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混合装置.pdf

  • 上传人:a1
  • 文档编号:1053969
  • 上传时间:2018-03-28
  • 格式:PDF
  • 页数:24
  • 大小:892.3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804512.5

    申请日:

    1998.04.22

    公开号:

    CN1253512A

    公开日:

    2000.05.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4.22|||公开

    IPC分类号:

    B01F7/04

    主分类号:

    B01F7/04

    申请人:

    花王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丰田弘次; 山下博之; 新田秀一; 田中研二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7.04.28 JP 124892/97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混合装置,具有:设成与在被混合物的容器(2)内设成可绕轴中心旋转驱动的旋转轴(3)共同旋转的搅拌构件(4)及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可旋转驱动地设在与所述旋转轴(3)的外周部相对的容器(2)内周部(2a’)上的粉碎构件(6)。所述搅拌构件(4)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的、且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流动的搅拌面。所述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具有变更面(7d’),该变更面(7d’)在所述搅拌面与旋转轴(3)的外周部之间相对容器(2)内周部(2a’)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且使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从朝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的方向变更到朝向容器(2)内周部(2a’)的方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合装置,具有: 可放入被混合物的容器; 在所述容器内设成可绕轴中心旋转驱动的旋转轴; 设成与所述旋转轴共同旋转的搅拌构件; 可旋转驱动地设在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相对的容器内周部上的粉碎构件; 设成与所述旋转轴共同旋转的流动方向变更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构件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的、 且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的搅拌面, 所述流动方向变更构件具有相对所述容器内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 的,且使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从朝向旋转轴的外周部的方向变更到朝向容器 内周部的方向的变更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 所述搅拌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旋转轴外周部的距离,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 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的一端而增大, 所述粉碎构件的旋转轴配置成比所述搅拌面的至少一部分还接近旋转轴的一 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更面具有在旋转途中 在旋转径向与所述粉碎构件相对的部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周部与变更面设 成沿以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 所述搅拌面与旋转轴外周部的距离,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 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的一端而增大, 所述变更面具有使处于旋转轴的轴向的尺寸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的 部分。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 所述流动方向变更构件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 配置的、且通过旋转可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形状的辅助搅拌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将被混合物的物性调 整用的气体向所述容器内喷出的装置, 该气体喷出口可固定位置地配置在所述容器上,以使气体从混合中的被混合 物中喷出, 所述气体向所述搅拌构件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喷出。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 所述容器内周部设成沿以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 所述气体喷出口配置成使喷出气体从容器的下部沿容器内周部向上方而流 动。

    说明书


    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用设在容器内作旋转驱动的旋转轴上的搅拌构件对具有粉体或粒状体等流动性的被混合物进行搅拌而混合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发明专利公告1984年第13249,固定位置地配置在所述容器上,以便可从混合中的被混合物之中喷出气体。在该现有技术中,通过沿旋转轴的旋转径向而排列所述多个搅拌构件,来促进被混合物轴向流动,提高混合性。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在所述容器内周部未设有粉碎构件,因此,不能将凝聚的被混合物弄碎而细微化。

        美国专利4320979号公报揭示了一种混合装置,其具有:被混合物的容器;在该容器内设成可绕轴中心旋转驱动的旋转轴;设成与该旋转轴共同旋转的第1搅拌构件;设成与该旋转轴共同旋转地第2搅拌构件。所述第2搅拌构件的径向尺寸短于所述第1搅拌构件,配置在所述第1搅拌构件的旋转方向前方,减轻混合时的负荷。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在所述容器内周部未设有粉碎构件,因此,不能将凝聚的被混合物弄碎而细微化。

        日本实用新型公报1993年第36493号公报揭示的装置具有:被混合物的容器;在该容器内设成可绕轴中心旋转驱动的旋转轴;设成与该旋转轴共同旋转的搅拌构件;可旋转驱动地设在该容器内周部上的粉碎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间隔配置的、且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的搅拌面。另外,具有防止被混合物附着在容器内周部上用的空气喷出喷嘴。采用该现有技术,可利用粉碎构件将凝聚的被混合物弄碎而细微化。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于所述粉碎构件是设在容器内周部上而使所述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的,即,被混合物向离开粉碎构件的方向流动,故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较低。

