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1182930
  • 上传时间:2018-04-04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339.6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89831.7

    申请日:

    2011.04.11

    公开号:

    CN102150632A

    公开日:

    2011.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10411|||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发明人:

    杨富亿; 李秀军; 刘兴土

    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蔚山路319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代理人:

    马守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通过“测水驯化培育”措施,培育出适应能力较强的大规格海虾苗,以解决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养殖商品海虾的苗种放养问题。以水质测试分析为基础,以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种培育池水为基础水,采用基础水中添加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饵料投喂与增殖和水质优化调节的方法和每隔12h提高1次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1mol/m3的驯化培育速度。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从碱度为2.94mol/m3的NaCl型虾苗培育池水到碱度为37.29mol/m3的NaHCO3型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平均规格为0.8cm的凡纳滨对虾18天的驯化培育存活率47.36%,平均规格2.73cm。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1)水质测试分析:对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和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分别进行测试分析,测定的项目包括:碱度mol/m3、含盐量kg/m3、pH值和K+、Na+、Ca2+、Mg2+、HCO3-的质量浓度g/m3;(2)确定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指标和梯度:由于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特征都与碱度密切相关,因此,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作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指标;根据水质分析结果,以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碱度作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以2mol/m3为公差划分为n个梯度,即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n个梯度,在基础碱度之上,设计的每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均等于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加2mol/m3,即:ag1=ab,ag2=ab+2,ag3=ab+4,…,agn=ab+2(n-1),式中,ag1、ag2、ag3、…,agn分别为海虾苗的第1、第2、第3、…、第n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mol/m3;ab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mol/m3;其中,设计的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最后1个梯度的碱度agn近似等于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mol/m3;(3)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水及其处理:将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作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优质海虾苗的基础水,基础水经过澄清、过滤处理后,注入底部直径为10m、可蓄水深度1.5m、底衬塑料布的圆形驯化培育池中,注水深度为20~30cm,曝气48h后待用;(4)海虾苗的投放:将待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入到海虾苗驯化培育池的基础水中,其中,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基础碱度ab为第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每次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放密度为500~1000尾/(m3水体);(5)海虾苗驯化培育的速度:待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入到海虾苗驯化培育池的基础水中后,以ag1=ab为基础,每隔12h向驯化池水中添加1次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每次提高的碱度值约为1mol/m3;当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达到最后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即agn=ab+2(n-1)时,停止添加盐碱水,海虾苗在该驯化培育池中继续适应24h后,即可用虾网捕捞出水,进入成虾养殖的苗种放养阶段;每次向驯化培育池水中添加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体积数量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Vi=Vi-1/(af-agi),式中,Vi为从第i-1个驯化培育梯度到第i个驯化培育梯度时所添加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体积数量m3,i=2,3,…,n;Vi-1为第i-1个驯化培育梯度结束时驯化培育池水的体积数量m3;agi为第i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mol/m3;af为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mol/m3;(6)海虾苗驯化培育的管理:(1)饵料投喂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饵料;进行水质优化调节;(2)水质优化调节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使用充气设备连续向驯化培育池水中充气,保持驯化培育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在5g/m3以上,氨态氮的含量在0.1~0.5g/m3,亚硝酸态氮含量在0.05~0.1g/m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驯化培育的管理,每天向驯化培育池水体投放1次卤虫无节幼体饵料,供海虾苗摄食,投放的数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标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驯化培育的管理,使用充气设备连续向驯化培育池水中充气,保持驯化培育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在5g/m3以上,氨态氮的含量在0.1~0.5g/m3,亚硝酸态氮含量在0.05~0.1g/m3;采用加热棒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调控驯化培育池水的温度,使水温保持在25~28℃;及时吸出驯化培育池底部的污物和死亡的海虾苗。

    说明书

    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内陆盐碱化湿地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

