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一种储水水箱.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118773
  • 上传时间:2018-01-26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1.97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16109.5

    申请日:

    2011.07.30

    公开号:

    CN102337753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16K 31/1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长椿路10号变更后: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椿路10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11/00申请日:20110730|||公开

    IPC分类号:

    E03B11/00; F16K31/122

    主分类号:

    E03B11/00

    申请人: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彤宇; 张光辉; 张胜峰; 李传峰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长椿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代理人:

    陈浩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水水箱,包括箱体,箱体中设有组合控制阀,组合控制阀包括主阀和先导换向阀,主阀包括主阀体和在主阀体上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进水口用于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出水口与箱体连通,流体通道中设有阀座,主阀体中滑动装配有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阀芯上方设有活塞缸,活塞缸中设有活塞,活塞通过一连杆与阀芯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同步动作,活塞将活塞缸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活塞缸缸壁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流通口及与下腔连通的下流通口,二位先导换向阀具有一个进液口、一个出液口及两个工作口,两个工作口分别对应的与上下、流通口相对应连通,通过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储水水箱, 包括箱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箱体中设有组合控制阀, 该组合控制 阀包括控制箱体中补水通道通断的主阀和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控制主阀打开或关闭 的先导换向阀, 主阀包括主阀体和设置在主阀体上的流体通道, 流体通道的进水口用于与 外界高压水源连通、 其出水口与箱体连通, 在流体通道中设有阀座, 在主阀体中滑动装配有 用于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 将阀芯的滑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在阀芯 上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缸, 活塞缸中设有活塞, 活塞通过一连杆与阀芯固定连接 并带动阀芯同步动作, 活塞将活塞缸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 在活塞缸缸壁上设有与上腔 连通的上流通口及与下腔连通的下流通口, 所述先导换向阀为二位阀, 二位先导换向阀至 少具有一个进液口、 一个出液口及两个工作口, 两个工作口为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 第 一工作口通过上流通口与所述上腔连通, 第二工作口通过下流通口与所述下腔连通, 二位 先导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 当先导换向阀动作到第一工位时, 进液口与第一工 作口连通, 出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而当先导换向阀动作到第二工位时, 进液口与第二工 作口连通, 出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 通过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注入高压水驱动 活塞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连接有 用于向进液口中输入与所述流体通道进水口处的高压水同源且压力相等的高压水的进水 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箱体的相对两侧并行设置有 两个支架, 箱体转动装配在所述支架上, 箱体的朝向支架的两侧面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 侧面, 在两安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垂直于安装侧面所在平面的转动轴, 两转动轴同轴设 置, 转动轴的轴线位于箱体重心的上方, 在支架上设置有与箱体上的两个转动轴转动配合 的轴承。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的主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 延伸的阀腔, 所述连杆带动阀芯滑动装配在所述阀腔中, 所述流体通道由设置在主阀体上 的与阀腔相连通的进水口、 阀腔和设置在阀芯下方的与阀腔连通的出水口组成, 所述的流 体通道中的阀座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位置处。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先导换向阀包括沿上下方向延 伸的换向阀体, 所述进液口、 出液口及第一、 第二工作口均设置在换向阀体上, 在换向阀体 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连通进液口、 出液口及第一、 第二工作口的换向阀腔, 在换向 阀腔中设有用于控制先导换向阀工位的换向阀芯, 换向阀芯由铰接在换向阀体上的杠杆驱 动动作, 所述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内的一端固连在换向阀芯上, 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外的 一端设有驱动杠杆动作的浮球。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活塞缸和换向阀体之间设有 用于将先导换向阀固定在活塞缸上的过渡板, 过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上流通口与第一工作 口的上连接通道和连通所述下流通口与第二工作口的下连接通道。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活塞缸包括 缸体, 缸体顶部固设有缸盖, 缸体的底部固设有缸底, 在缸底上设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 所 述上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顶部缸壁上, 所述的下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底部缸壁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活塞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 2 上活塞板、 中活塞板和下活塞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组成, 在上、 中、 下活塞板上设置有 与连杆相配合的安装孔, 在中活塞板和上、 下活塞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活塞和缸体 间隙的密封圈。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接螺栓的头部突出于下活 塞板的下侧面, 当连接螺栓的头部顶压在缸底时下活塞板的下侧面与缸底之间留有与下流 通口连通的下进水间隙 ; 所述的活塞上设有突出于上活塞板的上侧面的凸起, 当活塞的凸 起顶压在缸盖上时上活塞板的上侧面与缸盖之间留有与上流通口连通的上进水间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储水水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主阀体包括周向壳体, 所述 活塞缸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周向壳体上, 活塞缸的缸底为在周向壳体和缸体的过渡位置 处设有的固定保持板, 所述缸底上供连杆穿过的过孔为固定保持板下侧面上设有的台阶 孔, 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于固定保持板和连杆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在固定保持板的台阶孔 中于密封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结构的封隔板, 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封隔板。

