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基板单元.pdf

  • 上传人:a3
  • 文档编号:1146333
  • 上传时间:2018-04-02
  • 格式:PDF
  • 页数:24
  • 大小:962.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20013.0

    申请日:

    2002.05.17

    公开号:

    CN1387395A

    公开日:

    2002.12.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H05K1/02; G03B17/00

    主分类号:

    H05K1/02; G03B17/00

    申请人: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久保光将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5.17 JP 148080/2001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剑锋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共用基板单元,可控制不同类型的单元,面积效率好,可容易与各单元进行连接,可使各单元的专用基板部分的面积达到最小限度,并且,组装规格和总成本良好。有源AF用单元和无源AF用单元可由安装在由硬质基板构成的控制基板35上的CPU61进行控制。另外,中继用弹性基板36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当中继用弹性基板36将与控制基板35的连接位置转移到规定方向来与上述控制基板35相连接时,上述CPU61控制上述有源AF用的单元或无源AF用的单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板单元,具有第一印刷基板,该第一印刷基板安装有 可控制具有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功能类似的 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中继用的第二印刷基 板, 在使用上述第一单元的情况和使用上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分 别使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对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的连接位置不同, 由此,上述运算控制部件可控制上述第一单元的第一功能或第二单 元的第二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与使用上述第一单元的情况相比,在使用上述第二单元的情况 下,使上述第二印刷基板对上述第一印刷基板的连接位置转移到规 定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移方向是平行于基板单元一边的方向,并且是垂直于其 它边的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具有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连接的多个连接 端子,该多个连接端子具有在使用上述各单元的情况下共用使用的 第一端子组和在使用上述各单元的情况下不共用使用的第二端子 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端子组的各连接端子中,在使用上述第一单元的情 况下使用的连接端子和在使用上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使用的连接端 子以基本相等的间隔交替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以基本垂直于上述第二端子组的方向排列上述第一端子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印刷基板是硬质基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印刷基板是弹性基板。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单元是有源方式的测距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单元是无源方式的测距单元。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印刷基板上设置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连接时使用的 位置对准用线。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分别对应于使用上述第一单元的情况和使用上述第二单元的情 况来设置多个上述位置对准用线。
    13: 一种基板单元,具有第一印刷基板,该基板安装有可控制 具有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上述第一单元功能类似的第二功 能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中继用的第二印刷基 板, 在使用上述第一单元的情况和使用上述第二单元的情况下,分 别使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对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的连接位置不同, 上述运算控制部件根据上述各连接位置来切换与上述第一单元、上 述第二单元的对应。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板单元用于通过操作释放开关来进行摄影的相机中。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操作上述释放开关时进行对上述各单元的对应切换。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印刷基板是硬质基板。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印刷基板是弹性基板。
    18: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单元是有源方式的测距单元。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单元是无源方式的测距单元。
    20: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印刷基板上设置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连接时使用的 位置对准用线。
    21: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 分别对应于使用上述第一单元的情况和使用上述第二单元的情 况来设置多个上述位置对准用线。

    说明书


    基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板单元,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装入相机单元连接用的基板单元的改良。

        现有技术

        以前,搭载在相机上的基板单元根据各种功能或配置部位,连接多个基板单元进行使用。

        例如,在特开2001-33688号公报中,公开了有源和无源等在多种单元中可共用的控制基板单元。如下构成:分别设置对应于各个单元的连接端子,将不同类型的单元连接在分别对应的连接端子上,使之作用。

        但是,在上述特开2001-33688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因为各单元的基板直接连接在共用主基板上,所以各单元的基板面积(即,每个单元的专用部分的面积)变大,与使共用部分变大的情况相比,成本上升。另外,从各单元到连接位置的距离变长,存在所谓难以组装的问题。

        另外,连接在两个不同类型单元上的端子部分分离、独立地专用,另外,还分别单独设置共用规格的信号线,存在所谓共用控制基板上面积效率差的问题。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用基板单元,可控制不同类型单元,面积效率高,同时,容易与各单元进行连接,可使各单元的专用基板部分的面积达到最小限度,并且,组装规格和总成本良好。

        解决问题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基板单元,具备由硬质基板构成地第一印刷基板,该硬质基板安装有可控制具有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通过将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的连接位置转移到规定方向后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连接,上述运算控制部件控制上述第一单元的第一功能或第二单元的第二功能。

