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提高助听器收听质量的通话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话设备,特别涉及能够提高助听器收听质量的通话终端。
背景技术
通话终端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正在快速普及到各类人群的生活当中,通话终端可以包括移动通话终端、固定通话终端和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以移动通话终端为例,人们使用移动通话终端接听来电时,听到的声音信号是由移动通话终端内部的受话模块播放的,该受话模块包括:音频处理单元和受话器(即通常所理解的听筒),图1为现有技术移动通话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接听来电时,移动通话终端的接收处理部分(包括天线和相关处理电路等)接收对方通话终端发送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解码等常规处理后,传送到受话模块的音频处理单元,由音频处理单元将该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模拟的音频电信号,再由受话器将该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向使用者播放。
其他通话终端的接收处理部分可能与以上所描述移动通话终端的不同,但受话模块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通话终端的使用人群中包括一部分听力有障碍的人,他们通常将助听器佩戴在耳朵上以弥补听力的不足。因此当这些听力有障碍的人接听来电时,通话终端的受话器播放的声音信号并非直接进入耳朵,而是先进入助听器的麦克风被转换为模拟的音频电信号,该音频电信号经过助听器的处理电路进行放大、增益等处理后,再由助听器的播放模块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传送到人的耳朵。
随着通话终端使用环境的日益复杂,各种环境噪声越来越多,众所周知,声音信号抗干扰能力较差,在噪声环境下的信噪比很低,因此在由通话终端的受话器到助听器麦克风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信号中将混入大量的环境噪声,从而影响助听器的收听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助听器收听质量的通话终端,使通话终端的输出信号在环境噪声下的信噪比高,进而提高助听器的收听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提高助听器收听质量的通话终端,包括音频处理单元;关键在于,该通话终端还包括电感线圈;
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音频处理单元的音频电信号输出端连接,将音频处理单元输出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所述电磁波由空中耦合到助听器中的电感线圈。
较佳地,所述音频处理芯片为双端输出;
所述电感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两个音频电信号输出端上。
较佳地,所述电感线圈为两个,串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两个音频电信号输出端上。
较佳地,所述音频处理芯片为单端输出;
所述电感线圈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音频处理芯片的一个音频电信号输出端上,另一端悬空。
较佳地,所述电感线圈包括多个子线圈,并内建于通话终端的印刷电路板PCB中,其中PCB的每一层布置电感线圈的一个子线圈,每相邻两层之间的子线圈通过层间线路相连。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通话终端通过电感线圈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后耦合到空中,助听器中的电感线圈耦合到通话终端发送的电磁波后,将该电磁波转换为音频电信号,由助听器的处理电路将该音频电信号进行增益、放大等处理后,再由助听器的播放模块将该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传送到人的耳朵。由于电磁波和环境噪声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信号,助听器中地电感线圈只对电磁波敏感,而耦合到空中的电磁波在环境噪声下的信噪比相比于声音信号要大大提高,所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通话终端,可以使通话终端的输出信号在环境噪声下的信噪比高,进而使得使用者通过助听器收听到更清晰的声音,提高了助听器的收听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移动通话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建于PCB的电感线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能够提高助听器收听质量的通话终端中,包括音频处理单元和电感线圈(Telecoil),其中电感线圈与音频处理单元的音频电信号输出端连接,将音频处理单元输出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所述电磁波由空中耦合到助听器的电感线圈。