    说明书


    一种储水水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水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储水水箱。背景技术 在矿井中常采用水箱作为暂时储水的工具, 将高压水输入水箱中, 再从水箱中向 用水设备输出低压水, 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将高压水输入用水设备而给用水设备造成冲击, 影响用水设备使用寿命。 上述的水箱使用时先向水箱中蓄水, 待水位达到一定要求后, 停止 蓄水, 然后使用, 当水箱的水快用完时, 再向水箱中补水, 重新蓄水。
         但是上述的水箱使用时, 常出现干箱事故, 即用水设备出现缺水时才发现水箱中 的水已经用完, 影响用水设备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并且因为要满足一定时间内的使用 要求, 所以水箱常设计的比较大, 搬运移动极不方便, 同时也给水箱的漏水检修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向水箱中补水的储水水箱, 以解决现有技术 水箱使用时出现干箱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储水水箱, 包括箱体, 所述的箱 体中设有组合控制阀, 该组合控制阀包括控制箱体中补水通道通断的主阀和根据箱体中液 面高度信息控制主阀打开或关闭的先导换向阀, 主阀包括主阀体和设置在主阀体上的流体 通道, 流体通道的进水口用于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 其出水口与箱体连通, 在流体通道中设 有阀座, 在主阀体中滑动装配有用于与阀座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阀芯, 将阀芯的滑 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在阀芯上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缸, 活塞缸中设有活塞, 活 塞通过一连杆与阀芯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同步动作, 活塞将活塞缸内腔分隔为上腔和下 腔, 在活塞缸缸壁上设有与上腔连通的上流通口及与下腔连通的下流通口, 所述先导换向 阀为二位阀, 二位先导换向阀至少具有一个进液口、 一个出液口及两个工作口, 两个工作口 为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 第一工作口通过上流通口与所述上腔连通, 第二工作口通过 下流通口与所述下腔连通, 二位先导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 当先导换向阀动作 到第一工位时, 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 出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而当先导换向阀动作 到第二工位时, 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出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 通过进液口向活塞缸 的上腔或下腔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移动。
         所述的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连接有用于向进液口中输入与所述流体通道进水口 处的高压水同源且压力相等的高压水的进水管。
         所述的箱体的相对两侧并行设置有两个支架, 箱体转动装配在所述支架上, 箱体 的朝向支架的两侧面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安装侧面, 在两安装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垂直于安 装侧面所在平面的转动轴, 两转动轴同轴设置, 转动轴的轴线位于箱体重心的上方, 在支架 上设置有与箱体上的两个转动轴转动配合的轴承。
         所述的的主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阀腔, 所述连杆带动阀芯滑动装配在所
         述阀腔中, 所述流体通道由设置在主阀体上的与阀腔相连通的进水口、 阀腔和设置在阀芯 下方的与阀腔连通的出水口组成, 所述的流体通道中的阀座设置在所述出水口位置处。
