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操作方法,尤其是W-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的改进。背景技术
图23表示一种W-CDMA通信系统即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无线电接入网(RAN)1配置了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4,5,以及B节点6到9,该无线电接入网通过Iu接口连接到核心网(CN)3作为交换网。B节点6到9是进行无线电传送/接收的逻辑节点,以及更具体地是无线电基站设备。
B节点与RNC之间的接口称为Iub,并且Iur接口也被标准化为RNC之间的接口。每个B节点覆盖一个或者多个小区10并且经由无线电接口连接到移动单元(UE)2。RNC管理B节点并且有选择地组合以及拆分无线电路径。在这儿注意,图23所示的结构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做了详细规定。
图24显示了图23所示的W-CDMA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接口的协议结构。如图24所示,该协议结构由三个协议层组成:表示为L1的物理层(PHY)11,表示为L2的数据链路层12,以及位于数据链路层12上层并表示为L3的网络层(RRC:无线电资源控制)13。数据链路层L2包括MAC(媒体接入控制)层121以及RLC(无线电链路控制)层122两个子层。
图24中的椭圆指示在层或子层之间的业务接入点(SAP),其中RLC子层122与MAC子层121之间的SAP提供逻辑信道。也就是说,提供从MAC子层121到RLC子层122地逻辑信道,并且该逻辑信道按照功能以及信号的逻辑属性进行分类以及根据其传送的信息内容来表征。所述逻辑信道包括,如,CCCH(公用控制信道)以及PCCH(寻呼控制信道)的公共信道,DCCH(专用控制信道)以及DTCH(专用业务信道)的专用信道,等等。
MAC子层121以及物理层11之间的SAP提供传输信道,该信道由物理层11连接到MAC子层121。传输信道通过其传输形式进行分类并且根据经由无线电接口如何传送信息和传送什么信息来表征。所述传输信道包括,例如,FACH(前向接入信道)、RACH(随机接入信道)、PCH(寻呼信道)、DCH(专用信道)等等。
网络层(RRC)13通过提供控制信道的C-SAP来控制物理层11和数据链路层12。图24所示的协议结构在ARIB STD T36-25.301v.3.8中已经详细规定。
在常规技术中,存在控制信令的C(控制)平面,以及传送用户数据的U(用户)平面。
在常规技术中的无线电接入网(RAN)1的RNC 4,5是在其中对C平面以及U平面的功能进行物理整合的设备。通过所述在其中整合上述两个功能的单个装置,无线电载体业务被提供给移动单元。
在包括这样一个整体地具有U平面和C平面两种功能的通用RN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我们需要增强C平面的功能,那么无论如何该RNC本身应该被加入该系统中。同样,如果我们需要增强U平面功能,那么无论如何该RNC本身应该被加入该系统。因此,该通用RNC的构造使得构造一个具有高度可缩放性的系统相当困难。
在无线电接入网中,可以想象从通用RNC分离出C平面和U平面,然而,为了实现这样的分离,负责C平面的装置需要运用由负责U平面的装置提供的载体业务来接收或传送信号到移动单元。因此,有必要在负责C平面的装置与负责U平面的装置之间设置一个逻辑连接以便传送/接收信号。
此时,还存在一些缺点:负责U平面的装置必须标识多个逻辑连接以便提供合适的载体业务,同样负责C平面的装置必须标识该逻辑连接以便从移动单元接收信号或者传送信号到移动单元。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中负责C平面的功能和负责U平面的功能可以被分成物理上相互独立的装置,从而增强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控制操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包括移动单元、无线电基站设备、以及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包括:用户平面控制装置,用于载送有关移动单元的用户数据;以及用于控制信号的控制平面控制装置,该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在物理上分离,其中,响应外部请求,在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之间通过使用逻辑连接标识符来控制用于信令的逻辑连接的设置。
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外部请求包括表明信号目的地的传送目的标识符,该控制平面控制装置响应该外部请求而传送该信号,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确定逻辑连接标识符以响应该外部请求的装置,并且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用于产生对应于该逻辑连接标识符的逻辑连接的装置。此外,控制平面控制装置包括将该逻辑连接标识符与传送目的标识符相关联并记录所述关联的装置,而用户平面控制装置包括装置,用于记录该逻辑连接标识符和载送信号的无线电载体,将逻辑连接标识符与无线电载体相关联,并记录所述关联。
