固定件 630 的材质, 可以列举树脂类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丙烯、 聚 乙烯、 聚缩醛、 尼龙、 丙烯、 ABS、 AS 等 ) 合成纸、 金属类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挥发性的药剂, 可以列举在常温、 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 ( 杀虫剂、 忌避剂、 害虫成长控制剂、 杀扁虱剂、 防虫性精油等 )、 芳香剂、 芳香除臭 剂、 除臭剂、 防霉剂、 除菌剂、 害兽忌避剂等。 作为上述的药剂, 最好是从甲氧苄氟菊酯、 烯炔 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四氟苯菊酯、 丙氟菊酯选择的至少 1 种害虫防除剂。
         这些药剂显示高致死活性, 微量的使用量即可, 最适合小型的药剂盒。
         在上述药剂中, 根据需要, 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 ( 凡士林类、 乙二 醇类等 )、 溶解剂 ( 石蜡类、 多乙醇类、 脂肪酸酯类等 )、 氧化防止剂 (BHT、 BHA 等 )、 显示功 能剂 ( 色变色素等 )、 紫外线吸收剂等。
         如上述, 作为在使用完之后补给药剂的方法, 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管式容器、 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 定量型容器、 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 喷嘴容器等, 一面以目 视确认补给量, 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 在补给时, 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 就很便利, 因此最好能够显示使 用了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 62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被放散到大气中的 时期。
         其次, 对第 8 个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根据图 65 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药剂含浸体将药剂放散到大气中的送风式药剂放散 装置的一例。
         在装置本体 701 内设置包括送风机 702、 电池 703 和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药剂盒 704, 当用马达 702b 转动该送风机 702 的风扇 702a 时, 从吸入口 705 吸入空气, 并将该吸入 的空气通过药剂含浸体 704a 之后从吐出口 706 放出, 将药剂含浸体 704a 保持的药剂放散 到大气中。
         上述装置本体 701 的与药剂盒 704 相对的部分 701a 开关自如, 可以取出或安装该 药剂盒 704。
         例如, 将装置本体 701 设为将外壳部 708 开关自如地设在本体部 707 上, 通过打开 该外壳部 708, 便可以取出或安装药剂盒 704 和电池 703。
         上述药剂含浸体 704a, 具备蜂窝体 710, 和具有通气性和吸液性的片状体 720, 将 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 710 和片状体 720 内。
         上述蜂窝体 710 具有向厚度方向一侧面 710a 和另一侧面 710b 开口的多个孔芯 ( コア )711, 空气便沿着其厚度方向流通。
         在上述蜂窝体 710 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 最好是空气流出侧的侧面 ( 另一侧 面 710b) 的整面上设置片状体 720。
         最好, 蜂窝体 710 是厚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宽度方向、 长度方向的尺寸的扁平的形 状, 即, 蜂窝体 710 是较薄且沿着平面方向较大的形状, 具有向其厚度方向开口的多个孔芯 711, 并在其空气流出侧的侧面的整面上设置片状体 720。
         上述蜂窝体 710 的孔芯 711 的形状, 除了上述的蜜蜂的巢的形状之外, 还可以例示 瓦楞纸板的波纹形状、 圆形、 三角形、 四边形等。
         另外, 除了将上述的孔芯 711 成形为层叠状之外, 还可以缠绕成漩涡状。作为该蜂 窝体 710 的原料, 可以列举后述的片状体 720 的原料等。
         因此, 可以使药剂盒 704 较薄, 故装置本体 701 也变薄。
         另外, 片状体 720 可以用蜂窝体 710 加强从而维持成规定的形状。另外, 空气在蜂窝体 710 内顺利地流通, 并且没有因加强片状体 720 的蜂窝体 710 而阻碍空气在片状体 720 内流通的情况, 可以有效地将含浸并保持在该蜂窝体 710、 片状体 720 内的药剂放散到大气中。
