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一类水稻茎杆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1151551
  • 上传时间:2018-04-02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847.3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5856.4

    申请日:

    2001.10.31

    公开号:

    CN1364915A

    公开日:

    2002.08.2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C12Q1/68; C12N15/29; C07H21/04; G01N33/50; C12M1/34

    主分类号:

    C12Q1/68; C12N15/29; C07H21/04; G01N33/50; C12M1/34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李德葆; 董海涛

    地址: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玉古路20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韩介梅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水稻茎杆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cDNA序列具有SEQ ID No.1~SEQ IDNo.16所示的DNA序列。运用表达序列标签技术对构建的水稻胚乳cDNA文库进行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测序,获得的表达序列标签通过剔除冗余序列、互联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分类,富积非冗余序列,获得了16条新的表达序列标签,这些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应用微阵列技术制成表达序列标签组合生物芯片;该芯片能用于对农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克隆、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检测、新型除草剂的筛选和新型农药的筛选、新药物的发现和毒理学研究、疾病诊断、动植物育种和植物新品种的产生、植物抗逆性的研究和动植物品种的鉴定等。

    权利要求书

    1.分离出的水稻胚乳cDNA表达序列标签的序列,其特征在于:cDNA序
    列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出的水稻胚乳cDNA表达序列标签的序列,其
    特征在于:cDNA序列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中的一条
    或数条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出的水稻胚乳cDNA表达序列标签的序列,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cDNA序列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中
    每条序列的互补序列或同源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出的水稻胚乳cDNA表达序列标签的序列,其
    特征在于:所说的cDNA序列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每条序
    列中的8~100个连续核苷酸为探针的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5.一种由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序列标签所组成的生物芯片,其特
    征在于:在载体上结合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同源序列
    或其互补序列的核酸分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达序列标签的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载体为固相载体或液相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达序列标签的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固相载体为玻片、硅片、尼龙膜、硝酸纤维膜、凝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达序列标签的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核酸分子是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多聚寡核苷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表达序列标签的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用
    于生物功能的研究和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表达序列标签的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所
    说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它们的细胞、组织器官及其系统;所说的生物功
    能的研究包括药物、疫苗、植物的抗逆性、植物育种和植物新品种的产生、杂
    种优势的早期预测、新型除草剂和新型农药的筛选、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
    和药物的毒理学;所说的生物功能的检测包括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检测、食物
    成分的功能性评估、病原体的检测和诊断、生物物种的鉴定,包括动植物和微
    生物。

    说明书

    一类水稻茎杆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类水稻茎杆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
    构成的生物芯片。

                              背景技术

    生物基因组中可转录表达的序列(即基因)仅占总序列的3-5%,对这部分
    序列进行测定,将直接导致新基因的发现,并获取基因组中与产业化关系最为
    密切的信息。20世纪80年代,高通量的自动测序的出现,使从质粒互补脱氧核
    糖核酸(Complementary DNA,简称cDNA)文库随机选取许多cDNA克隆和决
    定来自非载体两端的几百个碱基的DNA序列成为可能。这些短的DNA序列叫
    作“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简称ESTs)。表达序列标签的概
    念最早是由Adams等在1992年提出来的(Nature,355,642-644)。1992年Sikela
    和Matsubara(Sikela,et al.Nucleic Acids Res.19,1837-1843;Matsubara,et al.
    Nature Genetics,2,173-179)针对获得大量信使核糖核酸(mRNA)序列的迫切
    需要,提出大规模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测序的研究战略。随后Venter
    创立了大规模表达序列标签技术。其基本特征就是从以质粒为载体,构建完成
    的目的组织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omplementary DNA,简称cDNA)文库中,随
    机选择许多cDNA克隆,利用质粒上携带的通用引物对cDNA两端进行一轮脱
    氧核糖核酸序列测定,所获得的来自3′端或5′端的几百个碱基的非载体短脱氧核
    糖核酸(DNA)序列。简而言之,表达序列标签是来自表达基因片段3′端或5′
    端的短脱氧核糖核酸序列,代表一个表达基因的部分转录片段。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及表达序列标签固有的特
    点,近几年,人们发明了生物芯片。生物芯片(Biochips)的实质就是在面积不
    大的基片上有序地点阵排列了一系列固定于一定位置地可寻址的生物识别分子
    (R.J.Lipshutz et al.,Bio Techniques 19(1995),442-447;S.P. Fodor et al.,Nature
    364(1993),555-556;S.P. Fodor et al.,Science 251(1991),767-773;A.C.Pease et al.,
    Proc.Natl.Acad.Sci.USA 91(1994),5022-5026)。由于最初的生物芯片主要是用
    于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谱鉴定(D.J.Lockhart et al.,Nature Biotechnol.
    14(1996),1675-1680)和基因突变体的检测和分析(Feriotto G,et al.,Hum Mutat
    1999;13:390-400;Hacia J.G.et al.,Nat Genet 1999;21(suppl 1):42-7;Hacia JG,et
    al.,Nat Genet 1999;22:164-7;Nilsson P,et al.,Biotechniques 1999;26:308
    -16),所以又称为DNA芯片或基因芯片。目前,这一技术以扩展至免疫反应、
    受体结合等非核酸领域,因此生物芯片已超出了原来的范围。如今生物芯片主
    要包括cDNA微阵列、寡核苷酸微阵列、动电微阵列和蛋白质芯片等。1995年
    10月Patrick Brown和他的同事(Bio Techniques,19(1995),442-447)提出了
    cDNA微阵列技术,M.Schena(Science 1995;270(5235),467-470)和D.
    Shalon(Genome Research 1996;6(7),639-645)等首次制造了cDNA阵列,随后这
    项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运用生物芯片技术,将获得的芯片运用杂交技术和
    扫描技术对生物芯片进行芯片处理、有效数据提取、分析和报告,可获得相应
    的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目前DNA芯片因具有强有力性、灵
    活性、敏感性和相对简单等特点而被应用在许多领域,如:DNA序列测定、基
    因多态性检测、新基因的发现、疫苗和药物研究(M.J.Cunningham et al.,J.
    Pharmacol. and Toxicol. Methods 2000;44,291-300)、植物的抗逆性研究(P.M.
    Schenk,et al.,PNAS 2000;97:11655-11660)、有机体的发育、调节细胞功能的基
    因的协调性研究、检测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中基因的波动性活动等。分析基
    因组规模化的基因表达数据,将最终导致对细胞分化的整体性观察,涉及细胞
    增殖、细胞死亡、能量代谢、胞间和胞内信号转导、免疫反应的产生、细胞迁
    移的基因组分子图谱等(Charlie C.Xiang,et al.,Vaccine,2001,22(2002),22-30)。