此外,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以及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两者都包括装置,用于将含有逻辑连接标识符的报头加到该信号中,以及在所述逻辑连接上传送所产生的信息。所述控制平面装置和用户平面装置还包含在逻辑连接上接收信息并从经由该逻辑连接的数据中删除报头的装置。用户平面控制装置还包括经由无线电载体传送所述信号到移动单元的装置。该逻辑连接对应于公共信道或者专用信道。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操作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用于载送与移动单元相关的用户数据的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以及用于控制信号的控制平面控制装置,所述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在物理上分离,所述方法包括:响应外部请求,利用逻辑连接标识符在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之间设置并控制逻辑连接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控制操作方法中,所述外部请求包括指示信号目的地的传送目的标识符,该信号由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传送以响应所述外部请求。同样的方法包括:在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的至少一个中响应外部请求,而确定逻辑连接标识符的步骤;以及在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与用户平面控制装置的每一个中都产生对应于逻辑连接标识符的逻辑连接的步骤。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控制平面控制装置中使所述逻辑连接标识符和传送目的标识符相互关联地记录的步骤;以及在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中记录所述逻辑连接标识符和载送信号的无线电载体的标识符,把该逻辑连接标识符与该无线电载体相关联,并且记录该关联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操作方法包括步骤:在控制平面控制装置和用户平面控制装置中的每一个中,将包含逻辑连接标识符的报头加到信号中并在逻辑连接上传送所述产生的信息。
本发明的操作将被描述如下。根据本发明,所述的逻辑连接设置在负责C平面的C(控制)平面功能以及负责U平面的U(用户)平面功能之间,因此常规整体配置的C平面功能以及U平面功能可以相互在物理上分离,这就允许多个C平面功能控制多个U平面功能,从而增强可扩展性以及灵活性。
此外,当上述两个功能被如此分离时,负责控制平面的功能部分在向移动单元提供信号时,需要利用由负责用户平面的功能部分所准备的无线电载体,因此必须在C平面功能以及U平面功能之间设置逻辑连接。此时,如果U平面功能没有分辨出逻辑连接和无线电载体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也就不能向正确的移动单元提供信号。本发明中,逻辑连接被分配一个标识符以便能够可辨别地管理在逻辑连接和移动单元或者无线电载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移动单元使得能够适当地进行接收和传送,并且利用该逻辑连接的网络系统使得能够灵活地应付所述网络系统中其他元件的变换。由于报头不包含表示用户ID(标识符)、无线电载体ID等的信息,因此可以实现网络系统中其他元件的变换的灵活性,由此提供一个优点:例如,即使在指示用户的ID的数据长度变化的时候,与逻辑连接相关的功能的改变仅仅需对表格的尺寸进行(例如,图15)。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具有高度可缩放性的系统的实例的示意图,该高度可缩放性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
图3是表示当设置专用控制信道(DCCH)时,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与移动单元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4表示当设置CCCH公共信道时,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与小区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5表示当设置寻呼区域域时,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与寻呼区域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C平面服务器的功能框图;
图7是表示U平面服务器的功能框图;