         所述先导换向阀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阀体, 所述进液口、 出液口及第一、 第 二工作口均设置在换向阀体上, 在换向阀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用于连通进液口、 出 液口及第一、 第二工作口的换向阀腔, 在换向阀腔中设有用于控制先导换向阀工位的换向 阀芯, 换向阀芯由铰接在换向阀体上的杠杆驱动动作, 所述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内的一端 固连在换向阀芯上, 杠杆的位于换向阀体外的一端设有驱动杠杆动作的浮球。
         所述的活塞缸和换向阀体之间设有用于将先导换向阀固定在活塞缸上的过渡板, 过渡板上设有连通所述上流通口与第一工作口的上连接通道和连通所述下流通口与第二 工作口的下连接通道。
         所述的活塞缸包括缸体, 缸体顶部固设有缸盖, 缸体的底部固设有缸底, 在缸底上 设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 所述上流通口设置在缸体的顶部缸壁上, 所述的下流通口设置在 缸体的底部缸壁上。
         所述的活塞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活塞板、 中活塞板和下活塞板通过连接螺栓 固定连接组成, 在上、 中、 下活塞板上设置有与连杆相配合的安装孔, 在中活塞板和上、 下活 塞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活塞和缸体间隙的密封圈。
         所述的连接螺栓的头部突出于下活塞板的下侧面, 当连接螺栓的头部顶压在缸底 时下活塞板的下侧面与缸底之间留有与下流通口连通的下进水间隙 ; 所述的活塞上设有突 出于上活塞板的上侧面的凸起, 当活塞的凸起顶压在缸盖上时上活塞板的上侧面与缸盖之 间留有与上流通口连通的上进水间隙。
         所述的主阀体包括周向壳体, 所述活塞缸的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周向壳体上, 活 塞缸的缸底为在周向壳体和缸体的过渡位置处设有的固定保持板, 所述缸底上供连杆穿过 的过孔为固定保持板下侧面上设有的台阶孔, 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于固定保持板和连杆之 间设有密封结构, 在固定保持板的台阶孔中于密封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结构的 封隔板, 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封隔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所提供的储水水箱在箱体中设置控制箱体补水通道 通断的组合控制阀, 当需要向箱体中补水时, 组合控制阀的主阀打开, 正常补水, 当不再需 要补水时, 主阀关闭, 补水停止, 主阀的打开或关闭由先导换向阀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 来控制, 通过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向活塞缸的上腔或下腔中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沿上下方 向移动, 活塞带动阀芯同步动作, 当阀芯移动到与阀座相对应配合的位置时, 阀芯与阀座密 封配合以关闭主阀, 补水停止, 当阀芯在活塞带动下与阀座相脱离时, 主阀打开, 开始对箱 体进行正常补水。因为先导换向阀根据箱体中的液面高度来控制主阀的打开和关闭的时 机, 因此, 本发明所提供的储水水箱可以在箱体液面高度较低的情况下, 打开主阀, 实时的 对箱体进行补水, 而当箱体中液面高度较高时, 关闭主阀, 补水停止。这样通过自动向箱体 中进行补水避免了箱体出现干箱事故, 同时因为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实时向箱体中进行补 水, 箱体的体积就可以做的较小一些, 这样节省生产成本, 又减小了箱体的密封检修成本, 同时还方便移动箱体。 附图说明图 1 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的侧视图 ; 图 3 是图 1 中箱体中的组合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3 中 C 处放大图 ; 图 5 是图 3 中的组合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图 3 中的组合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图 2 所示, 一种储水水箱, 包括底架和设置在底架上的用于储水的箱体 61, 箱体 61 为长方体结构, 箱体 61 的底部呈外凸的圆弧形, 本实施例中的圆弧形底部的圆弧段 为劣弧, 箱体 61 沿长方体长边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箱体 61 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侧面为安装侧 面 63, 在两对应的安装侧面 63 上各安装有一转动轴 65, 两个转动轴 65 均沿箱体延伸方向 延伸且同轴设置, 为保证安全性, 转动轴 65 的轴线位于箱体 61 的重心上方, 转动轴的轴线 位于箱体重心的上方, 在向箱体中注水时箱体不会出现倾覆事故。