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防水接头.pdf

  • 上传人:g****
  • 文档编号:1136271
  • 上传时间:2018-04-02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649.7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42284.2

    申请日:

    2002.08.29

    公开号:

    CN1407667A

    公开日:

    2003.04.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6.10.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52

    主分类号:

    H01R13/52

    申请人: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德明; 安田登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2001.08.29 JP 260434/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民军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接头,该防水接头1包括一个外壳10,它具有许多端子容纳隔室11,所述端子容纳隔室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容纳连接在电线W端部的端子;以及一个电线支承盖20,它布置在外壳10的电线引出侧并用来支承电线W。电线支承盖20通过电线引出侧上的连接部29模制为外壳10的一个整体部分,在端子已被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11内之后断开连接部29,而且使电线支承盖20沿着一个与端子容纳隔室11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被并布置在电线引出侧的一个指定位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水接头,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许多端子容纳隔室,所述端子容纳隔室沿轴线方 向延伸并且容纳连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以及 一电线支承盖,它布置在所述外壳的电线引出侧并用来支承所述 电线; 其中,电线支承盖通过所述电线引出侧上的一个连接部与所述外 壳模制成为一个整体部件, 在所述端子容纳在所述端子容纳隔室内之后,断开所述连接部, 以及 使所述电线支承盖沿着一与所述端子容纳隔室所述轴线垂直的方 向移动并布置在所述电线引出侧的一指定位置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部 上的断开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线支承盖接合,致使所述电线支承盖 锚固在所述指定位置上。

    说明书


    防水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在汽车导线系统之类中电线相互连接的防水接头。

        背景技术

        按照传统,用来在汽车导线系统之类中电线相互连接的接头中,已有多种装备着防水装置的防水接头被用于在有溅上雨滴、水清洗之类危险场合的导线连接。

        例如,图6(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7-161410号)和图7(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9-289057号)所示接头作为这种防水接头已为人知晓。

        在这些接头中,图6所示防水接头包括一个外壳101以及两个防水壁103和107,所述外壳101具有许多端子容纳隔室(图中未显示)以及一个允许连接电线W的端子T进入的敞开部102,而所述防水壁103、107防止水通过敞开部102进入。还有,防水壁103和107分别包括闭合敞开部102的遮蔽部104和108,并提供电线插入开口106、110,而铰链105、109连接在外壳101上因而使遮蔽部104和108能相对于敞开部102开启和闭合。各自的防水壁103和107这样安排以致于遮蔽部104和108以相互不同的方向开启和闭合,并且在闭合敞开部102时相互重叠,因而这些遮蔽部堵塞住由电线插入开口106和110造成的间隙。此外,各自的防水壁103和107这样地安排以致于电线插入开口106和110的内边缘接触电线W的外周边,并在敞开部102闭合时支承住这些电线W。而且,在重叠在外侧的防水壁107的侧壁111上形成多个固定孔112,当敞开部102闭合时这些固定孔112紧固在外壳101侧部形成的固定凸块113上。

        因此,由于各自的遮蔽部104和108通过铰链105和109连接到外壳101上,上述结构是这样一种结构,在其中各自的防水壁103和107被形成为外壳101地整体部分,因而零件数量少,组装容易,而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图7所示防水接头包括一个外壳201、一个防水衬套203以及一个防水衬套保持盖205,所述外壳201具有许多用来容纳连接在电线W端部的端子T的端子容纳隔室202,所述防水衬套203由一种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并具有多个与各自的端子容纳隔室202对应的密封插入孔204,而所述防水衬套保持盖205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多个与各自的密封插入孔204对应的插入孔206,而且它安装在外壳201上。还有,防水衬套203和防水衬套保持盖205整体地成型以便形成一个密封部208,而且在防水衬套保持盖205的插入孔206内周边表面上布置多个具有弹性的电线保持部207。借助于用电线保持部207保持电线W,防水衬套保持盖205执行减轻在一些情况下作用在防水衬套203的密封部分上的拉力的功能,在所述情况拉力是作为电线W弯曲的结果而在电线W中产生的。因此,即便电线W在端子T被接纳之后弯曲,防水衬套203的防水性能也不会降低。

        然而,在这些传统的防水接头中已经遇到下列问题:

        明确地说,在图6所示防水接头情况下,支承电线W的遮蔽部104和108由厚度相对较小的铰链105和109连接到外壳101上,因此存在铰链105和109可能在制造和使用该接头期间损坏因此遮蔽部104和109掉落的危险。特别是重叠于内侧并且没有固定在外壳101上的遮蔽部104,由于铰链105损坏可能导致遮蔽部104掉落的危险更大。如果遮蔽板(原文如此)104掉落,不仅防止水经过敞开部102进入变得不可能,而且也不再能支承电线W。