图8是表示通过C平面服务器以及U平面服务器之间的逻辑连接传送C平面信息的格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所述逻辑连接设置方法1的操作次序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述逻辑连接设置方法2的操作次序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述逻辑连接设置方法3的操作次序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述逻辑连接设置方法4的操作次序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所述逻辑连接设置方法5的操作次序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所述逻辑连接设置方法6的操作次序示意图;
图15是表示C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ID表105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U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ID表206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U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ID表206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C平面服务器的逻辑连接ID表105的另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具有多个C平面服务器以及U平面服务器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20是表示属于图19中U平面服务器42a的C平面服务器与小区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图21是表示属于图19中C平面服务器41a的移动单元与C平面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图22是表示属于图19中C平面服务器41a的其他C平面服务器的使用状态表;
图23是表示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系统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RAN中的协议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框图,其中与图24中同样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和字母来表示。如图1所示,RNC 4被分离,因此其构造为彼此分离的C平面服务器(CPS:控制平面服务器)41和U平面服务器(UPS:用户平面服务器)42,C平面服务器41相当于负责用于控制信令的C平面的控制功能部分,而U平面服务器42相当于负责用于载送用户数据的U平面的控制功能部分。在服务器41和42之间设置了逻辑连接组43(稍后详细描述)。
更具体地,C平面服务器41具有在RRC层13上产生和终止RRC消息的功能,并且U平面服务器42具有对MAC层121和RLC层122负责的功能。在使用U平面服务器42中的MAC层121以及RLC层122所提供的功能后,RRC消息被传送到C平面服务器41上的RRC层13以及移动单元。
因此,图24所示的现有无线电接口协议结构中,表示为L1的物理层(PHY)11、表示为L2的数据链路层12、以及表示为L3的网络层13分别被分成B节点(无线电基站设备)6、U平面服务器42、以及C平面服务器41。图1中MAC层121以及RLC层122之间的连通性与图24的实例相同,因此在这里就省略了。
通过C-SAP(控制业务接入点)装置,C平面服务器41中的RRC层13控制B节点中的物理层11以及U平面服务器42中的MAC层121以及RLC层122。来自MSC(移动交换中心)31以及SGSN(服务GPRS(全球分组无线电业务)交换节点)32中的任意一个的信号在C平面服务器41中被终接以便进行处理。
MSC 31具有电路交换功能而SGSN 32具有分组交换功能,所述两者都包含在图23所示的核心网(CN)3中。用户数据通过U平面服务器42在移动单元(UE)2与MSC 31和SGSN 32的每个之间传递。
如图1所示设备的构造使配置一种具有高度可缩放性的系统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只增加C平面服务器41来增强信号处理能力,并且只增加U平面服务器42来增加要处理的用户数据总量。此外,U平面服务器42中的每一层之间相互不相关,并且它们由C平面服务器41中的RRC 13来控制,从而使它们能够实现为独立的装置。
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相互分离的C平面服务器(CPS)和U平面服务器(UPS)之间可以维持可缩放性的示意图。C平面服务器41a到41c以及U平面服务器42到42c通过如IP网络300这样的通信网相互连接。C平面服务器以及U平面服务器通常集成为一个单独的RNC装置,因此为了扩展而需要增加所述RNC本身。然而,执行如呼叫处理这样的信令处理的C平面服务器会有随着呼叫量的升高而缺乏处理能力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通过增加一个新的C平面服务器就可以轻易地分散处理。例如,如果使用一个算法,其输入为移动单元数目而其输出为要使用哪个C平面服务器,并且C平面服务器的数目从二提高到三,那么呼叫处理能力提高大约1.5倍。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增加向移动单元传输的数据或者从移动单元接收的数据,传递用户数据的U平面服务器可能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在该情况下,通过增加新的U平面服务器就可以轻易地分散处理。例如,使二个U平面服务器42a、42b中的每一个被B节点6a到6f中的三个节点从属地连接的构造将改变,以便使三个U平面服务器42a、42b和42c中的每一个被B节点6a到6f中的2个节点来从属地连接,这容易地允许传送用户数据的能力增加大约1.5倍。
