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断路器或带接触器的断路器等 构成的电气开关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差动断路器或带有接触器的断路器等一个装置或两个模块式电气装置构成的电气开关单元,所述的装置设计成相互邻接并电连接到安装轨上的相邻装置上,并被罩在一壳体内。各壳体包括用来将壳体安装在安装轨上的后面、前面、用来使壳体两两邻接的两个平行主面和两个相对的横向面。至少一个横向面被称为连接面,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高度上的连接端子。在只有一个装置的情况下装置连接面,或在有两个装置的情况下由两个装置相邻的连接面形成的连接面,包括一组装有输入端子的孔和一组装有输出端子的孔。
本发明既能用于差动断路器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在相同面上的单件型开关设备,也能用于由两个安装在轨上带有接触器的断路器等邻接装置形成的开关设备,其中一个装置地一横向面有输入端子,而另一个装置的一横向面在第一装置横向面的延伸部分上有输出端子。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实际中会由于疏忽和意外而存在梳状连接器的两个不同的齿分别与位于同一高度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相接合的危险,这样可能导致装置的损坏,因此不能保证所需的电气安全。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电气开关单元,能够防止相同高度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通过电源杆电连接。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前述类型的开关单元,这种开关单元的特征是所述连接面在输入端子组和输出端子组间有一自由壁部分,该壁的宽度平行于相同高度的端子的连线,并使该壁用作梳状连接器的齿的止挡,因此能防止梳状连接器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间造成的意外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实现一种开关单元,这种开关单元的特征是所述连接面在输入端子组和输出端子组间有一自由壁部分E,其位于两个相邻模块之间,该壁的宽度平行于相同高度的端子的连线,大于或等于9mm。
于是,根据本发明梳状连接器的两个相邻的齿不会同时分别与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接合。
下面通过对附图所示的作为非限制性例子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
图1是从前面看去的本发明电气开关单元的示意图;
图1a、1b、1c是与图1相同的视图,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三个实施例;
图2与前面的视图相似,示出了本发明包括两组输出端子的开关单元;
图3和3a示出了图2中的开关单元,上面连接有某些端子的无效挡片。
在附图中,能够看到电气开关单元A由两个装置构成,即断路器1和差动单元2,所述的装置顺次安装在安装轨上,其侧面4,5相互邻接。
这些装置1,2装在大致呈平行六面体形的模块式壳体中,每个壳体都有将装置安装到轨上的后面(看不到)、使壳体两两邻接的被称为主面3,4和5,6的两平行面、被称为连接面的分别为底面和顶面、横向面7,8和9,10的两平行面,以及平行于后面的前面11,12。
图1中,两个装置为三相加中线型,都由四个各自包括中线电路和三个相电路的模块形成。第一装置1的顶邻接面8上包括四个输入端子13-16,分别为中线端子13和三个相端子14-16。第一装置1的输出端子(未示出)通过刚性的导体21与第二装置2的输入端子电连接。第一装置1由梳状连接器P1在线路侧供给电。梳状连接器P1包括等距离间隔开的齿,并连续地重复地提供中线N和三相p1,p2,p3。第二装置2通过与上述相同类型的梳状连接器P2给位于下游侧的其它装置(未示出)供给电。梳状连接器的间距与两个连续齿间的距离相应,等于18mm。装置间的间距与第一装置的两个输入端子13-16间的距离相应,也与第二装置的两个输出端子17-20间的距离相应,也等于18mm。应注意,当端子分布在两个或更多)的高度上时,间距与平行于同一高度上的端子连线的平面内两个连续端子(或齿)间的距离相应。