    通过对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有助于发
    现并克隆基因家族新成员、基因定位克隆、作为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Tagged
    Sites,简称STSs)染色体的基因定位和基因图谱制作、导致遗传病的突变位点
    的鉴定、分析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和建立DNA物理图谱、新药的发
    明和对细胞和有机体的整体研究等。正因为表达序列标签具有如此的优越性,
    因此表达序列标签测序已经成为许多基因组研究机构的工作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类水稻茎杆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

    本发明分离出的水稻胚乳cDNA表达序列标签的序列具有SEQ ID No.1~
    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

    所说的cDNA序列具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中的一条
    或数条的组合。cDNA序列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中每
    条序列的互补序列或同源序列。cDNA序列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16
    所示的每条序列中的8~100个连续核苷酸为探针的序列或其互补序列。

    上述序列标签所组成的生物芯片是在载体上结合有SEQ ID No.1~SEQ ID
    No.16所示的序列、同源序列或其互补序列的核酸分子。所说的载体为固相载
    体或液相载体。固相载体为玻片、硅片、尼龙膜、硝酸纤维膜、凝胶。所说的
    核酸分子是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多聚寡核苷酸。

    一种表达序列标签的生物芯片是用于生物功能的研究和检测。所说的生物
    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它们的细胞、组织器官及其系统;所说的生物功能的研究
    包括药物、疫苗、植物的抗逆性、植物育种和植物新品种的产生、杂种优势的
    早期预测、新型除草剂和新型农药的筛选、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和药物的
    毒理学;所说的生物功能的检测包括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检测、食物成分的功
    能性评估、病原体的检测和诊断、生物物种的鉴定,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用获得的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制成表达序列标签芯片具有许多商用价值和
    科研价值:(1)应用该表达序列标签芯片可用于克隆植物的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
    如抗干旱、抗盐碱、抗虫害和抗低温等基因的克隆。(2)应用该生物芯片也可用
    于对农作物的杂种优势进行早期预测,筛选出最佳的优势杂交种。(3)应用该生
    物芯片也能用于对转基因农产品进行商品检验,以检验可食转基因产品的安全
    性。(4)应用该生物芯片还可用于查找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进行毒理学研究,
    利于对新型除草剂和新型农药的筛选。(5)该生物芯片可用于动植物的育种和植
    物新品种的产生。(6)该生物芯片还可用于从整体上研究整个信使核糖核酸
    (mRNA)的表达,这对生物体基因调节的整体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践指
    导价值。(7)应用该生物芯片还可以运用突变体研究植物中胞间和胞内信号转导,
    为发现植物中的基因功能和生理代谢途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8)该生物芯片
    能够作为一种商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药行业以及实际生产中。2.可以利用这
    些新的表达序列标签绘制基因图谱。如果一个表达序列标签在基因组中只出现
    一次,那么它可以做为序列标签位点(STS)。由表达序列标签构建的物理图谱
    叫表达图或转录图(expression or transcript maps)。利用表达序列标签进行基因图
    制作,可以加快序列标签位点的制作和新基因的染色体定
    位。3.表达序列标签序列可以作为基因特异性探针,对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的
    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4.这些新的表达序列标签丰富了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并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开的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信息,大大缩短克隆新的全长
    互补脱氧核糖核酸的周期并可减少克隆的成本,加快水稻的生物信息积累较薄
    弱的基因克隆进度。5.表达序列标签还可进行新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分析。表达
    序列标签可以对所有动植物的基因作为一种数据库,通过不同的序列比较可以
    获得保守序列片段,从而获得基因的遗传进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cDNA文库的构建

    根据Gubler和Hoffman(1983)的流程并且用Dorssers和Postmes(1987)描
    述的定向克隆策略进行的。

    一、总RNA的提取

    采用了Chomezynski和Sacchi(1988)的方法准备总RNA和为poly(A)+RNA
    进行寡聚dT纤维素层析(Sambrook et al.,1989)。

