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盖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盖开/关装置,特别是其以平滑且稳定的形式操作,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小尺寸及节省生产成本。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可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形式,如移动电话、蜂窝式移动电话和PCS。根据盖的功能和开关方式,移动终端典型地可被分成翻转式终端和折叠式终端。
在翻转式终端或折叠式终端中,盖都是通过枢轴连接在终端主体上,其中可以不同的方式应用盖的的开/关装置,如通过使用可收缩的弹性元件或多个凸轮。
然而,最近消费者倾向于具有小体积和尺寸地移动终端,并且其体积和尺寸相应地减小了。尽管上述的弹性元件没有许多部件,但由于其被连续使用,它们很容易磨损或永久地变形而失去弹性。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使用凸轮的开/关装置得到不断的开发。然而,随着部件数量的增加,使用凸轮的开/关装置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其尺寸和体积比减小尺寸的终端要大。因此,上述的开/关装置降低了实用性,并且需要大量的处理步骤,从而降低了其生产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盖开/关装置,其减少部件的数量以减小其尺寸、增加生产率及确保其即使在被连续使用时仍能平滑且稳定地工作。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的一方面,其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开/关装置包括:一多边形外壳,该外壳被不可旋转地嵌入构成移动终端的盖的铰接件中;嵌入外壳中的弹性装置;一旋转凸轮杆,在该凸轮杆的一端提供有一插入杆,该插入杆以紧密接触的方式嵌入弹性装置中,并且被不能旋转地包含在该外壳中,在该凸轮杆的另一端具有相反的凸轮面,每一凸轮面连续地构成一急斜面a、一顶部b及一斜面c;一根依次插进旋转凸轮杆、弹性装置和外壳的杆,在该杆的一端提供有一阶梯状的凹进处,由一弹性卡环插入其中以防止杆从外壳中脱开,在其另一端提供有一固定嵌入移动终端主体的铰接件中的铰接构件;一个凸出于杆的外表面、与该铰接构件为一整体而又间隔开的从动突起部件,该从动突起部件移动时其端头与旋转凸轮杆的凸轮面相接触。
附图说明
通过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可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特征更详细地理解。
图1为表明本发明所述一般移动电话使用的盖开/关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表明本发明的盖开/关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表明本发明的盖开/关装置打开时的装配剖视图;
图4为表明本发明的盖关闭时关闭状态的重要部件剖视图;
图5为表明本发明的盖开始打开状态的重要部件剖视图;
图6为表明本发明的盖完全打开状态的重要部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参考上述附图的一个实施例在一种移动终端中得到实现,但在本申请的介绍部分所提及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皆可适用相同的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将在所附 予以限定。在下文中,各式各类的移动终端都将被共同指示为移动终端。
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1是典型的折叠式移动终端,其包括:一主体2,其具有一输入键盘和一麦克风;一枢接于主体2上、并具有一液晶显示屏和一接收器的盖6。在上述移动终端1中,主体2和盖6分别具有铰接件3和7,该铰接件铰接在一起构成本发明的盖开/关装置10。
上述的铰接件3和7分别具有自己的凹进处4和8,其中,盖6的铰接件7,当盖6在主体2上关上时,相对于主体的铰接件3倾斜0至40度,而当盖6完全打开时,即盖6相对于主体2打开约120至130度时,则平行于主体2的铰接件3,
图2、3为表明本发明的盖开/关装置10的详图。
如图2、3所示,盖开/关装置10包括一多边形的、可优选为四边形部分的外壳20。
上述实质上为四边形的外壳20在其一端提供一通孔21以接受将在后面进行描述的杆51,在其另一端具有一敞开的结构。
上述外壳20嵌入在盖6的铰接件7中形成的凹进处8中,以与盖6结合为一体。
此外,由压缩弹簧组成的弹性装置30被插入上述的外壳20之中。该弹性装置30在其一端提供一具有与外壳20相应的截面形状的旋转凸轮杆40。该旋转凸轮杆40被插入到外壳20中的在轴向上可以移动但不能旋转的位置上,从而旋转凸轮杆40、外壳20和盖6可以作为一个部件旋转。
上述旋转凸轮杆40在其一端提供一凸出的插入杆41,在其另一端具有不平的凸轮面42。插入杆41插入弹性装置30以防止旋转凸轮杆40游动。凸轮面42具有对称且分离的构形。在凸轮面42之间有一用以捉获杆50的从动突起53的适配部43。在旋转凸轮杆40的中部形成一在轴向穿透的孔44。
同时,杆50的一端通过旋转凸轮杆40的孔44依序插入弹性装置30和外壳20的通孔21,从而插入含有旋转凸轮杆40和弹性装置30的外壳20中。此处,弹性卡环23卡扣在杆50的凹进处54上,其外围为阶梯形且透过外壳20的通孔21,从而将杆50固定在外壳20上。
此外,在杆50的另一端以构成为一整体的方式提供有实质上为四边形的铰接构件51,其与凹进处4相对应,并且不可旋转地插到杆50上。在铰接构件51的外围提供有突起部52,该突起部被插入到凹进处4的凹槽5中并由其捉获。