        日本发明专利公告1996年第15538号公报揭示的装置具有:被混合物的容器;在该容器内设成可绕轴中心旋转驱动的旋转轴;设成与该旋转轴共同旋转的搅拌构件;可旋转驱动地设在该容器内周部上的粉碎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间隔配置的、且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的搅拌部。所述粉碎构件由同心状相对旋转的剪切环构成。采用该现有技术,可利用粉碎构件将凝聚的被混合物弄碎而细微化。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粉碎构件的结构复杂。另外,由于所述粉碎构件是设在容器内周部上而使所述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的,即,被混合物向离开粉碎构件的方向流动,故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较低。

        另外,由于粉碎构件的尺寸被限制成不干涉搅拌构件,故在现有的结构中,要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的接触机会是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混合装置。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混合装置具有:可放入被混合物的容器;在所述容器内设成可绕轴中心旋转驱动的旋转轴;设成与所述旋转轴共同旋转的搅拌构件;可旋转驱动地设在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相对的容器内周部上的粉碎构件;设成与所述旋转轴共同旋转的流动方向变更构件。所述搅拌构件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的、且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的搅拌面。所述流动方向变更构件具有相对所述容器内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的、且使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从朝向旋转轴的外周部的方向变更到朝向容器内周部的方向的变更面。

        采用本发明混合装置,利用搅拌构件的旋转来搅拌被混合物,凝聚的被混合物因粉碎构件的旋转而被弄碎、细微化。被混合物因所述搅拌构件的搅拌面而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因流动方向变更构件的变更面而从朝向旋转轴的外周部的方向变更到朝向容器内周部的方向。由此可防止所述被混合物向离开设在容器内周部上的粉碎构件的方向流动,而可向粉碎构件集合,从而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的接触机会,可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

        最好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所述搅拌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旋转轴外周部的距离,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的一端而增大,所述粉碎构件的旋转轴配置成比所述搅拌面的至少一部分还接近旋转轴的一端。

        采用这种结构,可利用所述搅拌面的至少一部分使被混合物随着朝向旋转轴的外周部而朝向旋转轴一端地流动。于是,可利用所述变更面将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从朝向容器内周部的方向变更到朝向旋转轴一端的方向。由此,在比所述搅拌面的至少一部分还接近旋转轴一端的位置,可增大粉碎构件与被混合物的接触机会,利用粉碎构件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另外,可减小作用于搅拌构件上的旋转阻力。

        在本发明的混合装置中,最好所述变更面具有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与所述粉碎构件相对的部分。

        由此,可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的接触机会,提高粉碎效率。

        在本发明的混合装置中,最好所述容器内周部与变更面设成沿以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

        由此,可使所述容器本体的内周部与变更面之间的距离固定,可利用变更面而顺利地变更进入所述内周部与变更面之间的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可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的接触机会,提高粉碎效率。

        最好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所述搅拌面与旋转轴外周部的距离,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的一端而增大,所述变更面具有使处于旋转轴的轴向的尺寸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的部分。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可利用所述搅拌面使被混合物随着朝向旋转轴的外周部而向旋转轴一端的方向流动,故如前所述可利用粉碎构件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减小作用于搅拌构件上的旋转阻力而顺利地将被混合物混合。而且,由于所述变更面具有使旋转轴的轴向的尺寸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的部分,故可效率良好地与随着朝向旋转轴的外周部而朝向旋转轴一端流动的被混合物相接触,变更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

        在本发明的混合装置中,最好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所述流动方向变更构件具有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的、且通过旋转可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形状的辅助搅拌面。

        通过利用所述辅助搅拌面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的外周部流动,可提高搅拌效率。由于所述辅助搅拌面设在流动方向变更构件上、且相对旋转轴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故不会因变更面而妨碍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的变更。

        在本发明的混合装置中,具有将被混合物的物性调整用气体向所述容器内喷出的装置,该气体喷出口可固定位置地配置在所述容器上,以使气体从混合中的被混合物中喷出,所述气体最好向所述搅拌构件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喷出。由此,通过从混合中的被混合物中喷出气体并使所述气体向搅拌构件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喷出,可延长所述气体的在被混合物内的滞留时间,可利用所述气体而效率良好地对被混合物进行物性调整。此外,最好所述旋转轴绕横轴中心旋转驱动,所述容器内周部设成沿以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所述气体喷出口配置成使喷出气体从容器的下部沿容器内周部向上方而流动。由此,即使容纳在所述容器中的被混合物的体积与容器的容积相比大幅度变小,也能尽量延长气体的在被混合物内的滞留时间,可提高气体与被混合物的接触效率。

