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量压缩机电动控制阀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空调装置的变量压缩机电动控制阀, 特别涉及一种变量压缩 机的电动控制阀, 通过该电控阀的控制调节压缩机输出排量。 现有技术 :
现有的变量压缩机通常采用气控阀内的波纹管来感受压缩机吸气腔 Ps、 排气腔 Pd 的压力, 调节压缩机的曲轴腔内压力 Po, 从而改变压缩机活塞斜板机构的平衡力系, 进而 改变压缩机斜板角度, 使压缩机排量发生变化。但是, 该结构的压缩机难以实现零排量, 系 统容易结霜, 且控制慢、 实现增 / 降行程困难。
而现有的电控法则采用的是入口控制的方式。 该控制方式需要控制高压腔和曲轴 腔间的气路, 由于压差大, 实现密封困难, 使加工精度要求高, 加工工艺复杂, 造成制造成本 提高。
上海易初通用机械有限公司发明的 “可变排量旋转斜板式压缩机电控阀” ( 专利 申请号 : 02155160.X)。它包括电磁驱动机构、 阀体、 下阀体、 上阀体、 波纹管、 预紧力调整装 置、 滤网和引出线的接插件,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设置在下阀体内, 其包括电磁线圈、 复位弹 簧、 线圈中间设置的动铁芯和静铁芯 ; 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对合, 在上阀体上形成曲轴腔和 吸气腔, 所述阀体设置在曲轴腔和吸气腔之间, 且在上阀体内设有阀体、 波纹管和波纹管预 紧力的调整装置 ; 所述的滤网环设在曲轴腔处, 引出线的接插件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中的 电磁线圈的接线端相连。电磁驱动机构中的动铁芯的侧面开有排气槽或孔。由于采用上述 的技术解决方案, 低压侧的出口可以调整实现控制, 使曲轴腔的压力控制更加平稳, 从而使 压缩机的排量变化更稳定。 但是, 实际操作时低压侧的出口无法调整, 也不能解决阀芯的密 封。
本人曾设计过变量压缩机电动控制阀 ( 专利号 : 200720131724.5), 大大改善了原 有电控阀的技术性能, 但是在实际的加工中, 存在一种原顶杆座与导向套的配合问题, 精度 要求很高, 很容易出现废件的情况。
发明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量压缩机电控阀, 它不仅能实现集中控制, 同时解 决了加工难度问题使本电控阀的性能更可靠、 可行。 发明内容 :
一种变量压缩机电动控制阀, 由壳体、 线圈座、 导向套、 紧定圈、 阀座、 顶杆、 弹簧、 推杆、 波纹管、 密封圈等组成, 在壳体中安装了导向套和紧定圈, 导向套和紧定圈与铁蕊配 合, 铁蕊中设有顶杆, 顶杆与阀座的轴心线、 弹簧 II 和推杆的轴心线共线, 其中弹簧 II 在顶 杆座中, 推杆与波纹管配合, 通过弹簧 II 的双向作用从而保证顶与阀座的密封。顶杆座锥 面端的端面圆周上开有若干个导气孔, 导气孔的大小取决于通气量的大小, 导气孔与安装 弹簧 I 的大孔相通。铁蕊的前端面与顶杆座锥面端面相吻合, 当顶杆推动顶杆座移动时, 铁蕊的前端面与顶杆座锥面端面分离, 气体通过顶杆座锥面端的端面圆周上的孔进入安装弹 簧 I 的大孔。
有益效果 :
由于弹簧 I 和弹簧 II 背对背安装, 从而保证了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 保证了密封 效果。由于铁蕊和顶杆座分为两个零件, 改善了加工工艺。导气孔设置在顶杆座的端面, 改 善了顶杆座的加工工艺, 同时提高了顶杆座与导向套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 相比, 密封效果更好, 结构更简单、 工作更可靠和加工更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
附图是本发明一种变量压缩机电控阀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
附图中 1 是壳体, 2 是线圈座, 3 是导向套, 4 是铁蕊, 4-1 铁蕊的前端面, 5 是紧定 圈, 6 是阀座, 7 是顶杆座, 7-1 导气孔, 7-2 顶杆座锥面端, 7-3 安装弹簧 I 的大孔, 8 是顶杆, 9 是弹簧 I, 10 是推杆, 11 是波纹管, 12 是弹簧 II。 实施例 : 参阅图 1 所示, 一种变量压缩机变量压缩机电动控制阀, 由壳体 (1)、 线圈座 (2)、 导向套 (3)、 铁蕊 (4)、 紧定圈 (5)、 阀座 (6)、 顶杆座 (7)、 顶杆 (8)、 弹簧 I(9)、 推杆 (10)、 波 纹管 (11)、 弹簧 II(12) 等组成, 在壳体 (1) 中安装了导向套 (3) 和紧定圈 (5), 导向套 (3) 和紧定圈 (5) 与铁蕊 (4) 配合, 铁蕊 (4) 中设有顶杆 (8), 顶杆 (8) 与阀座 (6) 的轴心线、 弹簧 1(9)、 弹簧 II(12) 和推杆 (10) 的轴心线共线, 其中弹簧 1(9) 在顶杆座 (7) 中, 推杆 (10) 与波纹管 (11) 配合, 推杆 (10) 的一端也装有弹簧 2(12), 通过弹簧的双向作用从而保 证顶与阀座 (6) 的密封。顶杆座 (7) 锥面端的端面 (7-2) 圆周上开有若干个导气孔 (7-1), 导气孔 (7-1) 与安装弹簧 I 的大孔 (7-3) 相通。铁蕊 (4) 的前端面 (4-1) 与顶杆座锥面 端面 (7-2) 相吻合, 当顶杆 (8) 推动顶杆座 (7) 移动时, 铁蕊的前端面 (4-1) 与顶杆座锥面 端面 (7-2) 分离, 气体通过顶杆座锥面端 (7-2) 的端面圆周上的孔进入安装弹簧 I 的大孔 (7-3)。
参阅图 1 所示, 本发明中采用的是顶杆 (8) 的一端装有弹簧 I(9), 推杆 (10) 的一 端也装有弹簧 II(12), 这种通过弹簧作用的原理而采用二段组件或多段组件的结构也应在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