    取水稻胚乳,-20℃保存备用。取出100mg组织,加1ml溶液D(含4M异
    硫氰酸胍,25mM柠檬酸钠(pH7.0),5%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cosyl),0.1M
    β-巯基乙醇),将组织充分匀浆,将匀浆液转入10ml离心管中,再加入0.1ml 2M
    的乙酸钠(pH4.0),1ml的水饱和酚和0.2ml的氯仿/异戊醇(49∶1)混合物,
    充分震荡混匀后,再冰上静置15分钟。样品4℃离心(10000g)20分钟,吸取
    上层水相,与等体积异丙醇混匀,置-20℃冷冻至少1小时。4℃离心(10000g)
    20分钟收集沉淀并溶于0.3ml溶液D中,加入0.03ml 2M乙酸钠和0.3ml异丙
    醇,混匀,置-20℃冷冻1小时,4℃离心(10000g)20分钟收集沉淀并溶于0.3ml
    焦炭酸二乙酯(DEPC)处理过的水中,加入0.03ml乙酸钠和0.75ml乙醇,混
    匀,置-20℃冷冻1小时,4℃离心(10000g)20分钟收集沉淀,用75%乙醇洗
    涤RNA沉淀,自然干燥后将RNA溶于DEPC处理过的水中,分装置于-70℃保
    存备用。

    二、带poly(A)+的RNA的分离

    (1)用3倍柱床体积的灭菌水冲洗柱床体积为0.5~1.0ml的一次性oligo(dT)-
    纤维素层析柱柱床。

    (2)用灭菌的1×层析柱加样缓冲液(20mmol/L Tris·HCl(pH7.6),0.5mol/L
    NaCl,1mmol/L EDTA(pH8.0),0.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冲洗柱床直至流出的液体
    的pH值小于8.0。

    (3)用灭菌水溶解RNA,于65℃温育5分钟后使其迅速冷却至室温,加
    等体积的2×层析柱加样缓冲液,上样,立即用灭菌的试管收集洗出液,再用1
    倍柱床体积的1×层析柱加样缓冲液,继续收集洗出液。

    (4)将收集的全部溶液置于65℃温育5分钟,重新上样,并收集流出液。

    (5)用5~10倍柱床体积的1×层析柱加样缓冲液洗柱,分部收集洗出液,
    每份1ml,并测定OD值。

    (6)用2~3倍柱床体积的灭菌的无RNA酶的洗脱缓冲液(10mmol/L
    Tris·HCl(pH7.6),1mmol/L EDTA(pH8.0,0.05%SDS))洗脱poly(A)+RNA,以
    1/3~1/2柱床体积分部收集洗脱液。

    (7)测定收集液的OD值。

    (8)在poly(A)+RNA溶液中加入3mol/L乙酸钠(pH5.2)至终浓度为0.3mol/L
    并混匀。加2.5倍体积的冰乙醇,混匀冰浴至少30分钟。

    (9)4℃10000g离心15分钟回收poly(A)+RNA,小心弃去上清液,用70
    %乙醇沉淀,离心片刻,空气中晾干。

    (10)用少量水重溶RNA,测定OD值。

    (11)将poly(A)+RNA溶液置于聚丙烯离心管中,加3倍体积乙醇,混匀
    于-70℃保存备用。

    三、载体DNA的准备

    Charon BS噬菌体DNA用HindIII和EcoR 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几个小时,
    随后用小牛小肠碱性磷酸酶(CIP)处理。用1/10体积的0.5M EDTA在65℃温
    育45分钟使磷酸酶失活。用苯酚抽提纯化DNA,然后用乙醇沉淀。用背景噬菌
    斑的生长来检验噬菌体的质量(Sambrook et al.,1989)。

    四、cDNA的制备

    (1)第一链的合成

    将2.5~5.0μg poly(A)+RNA和2.5μg oligo(dT)(12~18)放入0.5ml
    eppendorf管中。加无菌水至终体积为20μl。将试管放入90℃2~3分钟,并快
    速放在冰上冷却。按照下列顺序加入试剂:11μl第一链buffer(5×)(0.25M
    Tris-Cl(pH8.3,室温),375mM KCl,15mM MgCl2,50mM二硫苏糖醇(DTT),
    0.5mg/ml BSA(无核酸酶))、2.75μl dNTP混合物(每种10mM)、1.5μl水和
    2.5μl MMLV反转录酶(200U/μl)。取出5μl放入另一个eppendorf管中(管
    中含有1~2μCi[α-32P]dCTP),用作测试反应。第一链和测试反应管在37℃温
    育2小时,然后往测试管里加入1μl0.5M EDTA和44μl TE(pH8.0)(10mM
    Tris-Cl(pH8.0),1mM EDTA),储藏在-20℃以备分析用。将第一链合成反应管
    放在冰上。

    (2)第二链的合成

    接着加入50μl第一链反应混合物:80μl第二链buffer(5×)(0.125M
    Tris-Cl(pH7.5),0.5M KCl2,25mM MgCl2,25mM DTT,0.5mg/ml BSA)、
    7.5μl dNTP混合物(每种10mM)、250μl水、10μl Escherichia coli DNA聚合
    酶(10U/μl)和1.75μl E.coli RNA酶H(2U/μl)。取出40μl放入另一个
    eppendorf管中(管中含有5μCi[α-32P]dCTP),用作第二链合成的测试反应。
    两个试管15℃温育4~5小时,然后往测试管加入2μl0.5M EDTA和8μl TE(pH
    8.0),储藏在-20℃以备进一步分析用。加10μl0.5M EDTA至第二链反应管中
    并用苯酚/氯仿(1∶1)和氯仿/异戊醇(24∶1)抽提,加0.1体积醋酸铵(终浓
    度为3M,(pH5.2))和2.5体积的乙醇沉淀DNA。-20℃储存过夜。

