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自力式滴注装置.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119100
  • 上传时间:2018-01-2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79.13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1973.3

    申请日:

    2009.05.07

    公开号:

    CN101555780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41/02申请日:20090507授权公告日:20120523终止日期:201605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1/02; E21B37/06; E21B43/22

    主分类号:

    E21B41/02

    申请人:

    大庆摩恩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齐海林; 王凤桐

    地址:

    163311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新村纬三路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士文;杨晓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自力式滴注装置。主要解决现有加药装置需要动力、保温装置及电加热装置,安全可靠性差和污染环境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支撑罐(1)内置有的浮罐(2),支撑罐(1)内上、下部固定有的密封圈(3),支撑罐(1)通过密封圈(3)及浮罐(2)分隔有注药室(4)及水压室(5),注药室(4)的加药口通过管路及阀(6)与加药泵相连通,注药室(4)的出药口依次通过管路、定量阀(7)、开关阀(8)、止回阀(9)及切断阀(10)与井口套压阀(11)相连通,水压室(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及切断阀(10)与井口的掺水来水管(12)相连通。该自力式滴注装置具有无需动力和保温装置,安全可靠性好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力式滴注装置,包括支撑罐(1),其特征在于:支撑罐(1)内置有能够上下浮动的浮罐(2),支撑罐(1)内上、下部固定有与浮罐(2)相接触的密封圈(3),支撑罐(1)通过密封圈(3)及浮罐(2)分隔有注药室(4)及水压室(5),支撑罐(1)上分别有与注药室(4)相连通的出药口、加药口及与水压室(5)相连通的进水口,注药室(4)的加药口通过管路及阀(6)与加药泵相连通,注药室(4)的出药口依次通过管路、定量阀(7)、开关阀(8)、止回阀(9)及切断阀(10)与井口套压阀(11)相连通,水压室(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及切断阀(10)与井口的掺水来水管(12)相连通,在开关阀(8)与止回阀(9)间通过管路、稀释阀(13)、切断阀(10)及隔断阀(14)与井口掺水来水管(12)相连通,稀释阀(13)与切断阀(10)间通过高压软管(15)与浮罐(2)内的平衡管(16)相连通,浮罐(2)下端有平衡孔(17),支撑罐(1)下连接有放空阀门(1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式滴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罐(1)外设置有岩棉保温层。

    说明书

    自力式滴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油井所用的加药装置,尤其是自力式滴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过程中,因井液成份造成油管柱、抽油杆、抽油泵和地面集输管线结蜡、结垢和腐蚀,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和井口回压高。为了消除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加药装置向油井套管内加注化学药剂,达到防蜡、防垢、缓蚀和降粘的目的。而目前的加药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存在需要动力和保温装置,同时还需要用电加热装置加热,安全可靠性差和污染环境的问题,造成能源浪费,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加药装置需要动力、保温装置及电加热装置,安全可靠性差和污染环境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力式滴注装置,该自力式滴注装置具有无需动力、保温装置及电加热装置,利用伴热管线中的水进行加热,安全可靠性好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力式滴注装置包括支撑罐,支撑罐内置有能够上下浮动的浮罐,支撑罐内上、下部固定有与浮罐相接触的密封圈,支撑罐通过密封圈及浮罐分隔有注药室及水压室,支撑罐上分别有与注药室相连通的出药口、加药口及与水压室相连通的进水口,注药室的加药口通过管路及阀与加药泵相连通,注药室的出药口依次通过管路、定量阀、开关阀、止回阀及切断阀与井口套压阀相连通,水压室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及切断阀与井口的掺水来水管相连通,在开关阀与止回阀间通过管路、稀释阀、切断阀及隔断阀与井口掺水来水管相连通,稀释阀与切断阀间通过高压软管与浮罐内的平衡管相连通,浮罐下端有平衡孔,支撑罐下连接有放空阀门。
    上述方案中的支撑罐外设置有岩棉保温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支撑罐内置能够上下浮动的浮罐,支撑罐内密封圈及浮罐分隔有注药室及水压室,支撑罐上与注药室相连通的出药口依次通过管路、定量阀、开关阀、止回阀及切断阀与井口套压阀相连通,支撑罐上与注药室相连通的加药口通过管路及阀与加药泵相连通,支撑罐上与水压室相连通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及切断阀与井口的掺水来水管相连通的结构,利用掺水来水管的60度热水压力推动浮罐,再通过浮罐挤压注药室内药液注入井内,这样即解决了加药动力问题和加药保温问题,而且是密闭运行,既节省了能源又达到了安全环保的目的。所以说该自力式滴注装置具有无需动力、保温装置及电加热装置,安全可靠性好和不污染环境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罐,2-浮罐,3-密封圈,4-注药室,5-水压室,6-阀,7-定量阀,8-开关阀,9-止回阀,10-切断阀,11-套压阀,12-掺水来水管,13-稀释阀,14-隔断阀,15-高压软管,16-平衡管,17-平衡孔,18-放空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自力式滴注装置包括支撑罐1,支撑罐1内置有能够上下浮动的浮罐2,支撑罐1内上、下部固定有与浮罐2相接触的密封圈3,支撑罐1通过密封圈3及浮罐2分隔有注药室4及水压室5,支撑罐1上分别有与注药室4相连通的出药口、加药口及与水压室5相连通的进水口,注药室4的加药口通过管路及阀6与加药泵相连通,注药室4的出药口依次通过管路、定量阀7、开关阀8、止回阀9及切断阀10与井口套压阀11相连通,水压室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及切断阀10与井口的掺水来水管12相连通,在开关阀8与止回阀9间通过管路、稀释阀13、切断阀10及隔断阀14与井口掺水来水管12相连通,稀释阀13与切断阀10间通过高压软管15与浮罐2内的平衡管16相连通,浮罐2下端有平衡孔17,支撑罐1下连接有放空阀门18,支撑罐1外设置有岩棉保温层。
    实际使用时,加药或补药操作过程,将加药泵通过管路及阀6与注药室4的加药口连通好,打开阀6和注药室4的出药口上切断阀10,关闭止回阀9,加药泵的压力大于原注药室4内压力,使浮罐2下行,至直在加药泵的压力作用下,浮罐2下行到支撑罐1底,药加满后关闭阀6,拆卸下加药泵,加药或补药操作完成。打开止回阀9和注药室4的出药口上切断阀10,开始正常注药。
    注药过程,关闭阀6、隔断阀14及放空阀门18,打开定量阀7、开关阀8、止回阀9、切断阀10、稀释阀13、开关阀8与止回阀9间管路上切断阀10、水压室5的进水口管路上切断阀10及井口上套压阀11,由掺水来水管12来的1.5-1.8兆帕压力的60度热水进入水压室5,推动浮罐2上行,注药室4体积变小,药液被压出,经定量阀7及开关阀8,与由浮罐2下的平衡孔17、平衡管16、高压软管15、稀释阀13来的热水与药稀释,形成药液混合物,药液混合物再经止回阀9、切断阀10及套压阀11进入井口,靠药液混合物自身重力落入套管内的底部,完成连续注药过程。
    该自力式滴注装置主要采用支撑罐1内设置能够上下浮动的浮罐2,利用掺水来水管12来的1.5-1.8兆帕压力的60度热水作为动力和热源,实现无需动力保温密闭安全环保运行要求。而且具有投资设备少,故障率小,节约维修费用特点。并可按用户需要设计大容量注药室4,延长补药周期。

    关 键  词:
    自力 滴注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力式滴注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91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