因此,为了如图2所示的通过在物理上分离C平面服务器以及U平面服务器从而配置具有高度可缩放性的系统,必须在C平面服务器以及U平面服务器之间设置并且控制逻辑连接43(见图1)。在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逻辑连接43具有三类配置。第一类配置对应于专用控制信道(DCCH),第二类配置对应于公共控制信道(CCCH),第三类配置对应于寻呼区域(寻呼区域对应于多个寻呼控制信道(PCCH))。
图3表示相应于DCCH逻辑连接的设置实例,其中逻辑连接43a,43b设置在C平面服务器41和U平面服务器42之间,并且无线电载体50a,50b分别设置在U平面服务器42和移动单元2a,2b之间。逻辑连接43a对应于移动单元2a,并且逻辑连接43b对应于移动单元2b。应当指出,可以为一个移动单元设置多个无线电载体和逻辑连接。
图4表示相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的设置实例,其中逻辑连接43c,43d被设置在C平面服务器41和U平面服务器42之间,并且分别对应于与小区10a,10b相关的无线电载体50c,50d。对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被设置,例如,每个小区一个逻辑连接。
图5表示对应于寻呼区域(与多个PCCH相关)的逻辑连接设置的实例,其中逻辑连接43e,43f被设置在C平面服务器41以及U平面服务器42之间,并且分别对应于与寻呼区域20a,20b相关的无线电载体50e,50f。与多个PCCH对应的逻辑连接被设置,例如,每个寻呼区域一个逻辑连接。
图6表示C平面服务器41的功能框图,而图7表示U平面服务器42的功能框图。两个附图主要指明了如上所述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的逻辑连接的设置和控制的功能,这是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首先参考图6,C平面服务器41包括控制部分100、C平面信息管理部分101、报头部分102、用于U平面服务器的接口部分103、逻辑连接产生部分104、以及逻辑连接ID(标识符)表105。
控制部分100管理整个装置(服务器),而C平面管理部分101具有用于移动单元的C平面功能。所述报头部分102包括增加或者删除(终止)一个标识通过所述逻辑连接的信号的报头的功能。具有该报头的信号格式如图8所示。
参考图8,被加入信号的报头包括用于标识逻辑连接的ID,其中通过该逻辑连接传送所述信号。所述ID被设计为包含用于标识对此负责的信号服务器的信号服务器ID,以及由C平面服务器管理的逻辑连接ID,只要C平面服务器ID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就允许在全世界共同利用该逻辑连接ID,从而提供通用性,然而并不局限于该实例。
逻辑连接产生部分104设置或者释放所述逻辑连接。逻辑连接ID表105是用于管理在逻辑连接产生部分104中产生的逻辑连接的设置的表,其中记录了逻辑连接ID和移动单元(见图3)、所述小区(见图4)、寻呼区域(见图5)等等信号传送目的地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7表示U平面服务器42的功能框图,该U平面服务器42包括控制部分200、逻辑连接产生部分201、报头部分202、用于C平面服务器的接口部分203、用于移动单元的接口部分204、载体业务部分205以及逻辑连接ID表206。
控制部分200管理整个服务器,并且逻辑连接产生部分201建立或者释放所述逻辑连接。报头部分202具有增加或者删除报头(见图8)的功能,该报头标识通过所述逻辑连接传送的信号。载体业务部分205管理用于移动单元的U平面服务器42的无线电载体配置。逻辑连接ID表206是用于管理逻辑连接产生部分201中产生的逻辑连接的配置的表。逻辑连接ID与代表无线电载体的载体ID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所述表中。
图9到14表示按照本发明各实施例操作的示意图并且按顺序显示逻辑连接过程。图9到11是表示逻辑连接配置的方法1到3的次序图,该方法基于U平面服务器接收外部请求从而建立逻辑连接的情况。
首先,参见图9,当外部请求通知U平面服务器需要传送信号到所述移动单元(其他情况下到所述小区或者寻呼区域)时,逻辑连接产生部分201被激活以便获得逻辑连接ID(u),并且存储ID(u)到表206(步骤S1),然后传送包括所述ID(u)以及外部请求的逻辑连接请求消息到C平面服务器(步骤S2)。该消息由图1所示的C-SAP传送(一种在系统启动中预置的控制连接)。
当C平面服务器接收到该消息时,逻辑连接产生部分104确定逻辑连接ID(c),在表105中存储所述ID(c)、ID(u)以及该信号将被传送到的移动单元ID(2a)(步骤S3)。所述移动单元ID是从包含在逻辑连接请求消息中的外部请求中获得的。该外部请求包括移动单元ID、小区ID或者寻呼区域ID。
