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1118506
  • 上传时间:2018-04-01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917.5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90072.0

    申请日:

    2011.09.28

    公开号:

    CN102324849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2M 3/24申请公布日:20120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3/24申请日:20110928|||公开

    IPC分类号:

    H02M3/24; H02M1/36(2007.01)I

    主分类号:

    H02M3/24

    申请人:

    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凡冬青; 金振华; 董建涛; 顾秀成

    地址: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韩城路101号63号厂房A部位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代理人:

    孙东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其包括: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相连的启动模块、与启动模块相连的主芯片、与主芯片相连的变压模块、与变压模块相连且与主芯片相连的光电耦合模块。本发明的电路可以在15~265V交直流电压的宽范围内工作,并可在输出端得到直流12V电压,适合30W以下的小功率,同时满足绝大部分工业现场的低电压供电要求,克服现有技术不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技术缺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 与过压 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相连的启动模块、 与启动模块相连的主芯片 (U3)、 与主芯片 (U3) 相连的变压模块、 与变压模块相连且与主芯片 (U3) 相连的光电耦合模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启动模块包括与过 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的第一三极管 (V4)、 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的第二三极管 (V5)、 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并与第一三极管 (V4) 的 基极连接的第一电阻 (R57)、 与第一电阻 (R57) 的另一端相连并与第二三极管 (V5) 的基极 连接的第二电阻 (R58)、 负端与第二电阻 (R58) 相连而正端接地的第一稳压管 (D13)、 以及 正端与第二三极管 (V5) 的发射极连接而负端接地的极性电容 (C37)。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三极管 (V5) 的 发射极与主芯片 (U3) 相连, 且其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 (V4) 的发射极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变压模块包括 与主芯片 (U3) 相连的变压器 (T1)、 位于变压器 (T1) 的主线圈中的第二、 三稳压管 (D2、 D4)、 位于变压器 (T1) 的辅线圈中的第四稳压管 (D1) 和第一、 二电容 (C1、 C2)、 位于变压器 (T1) 的辅助线圈中的分压电阻 (R2) 和第六稳压管 (D5)。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电耦合模块包括 与变压器 (T1) 的输出电压相连的第一、 二采样电阻 (R5、 R9)、 光电耦合器 (U4)、 与光电耦 合器 (U4) 相连的第三电阻 (R7)、 与光电耦合器 (U4) 相连的第四电阻 (R4)、 与光电耦合器 (U4) 相连并接地的第一滤波电容 (C7)、 与第一采样电阻 (R5) 和第三电阻 (R7) 均相连的第 二滤波电容 (C8)、 位于第三电阻 (R7) 和地之间的基准电源 (U5)。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光电耦合器 (U4) 的 3 和 4 脚分别与主芯片 (U3) 相连, 且在 3 和 4 脚之间并联一稳压二极管 (D6)。