        此外,在图7所示防水接头情况下,防水衬套203和支承电线W的防水衬套保持盖205是整体成型的,因而所需零件数量减少。然而形成防水衬套203却是昂贵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注射成型一种与防水衬套保持盖205(由合成树脂制成)不同类型的材料(一种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因而以低成本制造这样一种防水接头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根据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防水接头,它能在没有任何损伤外壳或支承电线的电线支承盖危险的情况下获得完全的防水功能,而且能使成型零件的数量减至最少,因此该防水接头能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防水接头是这样一种防水接头,它包括:一个外壳,它具有许多端子容纳隔室,所述端子容纳隔室沿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容纳连接在电线端部的端子;以及一个电线支承盖,它布置在上述外壳的电线引出侧并用来支承上述电线;其中,电线支承盖通过电线引出侧上的连接部与外壳成型为一个整体构件,在端子已被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内之后,断开该连接部,而且将电线支承盖沿着与端子容纳隔室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并布置在电线引出侧的指定位置。

        此外,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防水接头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其中,在外壳侧部上的要断开的连接部与电线支承盖接合,致使电线支承盖被固定在该指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在容纳端子之前的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1(A)显示从后面的侧部观察的透视图,而图1(B)显示图1(A)中箭头A指示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2显示在容纳端子之后的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2(A)显示从后面的侧部观察的透视图,而图2(B)显示图2(A)中箭头A指示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显示该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3(A)为平面图,图3(B)为前视图,而图3(C)为底视图;

        图4显示该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4(A)为右侧视图,图4(B)为左侧视图,而图4(C)为后视图;

        图5为显示电线、防水衬套、端子容纳隔室和电线支承盖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一个传统防水接头实例的透视图;而

        图7为另一个传统防水接头实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一个本发明实施例。图1显示在容纳端子之前的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1(A)显示从后面的侧部观察的透视图,而图1(B)显示图1(A)中箭头A指示部分的放大视图。图2显示在容纳端子之后的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2(A)显示从后面的侧部观察的透视图,而图2(B)显示图2(A)中箭头A指示部分的放大视图。图3显示该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3(A)为平面图,图3(B)为前视图,而图3(C)为底视图。图4显示该本发明防水接头,其中图4(A)为右侧视图,图4(B)为左侧视图。而图4(C)为后视图。然而,在图1至图4中,电线以及连接到电线上的端子被省略。图5为显示电线、防水衬套、端子容纳隔室和电线支承盖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1至图4中,防水接头1包括一个外壳10以及一个电线支承盖20,所述电线支承盖20布置在电线引出侧(图1前侧),即外壳10的后侧。

        此处,在外壳10内这样形成两行容纳压接在电线W端部(见图5)的端子(图中未显示)的端子容纳隔室11,使这些端子容纳隔室11沿着前后方向(轴线方向)穿过外壳10。在各自的端子容纳隔室11内形成悬臂梁式的弹性矛状物12。而且,在外壳10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锁紧构件13,它与一个配合连接器(图中未显示)在后者被接合时锁紧,并且形成一个夹紧部14,该夹紧部14在与配合连接器的锁紧松开时使用,因而它从外壳10电线引出侧的下部伸出。此外,当端子被压接在电线W的端部时,由一种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图5所示防水衬套30同时被压接在电线W的周边上,因此在端子被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11内时,防水衬套30装配进入到端子容纳隔室11的外周壁和电线W之间的间隙中,从而防止水从外侧进入。防水衬套30由一个圆筒形本体制成,该本体具有一个内部电线插入孔31和在这个防水衬套30的外圆周上形成的多个突部32,突部32在容纳时压靠在端子容纳隔室11的外周壁上。

        此外,如图1所示,电线支承盖20在一种状态被形成为外壳10的一个整体部分,在所述状态该盖在将端子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内之前,从外壳10朝右方(朝图1的右方)经过外壳10电线引出侧上的连接部29与端子容纳隔室11的轴线方向垂直地伸出。外壳10和电线支承盖20用模制一种绝缘合成树脂的方法整体地成型。

        然后,在端子已被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11内之后,通过切断连接部29使电线支承盖20沿着与端子容纳隔室11轴线垂直的方向向左移动,并布置在电线引出侧的一个指定位置上,如图2所示。当电线支承盖20定位在上述指定位置时,这个电线支承盖20装配进入到间隙15之中,所述间隙15是在电线引出侧形成端子容纳隔室的外壳10的表面18和外壳10后端部17之间形成的。在外壳10的后端部17还形成一个开口16,在电线支承盖20上形成的伸出部28(下文介绍)能布置在开口16之中。

        电线支承盖20具有一个沿着与端子容纳隔室11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矩形基部21,并在这个矩形基部21中以与端子容纳隔室11间距相同的方式形成两行电线插入孔22。各个电线插入孔22这样地安排,以致于在电线支承盖20被设置在上述指定位置时这些电线插入孔22被放置在与端子容纳隔室11相符的位置。此外,在矩形基部21内还形成两个长槽23,它们从矩形基部21的左端一直延伸到最远定位在右端的电线插入孔22。各个长槽23具有以下功能:在端子已被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11内之后电线支承盖20沿着与端子容纳隔室11轴线垂直的方向向左移动时,允许被连接在端子上的电线W通过。在各个长槽23的敞开左端内形成有助于电线W通过的引导斜面23a。此外,在电线插入孔22和长槽23周围还形成从矩形基部21向后伸出的伸出部28。