         另外, 通过如图 65 所示那样安装在装置本体 701 上, 空气在蜂窝体 710 和片状体 720 内流通, 通过如上述那样转动风扇 702a, 将保持在蜂窝体 710 和片状体 720 内的药剂放 散到大气中。
         另外, 在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蜂窝体 710、 片状体 720 所保持的药剂用完的情况下, 通过从装置本体 701 取出药剂盒 704, 并将该片状体 720 载置在蜂窝体 710 的上方, 利用滴 下等向该片状体 720 的一部分提供药液, 使该药液浸透到片状体 720 的全域上, 同时, 从该 片状体 720 也浸透到与片状体 720 紧贴着的蜂窝体 710 面内, 并顺次使药液含浸到蜂窝体 710 的全域内, 制成含浸并保持了药剂的药剂含浸体 704a。
         详细地说, 由于上述片状体 720 跨越设置在构成蜂窝体 710 的孔芯 711 的、 朝向厚 度方向的多个壁材 712 上, 因此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各壁材 712 内。
         将包括该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药剂盒 704 再次安装在装置本体 701 内, 然后向大气 放散药剂。 通过如上述那样向片状体 720 滴下提供药液, 可以将药剂含浸并保持在蜂窝体 710 的全域上, 提供给该片状体 720 的药液的量, 最好是与蜂窝体 710、 片状体 720 所含浸并 保持的量相吻合的值, 不会浪费。
         因而, 使用者可以简单地将药剂再次含浸并保持在使用完的蜂窝体 710、 片状体 720( 即药剂含浸体 ) 内。
         片状体 720 紧贴在上述蜂窝体 710 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 ( 例如, 另一侧面 710b) 上, 提供给该片状体 720 的药剂顺利并可靠地含浸在蜂窝体 710( 壁材 712) 内。
         因此, 药液顺利且可靠地从片状体 720 含浸到蜂窝体 710( 壁材 712) 内。
         在该实施形态中, 片状体 720 通过保持容器 730 紧贴在蜂窝体 710 的一方的侧面 ( 例如, 另一侧面 710b) 上。
         上述保持容器 730, 具备环状的容器本体 740 和环状的按压体 750, 通过将药剂含 浸体 704a 放入该容器本体 740 内, 并嵌合连结在按压体 750 上, 夹持蜂窝体 710 和片状体 720, 并将片状体 720 紧贴在该蜂窝体 710 的厚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上。
         因此, 可以将片状体 720 牢固地紧贴在蜂窝体 710 的一方的侧面上。
         其次, 根据图 66 ~图 68 说明包括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药剂盒 704 的第 1 变形例。
         上述容器本体 740, 用多个撑条 743 将中央支持部 741 和外周支持部 742 一体地连 结, 其相邻的撑条 743、 中央支持部 741 和外周支持部 742 之间的部分开口, 从而形成空气流 通部 744, 在上述外周支持部 742 上一体地设有环状体 745。
         上述按压体 750, 是嵌合在环状体 745 上的环状。
         上述蜂窝体 710, 被嵌入上述的环状体 745 内, 从而将片状体 720 接触并支撑在中 央支持部 741、 外周支持部 742、 撑条 743 的上面上。
         上述按压体 750 被嵌合安装在环状体 745 上, 与蜂窝体 710 的一侧面 710a 的外周 缘接触, 从而夹持蜂窝体 710 和片状体 720 的外周缘部分。
         在上述中央支持部 741 上具有向支撑面 741a 开口的药液储存部 746, 该药液储存
         部 746 在形成在与支撑面 741a 相反的侧面 741b 上的注入口 747 处向外部开口。
         因此, 从装置本体 701 取出药剂盒 704( 保持容器 730), 并上下颠倒从而以注入口 747 向上的方式载置。
         然后, 通过从注入口 747 向药液储存部 746 滴下提供药液而储存。
         由此, 药液从片状体 720 的中央部分顺次浸透到全域, 同时从片状体 720 也浸透到 紧贴在片状体 720 上的蜂窝体 710 的面内, 并顺次使药剂含浸到蜂窝体 710 的全域。
         其次, 说明包括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药剂盒 704 的第 2 变形例。
         如图 69 和图 70 所示, 在容器本体 740 的外周支持部 742 的支撑面 742a 上, 形成 有环状的药液储存部 746, 将该药液储存部 746 在注入口 747 处向下面开口。
         这样, 向片状体 720 的外周部提供药液, 该药液向中央部浸透。