此时所述表105的实例如图15所示。注意,在逻辑连接用于图4和5所示的CCCH或者多个PCCH的情况下,″终端ID″,″小区ID″或者″寻呼区域ID″被分别存储在图15的表105中。
逻辑连接产生部分104传输包括ID(u)和ID(c)的逻辑连接确认消息到U平面服务器(步骤S4)。通过图1中的C-SAP(采用在系统启动中预置的控制连接)传输该消息。U平面服务器接收该消息,将由C平面服务器确定的ID(c)与U平面服务器本身已经确定的ID(u)相关联,并且将它们存储在表206中(步骤S5)。接下来,在具有移动单元ID(2a)的移动单元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载体业务部分205设置无线电载体50a,并且该载体的ID(50a)与ID(u)关联地存储在表206中,如图16所示。因此,逻辑连接被建立在U平面服务器和C平面服务器之间。
利用这样获得的逻辑连接,图8中加入报头的C平面信息从C平面服务器传输到U平面服务器,并且报头被删除的C平面信息通过无线电载体50a从U平面服务器传输到移动单元2a。
图9所述的方法1是一种U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并且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两者都确定逻辑连接ID的方法,而图10所述的方法2是U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但仅仅U平面服务器确定逻辑连接ID的方法。
更具体地说,U平面服务器响应外部请求而确定并且在表206中记录逻辑连接ID(u)(步骤S11)。包括ID(u)的逻辑连接请求消息从U平面服务器传送到C平面服务器(步骤S12)。该消息通过图1所示的C-SAP传送。接收到该消息的C平面服务器在表105中记录逻辑连接ID(u)(步骤S13),并且传送逻辑连接确认消息(包括ID(u))到U平面服务器(步骤S14)。该消息通过图1所示的C-SAP传送。
图17表示U平面服务器的表206中的内容,图18表示C平面服务器的表105中的内容。在图18的表105中,″移动单元ID″,″小区ID″或者″寻呼区域ID″被与图3到5中的各种情况对应地记录。
图11所示的方法3是一种U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并且C平面服务器确定逻辑连接ID(c)的方法。U平面服务器响应外部请求而传送逻辑连接请求消息到C平面服务器(步骤S21)。该消息通过图1所示的C-SAP传送。接收到该消息的C平面服务器确定并且在表105中记录逻辑连接ID(c)(步骤S22),然后传送包含ID(c)的逻辑连接确认消息到U平面服务器(步骤S23)。该消息通过图1所示的C-SAP传送。U平面服务器将ID(c)与载体ID关联起来并且记录在表206中,该步骤与上文描述相同(步骤S24)。
如上所述的方法1到3适用于在还没有设置小区并且C平面服务器与U平面服务器之间也不存在逻辑连接的情况下配置逻辑连接。小区的配置指的是移动单元与无线电基站之间的同步信道、广播信息的信道、其他公共信道以及寻呼信道的配置。C平面服务器通过C-SAP可以为U平面服务器确定小区配置内容并且执行必要的小区配置处理。在下文实例中的逻辑连接对应于公共信道以及多个寻呼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一个小区建立请求的等价物(相应于外部请求)从B节点输入到U平面服务器时,逻辑连接请求消息从U平面服务器传送到C平面服务器,如图9到11所示,并且对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和对应于多个PCCH的逻辑连接也如图9到11所示地设置。U平面服务器保存表206用于识别对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和对应于CCCH的无线电载体ID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对应于多个PCCH的逻辑连接的情况下,U平面服务器像上面一个一样保存表206。
图12到14表示逻辑连接配置方法4到6的次序图,并且表示C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情况下的实例。首先参见图12,当接收外部请求以便传送信号到移动单元时,C平面服务器确定逻辑连接ID(c),以及将该逻辑连接ID(c)与移动单元ID关联起来,并且记录在表105中(步骤S31)。C平面服务器传送包含ID(c)的逻辑连接请求消息到U平面服务器(步骤S32)。接收到该消息的U平面服务器确定逻辑连接ID(u),以及将ID(u)与C平面服务器所确定的逻辑连接ID(c)相关联并且在表206中记录上述关联(步骤S33)。
U平面服务器传送包括ID(u)和ID(c)的逻辑连接确认消息到C平面C平面服务器(步骤S34)。接收到该消息的C平面服务器将逻辑连接ID(c)与ID(u)相关联并且在表105中记录上述关联(步骤S35)。因此U平面服务器建立无线电载体,并将对应于无线电载体的载体ID与ID(u)相关联并且在表206中记录上述关联。
图12中的方法4表示一种C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并且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两者都确定逻辑连接ID的方法,该方法相当于图9中的方法1。图13中的方法5是一种C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并且仅仅C平面服务器确定逻辑连接ID(c)的方法,该方法相当于图10中的方法2。