    技术背景

    在我国“三北”及沿海地区,分布着丰富的盐碱水资源。对这些盐碱水资源的渔业开发利用,目前还仅限于在一些盐碱化程度比较低的湖泊泡沼水域养殖鲤、鲫等耐盐碱能力相对较强的淡水鱼类,水面利用率较低,绝大多数水体仍处在荒芜状态,而且效益低下。由于目前可供开发养殖的淡水鱼类品种十分有限,能否将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广泛养殖的海水虾类移殖到这些内陆盐碱水域中养殖,这对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内陆盐碱水资源,提高水面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虾淡化技术的成功,原本只能利用海水养殖的一些海产虾类,目前已分别在沿海地区的半咸水、近海地区的内陆氯化物型盐碱水以及地下卤水中广泛饲养。这些养殖水体,除了水质的含盐量与天然海水相差较大以外,水质的化学类型、水化学离子组成及其比例等均与天然海水相似,即均为NaCl型。即便是近海地区的内陆地下卤水,除了水环境中K+浓度偏低外,其他水化学因子也与天然海水基本相同,养殖海虾时,只要向水环境中适当添加工业KCl等钾盐,调整水环境离子组成比例,即可满足海虾的生长需要。

    相比之下,分布在“三北”内陆纵深地区的苏打型盐碱水,其水化学类型均属NaHCO3型。由于远离海洋,此类水质离子成分组成及其比例与海洋差别甚远,虽然含盐量并不算高,(很少超过5kg/m3),但碱度(10~50mol/m3)和pH值(9~10)普遍偏高,已超过海虾的适应范围(天然海水的碱度2~3mol/m3,pH值8.2~8.3);离子组成的比例结构也不平衡,如Na+/K+值明显偏高,Ca2+、Mg2+的浓度偏低,从而造成离子系数偏高(Na+、K+摩尔浓度之和与Ca2+、Mg2+摩尔浓度之和的比值),因而也无法采用近海地区地下卤水养殖海虾的“离子调节技术”。根据试验观察,体长为0.5~1.0cm的海虾苗在上述苏打型盐碱水环境中的生存时间不超过5min,而且从出现中毒反应到死亡的间隔时间只有1~1.5min,表明自然条件下,海虾苗尚无法适应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由于限制海虾生存的因素较多,采用适当的方法培育出足量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大规格虾苗,提高商品虾养殖的放养存活率,是开发利用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养殖海虾的根本途径。但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研究报道和专利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内陆苏打型盐碱水与沿海地区海虾原产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水质差别,采用“测水驯化培育”的方法,使海虾苗形成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还通过调节水质与投喂饵料,提高海虾苗规格,从而达到商品虾养殖的放养要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驯化培育的方法,在促进海虾苗形成环境适应性机制的同时,个体规格也有所增加,从而获得适应能力强的大规格优质海虾苗,以解决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养殖商品海虾的苗种放养问题。

    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1、水质测试分析

    对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和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分别进行测试分析,测定的项目包括:碱度mol/m3、含盐量kg/m3、pH值、K+、Na+、Ca2+、Mg2+和HCO3-的质量浓度g/m3

    2、确定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指标和梯度

    由于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特征都与碱度密切相关,因此,(1)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作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指标;(2)根据步骤1的水质测试分析结果,以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碱度作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以2mol/m3为公差划分为n个梯度,即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n个梯度,在基础碱度之上,设计的每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均等于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加2mol/m3,即:

    ag1=ab,ag2=ab+2,ag3=ab+4,…,agn=ab+2(n-1)

    式中,ag1、ag2、ag3、…,agn分别为海虾苗的第1、第2、第3、…、第n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mol/m3;ab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mol/m3;其中,设计的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最后1个梯度的碱度agn近似等于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mol/m3

    3、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水及其处理

    将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作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优质海虾苗的基础水;基础水经过澄清、过滤处理后,注入底部直径为10m、可蓄水深度1.5m、底衬塑料布的圆形驯化培育池中,注水深度为20~30cm,曝气48h后待用;

    4、海虾苗的投放

    将待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入到海虾苗驯化培育池的基础水中,其中,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基础碱度ab为第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每次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放密度为500~1000尾/(m3水体);

    5、海虾苗驯化培育的速度

    待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入到海虾苗驯化培育池的基础水中后,以ag1=ab为基础,每隔12h向驯化池水中添加1次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每次提高的碱度值约为1mol/m3;当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达到最后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即agn=ab+2(n-1)时,停止添加盐碱水,海虾苗在该驯化培育池中继续适应24h后,即可用虾网捕捞出水,进入成虾养殖的苗种放养阶段;

    每次向驯化培育池水中添加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体积数量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Vi=Vi-1/(af-agi)