    说明书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尤其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脉宽调制方式 (PWM) 和功率 开关管 (MOSFET) 二合一的集成芯片。这类芯片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开关电源设计的复杂性, 但适用于输入电压为一般为近百伏到两百多伏 ( 如 80V ~ 265V) 交直流的小功率开关电 源, 缺点是对于低于 50V 的实际工作环境, 尤其常见的直流 24V 和 48V 的供电情况下不适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技术缺陷, 提 供了一种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其包括 : 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 模块、 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相连的启动模块、 与启动模块相连的主芯片、 与主 芯片相连的变压模块、 与变压模块相连且与主芯片相连的光电耦合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
         优选的, 所述启动模块包括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的第一三 极管、 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第二三极管、 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 端相连并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的第一电阻、 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并与第二三极 管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 负端与第二电阻相连而正端接地的第一稳压管、 以及正端与第 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而负端接地的极性电容。
         优选的,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主芯片相连, 且其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 射极相连接。
         优选的, 所述变压模块包括与主芯片相连的变压器、 位于变压器的主线圈中的第 二、 三稳压管、 位于变压器的辅线圈中的第四稳压管和第一、 二电容、 位于变压器的辅助线 圈中的分压电阻和第六稳压管。
         优选的, 所述光电耦合模块包括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相连的第一、 二采样电阻、 光 电耦合器、 与光电耦合器相连的第三电阻、 与光电耦合器相连的第四电阻、 与光电耦合器相 连并接地的第一滤波电容、 与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三电阻均相连的第二滤波电容、 位于第三 电阻和地之间的基准电源。
         优选的, 所述光电耦合器的 3 和 4 脚分别与主芯片相连, 且在 3 和 4 脚之间并联一 稳压二极管。
         本发明优点是 :
         本发明的电路可以在 15 ~ 265V 交直流电压的宽范围内工作, 并可在输出端得到 直流 12V 电压, 适合 30W 以下的小功率, 同时满足绝大部分工业现场的低电压供电要求, 克
         服现有技术不适用于低压输入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 图 1 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具体实施例, 其包 括外接的输入电压、 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 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相连的 启动模块、 与启动模块相连的主芯片 U3、 与主芯片 U3 相连的变压模块、 与变压模块相连且 与主芯片相连的光电耦合模块。 其中外接的输入电压为 15 ~ 265V, 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 块为现有技术, 故不予以阐述, 且经过外接的输入电压经过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后输 出为一直流电压, 主芯片 U3 为八脚的 PWM 控制芯片。
         启动模块包括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的第一三极管 V4、 与第 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第二三极管 V5、 与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正端相连并 与第一三极管 V4 的基极连接的第一电阻 R57、 与第一电阻 R57 的另一端相连并与第二三极 管 V5 的基极连接的第二电阻 R58、 负端与第二电阻 R58 相连而正端接地的第一稳压管 D13、 以及正端与第二三极管 V5 的发射极连接而负端接地的极性电容 C37。其中第二三极管 V5 的发射极与主芯片 U3 的 1 脚相连, 且其集电极与第一三极管 V4 的发射极相连接。启动模 块主要由第一、 二三极管。V4、 V5 构成两级射极跟随器, 再经过极性电容 C37 退耦滤波为主 芯片 U3 提供一个稳定的启动电压。 变压模块包括与主芯片 U3 相连的变压器 T1、 位于变压器 T1 的主线圈中的第二、 三 稳压管 D2、 D4、 位于变压器 T1 的辅线圈中的第四稳压管 D1 和第一、 二电容 C1、 C2、 位于变 压器 T1 的辅助线圈中的分压电阻 R2 和第六稳压管 D5。其中主线圈为变压器 T1 的 1 脚和 3 脚之间, 而辅线圈为变压器 T1 的 7 脚和 8 脚之间, 辅助线圈为变压器 T1 的 5 脚和 6 脚之 间。过压保护和整流滤波模块后的输出正端连接到变压器 T1 的 1 脚, 而变压器 T1 的 3 脚 则连接到主芯片 U3 的 8 脚, 第二、 三稳压管 D2、 D4 为主芯片 U3 提供过压保护 ; 变压器 T1 的 8 脚接输出地, 而变压器 T1 的 7 脚连接第四稳压管 D1 的正端, 第四稳压管 D1 的负端连接 第一电容 C1 的正端并连接第二电容 C2 的一端由此作为变压模块的输出电压, 第一电容 C1 的负端和第二电容 C2 的另一端连接输出地, 由此第四稳压管 D1、 第一电容 C1、 第二电容 C2 为变压器 T1 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滤波。
         光电耦合模块包括与变压器 T1 的输出电压相连的第一、 二采样电阻 R5、 R9、 光电 耦合器 U4、 与光电耦合器 U4 的 2 脚相连的第三电阻 R7、 与光电耦合器 U4 的 1 脚相连的第四 电阻 R4、 与光电耦合器 U4 的 1 脚相连并接地的第一滤波电容 C7、 与第一采样电阻 R5 和第 三电阻 R7 均相连的第二滤波电容 C8、 位于第三电阻 R7 和地之间的基准电源 U5, 其中第一、 二采样电阻 R5、 R9、 第三、 四电阻 R7、 R4、 第一、 二滤波电容 C7、 C8 和基准电源 U5 一起控制 光电耦合器 U4 的输入端, 其中第一、 二滤波电容 C7、 C8 主要是为了提高电路稳定性起滤波 作用 ; 光电耦合器 U4 的 3 脚连接主芯片 U3 的 4 脚并通过第五电阻 R10、 第三滤波电容 C10 并联连接输入地, 第五电阻 R10、 第三滤波电容 C10 主要起滤波作用, 为脉宽调节电路提供
         一个稳定反馈信号, 该反馈信号的强弱直接控制脉宽的占空比。光电耦合器 U4 的 4 脚连接 主芯片 U3 的 1 脚, 且在光电耦合器 U4 的 3 和 4 脚之间并联一稳压二极管 D6, 稳压二极管 D6 的负端连接光电耦合器 U4 的 4 脚, 稳压二极管 D6 的正端连接主芯片 U3 的 4 脚, 该稳压 二极管主要起保护作用 ; 高频滤波电容 C6 一端连接 U3 的 1 脚, 高频滤波电容 C6 的另一端 接输入地, 主要对主芯片 U3 的电源进行高频滤波, 提高主芯片 U3 供电电压的稳定性 ; 变压 器 T1 的 5 脚通过第六稳压管 D5 整流后连接分压电阻 R2 的一端, 分压电阻 R2 的另一端连 主芯片 U3 的 1 脚, 变压器 T1 的 6 脚连接输入地 ; 振荡电阻 R8 和振荡电容 C9 并联一端接输 入地, 另一端接主芯片 U3 的 3 脚, 为 PWM 控制芯片提供一个振荡频率。
         将 15V ~ 265V 交流或直流接入本发明电路, 在上电的一瞬间由第一电阻 R57、 第 二电阻 R58、 第一稳压管 D13、 第一三极管 V4、 第二三极管 V5、 极性电容 C37 组成的启动模块 将首先工作, 并为主芯片 U3 提供一个可靠的工作电压, 一旦主芯片 U3 得电开始工作, 变压 器 T1 也将开始工作, 辅助线圈的 5 脚和 6 脚将输出电压, 由于变压器 T1 内设的匝比, 使辅 助线圈的 5 脚的输出电压高于启动模块中第二三极管 V5 的发射极提供的电压, 启动模块将 退出工作, 将不再起任何作用至下一次重新上电才启动本启动模块, 主芯片 U3 的工作电压 改由变压器 T1 的辅助线圈供电。
         本发明和现有的技术相比, 扩宽了电压输入范围, 基本上满足绝大部分工业现场 的需求。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 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反激式 开关电源 电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11850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