图14中的方法6是一种C平面服务器首先被激活并且仅仅U平面服务器确定逻辑连接ID(u)的方法,该方法相当于图11中的方法3。
上面描述的方法4到6适用于在移动单元和C平面服务器之间要求设置新的专用信道并且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不存在对应于DCCH的逻辑连接的情况下设置逻辑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当从移动单元向C平面服务器输入DCCH设置请求(对应于外部请求)时,C平面服务器传送逻辑连接请求到U平面服务器,此时DCCH设置请求包括移动单元ID。DCCH设置请求消息在对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上被接收,并且使用上文所述的C-SAP传送上述逻辑连接请求。
图19是一个系统框图,表示那些C平面服务器(CPS)41a到41n以及U平面服务器(UPS)42a到42m通过如IP网络300这样的方式相互连接。在这种系统中,必须确定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中的哪一个服务器涉及逻辑连接的设置。当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被指定时,设置逻辑连接的方法必然由图9到14所示的方法1到6来确定。
用于指定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的方法将被描述,其中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将设置逻辑连接。在没有设置小区而且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也不存在逻辑连接,并且U平面服务器传送小区建立请求到无线电基站的情况下,将采用下列方法。
例如,U平面服务器42a根据小区ID在C平面服务器之间进行选择。小区ID包含在小区建立请求中。该选择以图20所示的表为根据。当C平面服务器被指定时,根据图9到11所示的方法1到3中的任意一种方法设置CCCH或者寻呼区域的逻辑关系。
接下来,在移动单元和C平面服务器之间需要设置新的专用信道并且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不存在对应于DCCH的逻辑连接的情况下,采用下列方法。
U平面服务器接收来自移动单元的DCCH设置请求消息之后,利用对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将该请求消息传送到C平面服务器。例如,来自属于小区1的移动单元的DCCH设置请求消息被U平面服务器42a接收(见图20中的表),此后所述请求消息被利用对应于CCCH的逻辑连接传送到C平面服务器41a。DCCH设置请求消息在C平面服务器41a中进行处理,并且对应于DCCH的逻辑连接根据上文所述的方法4到6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设置。
换句话说,C平面服务器41a接收的DCCH设置请求消息从C平面服务器41a传送到C平面服务器41b,而C平面服务器41b根据方法4到6中的一种建立对应于DCCH的逻辑连接。此时,基于下列准则从多个C平面服务器中选出一个C平面服务器41。
也就是说,存在一些可能的方法选择一个C平面服务器,例如,C平面服务器41a具有一个移动单元和C平面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如图21所示,基于该表来确定一个C平面服务器,或者C平面服务器41a随机选择一个C平面服务器,或者C平面服务器41a通过保存图22所示的表而明了其他C平面服务器的使用状态,基于该表选择一个处于非使用状态的C平面服务器。可选地,可以设想预先指定特定的C平面服务器作为缺省服务器。
尽管为了便于了解本发明,已经使用具体实例描述了优选实施方案,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变化和修改。此外,本发明更适合于W-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然而,显然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负责控制平面的C平面服务器和负责用户平面的U平面服务器之间设置逻辑连接,因此,常规整体配置的负责控制平面的功能和负责用户平面的功能可以物理上彼此分离,这允许仅仅一个控制平面的功能去控制多个用户平面的控制功能,从而有效地增强可扩充性和灵活性。
此外,由于在向移动单元提供控制平面信息时,负责控制平面的功能部分需要利用由负责用户平面的功能部分来准备的无线电载体,因此这种功能的分离引发了在C平面服务器和U平面服务器之间设置逻辑连接的必要性。此时,如果U平面服务器没有识别出逻辑连接和无线电载体之间的对应关系,那么也不能向正确的移动单元提供信号。本发明中,逻辑连接被分配了标识符从而能够可识别地管理逻辑连接和移动单元或者无线电载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就使得能够正确地提供信号给移动单元,并且进一步使得能够灵活地应付网络系统的改变。
由于报头不包含表示用户(移动单元)ID、无线电载体ID等等的信息,因此可以灵活实现网络系统的变化,从而提供一个优点:使得例如即使在指示用户的ID的数据长度改变的时候,与逻辑连接有关的功能的改变仅仅对表的尺寸进行(例如,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