        另外,本发明的基板单元,具备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该硬质基板安装有可控制具有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具有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连接的多个连接端子中,以基本相等的间隔交替配置在该多个连接端子中非共用的信号线。

        另外,本发明的基板单元,具备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该硬质基板安装有可控制具有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具有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连接的多个连接端子中,以基本垂直的方向配置该多个连接端子中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中共用的信号连接端子排列方向和非共用的信号线的排列方向。

        另外,本发明的基板单元,具备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该硬质基板安装有可控制具有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印刷基板通过将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和第二印刷基板的相互连接位置转移到规定方向,来切换上述第一单元的第一功能或第二单元的第二功能。

        在上述发明中,安装在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上的运算控制部件可控制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另外,第二印刷基板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上述第二印刷基板将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的连接位置转移到规定方向后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连接时,上述运算控制部件控制上述第一单元的第一功能或第二单元的第二功能。

        在上述发明中,安装在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上的运算控制部件可控制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另外,第二印刷基板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具有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连接的多个连接端子的上述第一印刷基板中,以基本相等的间隔交替配置该多个连接端子中非共用的信号线。

        在上述发明中,安装在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上的运算控制部件可控制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另外,第二印刷基板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在具有与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相连接的多个连接端子的上述第一印刷基板中,以基本垂直的方向配置该多个连接端子中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中共用的信号连接端子排列方向和非共用的信号线的排列方向。

        在上述发明中,安装在由硬质基板构成的第一印刷基板上的运算控制部件可控制第一功能的第一单元和具有与该第一单元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单元。另外,第二印刷基板由可引出控制上述各单元的信号线的弹性基板构成。上述第一和第二印刷基板通过将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和第二印刷基板的相互连接位置转移到规定方向,来切换上述第一单元的第一功能或第二单元的第二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基板35和中继用弹性基板36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搭载本发明的基板单元的相机的外观图。

        图3表示取出图2所示相同的外壳1的状态,(a)是表示以有源方式构成AF(自动聚焦)部分的相机的图,(b)是表示以无源方式构成AF部分的相机的图。

        图4表示对应于有源方式的AF的寻像器单元23用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5表示对应于无源方式的AF的寻像器单元43用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包含有源方式和无源方式两种组合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CPU61的释放时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搭载本发明的基板单元的相机的外观图。

        在图2中,由外壳1覆盖配置在内部的相机各部件来构成相机。在该相机外壳1的前面部的大体中央处配置内部具有摄影透镜2的摄影透镜框3。

        在上述摄影透镜框3的上方设置透明板4,在其内部配置包含自动聚焦部分的寻像器(finder)单元(未图示)。在该透明板4的右侧部设置在被摄场为低亮度的情况下发光的闪光灯的闪光灯窗5。

        在相机外壳1的上面部设置释放钮7。用户通过按下该释放钮7来执行相机的摄影操作。另外,在外壳1的上面部设置切换摄影模式的摄影模式钮8、切换闪光灯模式的闪光灯模式钮9和表示胶卷镜头数或设定模式等的LCD显示器10。

        图3表示取下图2所示相同的外壳1的状态,(a)是表示以有源方式构成AF(自动聚焦)部分的相机的图,(b)是表示以无源方式构成AF部分的相机的图。

        在图3(a)中,在相机主体20的前面部设置内部具有摄影透镜21的摄影透镜框22、寻像器单元23和闪光灯窗24。

        在寻像器单元23中设置红外LED照明窗26、PSD(光位置检测元件)的受光窗27、寻像器透镜28、自动记秒表用LED29、摄影模式开关端子31和闪光灯模式端子32。

        另外,在该相机主体20的前面部中,在相机的夹持部上设置控制基板35,在该控制基板35上连接中继用弹性基板36A。该中继用弹性基板36A通过寻像器单元23与一体形成的寻像器用弹性基板37和螺钉38压接连接在相机主体20的上面部。另外,由中继用弹性基板36A引出来自控制基板35的信号线,通过上述螺钉38与寻像器用弹性基板37的信号线连接。

        另外,在图3(b)中,在相机主体40的前面部中设置内部具有摄影透镜41的摄影透镜镜框42、寻像器单元43和闪光灯窗44。

        在寻像器单元43中设置一体形成右传感器、左传感器的受光窗和传感器IC的传感器模块26、寻像器透镜47、自动记秒表用LED48、摄影模式开关端子50和闪光灯模式端子51。