所述的底架包括底座 70 和一体固设在底座上两个支架 60, 两个支架 60 分别位于箱体 61 的两侧, 在支架 60 上设置 有与箱体两安装侧面上的转动轴转动配的转动配合部, 在本实施例中, 支架 60 上的转动配 合部为轴承 64, 位于安装侧面和支架之间的轴承 64 和转动轴 65 构成转动配合结构实现箱 体与支架的转动装配, 在支架 60 的顶部设置有轴承座 72, 轴承 64 安装在轴承座 72 中, 在轴 承 64 上方还扣装有用于保护固定轴承的轴承压盖 71, 轴承压盖 71 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座 72 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 61 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封盖整个箱体内腔的顶盖 3。 在箱体 上设置顶盖可以有效的避免复杂工况条件下的粉尘或其他漂浮物落入箱体中。
         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架上的转动部为轴承,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在与转动轴 相对应转动配合的轴瓦结构。
         作为暂时储水的器具, 箱体的进水口设置在与转动轴 65 相对应的位置处, 在转动 轴 65 上设置有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 66。 在箱体 61 的底部从其中一个安装侧面向另一个 安装侧面延伸有台阶, 所述的出水口 69 设置在台阶的台阶面上。从水箱的整体来看, 这样 可以更好的保护出水口。当对箱体中的水有较高要求时, 还可以在箱体的内腔中设置于出 水口 69 串接的用于对箱体中的水过滤处理的过滤装置 68。 箱体 61 中的水在进入出水口之 间先经过过滤装置 68 过滤, 从而满足使用要求。
         箱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常在箱体的底部留有渣滓等废物, 需要经常清理, 在本实 施例中于箱体 61 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渣口 67, 排渣口 67 与与箱体 61 内腔连通, 在排渣口 67 处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渣口的堵头。 正常使用时, 堵头封堵住排渣口, 水箱正常工作。 当需 要排渣时, 旋开堵头, 箱体中的废物随水流从排渣口处排出, 完成清理。
         使用时, 将水箱的底架固定安装在运输车载体上, 当运输车载体在倾斜的工作面 上移动时, 底架倾斜, 此时, 在重力作用下, 箱体将绕转动轴的轴向转动, 从而保证箱体中的 液面基本不发生变化。 因为井下或地下的工作面较为复杂, 运输车载体移动的整个过程中, 箱体将绕转动轴在一定角度范围摆动, 以实现随时、 迅速的调平。
         如图 1、 图 3、 图 4 所示, 在箱体 61 的内壁上固设有组合控制阀 80, 其包括控制箱体
         中补水通道通断的主阀和根据箱体中液面高度信息控制主阀打开或关闭的先导换向阀 5, 主阀包括主阀体 1, 在主阀体 1 上设置有供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 流体通道的进水口通过箱 体的转动轴中的进水管与高压水源连通, 流体通道的出水口与箱体的相连通, 在流体通道 中设置有阀座 13, 在主阀体 1 中滑动装配有用于与阀座相对应密封配合以关闭流体通道的 阀芯 12, 将阀芯的滑动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 在阀芯 12 的上方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活塞 缸 2, 在活塞缸 2 中滑动装配有活塞 3, 活塞 3 通过连杆 15 与阀芯 12 固定连接并带动阀芯 12 同步动作, 活塞缸 2 中的活塞 3 将活塞内腔分隔为上腔 100 和下腔 200, 在活塞缸 2 缸壁 上设置有与上腔 100 相连通的上流通口 231 及与下腔 200 相连通的下流通口 232 ; 所述的 根据箱体液面高度来控制主阀通断的先导换向阀 5 为二位五通阀, 二位五通阀的两个工位 分别为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 二位五通阀包括进液口 55、 第一出液口 54、 第二出液口 56 及 第一工作口 58、 第二工作口 57, 第一工作口 58 通过上流通口 231 与活塞缸 2 的上腔 100 相 连通, 而第二工作口 57 则通过下流通口 232 与活塞缸 