        采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用简单的结构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与混合性能、并可利用气体而效率良好地对被混合物进行物性调整的混合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混合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混合装置的局部剖切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混合装置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混合装置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混合装置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混合装置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1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9(1)是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9(2)是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主视图,图9(3)是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10(1)是本发明第4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主视图,图10(2)是本发明第4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10(3)是本发明第4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俯视图,图10(4)是本发明第4变形例的混合装置的局部仰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

        图1、图2表示的卧式混合装置1具有可放入被混合物的容器2。所述容器2包括:横轴心的圆筒形容器本体2a;被混合物的投入部2b;被混合物的排出部2c;以及排气部2d。

        在所述容器2内,两端被支承的旋转轴3可绕与所述容器本体2a的轴同心的横轴中心旋转。所述旋转轴3利用电动机等驱动源(未图示)而在图1中沿箭头100方向作旋转驱动。

        沿箭头100方向与所述旋转轴3共同旋转地设有6个搅拌构件4。在本实施形态中,这些搅拌构件4在旋转轴3的轴向互相分开的6个位置上沿旋转方向例如每60度配置,图中仅表示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省略了旋转轴3两端侧的4个。所述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搅拌构件4在旋转方向离开例如180度配置。旋转轴3的一端侧的2个搅拌构件在旋转方向离开例如180度配置。旋转轴3的另一端侧的2个搅拌构件在旋转方向离开例如180度配置。各搅拌构件4安装在从所述旋转轴3上突出的旋臂5上。所述搅拌构件4的个数不特别限定。

        如图3~图5所示,各搅拌构件4具有:在所述旋转方向位于旋臂5前方的板状的前壁4a;在所述旋转轴3的轴向位于旋臂5两侧的一对板状的侧壁4b、4c;在所述旋转轴3的径向位于侧壁4b、4c外方的板状的底壁4d。

        所述前壁4a的表面4a′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旋转径向是指旋转轴3的径向。所述前壁4a的表面4a′与旋转轴3的外周部的距离,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

        一方的侧壁4b的表面4b′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所述侧壁4b的表面4b′与旋转轴3的外周部的距离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3的一端而增大。

        另一方的侧壁4c的表面4c′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所述侧壁4c的表面4c′与旋转轴3的外周部的距离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3的另一端而增大。

        各侧壁4b、4c在旋转轴3的轴向与径向中的尺寸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

        所述前壁4a的表面4a′与各侧壁4b、4c的表面4b′、4c′具有利用旋转轴3的旋转而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流动的搅拌面。

        如图2、图3所示,在各侧壁4b、4c的外端缘上,形成有为在旋转时减轻负荷的多个爪4e。爪4e也可以省略。

        所述底壁4d的表面4d′相对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为使所述旋转径向的间隔固定,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与底壁4d的表面4d′设成沿以所述旋转轴3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所述旋转体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圆柱,但只要是旋转体,不作特别限定。

        在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上设有6个粉碎构件6。各粉碎构件6具有绕沿容器本体2a旋转径向的轴中心可旋转的旋转轴6a和从该旋转轴6a向旋转径向外方突出的多个粉碎刀片6b,由电动机等驱动源(未图示)旋转驱动。这里的旋转径向是指旋转轴6a的径向。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述粉碎构件6共计设置6个,分别在旋转轴3的轴向分开的3个位置各配置2个。分别在旋转轴3的轴向分开的3个位置上的2个粉碎构件6在旋转轴3的旋转方向互相分开配置。

        即,配置在旋转轴3轴向中央的2个粉碎构件6的旋转轴,被配置成比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搅拌构件4中的一方的一搅拌面4b′还接近旋转轴3的一端,且被配置成比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搅拌构件4中的另一方的另一搅拌面4c′还接近旋转轴3的另一端。

        配置在旋转轴3一端侧的2个粉碎构件6的旋转轴,被配置成比旋转轴3一端侧的2个搅拌构件4中的一方的一搅拌面4b′还接近旋转轴3的一端,且被配置成比旋转轴3一端侧的2个搅拌构件4中的另一方的另一搅拌面4c′还接近旋转轴3的另一端。

