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CN201818039U45授权公告日20110504CN201818039UCN201818039U21申请号200920278918722申请日20091112E04G9/0520060173专利权人靳培军地址102600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太福庄3号院72发明人靳培军54实用新型名称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包括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上表层、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及中间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所述中间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夹在所述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上表层与所述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之间;所述白色聚丙烯上表层、白。
2、色聚丙烯下表层的厚度各为14毫米,所述中间发泡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418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原材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刚度大大提高,产品可以反复使用,可焊接,无需维修,施工使用报废后100可以重复回收;降低建筑工程造价。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201818042U1/1页21一种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包括上表层、下表层和中间发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下表层为阻燃材料,中间发泡层为改性聚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上、下表层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
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下表层的厚度各为14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发泡层的厚度为418毫米。权利要求书CN201818039UCN201818042U1/2页3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背景技术0002我国的建筑模板大多使用钢模板、木模板和竹胶板。钢模板价格高、维护费用高、自重大,且不能任意切割拼装,还很容易与混凝土粘连,需要大量使用脱模剂;木模板、竹胶板比钢板价格低,但是因使用甲醛胶而形成刺鼻气味和致癌物质,木材因潮湿和干燥等自然条件而产生变形和腐烂,还存在拼缝多、平整度。
4、差、易变形受潮、易分解、易产生胀模现象等缺陷,而且木模板、竹胶板周转次数低、损耗成本高,都不能回收利用。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以克服现有建筑钢模板及木模板存在的上述不足。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一种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包括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上表层、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及中间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所述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为聚丙烯、碳酸钙改性聚丙烯、玻纤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镁改性聚丙烯、高岭土改性聚丙烯、粉煤灰改性聚丙烯、植物纤维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铝改性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改性材料占聚丙烯材料的为0。
5、200份;所述中间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夹在所述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上表层与所述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之间;所述白色聚丙烯上表层、白色聚丙烯下表层的厚度各为14毫米,所述中间发泡聚丙烯芯层的厚度为418毫米。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原材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刚度大大提高,产品可以反复使用,可焊接,无需维修,施工使用报废后100可以重复回收;降低建筑工程造价。附图说明000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的横截面结构图。0009图中00101、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2、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上表层;。
6、3、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具体实施方式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所述复合增强塑料建筑模板,包括包括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上表层1、包括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2及中间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3,所述中间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3夹在所述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说明书CN201818039UCN201818042U2/2页4丙烯上表层1与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下表层2之间;所述白色聚丙烯上表层1、白色聚丙烯下表层2的厚度各为14毫米,所述中间发泡聚丙烯芯层3的厚度为418毫米,改性材料占聚丙烯材料的为0200份。0012所述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3为聚丙烯、碳酸钙改性聚丙烯、玻纤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镁改性聚丙烯、高岭土改性聚丙烯、粉煤灰改性聚丙烯、植物纤维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铝改性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0013实施过程中,一般上表层1和下表层2的厚度相同,以保证整个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结构本身内部不存在结构应力,模板本身不容易产生变形或弯曲。0014相比于同类建筑材料,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易于获得,生产成本低;但是产品本身的刚度大大提高,并且产品可以反复使用,可焊接,无需维修,施工使用报废后100可以重复回收;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说明书CN201818039UCN201818042U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201818039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