根据本发明,第二装置2的壳体包括沿第一装置1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形成了壳体的超厚部S,其宽度1最好等于18mm。该超厚部S在第二装置2的连接面10上形成了一自由壁部分E。这样,连接工作完成后,当操作人员无意中试图使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电连接时,梳状连接器的一个齿会碰到上述壁E形成的止挡,防止其它的齿插进端子中,从而防止了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电连接。
在图1a中,能看到两个电气装置是断路器1和差动单元2。这两个装置为三极加中线型。第一装置1与前面图1所示的相同;而第二装置2仅包括三个18mm模块,每个模块包括端子和罩22-27的组合。在各模块中,第一位置对应中线,而第二位置对应一相。这样,第一模块包括中线端子22和相1端子23;第二模块包括用来罩住梳状连接器不用的中线齿的罩24和相2的端子25;第三模块包括中线齿的罩26和相3的端子27。第一装置1包括彼此隔开18mm的端子13-16(分别为中线端子13和三个相端子14-16),因此该装置由间距18mm的梳状连接器供给电。第二装置2给相/中线型的梳状连接器P3供给电,梳状连接器P3的齿沿该连接器重复的连续布置中线、不同的相1,2和3。
根据本发明,第二装置2的壳体还包括形成超厚部S的部分,该超厚部S伸过第一模块的外边并在第二装置2的连接面10上形成一自由壁部分E。超厚部S的厚度1最好等于18mm。这样,无论间距为9mm的梳状连接器还是间距为18mm的梳状连接器都不会意外地将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电连接起来。
根据图1b的实施例,同为三极加中线型的第二装置2包括四个模块。这种四模块结构在例如当这种要大量散热时是必要的。第一模块包括中线端子28和不用的相齿的罩29。第二模块包括不用的中线齿的罩30和相1的端子31。第三模块包括不用的中线齿的罩32和相2的端子33。第四模块包括不用的中线齿的罩34和相3的端子35。第一装置1由间距18mm的梳状连接器P1供给电,而第二装置2供给间距9mm的梳状连接器P3信号。第二装置2的壳体的突出部分S的宽度大约为18mm,第一装置1的最后一个端子16与第二装置2的第一个端子28间的距离是大约31.5mm(9+18+4.5),因此,无论间距为9mm的梳状连接器还是间距为18mm的梳状连接器都不会意外地将第一装置1的输入端子和第二装置2的输出端子电连接起来。
根据图1c中所示的实施例,两个装置为四模块的三极加中线型,由在相齿p1,p2,p3的每两个间有一个中线齿N的相加中线型梳状连接器供给电。第一装置1顺序地包括中线端子36、两个凹槽37,38、相1的端子39、凹槽40、相2的端子41、凹槽42、相3的端子43。第二装置2包括按顺序设置的中线端子28、两个罩29,30、相1的端子31、罩32、相2的端子33、罩34、相3的端子35。根据该实施例,超厚部S的宽度1为18mm,第一装置1的最后一个相端子43与第二装置2的第一个中线端子28间的距离是大约27mm(4.5+18+4.5),因此,无论间距为9mm的梳状连接器还是间距为18mm的梳状连接器都不会意外地将第一装置1的输入端子和第二装置2的输出端子电连接起来。
在图2中,第二装置2由四个18mm模块构成,在它的一个连接面10上包括四个端子17-20,分别为中线端子17和三个相端子18-20。该装置还包括其底面9上的相同数量的输出端子44-47,通过电缆为位于下游侧的一系列装置(未示出)供给电。
在图3中,第二装置2在其两个相对的面9,10上具有相同数量的输出端子17-20和44-47。第二装置2还包括可操纵的挡片V,由两个耙形的半个挡片构成,并由有两个稳定位置的杠杆操纵。第二装置2还包括对应半个模块并罩住一部分可操纵的挡片机构的超厚部S。根据本发明该半个模块设计成用作错误防止部,即用于防止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间的意外连接。在图3中,挡片V允许进入上面的端子17-20,但防止进入下面的端子44-47。在图3a中,挡片V阻止进入上面的端子17-20,但可自由地进入与电缆相连的下面的端子44-47。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包括断路器或差动或非差动开关等主装置的开关设备。所述主装置从下游侧连接到接触器或遥控开关等设计成受主装置保护的装置上。
尽管本发明的不同视图示出了两个装置的连接,但本发明例如还可以适用于差动断路器等单件式装置。
按更一般的方式,本发明适用于任何装置或在同一连接面上具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多个装置间的连接,该装置或所述多个装置的至少一个设计成通过梳状连接器与其它装置电连接,或者,按照需要与电缆或梳状连接器连接。
本发明当然决不限于仅仅作为例子给出的图示并描述的实施例。
例如,自由壁部分可以由装在两个相邻模块间的独立的中间模块形成。
相反,本发明覆盖了上述装置的全部技术等同物及其接合,只要是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