    (3)产生平末端cDNA

    双链cDNA离心,用70%的乙醇洗涤并干燥。沉淀用42.5μl水和5μl T4
    DNA聚合酶buffer(10×)(0.67M Tris-Cl(pH8.7,室温),67mM MgCl2,100mM
    巯基乙醇,166mM(NH4)2SO4,67μM EDTA)、1μldNTP混合液(每种10mM)、
    0.5μl BSA(20μg/μl)和1μl T4 DNA聚合酶。反应在37℃进行30分钟,然
    后加入150ml TE(pH8.0),反应混合物用苯酚/氯仿(1∶1)和氯仿/异戊醇(24∶
    1)各抽提一次。cDNA用0.1体积醋酸铵(终浓度为3M(pH5.2))和2.5体积
    的乙醇沉淀cDNA,然后在干冰上放置30分钟或-70℃放置1~2小时,再离心。

    (4)甲基化

    cDNA微离心收集,用70%的乙醇洗一次,真空干燥,用20μl的水溶解。
    加入2.5μl的Alu I甲基化酶buffer(10×)(0.5M Tris-Cl(pH7.5),0.1M EDTA,
    50mM巯基乙醇。)、1μlS-腺苷甲硫氨酸(2.5mM,新鲜配制)和1.2μl Alu I
    甲基化酶(5U/μl)。37℃温育60分钟。加入60μl水、8.75μl 1M Tris-Cl(pH8.0)、
    2μl5M NaCl、2.5μl 2.5mM S-腺苷甲硫氨酸和1.5μl EcoR I甲基化酶(40U/
    μl)继续温育1~2小时。然后cDNA用苯酚/氯仿(1∶1)和氯仿/异戊醇(24∶
    1)各抽提一次,加0.1体积醋酸铵(终浓度为3M(pH5.2))和2.5体积的乙醇
    沉淀。

    (5)连接体连接和HindIII和EcoR I消化

    将cDNA沉淀溶解在6μl水中。加入0.5~2μg激活的寡核苷酸
    pGCTTGAATTCAAGC和无菌水调节终体积至10μl。加入1.2μl连接buffer(10
    ×)和0.8μl T4 DNA连接酶15℃温育过夜。65℃加热15分钟使连接酶失活,然
    后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和EcoR I消化cDNA,用乙醇沉淀,溶解在20μl
    的TE(pH8.0)中。

    (6)清除未连接的连接体和cDNAs馏分

    用1%低熔点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使未连接的连接体和cDNAs馏分从cDNAs
    中清除。用干净锋利的刀片将>0.8kb的片断切下并用苯酚抽提(Sambrook et al.,
    1989)回收。

    (7)cDNA与载体臂的连接

    将回收的cDNA溶解在20μl的水中,并从第二链反应的测试管中取出1μl用
    来确定每分钟总数(c.p.m.),并计算cDNA的量。经检测文库滴度为3.5X106cfu。

    五、噬菌体cDNA文库的扩增

    要扩增的cDNA文库培养在多个培养皿以获得完全裂解,分别收集所有的
    噬菌体。-20℃储藏,作为文库的储备。

    六、Charon BS噬菌体文库(或克隆)转化pBluescript质粒

    在总体积为200μl的反应体系中加入Not I限制性酶消化10~20μg噬菌
    体文库(或克隆)DNA 2~6小时,65℃温育30~60分钟以灭活Not I。加入连接
    buffer(10×)100μl并用水补充至总体积为1ml。加2μl T4 DNA连接酶并在12
    ℃温育几个小时过夜。用0.1体积醋酸铵(终浓度为3M(pH5.2))和2.5体积
    的乙醇沉淀DNA。70%的乙醇沉淀DNA,干燥并溶解在10~50μl水。用5μl
    作为转化合适的宿主E.coli细胞,然后电穿孔转入细菌中并在适当的抗生素选
    择下繁殖以产生平均大小在1.5kb的插入片断的cDNA文库。文库不含有小于
    500kb的插入片断和非重组克隆。

    实施例2

    cDNA测序(主要试剂均购自Amersham Pharmacia公司)

    根据《使用MultiScreen 96孔板制备质粒DNA》说明书操作:

    (1)将获得的cDNA文库稀释,进行梯度试验,选出最佳稀释浓度。

    (2)在LB固体培养基(1L:蛋白胨10g,酵母5g,NaCl 10g,琼脂糖15g,
    pH7.5)上涂板。

    (3)37℃培养16小时左右,直至长出菌落。

    (4)将菌落接种在96孔板,每孔加入1ml 2YZ(Amp+)(1L:蛋白胨16g,
    酵母10g,NaCl5g,Amp终浓度为100μg/ml)接种单细菌克隆。37℃培养18
    小时左右。

    (5)15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收集细胞。

    (6)加入200μl Solution I(50mM Tris-Cl,pH8.0,10mM EDTA,0.1mg/ml
    RNA酶A,4℃),用Tape封口,振荡混匀。

    (7)加入200μl SolutionII(0.2N NaOH,1%SDS,室温),用新Tape封
    口,翻转混合10次。此时裂解液应该透明、粘稠,不含细菌碎片。

    (8)加入200μl SolutionIII(3M乙酸铵,pH5.5,室温或4℃),用新Tape
    封口,翻转混合10次。

    (9)沸水浴5分钟。

    (10)冰水浴10分钟。

    (11)将一块MultiScreen 96孔板置于一块新的深孔板上。

    (12)从第10步中,取出底部清液300μl加入MultiScreen孔中。

    (13)2500g离心5分钟,使裂解液全部转入下面的深孔板中。

    (14)取下深孔板,加入200μl异丙醇溶液,用Tape封口,立即翻转混合
    3次。

    (15)离心15分钟(3990r.p.m.),沉淀DNA。

    (16)用水重新溶解DNA,-20℃保存备用。

    (17)用水稀释通用引物M13(M13正向引物为
    5’CCCAGTCACGACGTTGTAAA    ACG3’,M13反向引物
    5’AGCGGATAATTTCACACAGG3’)。

