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终端单元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终端单元,特别是在即使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嵌入肋和反向嵌入肋彼此相邻的关系,其结构能够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作为一产生构成单元主体的盒的嵌入关系的肋,通常已知方式的是:例如,一种嵌入肋,如图3所示,在图中下壳体上设置的肋可进入到上壳体的内侧;以及一种反向嵌入肋,如图4所示,在图中的上壳体设置的肋可进入到下壳体的内侧。
图5表示了含有这些肋的单元主体的盒结构。图5a表示一下壳体,在其中设置有一嵌入肋;图5b表示一上壳体,在其中设置有一反向嵌入肋。
肋33和肋43以嵌入的方式分别进入相对的壳体中,且嵌入肋和反向嵌入肋以相互交替相邻的方式延伸。虽然嵌入肋或是反向嵌入肋可限制由外力在一个方向上产生的变形,但它允许外力在相对方向上产生变形。因此,一旦嵌入肋和反向嵌入肋如上述方式彼此相邻,上壳体和下壳体就可限制相互间的变形,因此所产生的效果是,外力很难在一个方向上产生变形而且也很难在相对的方向上产生变形。
但是,随着单元主体被缩小和减薄,在一排中用于布置上述传统的嵌入肋和反向嵌入肋的空间被逐渐减少,因此不能形成上面地适当关系。
此外,便携终端单元如便携蜂窝电话、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等等正一年一年地被缩小且轻量化。最近,细小型式正成为一确定商品销售能力的重要的方面。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在我们想要完成一细小型式的设计并同时减轻单元的重量的情况下,单元的刚度下降且单元强度变弱。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终端单元,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时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彼此相邻的关系,且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一便携终端单元中,一构成单元主体的盒带有安装在距外壁预定的距离上并与外壁平行的第一肋,且包括一第一壳体,在其中有由第一肋和外壁形成的凹槽部分,以及一第二壳体,带有能装配在第一壳体的凹槽部分内的第二肋。
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的关系,且也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具有可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盒的结构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伸向第二壳体的第一加强肋,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伸向第一壳体的第二加强肋,在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和第一壳体的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凹槽部分,且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可被一直插入到凹槽部分的中部。
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的关系,且也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根据第二个方面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上,与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相接触的部分是带有锥度的,通过这种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容易地装配在一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根据第二个方面的便携终端单元特征在于: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上,与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相接触的部分是带有锥度的,通过这种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容易地装配在一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根据第二个方面的便携终端单元特征在于:当第二、第一壳体相互装配时,第一壳体上首先与第二壳体相接触的部分是带有锥度的,并且,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上,与第一壳体相接触的头部也是带有锥度的,通过这种结构,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容易地装配在一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由一对壳体装配而成的盒单元的特征在于:一个壳体上设置有位于距外壁预定的距离上并与外壁平行的第一肋,另一壳体上设置有可装配在由所述一个壳体的外壁和第一肋形成的凹槽中的第二肋,且通过将所述另一壳体的第二肋装配在由所述一个壳体的外壁和第一肋形成的凹槽中,使这对壳体相互装配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盒。
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的关系,且也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图1是一剖面图,表示了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单元的金的结构。
图2a是一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下壳体的结构的简图。
图2b是一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壳体的结构的简图。
图3是一剖面图,表示了一具有嵌入肋的传统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盒的结构的简图。
图4是一剖面图,表示了一具有反向嵌入肋的传统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盒的结构简图。
图5a是一表示传统的下壳体的结构的简图。
图5b是一表示传统的上壳体的结构的简图。
参照图1和图2将在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一剖面图表示了一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盒的结构。其中相互独立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装配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盒。
再参照图1,构成单元主体的盒被分成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上设置的第一肋13,位于距外壁预定的距离上并与外壁平行;第一肋13和外壁形成了一凹槽部分14。
此外,下壳体12上设置有一第二肋15,能装配在上壳体11的上述槽14中。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点进行解释。上壳体11上设置有一伸向下壳体12的第一加强肋13,下壳体12上设置有伸向上壳体11的第二加强肋15。此外,在上壳体11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13和上壳体11的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一凹槽部分14。下壳体12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15可一直插入到凹槽部分14的中部,从而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装配在一起。
图2a表示了下壳体12的结构,在下壳体12中,设置有第二肋15。此外,图2b表示了上壳体11的结构,其中设置有第一肋13。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构成单元主体的盒具有安装在距外壁预定的距离上并与外壁平行的第一肋,且包括上壳体,在其中有由第一肋和外壁形成有凹槽部分;以及下壳体,具有能装配在上壳体的凹槽部分的第二肋。这就不仅可以实现上壳体和下壳体同时形成嵌入和反向嵌入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实现通过为壳体上设置的第一肋而改善上壳体的刚度。
在这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便于举例,上壳体被称为第一壳体及下壳体被称为第二壳体;但,不用说,下壳体也可称为第一壳体且上壳体也可称为第二壳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便携终端单元中,构成单元主体的盒带有安装在距外壁预定的距离上并与外壁平行的第一肋,且包括第一壳体,在其中有由第一肋和外壁形成的凹槽部分;以及第二壳体,带有能装配在第一壳体的凹槽部分的第二肋。从而,所产生的效果是,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的关系,且也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具有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盒的结构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伸向第二壳体的第一加强肋;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伸向第一壳体的第二加强肋;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与第一壳体的主体部分之间形成有凹槽部分,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可被1一直插入到凹槽部分的中部。从而,所产生的效果是,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的关系,且也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根据第二个方面的便携终端单元的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上,与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相接触的部分是带有锥度的,通过这种结构,所产生的效果是,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容易地装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根据第二个方面的便携终端单元特征在于: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上,与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加强肋相接触的部分是带有锥度的,通过这种结构,所产生的效果是,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容易地装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根据第二个方面的便携终端单元特征在于:当第二、第一壳体相互装配时,第一壳体上首先与第二壳体相接触的部分是带有锥度的,并且,第二壳体上设置的第二加强肋上,与第一壳体相接触的头部也是带有锥度的,从而所产生的效果是,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容易地装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由一对壳体装配而成的盒单元特征在于:一个壳体上设置有位于距外壁预定的距离上并与外壁平行的第一肋,另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肋,可装配在由所述一个盒的外壁和第一肋形成的凹槽内,通过将所述另一壳体的第二肋装配在由所述一个壳体的外壁和第一肋形成的凹槽来使这对壳体相互装配,从而形成一盒。由于这种结构,所产生的效果是,即使在单元主体被缩小或减薄的情况下也可形成嵌入肋与反向嵌入肋的关系,且也可改善单元主体的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