        另外,在该相机主体40的前面部中,在相机的夹持部上设置控制基板35,在该控制基板35上连接中继用弹性基板36P。该中继用弹性基板36P通过与寻像器单元43一体形成的寻像器用弹性基板53和螺钉54压接连接在相机主体40的上面部。另外,由中继用弹性基板36P引出来自控制基板35的信号线,通过上述螺钉54与寻像器用弹性基板53的信号线连接。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基板35和中继用弹性基板36的详细结构的图。另外,这里,中继用弹性基板不是任何有源方式、无源方式下的基板,而单独作为中继用弹性基板36来进行说明。

        控制基板35使用硬质基板。在该控制基板35上设置作为运算控制部件的CPU芯片(下面简称为CPU)61、可进行有源AF电路的信号处理的接口IC(IFIC)62和红外LED驱动用驱动器63。

        在上述CPU61中事先写入可对应于多种AF模块的多个软件。另外,在控制基板35上,在相当于相机上面方向的部分中设置连接端子66、67、68、69和70。这些连接端子66-70在图1中纵向上形成为细长的形状,与装配的寻像器单元的类型无关,为共同使用的线。换言之,与内置于单元中的AF方式或AF模块的类型无关。

        在图1中,在控制基板35的右侧端部附近设置连接端子76P、76A、77P、77A、78P、78A、79P、79A、80P、80A。其中,五个连接端子76P、77P、78P、79P、80P对应于搭载无源类型的AF模块的寻像器单元43。另外,五个连接端子76A、77A、78A、79A、80A对应于搭载有源类型的AF模块的寻像器单元23。

        交替地以基本相等的间隔来配置上述连接端子76P、77P、78P、79P、80P和连接端子76A、77A、78A、79A、80A。

        因为有源AF的PSD光电流易受噪声的影响,所以从该IFIC62向着基板的外侧方向布线该信号线,减少基板上的弯折而直接引入IFIC62。即,连接端子76A通过驱动器63、IFIC62,另外,连接端子77A、78A、79A通过IFIC62分别连接到CPU61上。

        另外,因为无源AF信号阻抗低,所以易受噪声影响。因此,布线信号线,从连接端子76P、77P、78P、79P向基板外侧方向在基板上弯折后连接于CPU61上。

        另外,在该控制基板35上,分别对于有源方式、无源方式,显示配合中继用弹性基板36的连接位置的标记A、P和位置对准线。

        另一方面,在中继用弹性基板36上设置可连接在设置在控制基板35上的端子66、67、68、69、70上的连接端子86、87、88、89、90和可对应连接端子76P、77P、78P、79P、80P或端子76A、77A、78A、79A、80A的连接端子96、97、98、99、100。将来自这些连接端子86-90、96-99和100的布线导入同心圆上的压接端子部85中。另外,以控制基板35上的端子76P、76A-79P、79A的约2倍间隔来配置上述连接端子96-99。

        另外,中继用弹性基板36为了与控制基板35连接,将设置上述连接端子86-90和96-99的一侧形成为切口形状。

        下面说明控制基板35与中继用弹性基板36的连接。

        图4表示对应于有源方式的AF的寻像器单元23用的连接状态的图。另外,图4中虽然省略了中继用弹性基板36A的布线,但实际上与图1所示中继用弹性基板36同样构成。

        在表示控制基板35上标记A的位置的位置对准线中,与中继用弹性基板36A的外形相配合,通过焊接等方法来连接对应的连接端子。此时,中继用弹性基板36A的连接端子86-90连接在控制基板35的靠近连接端子66-70内侧的位置上。另外,连接端子96A、97A、98A、99A、100A分别与连接端子76A、77A、78A、79A、80A连接。

        如图4所示,控制基板35和中继用弹性基板36A的连接方式为,制作成有源AF方式的寻像器单元23用的基板单元,组装在相机主体20中。

        图5表示对应于无源方式的AF的寻像器单元43用的连接状态的图。另外,图5中虽然省略了中继用弹性基板36P的布线,但实际上与图1所示中继用弹性基板36同样构成。

        在表示控制基板35上标记A的位置的位置对准线中,与中继用弹性基板36P的外形相配合,通过焊接等方法来连接对应的连接端子。此时,中继用弹性基板36P的连接端子86-90连接在控制基板35的靠近连接端子66-70内侧的位置上。另外,连接端子96P、97P、98P、99P、100P分别与连接端子76P、77P、78P、79P、80P连接。