    注意:加到每个反应的DNA和引物的体积要依赖于他们的浓度。调整加入
    的无菌水的量,以至于DNA、引物和水的总体积是12μl。反应混合物的终体
    积是20μl。

    (18)在96孔板上,将要测序的每个模板加入下列试剂。

           DYEnamic ET 终止子试剂预先混合物        8μl

           引物(5μM)                              1μl

           DNA模板                                 11μl

           总体积                                  20μl

    (19)将混合物轻轻震荡充分混合。

    (20)将96孔板封口并放到预先设计好程序的PCR热循环仪上。

    (21)按照下列条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95℃,20s

               15℃,15s

               60℃,1min

               20-30循环

    (22)循环完成后,简单离心收集管子底部的沉淀。

    (23)每个反应管中加2μl7.5M乙酸铵,-20℃放置至少30分钟。

    (24)离心30分钟(3500r.p.m.)。

    (25)除掉上清夜。

    (26)每个反应管中加2.5体积(约55μl)的100%的乙醇或95%的乙醇,
    并混合好。使乙醇的终浓度为70%。

    (27)离心20分钟(3500r.p.m.)。

    (28)除去上清夜,真空干燥或空气干燥沉淀。不要过分干燥。

    (29)将沉淀重新悬浮在10μl的水中,用力震荡10-20s,确保完全悬浮。
    简单离心收集样品。

    (30)将样品放入Megabace1000中进行测序。

    (31)获得的序列剔除载体序列和冗余序列。

    (32)用非冗余序列对公共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其分类。

    实施例3

    数据库的构建

    水稻cDNA质粒使用M13正向引物由3’端测序,去除序列中的载体序列并
    修正3’端测出序列中的模糊碱基后,将片段长度小于100bp的序列视为无效,
    所有的序列利用DNATOOLs 5.1(1995-1999,S.W.Rasmussen)进行比对去除冗余
    序列后得到16条具3’端Poly(A)的ESTs,将这些ESTs与下载的GenBank水稻
    数据库(截至2000年10月)用Blastn进行搜索,得到的Blast最高分值,概率
    以及同源序列长度和功能识别描述编辑成ESTs数据库。

    实施例4

    生物芯片的制备

    一、对新的表达序列标签进行重新扩增

    水稻cDNA质粒插入片段PCR扩增(MBS 0.2S PCR仪-HYBAID公司),
    引物为通用引物M13(正向引物为5’-CCCAGTCACGACGTTGTAAAACG-3’,
    反向引物为5’-AGCGGATAATTTCACACAGG-3’),每100μl的反应体系包括:
    10×PCR buffer 10μl;25mmol/L MgCl2 7μl;100ng/μl的正反向引物各1
    μl,20mmol/L dNTP 1μl,3U的Tag DNA Polymerase(Promega,USA)和约10ng
    的质粒模板。PCR扩增流程:94℃预变性4min,每个循环于94℃变性30s,58
    ℃退火60s,72℃延伸120s;36-40个循环后,72℃延伸10min。

    二、PCR产物处理

    加入100μl异丙醇和10μl的醋酸钠(3mol/L,pH5.2)于-20℃沉淀8h,3950
    rpm 4℃离心35min,弃上清,沉淀用70%的乙醇(W/V)洗涤,干燥后溶解
    于20μl DNA变性液(0.4mol/L NaOH,10mmol/L EDTA)。

    三、芯片制备

    变性液溶解后的cDNA用于cDNA芯片的点制,cDNA芯片由
    arrayer(Genomic Solution,USA)使用直径为0.2mm的384针点制,microarry载体
    为尼龙膜(Millipore Nylon N+),所有的点点制为36×24的一级阵,每一个点在
    8个基因构成的4×4的二级阵中平行两次以验证试验的重复性。