在与铰接构件51隔开的杆50的外围上,设置有与旋转凸轮杆40的相应的凸轮面42相对的从动突起部53。当为了确保其平滑地工作而将润滑剂注入开/关装置10时,从动突起部53与铰接构件51之间的间隙使润滑剂可顺利地加入到各部件的结合部位上。此时,最好将外壳20的两端密封。
没有提及的数字22指一垫圈,其被插入外壳20与弹性卡环23之间以减少外壳20与弹性卡环23之间的摩擦。
同时,旋转凸轮杆40的每一凸轮面42顺次提供一急斜面a、一顶端b及一倾斜面c。
该急斜面a是一与盖6的关闭状态相应的面,它是很陡的斜面,以至盖6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不会自然地打开。急斜面a的斜面及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防止盖6自身相对于从动突起部53作相对旋转。此外,急斜面a末梢端的顶部b对盖6施加一外力,并且当盖6打开时限制凸轮40的顶点,以用作于盖6开/关的一个支点,从顶部b延伸出的斜面c为缓慢地倾斜,所以盖6即使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因为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而自然地打开。
此外,在凸轮面42最低部分的倾斜面c端部的适配部43保持一从相对凸轮面的急斜面a的起点开始的预定宽度。经过倾斜面c之后,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插入适配部43中,以便使盖6保持其打开状态。
图4至6表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盖开/关装置的工作过程,其中,图4表明盖关闭的状态。
如图4所示,当终端1的盖6关闭时,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处于旋转凸轮杆40的急斜面a的一侧。
盖6的铰接件7相对于主体2的铰接件3倾斜约30至40度,以便旋转凸轮杆40移动,以与上述倾斜面相应量地压缩弹性装置30。当盖6关闭时,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处于旋转凸轮杆40上,如图4所示。
这样,通过安置在旋转凸轮杆40一端的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弹性装置30的按压,旋转凸轮杆40与杆50的从动突起53紧密地接触。由于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及急斜面a的倾斜,盖6可以保持一稳定的关闭状态而无相对主体2的自然旋转,除非有外力施加于盖6。
在终端1的使用中,使用者握着主体2,从主体2翻转盖6的一端,以便盖6受外力而打开,如图5所示。
当外力如上述施于盖6时,与固定在主体2的铰接件3上的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相接触的旋转凸轮杆40用凸轮面42压缩弹性装置30,并且与外壳20和盖6一起旋转,同时移动进入外壳20里面。
然而,在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到达顶部b或旋转凸轮杆40的急斜面a的顶点之前,如果施加于盖6的外力解除,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回到其初始状态,急斜面a的斜面克服盖6的旋转力,以使旋转凸轮杆40以相反方向旋回其初始的关闭状态。
因此,在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完全经过旋转凸轮杆40的急斜面a之前,施加于盖6的外力解除时,盖6不能被打开。
同时,图6表示盖6的完全打开的状态。当使用者完全翻转盖6时,盖6与外壳20和旋转凸轮杆40一起旋转,以使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完全经过旋转凸轮杆40的急斜面a和顶部b,到达其缓慢倾斜面c。此时,即使将施加于盖6的外力解除,由于在旋转凸轮杆40一端的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及倾斜面c的倾斜,盖6自动且完全地打开。
在如上述打开的盖6中,在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经过旋转凸轮杆40的急斜面a和顶部的同时,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施加于旋转凸轮杆40,将旋转凸轮杆推向从动突起部53。然后,旋转凸轮杆40沿着其缓慢倾斜面c旋转,与从动突起部53接触,当从动突起部53位于旋转凸轮杆40的适配部43中时,其停止旋转。因此,随着旋转凸轮杆40的旋转,盖6和外壳20也自然一起旋转,从而其被完全打开。
当使用者关闭盖6,停止使用终端1时,旋转凸轮杆40移动进入外壳20中,同时利用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压缩弹性装置30。在外壳20中,旋转凸轮杆40以与前述打开操作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爬上旋转凸轮杆40的缓慢倾斜面c、顶部b以及急斜面a。
与上述开始打开操作类似,在杆50的从动突起部53经过缓慢倾斜面c、顶部b而被定位于及急斜面a的状态下,即使解除施加于盖6的外力,由于急斜面a和弹性装置30的弹性斥力,盖6也会自动关闭。
在上述操作的开/关装置10中,从动突起部53和具有不平的凸轮面42的旋转凸轮杆40使得使用者切实感受到了装置10在开/关盖6过程中的操作。为了确保装置的平滑操作,可将润滑剂如油或油脂注入外壳20里面。注入的润滑剂通过铰接构件51和杆50的从动突起部之间的间隙,被导入部件间的结合部上,从而发挥润滑作用。
当然,杆50穿过的外壳20的两端最好采用包装元件如橡胶等加以密封。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盖开/关装置,构成该装置的部件数量减少并同时减小了尺寸,增加了生产率,并且润滑剂的注入确保即使连续地使用,也能平滑、稳定地操作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