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过应力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可用于传输高压功率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连接各种形式的电气和电子设备。例如,一些电连接器连接印刷电路板和电线,它们用于向器具或共用设备例如灯具或镇流器传送功率。许多器具和共用设备需要大的功率进行工作。例如,许多装置,例如照明装置需要高的电压才能在可接受的程度上工作。
典型的连接器包括保持着多个电接点的壳体。每个电接点具有被接收并被保持在印刷电路板的插座内的插头。一般地说,连接器是一种电线/接点的接口,其中,电线和器具或公共设备相连。电信号例如功率信号被从印刷电路板传递到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接着又把信号传递给电线。
许多连接器通过把电线挤在或夹在电接点和连接器壳体的壁之间使电接点和电线相连。这至少部分地通过具有能够施加一个分力的弹性偏置元件的电接点来实现。为了从电连接器中除去电线,一般使电接点偏斜而离开电线,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不再存在(或者使两者之间的摩擦足够小,从而使电线能够被除去)。如果超过力常数,则电接点的弹性将丧失。当失去弹性时,电接点便不能返回其原始位置,因而电接点便不在足以和电线接触的位置。因而,在从连接器除去电线时必须格外小心,以便确保连接器内地电接点保持合适的弹性。
此外,许多电连接器不适用于高压应用。即,由于在电接点之间的电弧和电接点之间的不足的隔离层使得电接点不能足以应对高压。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保持被容纳在电连接器内的电接点的合适的弹性。此外,需要一种适合于高压应用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电接点和电线的电连接器装置,所述电连接器装置包括壳体和防过应力元件。所述壳体具有保持电接点的接点室。所述电接点在一个运动范围内具有弹性。所述防过应力元件被提供在所述接点室内。防过应力元件位于所述运动范围内,用于限制所述电接点的偏转。
所述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用于盖住所述接点室的一侧的接点盖。所述防过应力元件可位于接点盖上。所述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一个使得所述电连接器装置能够打开和闭合的铰链。
所述电连接器装置还包括位于接点室内的电接点的每侧上的交错壁。所述交错壁为所述电接点遮蔽电孤。所述交错壁具有接近所述壳体的敞开的底部的具有非直线轮廓的边缘。
此外,在所述壳体内可以提供接点偏转元件。所述接点偏转元件使电接点沿着所述运动范围偏转,直到所述电接点和所述防过应力元件靠接。选择地,所述电连接器装置可以包括让用于使所述点接点偏转的工具能够通过的偏转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构成的电连接器的轴测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的剖开的轴测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完全装配好的电连接器的轴测图;以及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横截面图。
上面的发明概述以及下面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当参照附图阅读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一些实施例。不过,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构成的电连接器10的轴测图。电连接器10包括接点壳体12和接点盖14,所述接点盖可以和接点壳体12形成一个整体。接点壳体12通过活动铰链16和接点盖14相连,所述铰链使得接点盖14能够枢转,以便打开和闭合电连接器10。
接点壳体12包括暴露接点室18的敞开端13,所述接点室接收并保持着电接点(下面说明)。电接点可以通过敞开端13装入接点室18内。另一种方案是,敞开端13可位于接点壳体12的侧部或顶部,使得电接点可以装入接点壳体12内。
每个接点室18由两个侧壁20和后壁22限定,它们限定一个内部空腔24,电接点被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侧壁20和后壁22包括在侧壁20的内表面上的外装的部分21(在腔体24内)。外装部分21包括交错元件25,其使得能够和接点盖14上的相应的特征(交错壁34和防过应力元件36合适地匹配(下面说明)。外装部分21和交错元件25具有非直线的轮廓,其被接合,以便和接点盖14上的相应的结构匹配(下面说明)。每个接点室18包括和相应的电线槽26连通的电线通路(未示出)。所述电线通路使得能够形成从导线槽26进入相应的接点室18的通路。此外,接点壳体12具有锁定接合槽28,其接收并保持位于接点盖14上的相应的栓锁元件(栓锁元件84,图4)。