                             序列表
    (1)SEQ ID No.1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607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1:
    CTTGTCAGGACTCAGACCCTTGTAAAGAAGTGCTATTTGTCGCAAGTTGATCTGCCCCTTCAACCCAGTGGTACCTCACT
    CACTATGGAGGTGGAATATTGGTAGAAAGAAGAAGGCTCCTGCAGCCAAGAAGGATCTGAGGGGCAGGATGCTGAAGCTA
    CCACAGAGGAAGCGAAGAAAAGCAACCATGTTGTCAGGAAGCTTGAGAAGCGCCAACAGGGACGCACACTTGACGCCCAC
    ATCGAAGAACAGTTTGCAGTGGGAGGTTGCTGGCCTGCATTTCTTCCCGCCTGGGCAGTGTGGCCGAGCAGATGGCTATA
    TCCTTGAGGGCAAGGAGCTGGAATTCTACATGAAGAAGCTCCAGAGGAAGAAGGGCAAGGGTGCCTCAGCTTAGAGCAAG
    TCTTTCTTTGTTGCTGGTTCTACACTGAAAGAACTACCCTTTTTTGTTCCCTGAGAGCTCCTATGTTATGTTTGCAGACG
    CATAGCTGTTTTTTTATGATTAAACAACTTTAGCATGATGACATGAGAATGGGTTATGTACTCTGGATGTTATTAAGTTA
    AAATATTTACTTTCTGCCAGCTCGTTCAAAAAAAAAAAAAAAAAAAA
    (2)SEQ ID No.2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534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2:
    GTATGCTGAATGAGGATGAGCTACGTGATGCTGTGCTGCTGGTGTTTCAACCCAAGATCTTCCTAATGCCATGAACCCTG
    CTGAGATCACCGACAAGCTTGGTCTGCACTCCTTGCGCCAGCGGCACTGGTACATCCAGAGCACATGTGCTACCTCTGGT
    GAGGGTTGTATGAGGGGCTTGACTGGCTTTCCAACAACATTGCCAACACAGGCTTGAAGCATCTTGGCCGGGCTTAAATG
    AAAGGAAGACACTGCGGATATCCCTGAGTGAACGCTGCCTTTTTACGTATCGAAACTATATAGTCATGACAGATAATGAT
    GTGGATGTTTTGGGAAGATAAAGCTCTTTAGGTTCCACCACCAAGGAGCTAGCTATCAGATTGTTTTTCGTGGGGTGTTA
    AAAAATCGTGCGTGTTTCAGTTTGGTTTTTAATCGAAAGGCTTACGGTGCCTGACTTTTGTACCTCTGTACTCGCCCCAG
    ATGTTGTAGTATTGACTTGTCTTGGGCATAGCGTAAAAAAAAAAAAAAAAAAAA
    (3)SEQ ID No.3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575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e)最初来源:水稻
    (f)序列描述:SEQ ID No.3:
    ACCTTTCTTCAATGGATTGGTGACTTCTTACCTCTGGCCCTGTGCTCCAATGTTTGGAAAGGAGAGGGTGTTATCAAGTC
    ACGGGAGAAAACTGATTGGTGCTACAGACCCACAGAAGTCTGAACCAGGAACCATCAGGGGTGACCTTGCTGTTGTTGTT
    GGCAGGAACATCATCCATGGAAGCGATGGCCCAGAGACTGCAAAGGCTGAGATTGGTCTCTGGTTTGAGCCCAGGGAGCT
    GGTCTCTTACACCAGCAACGAAGAGAAGTGGATCTACGGGGTCAACTAACCGGCGAATCATCTCCCCTGTTTGTTTTGTT
    TTTTTTTCATTTTCTCTCACTTTACCTAATTACATCACCATGGAAGAGTGTAATAAAGTTGCGATCGTGACATTTGGGGT
    TATGCCCATGTGATCTGGCGCAAATAAGAGGCCTCAAGAAGAATTGTCTACCTTCAATTGTAGAGCGTGCACTGAGTAAT
    CAGACCATCACCTTCACTCAAATGGTCGAACGGATGGTGATGCCACTTGTTTTGTTATTGTTATATAATGGTACTAAAAA
    (4)SEQ ID No.4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59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4:
    ACTGTGCATGGGAGATGTGGTGGAGCTGACGCCTGCGCTCCCACACAAGTCGCTAACTGAGTATCGGGAAGAGATCCAGC
    GCATGTATGAACGAGGCGGGTTTGCCCTCGCCACCACCCGGGACGGTCCGGCAAGCTGACGGTGTGACGACTACCATGTT
    AACCTCCTGTTGTACAATGCCCTCAACCTCCATTTGCTTCCTTGTATATATCCCAGATACTAATTCTTGCAGGAGAGAGC
    CAAATGAACACCCCCAGCTGAATTGTCAAAGGTGTGGAGTTAGGTGTTCAGTGTTCTGATCCCAAGCTGTCTATAACAGT
    AAACAGTTTACAAGCTGATCAAATCTGTACTAGAAATTCAGATCCTCCCAAGATTCAGGAGGGGGGGACATTCACTGCCT
    TGTCCGTGTGTTGTTGTAATACATCTACTGTATATTCCC
    (5)SEQ ID No.5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551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5:
    CATGTCACATACCTCATTGACAGAGCAAGGCCCAACTGGTCGTCATTGCTCATGATGTCGGATCCGATTGAGCTGTTGTG
    TGGCTTCCAGCCCTGTGCAGGAAGATGGAGGTCCCTTACTGCATTGTGAAAGGAAAAGCCCGTCTTGGATCAATTGTTCA
    CAAGAAAACTGCATCTGTCCTCTGCTTGACCACTGTCAAGAACGAGGACAAGCTTGAGTTCAGCAAGATCCTGGAGGCTA
    TCAAGGCGAACTTCAACGACAAATTCGATGAGGTTAGGAAGAAGTGGGGAGGCGGCGTCATGGGATCCAAGTCGCAGGCG
    AAGACCAAGACCAGGGAAAAGCTGCTCGCCAAGGAGGCTGCCCAGCGGATGACCTAAATTATAGCTCCTGTAGTTTCATT
    TTTCAGTCAGATTTTGACGAGGAACTCGAATTAGCACTGTACAACCGTGCTGTGGTTTTCTGAGTCTTGGTTTCATATCT
    TCTCTGTTCACCGGACCATGTTGGGATACTATGCATTAGTACAACCGTGCTTCAAAAAAAAAAAAAAAAAA
    (6)SEQ ID No.6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99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6:
    CAGATACTGACCACAGGAGGGAAGAGGAAAAGGAACTGGATGGTTAGGCGAGAATGGGAAGCTTATAAGAAGTCGAGGAG
    TGAAAAAGGTATGAAAAGCACGGGTGAAGGAACTCTAGCTGTAGACCAATTATTGCAGTGAAATTTGATAACCCCATGAG
    GGAAGATGTTTAAAAGGAGTAACCAAACTCTAGCCGTAGACCAACTGCAGTGAAATTTGATAACCTACATGCGGGGAAGA
    TGTTCAAGAAGAGACCAAACACAGTTTTGCCGTTGGTTATGTTCGTGGTGAAGGAAAAAAATTTGTTGTACTAGAAGTGA
    TCGTGTGTAATTTTACCCCTTTTCCGTCTTGGTTTAATGTATCAATAACTTATTTTGTCATGACACTAACGCAACTCTCA
    GAGATGAGTGTTATGAACATACGAGGGGAGAGAGAGATGTGATTTACTTCATCGATCATGTTGCCTTCGCGTGCTGATTG
    AAAAAAAAAAAAAAAAAAA
    (7)SEQ ID No.7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24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7:
    CGGTGGCGACGCACGCCGCGGCGCGGAGCCGGACGTGTCATGGGTGAACTCTCTTGTCAAGGACGGCCACGCCGCCGGCG
    ACATATTCGCGCAGTGGCCGGAGCAGGAGCAGATGGTGGCATGATCATCAGAGGCTCATAGCAACCTAGCTAACCCAAAA
    AAAAGAAGTTCTTTCTTTCAATTAATTTTTCCCCTTCGTTTGCTTAATTTGATTCAAATGAGATGGTTTTTTAGTACATA
    TTTAAGCTGTTCGCAAATAATATTGTTCATCAACAAGAAGCATGTATACCCCAAGGGAGCTCTAGATTGATGAAGAACAG
    CTGATATTTACTCTATTAATTTTTGCCCCTCTCTTTGGGTTTTATAAAATAGTTGTATACAGAATTCCACAGAGTTTTTA
    TTTTAAAAAAAAAAAAAAAAAAAA