        如图5所示,控制基板35和中继用弹性基板36P的连接方式为,制作无源AF方式的寻像器单元43用的基板单元,组装在相机主体40中。

        图6是表示包含有源方式和无源方式两种组合的电路结构的图。

        在图6中,通过连接端子67将摄影模式开关SW2(对应于摄影模式开关端子31、50)、通过连接端子68将闪光灯模式开关SW1(对应于闪光灯模式端子32、51)、通过连接端子69和70将自动记秒表用LED105(对应于29、48)连接在CPU61上。另外,将连接端子66通过电源104、DC/CD转换器106连接在CPU61上。

        这些摄影模式开关SW1、闪光灯模式开关SW2和自动记秒表用LED105在有源方式、无源方式的两单元中共用。

        在上述CPU61上连接对应于LCD显示器10的LCD显示部107,并通过闪光灯电路108连接闪光灯装置109。

        连接在CPU61上的IFIC62具有比运算电路62a。另外,在该IFIC62上分别通过连接端子77A-79A连接PSD111,通过连接端子77A连接电容112,通过作为驱动器63的晶体管113和连接端子76A连接红外LED114。另外,该红外LED114与DC/DC转换器106连接。连接端子80A连接在CPU61的SEL端子上。

        上述PSD111、电容112、晶体管113和红外LED114仅设置在有源方式的单元内。

        另外,CPU61通过连接端子76P-79P连接在无源用AF模块116上。其中,连接在连接端子76P、77P上的监视线、输出信号线连接在CPU61内部的A/D转换部61a上。上述无源用AF模块116仅设置在无源方式的单元中。

        根据这种结构,在有源AF的情况下,红外LED114的投光像成像在PSD111上。该PSD111最近侧输出与无限侧输出的电流比由IFIC62内的比运算电路62a进行比运算,可检测出距离。

        另一方面,在无源AF的情况下,对每个象素依次由CPU61读取无源用AF模块116内的左右线传感器列的输出电压。之后,通过函数运算该图案,算出被摄体距离。

        这里,说明CPU61自动判断上述有源方式和无源方式两个组合后进行切换的方法。

        CPU61的SEL端子虽然连接在连接端子80A上,但不连接在连接端子80P上。另外,中继用弹性基板36(36A、36P)上的连接端子86和连接端子100在该基板上连接。

        因此,例如,若连接端子86是GND端子,则如图4所示,在有源用时组合控制基板35和中继用弹性基板36A的情况下,SEL端子变为GND。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无源用时组合控制基板35和中继用弹性基板36P的情况下,SEL端子变为断开。

        因此,在CPU61内拉起SEL端子的情况下,在有源用时变为L(低)电平,在无源用时变为H(高)电平。由此,通过判别CPU61的SEL端子的电平,来自动切换有源方式、无源方式的操作。

        下面,参照图7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CPU61的释放时的操作。

        当按下释放钮7时,首先,在步骤S1中,判断CPU61的SEL端子是H电平还是L电平。这里,若是L电平,则在进行对应于有源用AF模块的操作后前进到步骤S2,若为H电平,则在进行对应于无源用AF模块的操作后前进到步骤S6。

        在步骤S2中,进行PSD111的信号处理和红外LED114的照明控制后,启动IFIC62的AF电路块(未图示)。之后,在步骤S3中,边进行红外LED114的脉冲照明,边由IFIC62内的比运算电路62a处理PSD111的两端电流的比的运算值。

        接着,在步骤S4中,CPU62内的A/D转换部61a检测出来自比运算电路62a的输出数据后变为数字值。根据该数据,在步骤S5中进行被摄体距离的运算。

        另一方面,在步骤S6中,启动无源用AF模块。接着,在步骤S7中,执行向该AF模块内的线传感器(未图示)中存储光电流的操作。

        在步骤S8中,该线传感器数据通过未图示的放大器以低阻抗的电压信号输出后,由CPU61内的A/D转换部61a读取。根据该数据,在步骤S9中进行测距运算。

        在进行上述步骤S5或步骤S9的测距运算后,在步骤S10中,对应量驱动聚焦透镜(未图示)。之后,在步骤S11中,通过快门的开闭来执行曝光。在步骤S12中,进行未图示的胶卷卷回。在上述动作之后,结束释放过程。