接点盖14包括壳体匹配元件30。通过连接元件32,可以使相邻的壳体匹配元件30相连,连接元件32可以和壳体匹配元件30形成一个整体。每个壳体匹配元件30的构型使得能够和相应的接点室18匹配,使得壳体匹配元件30当匹配在一起时(即当接点盖14闭合时)配合于接点室18内。每个壳体匹配元件30包括位于每端的交错壁34,中间边缘42和从接点盖14的底壁38向外凸出的防过应力元件36。交错壁34、中间边缘42和过应力元件36可以由塑料制成,相应于接点壳体的交错元件25,从而形成包围着电接点的基本上邻接的隔离层。交错壁34和底壁38结合,限定接点通道40,接点通道接收并保持电接点的部分。
当接点盖14在电接点插入接点壳体12之后在接点壳体12上闭合时,防过应力元件36伸入接点室18的内腔体24内。即,防过应力元件36比接点室18的交错元件25的相应的匹配壁厚,从而在接点室18内形成一个支架或边缘。此外,交错壁34的厚度可以大于交错元件25的相应的壁的厚度。此外,如下所述,在电接点插入电连接器10之后,电接点的一部分被交错壁34骑跨着。
在把电接点插入接点室18时,接点盖14在铰链16上枢转,从而和接点壳体12接合。位于壳体匹配元件30上的栓锁元件(未示出)和在接点室12内形成的栓锁接合元件28可栓锁地接合。因而,电连接器10接收并牢固地保持着多个电接点。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4上的电连接器10的剖开的轴测图。如图2所示,电连接器10还可以包括被保持在通路47内的接点偏转元件46。所述接点偏转元件46包括接点靠接部分48,具有边缘51和运动限制边缘52的斜面栓锁元件50和按钮54。
电接点56位于接点室18内。电接点56包括和弯曲的过渡部分60形成一个整体的电线接触部分58。所述过渡部分又和第一保持部分62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保持部分具有一系列的保持边缘64,第一保持部分62被接收并被保持在接点室18内。第一保持部分62又和第二保持部分66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保持部分被接收并被保持在壳体匹配元件30的接点通路40内。第二保持部分66可以包括屏蔽部分68,其被两个交错壁34骑跨着,中间部分70被接收并被壳体匹配元件30的中间边缘42支撑着。电路板接合部分72和中间部分70形成一个整体。电路板接合部分72,或者电插脚,被在印刷电路板44内形成的插座74接收并保持着。
如上所述,电线76可位于导线槽26内。电线76从导线槽26通过在接点壳体12内形成的电线通路78。另一种方案是,电线76可以不被导线槽26支撑着。
电线76包括裸露的导电部分80,其通过通路82。裸露的导电部分80位于电连接器10内,使得其接触电线接合部分58。当电线76进一步往电连接器10运动时,裸露的导电部分80被挤在电线接合部分58和电连接器10的内壁之间。因而,在电接点56的电线接合部分58和电线76的裸露的导电部分80之间建立物理接触。
因为电接点56和电线76可以彼此处于物理接触,所以在电接点56和电线76之间能够建立电通路。电信号可以从电路板接合部分70通过电接点56输入到电线接合部分58。然后,电信号从电接点56的电线接合部分58输入到电线80的裸露的导电部分80。
电连接器10非常适用于高压应用,这一部分是因为具有交错壁36。电接点56的一部分位于接点通路40内,使得它们被夹在两个交错壁36之间。交错壁36在两个相邻的电接点56之间提供一个较长的电流通路。因为电流通路较长,便能够确保在电接点56之间承受的电压较高。因而,电连接器10可用于高压应用。此外,交错壁36作为相邻的电接点56之间的屏蔽,因而减少在接点之间的电孤效应。一般地说,接点室18和壳体匹配元件30的匹配在相邻的电接点之间提供一个屏蔽和较长的电流通路。即,在接点室18和壳体匹配元件30之间形成的邻接的隔离层提供在电接点之间的附加的隔离层。位于接点室18的侧壁20的内表面上的非直线轮廓的外装部分21和壳体匹配元件30的相应的非直线轮廓的交错壁34形成邻接的隔离层。因而,在接点室18和壳体匹配元件30配合时,在电接点之间形成附加于侧壁20的隔离层。
图2表示处于偏转位置的电接点56。电接点56沿线C的方向对接点偏转元件46施加一个力,同时接点偏转元件46沿线A的方向对电接点施加一个力。电接点56具有一个力常数。如果施加在电接点56上的力在超过所述力常数的范围内,则电接点56便失去弹性。当电连接器10被完全装配好时,防过应力元件36位于电接点56的电线接合部分58的下方或下面。防过应力元件36位于电接点56的偏转范围内。防过应力元件36确保电接点56不会运动或偏转到超过其力常数的位置。即,防过应力元件56帮助维持电接点56的弹性,借以保证电接点56和相应的电线76的正确的接合。电接点56被运动或者被偏转,使得电线76可以从电连接器10中被除去。
为了从电连接器10中释放电线76,可以使电接点76偏转。如上所述,当电线76在电连接器10内处于完全接合的位置时,电线76被挤在电接点56和接点壳体12的内壁之间。为了解除电线76的接合,可以通过启动接点偏转元件46使电接点56偏转。