    (8)SEQ ID No.8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36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8:
    GTCTCTTCTTAGGGATGCAAGAGAAGGGCTCAATGAGCGTGACCGTAGATTATGAGTTTGCTGCAAGGACACAGACCGTC
    AGGAGAGTTTGTGAGCAAGTACAAGGGTAACTACACGTTCACCGGTGGGAAGCGGTTGGTTACACGGAATCTCTTTGCGA
    TACCATGGTCGACGTTCATGGCTGACGACAGCCTCTTCTTCCTCGACGGCGTGTTGCATCTGAGAGCTGAATTGACGATA
    AAGCAACCCCCTGTCTAATGTACTGCTGCCCAACTCAAGTTGGCTTTGCGCTCGAGTGGGTGATAGTGCGAAACATCACA
    TGCTGCAGATATCGTATTGTTTTTTTTCCCCTTCTTCTATGCTTAAACCCTTTTGTTGATAGAAACTTTGCAATGACAGT
    GGAAAAAAAAAGGACTAAAAAAAAAAAAAAAAAAAA
    (9)SEQ ID No.9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74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9:
    ACCTGAGAACTACCTGCATCGCATTGGTCGTAGTGGTCTTTTGGTAGGAAAGGTGTTGCCACTTAACTTTGTGACCCGTG
    ACGATGAGAGGATGCTGTTTGACATCCAGAGGTTCTACAATGTGGTGATTGAGGAGTCTGCCGGCCAACGTCGCTGACCT
    TCTGTGATCAAGTTCAGAAGAGTTATTTAAGGGGCCTGATAAGGATTGTTTTTGTCTGAAGTATCACTGTCTTATCTGGG
    GGGGGGGGGGAGTGATAAAGTTGGGGGTTCTGTTTTAAAAGTCACTGTGGTCGTAGACAATTTCCAAATTTTTATGCCAT
    GTTATGGGAATTTTTGTAGTTGCTAGGCTGTGCTATGTGCTGGTGAGGAGGGAGGAGTCTTTTACTTTTATTATATCTAT
    TGTTAAAACTATGTATGACCGAATGATGTTATTTATTTGTCATGGTTGACTATTTGCCAAAAAAAAAAAAAAAA
    (10)SEQ ID No.10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393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c)反义:是
    (d)最初来源:水稻
    (f)序列描述:SEQ ID No.10:
    CCATCTCCTCCTCCCCCGCGGCGTGGCGGCCCGTGGCGCCGGTGCCGGAGGACGCGCGCACCGCGGCGGCCGTTTCCGTC
    ATCCCCGACGGCCGCGTCGTGGTCATCGGGTCCGACTGCCACGGCGGCGACCAGACGGTGTACACGCTGCGGGAGGAGGC
    CGGCAAGCCCGCGTCGTGGGCGCGCGCGCCGGCGCCGCCCGAGTTCTCCGGGCACGTCCAGGCCGCCTGCCTTCTAGAAA
    TCTGAAGCGTATTACAGAAACTAAATTCCGTGTATAATTGTGTATCCATCTATGTACATATCACATATGTGTGAGTAGCC
    GAGTTCGAGTTTGTACAGCACTTTTGCGAGGAAAAAAAATGGTTAAACGAGTGTATCCAAAAAAAAAAAAAAA
    (11)SEQ ID No.11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37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11:
    GCCACCTATAGCAGAGCAATCCAAGTTGTTGATTCCTCCAACAATCTCAAACCACCAAATGGTGTGGGCTTGATAGCTCC
    GTTGCCCAGTTGCTATAACGTCATGACTGGTTCCTCCAGTACCACCAGTTGGGGCACTTACATCTACTATGGTGGGCCTG
    GGTGCCCTCAAACTCTCAAATTGAAGTGATGTAGAGACAGATCGATCGAGCTCGCCATCAAACTACCTACATCTCCTTAA
    TAATTTGCATCTAGTACTACATGCGCCCAATAATAAAGTATTATTAGCTGGGGTCTATACTAGCTAATAGTACATGTCTC
    ATTTCATGCTCTGGTTGCTAGTACTTATGTATATGTATACATTTGCATGTATTTGTAAGAGGTTTGAACCAGCTAGCAAA
    TAAATGTATTGTTACAGTTTAAAAAAAAAAAAAAAAA
    (12)SEQ ID No.12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90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12:
    AAATAAGAATATGTCCACTCACGTGTTTTTGTCTATATTCTCCTAGTGCCTTTTCTTTTGATCTTTCCCTTTTGTTTGCC
    AGAGTACCAGAGAAGCGAAGGGGAAGGATGCCTTTTGCTTTTCACCANGGAAATCCATGGACCAGTAATACCACTTGAAA
    GCTTAAGCTGTGGCTGCTTCAAGATAGGAAGCTTGATGGCCCTCAGCTTGTTGTACCTAAGTGACTAAATTTTGTGGAAG
    GTCTTCAAGAGAGTTCACCTGTTACTTTAGTGAACCATAGTGGTCACTGGTCAGTCTACTTATCCTATCCTGTCTATTAA
    TATACATCATACTTCTGACTGATTGTGGGGACCGCTCGTCCCTTTCTTTGGGATGGTTGAGGTGTAACGCCTTCTCTTAA
    ATGACATTATCTTCATGAACAACATTTTAGTTTTC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CAAAAAAAAA
    AAAAAAAAAA
    (13)SEQ ID No.13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57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DNA(基因组)
    (c)假设:否
    (d)反义:是
    (e)最初来源:水稻
    (f)序列描述:SEQ ID No.13:
    GGTTGGCGTCGGACCCGGAGAAGAAGGAGCGCTGCAGCTGGCGGAGATCAAGCACGCCCGCCTCGCCATGTCGCCTTCCT
    CGGCTTCGCCGTGCAGCCAGCCGCCACCGGCAAGGGGCCCCTCAACAACTGGGCCACCCACCTCAGCGACCCGCTCCACA
    CCACCATCTTCGACACCTTCTCCTCATCCTCTTAATTTAAGCTCTTTCGCGCGCCATTCAACGGGATCGATGCGTTGGTG
    TGCGTTCGCGCGCGCTGCTTTAGTTTTGTGATGACGAGCGAGCTGGGAGGGTATGGAGAGAGGAGAGGTCATCCTTTTGT
    TGATTACTACTTAAATTAGGAAAGCTGGGTTGGTGGTTAATGGCGACTTGCATGGTGGTGATTTGTAATATAAGAACACC
    CAGATGATGAATTAATGCATCCACTTGTACATCGATCAAAAAAAAAAAAAAAAAAAA
    (14)SEQ ID No.14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277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14:
    GGCTTGAGCGTTTTGGCAGCTGGATATCTGAACATTCACTAGTGCCGGTTTACATATTATATAACATATATACACCCTAC
    CACACCTAGTGTGGGTGCCTGTGAAGGAAAAAACTCCTTTGTGGAGGCTAGTACCAGATTGTTCCTTTTCGTGGGCACTA
    TAAGTGCTTATATTTTGTTTGGTTTTACAACATTTACCTGTGCTGTCCATATGTACCCGTTTGTTCTGAGATGGTCTAGT
    AAATTGATATGCTTTGTCAAAAAAAAAAAAAAAAAAA
    (15)SEQ ID No.15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64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15:
    GATATAGCTACAGCACAGGCATTGTCCTTGATCCAGTCTACAGTGGAAAGGCAGCATATGGAATGCTGAAAGACACTGGG
    TGCTAATCCAGCTAAGTGGGAAGGGCGAAAAATTCTTTTTGTACATACACGGTGGTCTTCTTGGTTTGTATGATAAGGTT
    GATGAGTTATCATCTTTGAGTGGGAGTTGGCGCAGAATGGATCTTGAAGAATCTGTTCCACGCCAAGATGGAACCTGGTA
    AGATGTTCTGATTGCTATGCTCCACAAATTGCTTCCACTTGTTGTTAGAGGTTTCAGACATCTCATTGTCTAAAAAGAGT
    ATTCGCCTCAATTTGTACGACAAAATTCAAGCAGATGGTTAATGTAAAACCTGTTTGTTATATTTAAAGAATAAAGCATA
    TATTTCTGCCATTTGGAAATAAAGGTTTATATACATTTGATGTAAAAAAAAAAAAAAAAAAAAA
    (16)SEQ ID No.16的信息:
    (a)序列特征:

     长度:460个碱基

     类型:核酸

     链型:单链

     拓扑结构:线型
    (b)分子类型:cDNA
    (c)最初来源:水稻
    (d)序列描述:SEQ ID No.16:
    TCTCTATCCTGTTATGTACGCCCCACAAAACTTAGGGAGTGTCGTCGAGGATGAGAACCTGAATGGCTCTCTGGCCTGGC
    TCGCACAGAATGGCACTTCGAGGGCGCGGAGGAAGCTGCTGGTATCCTTGACAAGCTAAAGAGGACATTCCCCAAACGCA
    CTACTCCTGTTAGTCCGGGGCTGGGTGCGTCGGATATGTAACTAGACGAATAAGGTTGGGGATGTTCATTTGGTGTATAT
    ATTGAGCTGCATATATGTCTACTCTTTGGTTCGGTACATAAGTGTACAGTTTTCAGAGTAAGTAGTGGAAGGTGTTGTCT
    TTCCAGAGTGAAAGTTCTTCCCCGTTCTTCTGACTTTTGCAGTCCCGGTCACTTGTTACTGCAGGTCTTTTCTACCTGAT
    CATGAAGTCTGAAGCACATTTTGTGCTATGAATTTTGCTCAAAAAAAAAAAAAAAAAAAA

    关 键  词:
    一类 水稻 特异 表达 序列 标签 及其 构成 生物芯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类水稻茎杆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构成的生物芯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5155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