        配置在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2个粉碎构件6的旋转轴,被配置成比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2个搅拌构件4中的一方的一搅拌面4b′还接近旋转轴3的一端,且被配置成比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2个搅拌构件4中的另一方的另一搅拌面4c′还接近旋转轴3的另一端。

        3个粉碎构件6的配置高度设成容器本体2a的约1/2的高度。剩余3个粉碎构件6的配置高度设成容器本体2a的1/2的高度与底部之间。所述粉碎构件6的个数不特别限定。

        与所述旋转轴3共同旋转地设有6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在本实施形态中,各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是在所述各搅拌构件4上一对一相对的。即,各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在所述旋臂5上被安装成配置在各搅拌构件4与旋转轴3之间。所述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的个数不特别限定。

        如图3~图6所示,各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具有:在所述旋转方向位于旋臂5前方侧的板状的前壁7a;在所述旋转轴3的轴向位于旋臂5两侧的一对板状的侧壁7b、7c;在所述旋转轴3的旋转径向位于两侧壁7b、7c外方的板状的底壁7d。

        所述前壁7a的表面7a′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所述旋转径向的间隔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

        一方的侧壁7b的表面7b′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所述旋转径向的间隔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3的一端而增大。

        另一方的侧壁7c的表面7c′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所述旋转径向的间隔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也随着朝向旋转轴3的另一端而增大。

        所述前壁7a的表面7a′与各侧壁7b、7c的表面7b′、7c′,构成了因旋转轴3的旋转而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流动的辅助搅拌面。

        各侧壁7b、7c在旋转轴3的轴向与径向中的尺寸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后成为固定。

        所述底壁7d的表面构成变更面7d′,它在所述搅拌面4a′、4b′、4c′与旋转轴3的外周部之间相对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并且使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从朝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变更到朝向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的方向。

        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与变更面7d′设成沿以所述旋转轴3的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以使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与变更面7d′的旋转径向的间隔成为固定。所述旋转体在本实施形态中为圆柱,但不特别限定。

        所述变更面7d′具有与所述搅拌面4a′、4b′、4c′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相对的部分。在本实施形态中,旋转方向的变更面7d′的尺寸大致等于旋转方向的搅拌构件4的尺寸。处于旋转轴3的轴向的变更面7d′的尺寸大于处于旋转轴3的轴向的搅拌构件4的尺寸。从而,在旋转径向变更面7d′遮住搅拌面4a′、4b′、4c′的整体。

        所述变更面7d′的旋转方向的最大尺寸,最好等于或大于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的最大尺寸,以可遮住搅拌面4a′、4b′、4c′的整体。变更面7d′的旋转方向的前端位置最好与搅拌构件4一致,或配置在比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的前端位置还向旋转方向后方。变更面7d′的旋转方向的后端位置,最好与搅拌构件4一致,或配置在比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的后端位置还向旋转方向后方。

        所述变更面7d′具有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与所述粉碎构件6的整体相对的部分。即,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的变更面7d′,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与配置在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粉碎构件6相对。旋转轴3的一端侧的2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的变更面7d′,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与配置在旋转轴3一端侧的2个粉碎构件6相对。旋转轴3的另一端侧的2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的变更面7d′,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与配置在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2个粉碎构件6相对。

        如图2所示,2个辅助搅拌构件10与旋转轴3共同旋转地设在旋转轴3的两端附近的2个位置上。所述2个辅助搅拌构件10在旋转方向离开例如180度配置。各辅助搅拌构件10安装在从所述旋转轴3上突出的旋臂11上,且配置在容器本体2a的外周附近。各辅助搅拌构件10的形状只要是能搅拌被混合物的,而不作特别限定。另外,在同位置上也可设置多个辅助搅拌构件10。

        如图1、图2所示,在所述容器本体2a的内部设置了3根管子21,以将调整被混合物的湿分、温度、组分等物性所使用的气体喷出。例如喷出为调整被混合物的湿分而经干燥的空气及惰性气体、为调整被混合物的温度而经温度调节的空气及惰性气体、以及为调整组分而与被混合物反应的反应气体等。

        这些气体供给用管子21在本实施形态中设在沿旋转轴3的轴向留有间隔的3个位置上。即,各管子21插入容器本体2a内,通过用焊接等公知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而固定位置地配置在容器本体2a上。由各管子21的前端开口而构成的气体喷出口21a固定位置地配置在容器本体2a上,以可使气体从混合中的被混合物之中喷出。容纳在所述容器本体2a内的被混合物的体积小于容器本体2a的容积。图1中的双点划线200表示在该混合中的被混合物的表面位置的一例子。所述气体喷出口21a的个数不特别限定。

