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电视终端及其按键锁定/解锁的方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电视终端及其按键锁定/解锁的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视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完善,也越来越广泛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它已经由最初的收看节目的中间设备,发展成了现在具有上网,视频点播,节目录制,资讯互动等服务的综合娱乐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满足了我们多方面的需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弊端,比如:在录制重要的节目时,家里顽皮的小孩子却把遥控器当成了玩具,一通乱按之后,节目也录不成了;或者是数字电视终端重要的设置被别人由于操作失误而更改。
总之,现有技术不能对数字电视终端的按键进行有效的锁定/解锁,不能避免用户按键操作而引起的失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电视终端按键锁定/解锁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数字电视终端的按键进行有效的锁定/解锁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字电视终端按键锁定/解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接收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
判断所述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按键锁定/解锁成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锁定及解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设置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并存储。
按键键值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
按键键值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按键锁定/解锁成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按键锁定及解锁系统的数字电视终端。
在本发明中,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判断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是则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锁定状态,反之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锁定状态时,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非锁定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按键操作而引起的失误,也对数字电视终端有保密效果,使数字电视终端更便捷、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视终端按键锁定/解锁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视终端的按键锁定/解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判断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是则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锁定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按键操作而引起的失误,也对数字电视终端有保密效果,使数字电视终端更便捷、更安全。
数字电视终端的运行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层到高层分别为实时操作系统层(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RTOS)、驱动Driver层、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Interface,API)层和应用APP层。数字电视终端的各种设备如遥控器、前面板甚至键盘等外围设备,都是通过Driver层解析各种通讯协议再与上层交互的。以遥控器为例:当用户按下遥控器的某一按键时,数字电视终端Driver层就接收到一组数据,它再通过分析与此遥控器硬件相匹配的协议得出一组可供上层使用的键值,API层通过读取键值函数可获取该按键值并处理该按键数据(打包成消息送到消息队列,或者将其放入一个特定缓存进行存储)供APP层使用。APP层创建了一个处理按键信息的线程实时查询是否有按键信息,先将其转化为通用的虚拟键值,再控制数字电视终端做出对应于此键的动作。
数字电视终端的按键锁功能,包括锁定和解锁两个部分,具体可以这样设计:设定一组按键值和按键键值输入时间间隔的最大延迟时间(两者都可以由用户任意指定),在APP层处理按键信息的线程里,判断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最大延迟时间内收到预先设定的按键序列,若数字电视终端处于未锁定状态,收到该组按键时,进入锁定状态,反之,则进入解锁状态。在锁定及未锁定状态之间切换时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设定的回调函数通过在屏显示(On ScreenDisplay,OSD)显示友好的提示信息,以起到通知及提示用户的效果。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视终端按键锁定/解锁方法地实现流程,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未锁定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并存储。
当数字电视终端接收到某一按键时,数字电视终端Driver层就接收到一组数据,它再通过分析与此遥控器硬件相匹配的协议得出一组可供API层使用的键值,API层通过读取键值函数获取该按键值并处理该按键数据,供APP层使用。APP层创建了一个处理按键信息的线程实时查询是否有按键信息,先将其转化为通用的虚拟键值,存储于数字电视终端中。其中所述用户输入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包括有效锁定/解锁按键的键值信息以及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最大时间间隔信息。
在步骤S102中,接收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
与步骤S101类似,先对该按键在Driver层、API层进行处理,再在APP层创建的处理按键信息的线程中实时查询是否有按键信息,有则将用户输入的按键的键值转化为通用的虚拟键值,存储于数字电视终端中。
在步骤S103中,判断所述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5。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记录用户输入的按键信息和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时间间隔信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数字电视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按键信息,判断该按键信息是否是用户预先设定的有效锁定按键的键值,是则记录用户输入的有效按键的个数,并接收下次用户输入的按键信息,启动计时器记录两次按键输入的时间间隔,否则有效按键的个数归零,计时器复位,数字电视终端保持原来工作状态,继续接收用户输入的按键信息。
第二步,当用户输入的按键信息有效且有效按键的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效锁定/解锁按键的个数及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最大时间间隔时,判定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相匹配,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锁定/解锁状态。
在步骤S104中,按键锁定/解锁成功,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锁定/解锁状态。
在步骤S105中,按键锁定/解锁失败,数字电视终端保持原来工作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用户预先设定的有效锁定按键组合为连续按数字键“1”,“2”,“3”,并且两次按键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秒钟。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如果用户按非按键“1”的按键,则数字电视终端正常工作,当用户按下数字键“1”时,数字电视终端记录有效锁定按键个数为1,并启动计时器来检测下一次按键是否在1秒钟之后,如果超过1秒钟,则不论下一按键是否为锁定按键组合均视为无效,计时器复位,有效锁定按键个数归零;如果下一按键间隔未超过一秒钟,则需判断其是否为数字键“2”,如果所输入的按键是数字键“2”,有效锁定按键个数增加为2,随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判断下一按键是否为数字键“3”,且间隔不大于1秒钟,若下一按键仍然为有效锁定按键,即是数字“3”且与输入数字键“2”的时间间隔小于1秒,有效锁定按键个数增加到3,此时连续有效锁定按键数已达3个,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锁定状态,当然这时用户也可以继续输入按键,不影响数字电视终端的锁定状态。按键的锁定方法与解锁的方法类似,在此不再对解锁的过程举例介绍。
此外,通过更改硬件也可以达到锁定按键的效果,比如在遥控器上添加一个特定按键,用户按下此键,数字电视终端接收到该按键后即可进入相应的锁定或解锁状态,虽然更改硬件实现起来方便,但对数字电视终端的改动要大一些。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视终端按键锁定/解锁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中,数字电视终端的按键锁定/解锁系统21可以是内置于数字电视终端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结合的单元。
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设置单元22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未锁定状态时,接收用户输入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并存储。其具体过程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按键键值采集单元23接收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其具体过程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按键键值信息判断单元24判断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若匹配则按键锁定/解锁成功。
其中按键键值信息判断单元24包括按键信息记录单元241记录用户输入的按键信息和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时间间隔信息以及按键信息匹配单元242当所述按键信息有效且有效按键的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有效锁定/解锁按键的个数,及所述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相邻两次输入按键的最大时间间隔时,判定所述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相匹配。其具体过程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非锁定状态时,判断用户输入的按键键值信息与数字电视终端中预设的有效锁定/解锁按键信息是否匹配,是则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锁定状态,反之在数字电视终端处于锁定状态时,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控制数字电视终端进入非锁定状态,可以避免用户按键操作而引起的失误,也对数字电视终端有保密效果,使数字电视终端更便捷、更安全。可以避免用户在做重要操作时由于按键的误操作而引起的失误,也可以起到数字电视终端的保密效果,使数字电视终端更便捷、更安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