2 的下腔 200 相连通, 二位五通阀的 进液口 55 为常开口, 当先导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 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相连通, 第二工 作口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 高压水通过进液口、 第一工作口、 上连通口进入活塞缸的上腔, 活塞缸下腔中的水经下连通口、 第二工作口、 第二出液口排走 ; 当先导阀处于第二工位时, 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相连通, 第一工作口则于第一出液口连通, 高压水通过进液口、 第二工 作口、 下连通口进入活塞缸的下腔, 活塞缸上腔中的水经上连通口、 第一工作口、 第一出液 口排走, 所述的先导换向阀的进液口 55 连接有用于向进液口中输入与所述流体通道进水 口处的高压水同源且压力相等的高压水的进水管, 这样进液口 55 处的高压水与主阀体 1 上 流体通道的进水口 17 处的高压水同源, 且两处的高压水的压力相等, 通过进液口 55 向活塞 缸 2 的上腔 100 或下腔 200 注入高压水驱动活塞 3 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带动阀芯 12 滑动。
         本实施例中的先导换向阀为二位五通阀,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换向阀 结构, 这种换向阀至少要具备一个进液口、 一个出水口及两个工作口即可, 例如可以采用二 位四通阀等结构, 只要能够满足在先导换向阀处于不同工位时, 活塞缸的上、 下腔中的液体 流通方向相反, 并使得流入活塞缸的腔体中的液体为经进液口流入的高压水, 而从活塞缸 的腔体中流出的液体经出液口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处的高压水与主阀体上流体通道的进水 口处的高压水同源, 且两处高压水的水压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 二位三通阀的进液口处 的高压水的水压可以大于流体通道的进水口处的水压, 以提高整个组合控制阀的动作灵敏 度。
         如图 1、 图 3、 图 4、 图 5 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作为先导换向阀 5 的二位五通阀为由 深入箱体中的浮球 7 采集箱体液面高度信息来控制的换向阀, 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 阀体 51, 在换向阀体 51 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换向阀腔 53, 在换向阀体 51 的朝向活塞 缸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工作口 58 和第二工作口 57, 在换向阀体 51 的背离活塞缸的侧面上 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第一出液口 54、 进液口 55 和第二出液口 56, 所述的第一工作口、 第二 工作口、 第一出液口、 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均与换向阀腔相连通, 在换向阀腔中滑动装配有 用于控制二位五通阀工位的换向阀芯 52, 换向阀芯 52 控制换向阀体上的第一工作口、 第二 工作口、 第一出液口、 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在不同工位时是否与换向阀腔连通, 所述的换向 阀芯 52 由铰接在换向阀体上的杠杆 6 驱动动作, 杠杆 6 的位于换向阀体内的一端固连在换向阀芯上, 杠杆 6 的位于换向阀体外的一端上设有驱动杠杆动作的浮球 7。换向阀体 51 通 过设置在活塞缸和换向阀体之间的过渡板 4 固定设置在活塞缸上, 在过渡板 4 上设有用于 连通活塞缸的上流通口和二位五通阀的第一工作口的上连接通道 41 及连通活塞缸的下流 通口和二位五通阀的第二工作口的下连接通道 42, 在本实施例上、 下连接通道均沿上下方 向延伸, 当二位五通阀由过渡板固定在活塞缸上时, 上连接通道连通活塞缸的上流通口与 二位五通阀的第一工作口, 而下连接通道连通活塞缸的下流通口与二位五通阀的第二工作 口。