为了解除电线76和电连接器10的接合,使按钮56沿线A的方向接合。即,借助于工具,例如小的改锥朝向电接点56接合。施加到按钮54上的力被传递到接点靠接部分48上,接点靠接部分最终和电接点56的电线接合部分58接触。按钮56被继续接合,直到电线76不再和电接点56接触(或者直到达到这样的接触,使得电线76可以从电连接器10中被除去)。
和弹簧类似,电接点56具有特定的力常数,或者张力,超过所述力常数,电接点56则不再返回其原始位置。即,如果电接点56被推过某个点,则电接点不再返回其原始位置,或者不再施加足够的压力和电线76实现合适的接触。换句话说,如果电接点56被推过某个点,则电接点56失去其弹性。为了确保电接点56不会过应力(即被推动或者接合经过某个点,从而使之失去其原有的弹性),电连接器10包括防过应力元件36。此外,接点偏转元件46包括运动限制边缘52,其帮助阻止电接点56发生过应力。
当接点偏转元件46被沿线A向下推入电接点46中时,运动限制边缘52也沿线A的方向行进。接点壳体12包括支架(未示出)。当接点偏转元件46沿线A的方向运动时,其遇到所述支架。当接点偏转元件46达到其运动范围的下限时,支架和运动限制边缘52接触。即,运动限制边缘52和支架的接合限制接点偏转元件46可以朝向电接点56运动的程度。所述支架的位置被这样设置,使得接点偏转元件46的运动在接点偏转元件46可以把电接点推过电接点可以失去或基本失去其原始弹性的位置之前停止。
此外,防过应力元件36形成一个能够限制电接点56的运动的支架或边缘。在完全偏转的位置,电接点56和防过应力元件36靠接。防过应力元件36的位置被这样设置,使得电接点56不会被推过使其失去或基本失去弹性的点。
一旦电接点56被偏转到足以使电线76除去,则可以除去电线76。在电线76被除去之后,接点偏转元件47被解除接合。当接点偏转元件被解除接合时,电接点56经过线B向回运动到其原始位置,从而在接点偏转元件46上施加一个沿线C方向的力。这样,电接点56在接点偏转元件46上施加一个力,并向回拖动接点偏转元件46回到其原始位置。接点偏转元件46的斜面锁定元件60确保接点偏转元件不会被从通路47中被推出。即,斜面锁定元件60的边缘51靠接或锁定在接点壳体12内的用于停止接点偏转元件46沿线C的方向继续运动的部件上。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的横截面图。图3包括电接点56和电接点56’。电接点56’和电接点56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输送电信号。不过,电接点56’不包括中间部分,例如中间部分70。而是,代替具有和接点盖14的底壁38的平面平行的中间部分70,和电路板接合部分72’整体地形成屏蔽部分68’,作为一个直的或相对直的部分。接点56和56’是错开的,使得在两个接点56、56’之间产生电弧的可能最小。电连接器10容纳着多个电接点56,56’。电接点56不直接和另一个电接点56相邻。而是,每个电接点56和至少一个电接点56,直接相邻,反之亦然。另一种方案是,电连接器10可以只容纳电接点56或56’。
如图3所示,电接点56’处于完全偏转的位置,而电接点56处于未被偏转的位置。电线76在图3中未示出。此外,为清楚起见,没有示出使电接点56’偏转的接点偏转元件46。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完全装配好的电连接器10的轴测图。图4表示栓锁接合元件28和在壳体匹配元件30上形成的栓锁84的可栓锁的接合。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的横截面图。如图5所示,其中的电连接器10不需要接点偏转元件46。而是可以在通路86中插入一个工具,例如小改锥(或另一个电线)。所述工具沿线A的方向运动,直到其接触电接点。然后使用所述工具向下推电接点。防过应力元件36限制电接点的运动,使得电接点不会经过防过应力元件。这样,可以保持电接点56,56’的弹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用于较宽范围的电气设备。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用于高压应用中,例如用于荧光灯镇流器的连接元件。电连接器10的交错壁34在电接点56和/或56’之间形成较长的电流通路,从而增加可以在电连接器10内施加的电压的量。即,通过保持交错壁之间的接触使相邻的电接点相互屏蔽,使得在电接点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电流通路,因此,可以施加高电压。此外,在电连接器内的防过应力元件36确保电接点保持足够的弹性,以便在偏转之后能够达到正常的接触位置。
虽然本发明结合某些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作出许多改变和进行等效替换。此外,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按照本发明的教导可以作出许多改型,以便适用于特定的情况或材料。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披露的特定的实施例,而是本发明应当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