        从各气体喷出口21a喷出的气体被设成朝向所述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前方侧。此外,各气体喷出口21a配置在容器本体2a的底部附近,以使喷出气体从容器本体2a的下部沿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而向上方流动。

        各管子21的前端面21b相对水平面倾斜成随着朝向下方而朝向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后方侧。所述管子21的前端面21b与水平面构成的角度θ设成粉体状被混合物的休止角以下。

        处于旋转轴3的轴向的各气体喷出口21a的位置与处于旋转轴3的轴向的所述各粉碎构件6的位置互相一致。即,相对于位于旋转轴3中央侧的气体喷出口21a,配置在旋转轴3中央侧的2个粉碎构件6在搅拌中的被混合物之中配置在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相对于位于旋转轴3的一端侧的气体喷出口21a,配置在旋转轴3一端侧的2个粉碎构件6在搅拌中的被混合物之中配置在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相对于位于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气体喷出口21a,配置在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2个粉碎构件6在搅拌中的被混合物之中配置在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前方侧。

        在所述容器本体2a的内部设有供给液体用的3根管子31。作为所述液体,例如供给将粉末状的被混合物弄成粒状用的造粒液或通过与被混合物接触而产生化学反应的反应液等。

        这些液体供给用管子31在本实施形态中配置在沿旋转轴3的轴向留有间隔的3个位置上。即,各管子31通过安装在容器本体2a上的筒状的导向体32而插入容器本体2a内,通过固定在该导向体32上而固定位置地配置在容器本体2a上。在本实施形态中,由各管子31的前端开口构成的液体排出口固定位置地配置在容器本体2a上,以使液体可从混合中的被混合物之中向下方排出。从各液体供给用管子31向下方排出的液体在本实施形态中被设成朝向所述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后方侧。在同位置上也可设置多个管子31。

        这些液体供给用管子31的液体排出口的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位置与所述粉碎构件6的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位置互相一致。即,在旋转轴3的中央侧配置成容器本体2a的大约1/2高度的粉碎构件6与位于旋转轴3中央侧的液体排出口相对。在旋转轴3的一端侧配置成容器本体2a的大约1/2高度的粉碎构件6与位于旋转轴3一端侧的液体排出口相对。在旋转轴3的另一端侧配置成容器本体2a的大约1/2高度的粉碎构件6与位于旋转轴3另一端侧的液体排出口相对。由此,配置成所述容器本体2a的大约1/2高度的各粉碎构件6兼作将由各管子31供给的液体予以分散的分散构件。处于所述旋转轴3轴向的分散构件6的位置与所述气体喷出口21a的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位置互相一致。

        采用上述混合装置,可通过由搅拌构件4的旋转所产生的搅拌来混合被混合物。另外,凝聚的被混合物因粉碎构件6的旋转而被弄碎细微化。被混合物因所述搅拌构件4的搅拌面4a′、4b′、4c′而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流动。图1中的点划线300表示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所述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因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的变更面7d′而从朝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的方向变更到朝向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的方向。这样,可防止所述被混合物向离开设在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上的粉碎构件6的方向流动。由此,可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6的接触机会,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

        另外,可利用各搅拌构件4的一搅拌面4b′而使被混合物随着朝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而朝向旋转轴3一端地流动。于是,可利用与所述搅拌面4b′相对的变更面7d′而将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变更到朝向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的方向,且变更到朝向旋转轴3一端的方向。由此,在比搅拌面4b′还接近旋转轴3一端的位置,可增大粉碎构件6与被混合物的接触机会,可利用粉碎构件6而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

        由于各变更面7d′具有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与粉碎构件6相对的部分,故可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6的接触机会,提高粉碎效率。

        由于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与变更面7d′被设成沿以所述旋转轴3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曲面,故所述容器本体2a内周部2a′与变更面7d′之间的距离固定。由此,可由变更面7d′顺利地变更进入所述内周部2a′与变更面7d′之间的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可增大被混合物与粉碎构件的接触机会,提高粉碎效率。