        还有,在矩形基部21的右端部上形成一个在移动电线支承盖20时使用的抓取部24,而在矩形基部21的左端部上形成一个厚度比矩形基部21小的减薄部25。在这个减薄部25的上、下表面上形成上述的连接部29。在图1(B)中看得最为清楚,连接部29用连接一个从减薄部25侧面伸出并大致呈峰顶状的第一连接部29a和一个从外壳10侧面伸出并大致呈峰顶状的第二连接部29b的方法构成。该连接部这样安排,以致于当抓取部24被抓紧以及电线支承盖20在其运动期间被推向左方时,在减薄部的第一连接部29a和第二连接部29b之间的连接点断裂。还有,形成各自的固定凸台27,以致于这些凸台从矩形基部21右侧的上、下表面伸出。在上侧固定凸台27的底部和下侧凸台27的顶部形成各自的长孔26,并在固定凸台27和长孔26之间构成梁部以便这些部分能方便地弯曲。当电线支承盖20在第一连接部29a和第二连接部29b间的连接点断裂后进一步运动到左方时,相应的固定凸台这样定位,以致于这些凸台27已跨越外壳10侧面的已断开第二连接部29b,而且电线支承盖20被布置在上述的指定位置,图2(B)对此显示得最为清楚。还有,外壳10侧面的已断开第二连接部29b被定位在电线支承盖20的相应固定凸台27和比凸台27更靠右地形成的台阶部24a之间。因此,即使电线支承盖20向右移动,固定凸台27会与第二连接部29b接合,从而防止电线支承盖20滑出。此外,在电线支承盖20向左移动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29b接触台阶部24a,从而限制电线支承盖20的运动。而且,电线支承盖20的向左移动还因电线支承盖20抓取部24的两个端部24b和外壳10侧表面10a之间的接触受到限制。因此,由于电线支承盖20是利用在外壳10侧部的已断开第二连接部29b而被固定在指定位置,电线支承盖20能借助于一种廉价结构固定在这一指定位置。

        下面将描述用来组装防水接头1的方法。

        为了组装防水接头1,如图5所示,首先将连接在电线W端部的端子与防水衬套30一起容纳在外壳10的端子容纳隔室11内。其结果是,将防水衬套30装配进入到端子容纳隔室11外周壁和电线W之间的间隙中,因而能防止水从外侧进入。

        接着,当抓取电线支承盖20的抓取部24并且沿着与端子容纳隔室11轴线方向垂直的往左方向推动盖20时,减薄部的第一连接部29a和第二连接部29b的连接点断裂,于是使电线支承盖20进一步往左移动。其结果是,相应的固定凸台27被定位,以致于使这个固定凸台跨越在外壳10侧部的已断开第二连接部29b,并且将第二连接部29b定位在电线支承盖20的固定凸台27和台阶部24a之间,因此将电线支承盖20布置在上述的指定位置上。其结果是,完成防水接头1的组装。

        当将电线支承盖20布置在上述的指定位置时,使电线支承盖20的电线插入孔22定位在与端子容纳隔室11相符的位置,于是各自的电线W被电线插入孔22支承住,如图5所示。因此,在电线W弯曲因而在电线W内产生拉力的情况下,能减轻作用在防水衬套30密封部上的拉力,于是,即使电线W在端子被接纳之后弯曲,防水衬套30的防水性能也不会恶化。此外,由于在电线支承盖20上围绕电线插入孔22和长槽23形成从矩形基部21向后伸出的伸出部28,在电线W被弯曲情况下电线W的弯曲能与防水衬套30离开一个相当的距离,因此作用在防水衬套30密封部上的拉力能明显地减小。

        此外,在电线支承盖20已布置在上述的指定位置之后,不再存在损伤电线支承盖20或外壳10的危险。因此,能借助于该防水衬套30获得完全的防水功能。

        而且,由于外壳10和电线支承盖20通过连接部29整体地成型,所需成型件的数量能减至最少。此外,由于外壳10和电线支承盖20用模制同一种合成树脂的方法形成,防水接头1能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上文已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受该实施例限制;各种变形和替代均属可能。

        例如,外壳10内形成的端子接纳孔(原文如此)11和电线支承盖20内形成的电线插入孔22不局限于两行,而可以做成一些另外的结构形式。

        在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防水接头中,如上所述,电线支承盖通过电线引出侧的一个连接部成型为外壳的一个整体部分,而且在端子已被容纳在端子容纳隔室内之后,断开该连接部,于是使电线支承盖沿着一个与端子容纳隔室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并被布置在电线引出侧的一个指定位置。因此,在电线支承盖已被布置在上述的指定位置之后,不存在损伤电线支承盖或外壳的危险,因而能借助于该防水衬套获得完全的防水功能。此外,由于外壳和电线支承盖通过上述的连接部整体地成型,所需成型零件的数量可减至最少,因而该防水接头能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此外,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防水接头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其中,由于在上述外壳侧部的上述要断开连接部与上述电线支承盖的接合,将上述电线支承盖固定在上述指定位置。因此,使电线支承盖借助于一个廉价结构可固定在上述指定位置。

    关 键  词:
    防水 接头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防水接头.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3627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