    式中,Vi为从第i-1个驯化培育梯度到第i个驯化培育梯度时所添加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体积数量m3,i=2,3,…,n;Vi-1为第i-1个驯化培育梯度结束时驯化培育池水的体积数量m3;agi为第i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mol/m3;af为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mol/m3

    6、海虾苗驯化培育的管理

    (1)饵料投喂

    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每天向驯化培育池水体投放1次卤虫无节幼体饵料,供海虾苗摄食,投放的数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标准;

    2)水质优化调节

    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使用充气设备连续向驯化培育池水中充气,保持驯化培育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在5g/m3以上,氨态氮的含量在0.1~0.5g/m3,亚硝酸态氮含量在0.05~0.1g/m3

    采用加热棒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调控驯化培育池水的温度,使水温保持在25~28℃;

    及时吸出驯化培育池底部的污物和死亡的海虾苗;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是针对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水化学特点,通过合理调控驯化培育的速度、饵料的投喂与增殖和水质优化调节的综合措施,利用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进行“测水驯化培育”。本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较好。

    采用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驯化采用的海虾苗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从辽宁营口购进,平均规格0.8cm,辽宁营口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碱度2.94mol/m3,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38.78mol/m3,经过18天的驯化培育,当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达到37.29mol/m3时,驯化培育的海虾苗存活率47.36%,平均体规格2.73cm,平均日增长量0.107cm,平均日增长率3.92%,平均日递增率7.49%。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获得较理想的驯化培育效果,而且从表2和表3还可以看出,驯化培育过程中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梯度变化设计值与实测值从17~18mol/m3开始,其平均误差低于±10%,这对于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十分有利。因此,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是可行的。

    采用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在驯化培育过程中,随着碱度的升高,驯化培育池水的pH值、离子系数及Na+/K+值也随之升高,离子浓度及其比例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驯化培育池水的水质化学类型由最初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NaCl型,逐渐转变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NaHCO3型,其他水环境因子也逐渐过渡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结构特征,而且随着碱度和pH值的升高,NaHCO3型的水质特征也在逐渐增强,这主要表现为(CO32-+HCO3-)/(Ca2++Mg2+)逐渐大于1,从而使海虾苗逐渐形成了对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中碱度、pH值、离子系数和离子组成及其比例结构等一系列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性机制,也使得原本只能生活在海水类型水环境的海虾苗,逐渐适应于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最终实现其生活水环境的转型,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投饵与水质优化调节等培育管理措施,使海虾苗在获得环境适应性的同时,个体规格也有明显增加。因此,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是可行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苏打型盐碱泡沼对虾养殖技术研究”20020227-2和“吉林西部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其合理利用模式与技术研究”20080402-1的实施,在松嫩平原的吉林西部大安市牛心套堡苇场和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分别进行了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优质海虾苗的试验。

    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

    1、水质测试分析

    对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和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分别进行测试分析,测定的项目包括:碱度mol/m3、含盐量kg/m3、pH值和K+、Na+、Ca2+、Mg2+、HCO3-的质量浓度g/m3;详见表1:

    表1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和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水质测试分析结果

    注:“海虾苗培育池水”为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苏打型盐碱水”为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

    2、确定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指标和梯度

    由于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特征都与碱度密切相关,因此,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作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指标;根据水质分析结果,以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碱度作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以2mol/m3为公差划分为n个梯度,即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n个梯度,在基础碱度之上,设计的每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均等于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加2mol/m3,即:

    ag1=ab,ag2=ab+2,ag3=ab+4,…,agn=ab+2(n-1)

    式中,ag1、ag2、ag3、…,agn分别为海虾苗的第1、第2、第3、…、第n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mol/m3;ab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mol/m3;其中,设计的海虾苗驯化培育的最后1个梯度的碱度agn近似等于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mol/m3

    在本实施例中,以辽宁营口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碱度作为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基础碱度ab=2.94mol/m3

    将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以2mol/m3为公差划分为19个梯度,即为海虾苗驯化培育的19个梯度,在基础碱度之上,设计的每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均等于驯化培育的基础碱度加2mol/m3,即:

    ag1=ab=2.94mol/m3,ag2=ab+2(2-1)=4.94mol/m3,ag3=ab+2(3-1)=6.94mol/m3,…,ag19=ab+2(19-1)=38.94mol/m3