         其次, 说明包括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药剂盒 704 的第 3 变形例。
         如图 71 和图 72 所示, 在容器本体 740 的中央支持部 741 和外周支持部 742 上分 别形成药液储存部 746 和注入口 747。
         这样, 分别向片状体 720 的中央部和外周部提供药液, 从而向外周浸透, 并且向中 央浸透, 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将药液含浸并保持在蜂窝体 710 内。
         在上述的说明中, 虽然将片状体 720 设为高于蜂窝体 710, 并直接向该片状体 720 的上面提供药液,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将片状体 720 设为低于蜂窝体 710, 并从该蜂窝体 710 的上面向孔芯 711 内提供药液, 然后提供给片状体 720。
         这时, 不需要形成图 68、 图 72 所示的注入口 747, 并且药液储存部 746 也不需要如 图 68、 图 72 所示那么深。
         例如, 如图 73 和图 74 所示的第 4 变形例那样, 在中央支持部 741、 外周支持部 742 上形成较浅的药液储存部 746。
         然后, 从中央部的孔芯 711 和外周部的孔芯 711 向片状体 720 的中央部和外周部 提供药液。
         另外, 作为提供药剂的注入部位, 例如, 可以在与药液储存部相对的按压部位置上 设置作为标记的环状框, 或者, 将注入部位设为染了颜色的孔芯。
         在上述的各例中, 虽然以该片状体 720 侧是内气侧, 蜂窝体 710 是外气侧的方式安 装药剂含浸体 704a, 但不限于此, 也可以相反。
         例如, 也可以根据使用的药剂的种类, 以将片状体 720 朝向外气侧, 蜂窝体 710 成 为内气侧的方式安装。
         另外, 在上述的各例中, 虽然药剂含浸体 704a 使片状体 720 紧贴在蜂窝体 710 的 一面上, 但也可以使片状体 720 分别紧贴在蜂窝体 710 的两面上。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蜂窝体 710 所含浸的药剂, 可以列举在常 温、 送风等条件下挥发的害虫防除剂 ( 杀虫剂、 忌避剂、 害虫成长控制剂、 杀扁虱剂、 防虫性 精油等 )、 芳香剂、 芳香除臭剂、 除臭剂、 防霉剂、 除菌剂、 害兽忌避剂等。
         并且, 在上述的药剂中, 在以杀虫为目的而使用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一直以来使用 的各种挥发性杀虫剂, 可以列举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 剂等。一般从安全性较高的方面来说, 较适合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进而, 从可以较薄、 且较小地制成药剂含浸体的方面来看, 用少量就发挥效力的高活性的甲氧苄氟菊酯、 四氟苯菊酯、 烯炔菊酯、 环戊烯丙菊酯、 丙氟菊酯更理想。
         在上述药剂中, 根据需要, 使用将药剂缓慢释放化的挥发调整剂 ( 凡士林类、 乙二 醇类等 )、 溶解剂 ( 石蜡类、 多乙醇类、 脂肪酸酯类等 )、 氧化防止剂 (BHT、 BHA 等 )、 显示功 能剂 ( 色变色素等 )、 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片状体 720 的原料, 可以例示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无纺布 (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碳纤维等 )、 树脂网 ( 聚乙烯、 聚丙烯、 聚氯乙稀等 )、 棉布 ( 纺织品、 编织物 )、 抄纸 ( 纸浆、 棉籽绒、 合成纸等 ) 等, 还可以列举成为片状、 蛇腹状、 网状、 蜂窝状、 箅子状、 格子状等的成形体、 或者确保该形状的收容形状、 棉花状形状、 海绵状形状等。
         另外, 其中, 最好是由气流的通气性、 药剂的含有性良好的无纺布等构成的片状。
         在本发明中, 作为向药剂含浸体 704a 补给药液的方法, 可以列举用显示量的吸水 管式容器、 适量收容的小玻璃瓶容器、 定量型容器、 带量杯的容器等定量容器、 喷嘴容器等, 一面以目视确认补给量, 一面供给的方法等。
         另外, 在补给时, 如果可以用目视确认补给时期, 就很便利, 因此最好显示使用了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指示器的药剂含浸体 704a 的蜂窝体 710 所含浸的药剂全部被放散到 大气中的时期。

    关 键  词:
    药剂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药剂盒.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9286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