         因为二位五通阀和活塞缸为相互独立的完整部件, 这样活塞缸上的上、 下流通口 就不一定正好于二位五通阀的上、 第二工作口的位置相对应, 此时, 在过渡板上设置上、 下 连接通道可以有效的弥补这种缺陷, 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二位五通阀的换向阀芯 52 由浮球 7 控制, 由浮球采集液面高度信息 并通过杠杆反馈给先导换向阀, 使用时, 由箱体中的水驱动浮球绕杠杆铰接点摆动。 当箱体 中的液面上升时, 水推动浮球上浮, 通过与浮球联动的杠杆驱动二位五通阀中的换向阀芯 下移。 而当箱体中水的液面下降时, 浮球下降, 通过与浮球联动的杠杆驱动二位五通阀中的 换向阀芯上移。这样根据箱体中液面高低反映在浮球上控制换向阀芯的上移或下移, 实现 二位五通阀的工位的转换。 当组合控制阀打开时, 水从流体通道的出水口注入箱体中, 箱体中水的液面高度 上升到某一位置, 当箱体中的水的液面高度继续上升时, 水将驱动浮球上浮, 浮球通过杠杆 驱动换向阀芯下移, 当二位五通阀处于下工位时, 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 高压水经进液口、 第一工作口进入活塞缸的上腔中, 高压水将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且因为此 时第二工作口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 活塞缸的下腔中的水经第二出液口排走, 不会阻挡活 塞的向下动作, 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密封配合后关闭组合控制阀。当箱体 中的水因使用而逐渐减少时, 箱体中水的液面高度下降, 浮球下降, 浮球通过杠杆驱动换向 阀芯上移, 当二位五通阀处于上工位时, 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高压水经 进液口、 第二工作口进入活塞缸的下腔中, 高压水将推动活塞向上移动, 且因为此时第一工 作口与第一出液口相连通, 活塞缸的上腔中的水经第一出液口排走, 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上 动作, 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脱离后打开组合控制阀。
         本实施例中采用浮球杠杆式的机械手段采集液面高度信息来控制二位五通阀工 位的转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磁等其他非机械方式来控制二位五通阀工位的转 换, 控制信号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输入二位五通阀中, 例如 : 箱体中可以在两个高度不相等的 位置处设置的两个水位传感器, 通过水位传感器采集箱体中的液面高度信息来决定二位五 通阀的换向阀芯是否动作, 从而控制二位五通阀的工位的转换。
         当然作为优选的方案, 本实施中采用纯机械式的浮球控制方式, 不存在误信号的 缺陷, 其控制精确有效。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控制阀的主阀包括下部的主阀体 1 和上部的 活塞缸 2, 主阀体 1 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周向壳体 14, 在周向壳体 14 顶端面上通过螺栓 固定有缸体 23, 在缸体 23 的顶部固设有缸盖 21, 在缸体 21 的底部设置有缸底, 所述的活 塞缸 2 由缸盖 21、 缸体 23 和缸底组成, 由缸体、 缸盖、 缸底围成活塞缸内腔, 由缸盖、 活塞及 缸体围成上腔, 由活塞、 缸底及缸体围成下腔, 在缸体的顶部缸壁处设置上流通口 231, 在缸
         体的底部缸壁处设置下流通口 232, 活塞缸 2 中的活塞 3 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活塞板、 中活塞板和下活塞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组成, 在上、 中、 下活塞板上设置有与连杆相配 合的装配孔, 在本实施例中上活塞板上的装配孔为螺纹孔, 而中、 下活塞板上的装配孔为光 孔, 在中活塞板和上、 下活塞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活塞和缸体间隙的密封圈, 在本实 施例中密封圈采用唇形密封圈以适应活塞与缸体的滑动密封, 所述活塞上的连接螺栓的头 部突出于下活塞板的下侧面, 当连接螺栓的头部顶压在缸底时下活塞板的下侧面与缸底之 间留有与下流通口连通的下进水间隙, 所述的活塞上设置有突出于上活塞板的上侧面的凸 起, 当活塞的凸起顶压在缸盖上时上活塞板的上侧面与缸盖之间留有与上流通口连通的上 进水间隙。
         在活塞缸中设置上、 下进水间隙可以有效的避免驱动死点, 保证整个组合控制阀 中活塞的动作灵敏。
         如图 3 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缸的缸底为设置在周向壳体和缸体过渡位置处的 固定保持板 10, 在固定保持板 10 上设置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 该过孔为固定保持板下侧 面上向上延伸的台阶孔, 台阶孔的台阶面朝下, 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上于固定保持板和连杆 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此处的密封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连杆上的唇形密封圈和 O 型 圈, 在固定保持板的台阶孔中于密封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结构的封隔板, 在封 隔板上开设有供连杆穿过的过孔。