        由于所述变更面7d′具有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尺寸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的部分,故可效率良好地与随着朝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而朝向旋转轴3一端流动的被混合物接触,可变更其流动方向。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利用辅助搅拌面7a′、7b′、7c′而使被混合物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流动,可提高搅拌效率。由于所述辅助搅拌面7a′、7b′、7c′设在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上,且相对旋转轴3的外周部留有旋转径向的间隔而配置,故不会妨碍变更面7d′变更被混合物的流动方向。所述辅助搅拌面7a′、7b′、7c′与旋转轴3的外周部的旋转径向的间隔,在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前方而增大的同时,随着朝向旋转轴3一端而增大。

        由于所述气体喷出口21a从混合中的被混合物之中向搅拌构件4的旋转方向前方侧喷出气体,故可延长该气体在被混合物内的滞留时间,可利用该气体而高效率地对被混合物的干燥、冷却等进行物性调整。将所述气体喷出口21a配置成:所述喷出气体从容器本体2a的下部沿容器内周部向上方流动。由此,即使容纳在所述容器本体2a内的被混合物的体积大幅度地小于容器本体2a的容积,也可将气体在被混合物内的滞留时间尽可能地延长,可提高气体与被混合物的接触效率。形成所述气体喷出口21a的管子21的前端面21b与水平面所构成的角度θ,由于被设成粉体状被混合物的休止角以下,故可防止被混合物进入所述管子21内部。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各气体喷出口21a的位置与所述各粉碎构件6的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位置互相一致。各搅拌构件4不通过包含配置粉碎构件6的位置在内的容器本体2a的圆周方向区域,以不与粉碎构件6相干涉。因此,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各气体喷出口21a的位置与所述各粉碎构件6的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位置互相一致,可利用从各气体喷出口21a喷出的气体,来防止被混合物滞留在未通过各搅拌构件4的区域,可使被混合物向粉碎构件6流动,从而提高被混合物的粉碎效率。此外,通过从液体供给用管子31向集中供给液体的部位使气体流动,可提高处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位的气体与被混合物的接触效率。由此,可利用气体而高效率地对被混合物的干燥、冷却等进行物性调整。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

        例如,如图7的第1变形例所示,变更面7d′也可具有在旋转途中在旋转径向仅与粉碎构件6的一部分相对的部分。

        另外,处于旋转轴3轴向的变更面7d′的尺寸,既可象图7的第1变形例所示那样其整体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也可象图8的第2变形例所示那样在旋转方向整个区域设成固定。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将流动方向变更构件7直接安装在旋臂5上的,但如图9(1)、(2)、(3)的第3变形例所示,既可安装在从旋臂5上向旋转轴3轴向突出的辅助旋臂15上,也可象在图9(2)中用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安装在从旋转轴3上突出的第2旋臂16上,主要是,只要设成能与旋转轴3共同旋转即可。

        另外,不必将变更面7d′配置在在旋转轴3的径向与搅拌面4a′、4b′、4c′重叠的位置上,也可配置在存在着被混合物的位置上,而该被混合物是通过由搅拌面4a′、4b′、4c′所产生的搅拌而向旋转轴3的外周部流动的。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变更面7d′被设成沿以旋转轴3轴心为中心的旋转体的凸曲面,但其形状不特别限定。例如,图10(1)、(2)、(3)、(4)的第4变形例所示的流动方向变更构件57具有:与旋转轴3平行的板状的上壁57a;在所示旋转轴3的轴向位于旋臂5两侧的一对板状的侧壁57b、57c,所述两侧壁57b、57c的表面57b′、57c′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构成辅助搅拌面。处于旋转轴3的轴向与径向的各侧壁57b、57c的尺寸随着朝向旋转方向后方而增大。各侧壁57b、57c的背面与安装在旋臂5上的一对加强板58连接,从各加强板58上突出的加强杆59与各侧壁57b、57c连接。所述上壁57a的背面57a″与各侧壁57b、57c的背面57b″、57c″设成变更面。另外,也可以在旋转轴3的旋转径向,在两侧壁57b、57c的外方设置板状的底壁,在该底壁上设置平面状的变更面。

        另外,在上述第1~第3变形例中,其他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一个搅拌构件与一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是相对的,但既可以一个搅拌构件与多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相对,也可以多个搅拌构件与一个流动方向变更构件相对。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将本发明适用于卧式混合装置1的,但本发明可也可适用于旋转轴绕纵轴中心旋转的立式混合装置。

    关 键  词:
    混合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混合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0539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