        由此,根据本实施例,因为根据所有共用控制基板和共用的中断用弹性基板的连接位置可对应于控制不同的多种单元,所以就控制基板的批量生产效果而言,降低了设计成本,另外,设置步骤少,投资效果变大。此外,因为共用信号部分可利用同一端子来构成,所以与个别设置相比,可提高控制基板的面积效率,实现相机的小型化、成本降低。

        另外,因为由部件安装容易、价格便宜的硬质基板的控制基板和最小限度的中继用弹性基板构成,可将全部的安装费用或基板部件费用抑制得很少。

        因为控制基板上的CPU根据控制基板和公用的中继用弹性基板的连接位置来识别有源方式、无源方式后执行不同的控制,所以省略了通过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区分识别标志来分开制作基板单元的步骤,减少了麻烦,在工序上高效。另外,因为与识别记号一起在控制基板上记载了分开制作的基板位置组装位置,所以很容易知道分开制作操作。

        另外,因为分开制作时的中继用弹性基板的位置偏离方向基本与基板端面平行,所以操作者容易把握位置感觉。另外,因为公用的端子和应偏离的专用端子的排列方向基本成直角,所以操作者容易把握偏离方向的感觉。此外,偏离方向为相机正位置的垂直方向。因此,中继用弹性基板和寻像器单元的弹性基板的连接位置不向左右偏离,即使是方式不同的相机,也是中继用弹性基板的头部分的形成中易吸收的方向,相机主体等的公用设置变容易。

        另外,因为不同单元的专用端子以等间隔交替配置,所以分开制作时的偏离量少即可完成,作业容易。结果,公用端子只要稍稍变长,只用一个即可,从而实现控制基板的面积效率的提高。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虽然说明了分别对应于两种单元的无源AF和有源AF的寻像器单元,但是也可通过组合相同的控制基板和中继用弹性基板,来对应构成相同的有源AF或无源AF的控制相同方式及数据的输出形式不同。

        另外,与中继用弹性基板的连接除了寻像器单元外,也可以是其它单元。再者,适用的设备也可是相机以外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得到如下结构。

        即,

        (1)一种基板单元,具备第一印刷基板,该基板安装有可控制第一单元和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可引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的信号线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彼此连接位置向规定方向偏离后连接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和第二印刷基板,从而可适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分别是控制不同的测距单元。

        (3)根据上述(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印刷基板的偏离方向是将相机设置在正位置时的垂直方向。

        (4)根据上述(1)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由硬质基板构成,上述第二印刷基板由弹性基板构成。

        (5)一种基板单元,具备第一印刷基板,该基板安装有可控制第一单元和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可引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的信号线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印刷基板上的连接端子中,以基本相等的间隔交替配置非公用的信号线。

        (6)一种基板单元,具备第一印刷基板,该基板安装有可控制第一单元和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可引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的信号线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以基本垂直的方向配置上述第一印刷基板上的连接端子中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公用信号线的连接端子的排列方向和非公用信号线的连接端子的排列方向。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基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是相机用的基板单元,以与相机的正位置水平的方向配置上述公用信号线的连接端子的排列,以垂直方向配置非公用的信号线的连接端子的排列。

        (8)一种基板单元,具备第一印刷基板,该基板安装有可控制第一单元和功能类似但控制不同的第二单元的运算控制部件;和可引出控制上述第一和第二单元的信号线的第二印刷基板,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上述第一印刷基板和第二印刷基板连接时的相对位置,来切换对上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对应。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公用基板单元,可控制不同类型单元,面积效率好的同时,与各单元的连接容易,可将各单元的专用基板部分的面积达到最小限度,并且,组装规格和总成本良好。

        关于说明书中的部分用语的说明:参照(参照图4)

        第一端子组…连接端子66-70

        第二端子组…连接端子76P-80P和76A-80A

        共用使用的…表示有源AF用单元、无源AF用单元中共用使用连接端子66-70。

        非共用使用的…表示因为对有源AF用单元使用连接端子76A-80A、对无源AF用单元使用连接端子76P-80P,所以是[非共用使用的]。

    关 键  词:
    单元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板单元.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4633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