         如图 3 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阀体 1 的周向壳体 14 中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 阀腔 300, 所述的阀芯 12 在连杆带动下滑动装配在阀腔 300 中, 在周向壳体的阀腔 300 的底 部设置有作为与阀芯相对应密封配合的阀座 13 的密封塞, 该密封塞通过压丝 11 固定在周 向壳体 14 上, 在密封塞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出水口 18, 在周向壳体上于密封塞的上 方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进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 阀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 锥形结构的阀 芯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杆的下端, 所述的作为阀座的密封塞上与阀芯相对应的配合, 所述的 作为阀座的密封塞同样为上大下小的与阀芯相对应密封配合的锥形结构。
         当阀芯与阀座相对应密封配合以关闭组合控制阀后, 因为进水口位于阀芯的上 方, 这样经进水口进入阀腔的高压水将阀芯上, 形成自封, 提高组合控制阀的稳定性。而当 需要打开时, 因为活塞的承压面要远大于阀芯的承压面, 所以可以很方便的打开。
         所述的进水口 17、 阀腔 300 和出水口 18 组成供流体流过的流体通道。 在本实施例 中, 流体通道为弯折通道,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直通道, 此时流体通道中的阀座设置在 直通道的与阀芯相对应的位置, 直通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同轴。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组合控制阀的各组成部分可以分别拆开, 在维修更换时, 可以 单独更换某一部件, 这种结构的组合控制阀装配效率高, 维修方便。
         如图 1、 图 3、 图 5、 图 6, 储水水箱中的组合控制阀工作时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 图 3 所示, 此时组合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此时二位五通阀动作位于下工位, 二位五通阀的进 液口 55 与第一工作口 58 连通, 高压水经进液口 55 注入活塞缸的上腔 100 中, 避免阀芯误动 作而导致组合控制阀开启。当组合控制阀需要打开时, 即由图 3 所示状态向图 5 所示状态 转变时, 在浮球作用下通过杠杆驱动换向阀芯上移, 当二位五通阀处于上工位时, 二位五通 阀的进液口 55 与第二工作口 57 连通, 高压水经进液口 55、 第二工作口 5 进入活塞缸的下腔 200 中, 高压水将推动活塞 3 向上移动, 且因为此时第一工作口 58 与第一出液口 54 相连通,活塞缸的上腔中的水经第一出液口 54 排走, 不会阻挡活塞的向上动作, 活塞将一直向下移 动直至阀座与阀座脱离后打开组合控制阀, 即图 5 所示状态, 在组合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 时, 高压水经进液口注入活塞缸的下腔中, 避免阀芯误动作而导致组合控制阀关闭。 当组合 控制阀需要关闭时, 即由图 5 所示状态向图 3 所示状态转变时, 在浮球作用下通过杠杆驱动 换向阀芯下移, 当二位五通阀位于下工位时, 二位五通阀的进液口与第一工作口连通, 高压 水经进液口、 第一工作口进入活塞缸的上腔中, 高压水将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且因为此时第 二工作口与第二出液口相连通, 活塞缸的下腔中的水经第二出液口排走, 不会阻挡活塞的 向下动作, 活塞将一直向下移动直至阀座与阀座密封配合后关闭组合控制阀, 即图 3 所示 状态。

    关 键  词:
    一种 储水 水箱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储水水箱.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87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