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净矿化水器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装置,尤其是涉及家用净水器。
在水处理的现有净化技术中,主要有下列两类。
1、家用净水器。该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如今已是品种繁多。市场上有属分子筛、电渗析、反渗透、离子交换等脱盐、软化型的净水器;有活性炭类以及三碘树脂等属除灭菌型的净水器:有属矿化、磁化等其它类型的净水器。于是家用净水器的发展对于提高水质、促进人们的健康具有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均因技术功能装置单一及其设计不够科学的因素,故而净化效果和实用价值不够理想。
2、桶、瓶装纯净水净化装置。该类基本是属膜法反渗透装置的净化技术。其特点是净化效果好,但由于该装置耗能高以及原水利用率低的因素。因此不利于节能省耗、节约水资源。而且所产纯净水供应价格特别昂贵,故使一般用户难以承受。
关于上列两类产品存在的不足,是本发明所能克服,并要改进的。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理想的全自动净矿化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于一个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至二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至少有二个子体至几个乃至更多个,分别作为过滤槽、过滤体,并设置少或多个过水口或过水孔,从而形成其所有的子体相连串通,在过滤槽或过滤体设置一个进水孔,在贮水器设置有供水孔、并装配上供水阀。然后可用无烟煤,石英砂、河砂,玻璃珠,纤维丝,合成树脂,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木炭,活性炭类及矿石类等净矿化物质,可以单独一种或混合、结合填装于过滤槽;并可装进一种过滤器,装置于过滤体或吊置于贮水器;也可用膜法过滤器,素烧陶瓷过滤器,装置于过滤体或贮水器;并可配合使用或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全自动净矿化水器,对比现有的家用净水器类具有净化效果好,且实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对比桶、瓶装纯净水净化装置具有节能省耗,原水利用率高,且节省用户消费开支、实用方便。
以下是本发明结合附图作9例实施说明:
图1~图9均是本发明全自动净矿化水器的主体结构上层剖视图。
图10~图11是本发明的全自动净矿化水器外观基本形状图。
下面结合图1作实施例1
由一个35×13×30cm地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二个子体,分别作为一个过滤槽1,一个窗形过滤体2。在上层下端设置一个降流过水口3,并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4,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5,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承吊载过滤器,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6,该框架上端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石英砂填装于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6、上。用块配有密封圈的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2作实施例2
由一个45×13×35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三个子体,分别作为一个过滤槽1,一个过滤体2,一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一个降流过水口4,在上端设置一个涨流过水口5,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6,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7,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过滤体下端设置一个排水孔8,孔的外端联接一条配有排水阀的排水管。为承吊载过滤器,在过滤体、窗形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再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9,在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无烟煤、石英砂混合填装于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过滤体。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9、上。用活性炭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用块配有密封圈的塑料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3作实施例3
由一个30×23×35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四个子体,分别作为一个过滤槽1,二个过滤体2,一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二个降流过水口4、6,在上端设置一个涨流过水口5,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索烧陶瓷过滤板。在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7,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8,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一过滤体下端设置一个排水孔9,孔的外端联接一条配有排水阀的排水管。为承吊载过滤器,在二个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10,在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无烟煤、石英砂混合填装于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凹凸棒石。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过滤体。用合成树脂、活性炭混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二过滤体。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0、上。用块配有密封圈的塑料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4作实施例4
由一个30×23×35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三个子体,分别作为二个过滤槽1,一个窗形过滤体2。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一个降流过水口3,在上端设置一个涨流过水口4,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第一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5,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第一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6,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二过滤槽下端设置一个排水孔7,孔的外端联接一条配有排水阀的排水管:孔的内端套上一个活塞。为承吊载过滤器,在窗形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4、壁处设置一凸出框架,并在其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8,在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无烟煤、墨矿碎石混合填装于第一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凹凸棒石。用石英砂、河砂、松木炭混合填装于第二过滤槽,并压盖上玻璃珠。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8、上。用活性炭、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用块配有密封圈的塑料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5作实施例5
由一个50×25×40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七个子体,分别作为二个过滤槽1,四个过滤体2,一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三个降流过水口4、6、8,在上端设置三个涨流过水口5、7、9,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第一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10,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第一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11,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二过滤槽、第一过滤体下端各设置一个排水孔12、13,孔的外端均各装上一个排水阀;孔的内端均套上一个活塞。为承吊载过滤器,在所有各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7、9、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14,在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无烟煤、墨矿碎石混合填装于第一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石英砂、麦饭石混合填装于第二过滤槽。用玻璃纤维丝按规格编织成型而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过滤体。用合成树脂、H-103型大孔树脂结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二过滤体。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各装进一个过滤器,分别装置于第三、四过滤体。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4、上。用活性炭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用块配有密封圈的塑料盖,装盖子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6作实施例6