上述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所依据的是公知的物理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音频处理单元输出的音频电信号是一个交流电信号,即是一个变化的电信号,当该变化的电信号通过电感线圈时,产生变化的磁场,该变化的磁场又产生变化的电场,即形成了电磁场,电磁场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图2为本发明通话终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通话终端为移动通话终端;音频处理单元采用音频处理芯片实现,该音频处理芯片为双端输出,两个电感线圈串联;音频处理芯片的两个音频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电阻,这两个电阻再分别连接在串联后的电感线圈的两端;使用的频率范围为音频频率范围。上述两个音频电信号输出端输出的音频电信号为差分信号,这两路信号也连接在受话器上,由受话器按照通常的方式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播出,供不佩戴助听器的普通使用者收听。图2中所示的电感线圈仅为一种用于示意的平面符号,每个电感线圈的圈数和阻抗与电感线圈本身的直径有关。
在移动通话终端中采用差分信号输出音频电信号是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的方式,具有能够抑制温漂等优点。具体到本实施例,两路差分信号的相位相反,并且以相向的方向到达电感线圈,因此两路差分信号在电感线圈中将进行叠加,形成更强的电磁波。
移动通话终端中通常采用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作为主板,各种电路内建于PCB中,各种元器件采用贴片的形式放置在PCB的表面。上述PCB为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电路板,PCB制板通常包括以下几步:通过专用的设计软件可以首先布置出各元器件在PCB表面的放置位置、及内建于PCB用于连接各个元器件的线路位置;然后按照设计制出PCB(包括其各层走线);最后将各种元器件,例如移动通话终端的CPU、音频处理芯片等通过贴片的方式放置在PCB板表面的相应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感线圈包括多个子线圈并内建于移动通话终端的PCB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PCB的每一层中都布置电感线圈的一个子线圈,每相邻两层的子线圈通过层间线路相连,这样将PCB的各层组合为一个整体时,分布于各层的子线圈连接起来就是完整的电感线圈。为图示简洁,图4仅示出了PCB的三层结构,电感线圈在其它层的布置与图4所示的相同。当然在PCB的每一层中也可以布置大于一个子线圈,这取决于实际设计的需要。上述在PCB每一层中布置电感线圈的子线圈时,采用通常的专用设计软件,并综合考虑PCB的剩余空间以及该层中其他线路的位置就能够实现,这样既充分利用了PCB的空间,也没有因为增加电感线圈而影响移动通话终端的外观。
以上实施例所举出的仅为一种具体的情况,上述音频处理芯片也可以不采用差分信号输出,而采用单端输出,例如,音频处理芯片的音频电信号输出端上连接一个电阻,该电阻再连接电感线圈的一端,电感线圈的另一端悬空(即不与其他任何线路或元器件连接)。如图4所示,虽然在这种方式中,电感线圈的连接并没有形成回路,但是变化的电信号仍然能够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在图4所示出的连接方式中,受话器也同样连接在音频处理芯片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上,按照通常的方法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供不佩戴助听器的普通使用者收听。
目前已有的助听器基本都配备有电感线圈,并具有通过麦克风收音和通过电感线圈耦合电磁波两种工作模式,一般在剧场、教堂等专门设置了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电磁波的环路系统,人们使用助听器的上述第二种模式,就可以在这些专门的场所通过耦合电磁波的方式收听声音。
当人们使用助听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通话终端接听来电时,只需将助听器置于上述第二种工作模式,助听器中的电感线圈耦合到通话终端发送的电磁波后,将该电磁波转换为音频电信号,由助听器的处理电路将该音频电信号进行增益、放大等处理后,再由助听器的播放模块将该处理后的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传送到人的耳朵。
由于电磁波和环境噪声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信号,助听器中的电感线圈只对电磁波敏感,而耦合到空中的电磁波在环境噪声下的信噪比相比于声音信号大大提高,所以本发明提供的通话终端的输出信号在环境噪声下的信噪比高,使得使用者通过助听器收听到更清晰的声音,提高了助听器的收听质量。
另一方面,对于不使用助听器的普通使用者来说,由于音频处理单元输出的音频电信号除输出到电感线圈外,还与通常情况下一样输出到受话器,受话器也按通常情况将该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播放,所以普通使用者还是可以通过通常的方式听到声音信号,并且由于人的耳朵对电磁波并不能直接感应,所以电感线圈耦合到空中的电磁波并不会对普通使用者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