    海虾苗驯化培育池水的最后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ag19=38.94mol/m3与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近似相等;

    3、海虾苗驯化培育的基础水及其处理

    将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作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优质海虾苗的基础水,基础水经过澄清、过滤处理后,注入底部直径为10m、可蓄水深度1.5m、底衬塑料布的圆形驯化培育池中,注水深度为20~30cm,曝气48h后待用;

    4、海虾苗的投放

    将待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入到海虾苗驯化培育池的基础水中,其中,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海虾苗培育池水的基础碱度ab为第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每次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放密度为500~1000尾/m3水体;

    5、海虾苗环境适应性驯化的速度

    待驯化培育的海虾苗投入到海虾苗驯化培育池的基础水中后,以ag1=ab为基础,每隔12h向驯化池水中添加1次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每次提高的碱度值约为1mol/m3;当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达到最后1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即agn=ab+2(n-1)时,停止添加盐碱水,海虾苗在该驯化培育池中继续适应24h后,即可用虾网捕捞出水,进入成虾养殖的苗种放养阶段;

    每次向驯化培育池水中添加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体积数量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Vi=Vi-1/(af-agi)

    式中,Vi为从第i-1个驯化培育梯度到第i个驯化培育梯度时所添加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体积数量m3,i=2,3,…,n;Vi-1为第i-1个驯化培育梯度结束时驯化培育池水的体积数量m3;agi为第i个驯化培育梯度的碱度mol/m3;af为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mol/m3

    驯化过程中海虾苗驯化培育池水的离子组成变化见表2:

    表2驯化过程中海虾苗驯化培育池水的离子组成变化

    驯化过程中海虾苗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梯度变化见表3:

    表3驯化过程中海虾苗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梯度变化(mol/m3)

    6、海虾苗驯化培育的管理

    (1)饵料投喂

    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饵料;进行水质优化调节。

    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优选每天向驯化培育池水体投放1次卤虫无节幼体饵料,供海虾苗摄食,投放的数量以第二天略有剩余为标准;

    (2)水质优化调节

    海虾苗的驯化培育期间,使用充气设备连续向驯化培育池水中充气,保持驯化培育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在5g/m3以上,氨态氮的含量在0.1~0.5g/m3,亚硝酸态氮含量在0.05~0.1g/m3

    采用加热棒放入水中加热的方法,调控驯化培育池水的温度,使水温保持在25~28℃;

    及时吸出驯化培育池底部的污物和死亡的海虾苗;

    在本实施例中,驯化用的海虾苗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从辽宁营口购进,平均规格0.8cm,运至驯化培育区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辽宁营口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虾苗培育池水的碱度2.94mol/m3,驯化培育区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碱度38.78mol/m3,经过18天的驯化培育,当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达到37.29mol/m3时,驯化培育的海虾苗存活率47.36%,平均规格2.73cm,平均日增长量0.107mm,平均日增长率3.92%,平均日递增率7.49%。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取得较好的驯化培育效果,而且从表2和表3还可以看出,驯化培育过程中驯化培育池水的碱度梯度变化设计值与实测值从17~18mol/m3开始,其平均误差低于±10%,这对于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十分有利。因此,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是可行的。

    采用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在驯化培育过程中,随着碱度的升高,驯化培育池水的pH值、离子系数及Na+/K+值也随之升高,离子浓度及其比例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驯化培育池水的水质化学类型由最初沿海地区海虾原生地的虾苗培育池水的NaCl型,逐渐转变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NaHCO3型,其他水环境因子也逐渐过渡为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的结构特征,而且随着碱度和pH值的升高,NaHCO3型的水质特征也在逐渐增强,这主要表现为(CO32-+HCO3-)/(Ca2++Mg2+)逐渐大于1,从而使海虾苗逐渐形成了对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中碱度、pH值、离子系数和离子组成及其比例结构等一系列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性机制,也使得原本只能生活在海水类型水环境的海虾苗,逐渐适应于内陆苏打型盐碱水环境,最终实现其生活水环境的转型,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投饵与水质优化调节等培育管理措施,使海虾苗在获得环境适应性的同时,个体规格也有明显增加。因此,本发明的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优质海虾苗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 键  词:
    内陆 苏打 盐碱 驯化 培育 海虾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内陆苏打型盐碱水驯化培育海虾苗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829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