由一个40×23×35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五个子体,分别作为一个过滤槽1,三个过滤体2,一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二个降流过水口4、6,在上端设置二个涨流过水口5、7,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8,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9,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一过滤体下端设置一个排水孔10,孔的外端装上一个排水阀。为承吊载过滤器,在所有各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7、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11,在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石英砂填装于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玻璃纤维丝按规格编织成型而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过滤体。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各装进一个过滤器,分别装置于第二、三过滤体。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1、上。用活性炭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形成使原水从进水孔8、入,经玻璃珠、石英砂过滤后由降流过水口4、流进第一过滤体,经装有玻璃纤维丝的过滤器过滤后由涨流过水口5、流进第二过滤体,经装有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滤器过滤、吸附后由降流过水口16、流进第三过滤体,经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滤器过滤、吸附后由涨流过水口7、流进窗形过滤体,经装有活性炭的过滤器过滤、吸附后由下端流入置于贮水器的膜法过滤器的筒体容器,经过滤纯水自动蓄于贮水器,供由供水阀供应取用;浓液可按期由下端的排水阀控制排出。用块配有密封圈的塑料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7作实施例7
由一个40×23×38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二个子体,作为二个贮水器;上层有五个子体,分别作为一个过滤槽1,二个过滤体2,二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二个降流过水口4、7,在上端设置二个涨流过水口5、6,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8,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9,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一过滤体下端设置一个排水孔10,孔的外端装上一个排水阀。为承吊载过滤器,在二个过滤体及第一个窗形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6、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在二个窗形过滤体下端均各设置一凸出框架11、12,在所有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在二个贮水器底部均各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进而可用二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分别套进二个窗形过滤体而装置于二个贮水器,均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各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均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均各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1、12、上:也可用平板式膜法或素烧陶瓷的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1、12、上。在二个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各装上一个供水阀。用石英砂填装于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结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过滤体。用活性炭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窗形过滤体。用麦饭石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二过滤体。用块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8作实施例8
由一个35×26×40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六个子体,分别作为二个过滤槽1,三个过滤体2,一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三个降流过水口4、6、8,在上端设置二个涨流过水口5、7,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第一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9,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第一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10,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二过滤槽、第二过滤体底部各设置一个排水孔11、12,并各套装上一个密封塞。为承吊载过滤器,在三个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7、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13,在所有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无烟煤填装于第一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石英砂填装于第二过滤槽。用玻璃纤维丝按规格编织成型而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过滤体。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二过滤体。用活性炭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三过滤体。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端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3、上;或用麦饭石装进一个过滤器,装为吊式置于贮水器;或用一个平板式膜法MF或素烧陶瓷的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3、上。然而,即使不再用任何过滤器,其净化性能依然是有保障的。用块配有密封圈的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下面结合图9作实施例9
由一个35×20×38cm的主体结构,其中隔分为:下层有一个子体,作为贮水器;上层有五个子体,分别作为二个过滤槽1,二个过滤体2,一个窗形过滤体3。为促使流水依程流转,在上层下端设置二个降流过水口4、6,在上端设置二个涨流过水口5、7,并各套装上一个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在第一过滤槽壁处设置一个进水孔8,孔的外端装上一个给水阀,孔的内端装配一个水位控制器。为防备该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在第一过滤槽上端设置一个溢水孔9,孔的外端联接一条排水管。为便于清洗,在第二过滤槽、第二过滤体底部各设置一个排水孔10、11,并各套装上一个密封塞。为承吊载过滤器,在二个过滤体、一个窗形过滤体中的低于涨流过水口5、7、壁处均设置一凸出框架;在窗形过滤体下端设置一凸出框架12,在所有各框架上端均有凹凸线条纹。为供膜法过滤器排浓,在贮水器底部与窗形过滤体的中心垂直处设置一个排水孔。在贮水器底部或正面壁处设置一个供水孔,并装上一个供水阀。然后用无烟煤填装于第一过滤槽之下半部分,并压盖上玻璃珠。用石英砂填装于第二过滤槽。用玻璃纤维丝按规格编织成型而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一过滤体。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第二过滤体。用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套进窗形过滤体装置于贮水器,装为其下端的排浓嘴套进于贮水器底部的排水孔,并从孔的下联接装上一个排水阀:其上端的框架夹吸密封紧予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2、上;或用麦饭石装进一个过滤器,装为吊式置于贮水器;或用一个平板式膜法MF或素烧陶瓷的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下端的凸出框架12、上。用活性炭装进一个过滤器,装置于窗形过滤体。形成使原水从进水孔8、入,经玻璃珠、无烟煤过滤后由降流过水口4、流进第二过滤槽,经石英砂过滤后由涨流过水口5、流进第一过滤体,经装有玻璃纤维丝的过滤器过滤后由降流过水口6、流进第二过滤体,经装有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过滤器过滤、吸附后由涨流过水口7、流进窗形过滤体,经装有活性炭的过滤器过滤、吸附后由下端流入置于贮水器的膜法过滤器的筒体容器,经过滤纯水自动蓄于贮水器,供由供水阀供应取用;浓液可按期由下端的排水阀控制排出。用块配有密封圈的塑料盖,装盖于主体结构的顶面上。
上述中所说装进一个过滤器,该过滤器的形状是内、外圆、下端有底、上端有盖、中空筒体容器;外圆上端有凸出框架,该框架下端有凹凸线条纹,底部及上盖均有筛形微滤孔,上端的框架及盖均配有密封圈。
上述中所说一个筒体式膜法MF或UF的过滤器是本发明为配套而设计的专用部件。其形状是内、外圆、中空筒体容器,外圆是膜支撑层、内圆为膜层:外圆上端有一凸出框架,该框架下端有凹凸线条纹,内圆下端有一个排浓嘴,上端的框架及下端的排浓嘴均配有密封圈。
上述中所说一个平板式膜法MF的过滤器是本发明为配套而设计的专用部件。其形状是平板式,该平板上层是膜层、下层为膜支撑层,其外周有一框架,该框架下端有凹凸线条纹,并配有密封圈。
上述中所说的素烧陶瓷过滤器是本发明为配套而设计的专用部件。其形状是一块有多微滤孔的平板,其周框的下端有凹凸线条纹,并配有密封圈。
上述的全自动净矿化水器,由于在所说的过水口套装有过滤网或素烧陶瓷过滤板。因此,如用于处理浓度低、杂质少的原水,即使在于所说的过滤槽、过滤体,没有填装净矿化物质;没有装置过滤器,也仍有相当的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