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垃圾处理装置,用于由微生物分解诸如食物废品之类的有机废弃物,特别是涉及这样的一垃圾处理装置,其能以降低的能量有效地进行分解处理,不需使用大型除臭装置来对含有由分解产生的难闻臭味(臭气)的空气进行除臭。
过去,业已知晓由微生物来分解诸如食物废品的含水有机废弃物的装置。在这些装置中,由食物废品的分解所产生的气体从一处理室排出。当排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量超过饱和水蒸气量时,就产生露珠。为了有效地进行分解处理,需要具有高排气量的大型排气装置。另外,由于在分解处理的过程中产生难闻的臭味,因此必须使用除臭装置来去除该难闻的臭味。
但是,为了去除含在由大型排气装置供给地排出气体中的大量的难闻臭味,需要具有一高净化性能的净化装置。例如,当给净化装置使用吸收剂时,就会产生必须频繁地更换或再生该吸收剂的问题。另外,当一微生物除臭装置等作为净化装置使用时,需要一大的除臭槽。结果,存在垃圾处理装置整体上大型化的问题。此外,当将催化剂用于净化装置时,不需频繁地更换吸收剂。但是,处理装置整体上是大型化的,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加热空气。另外,也需要能量来排出空气。因此,希望开发一种垃圾处理系统,能以减小的能量进行除臭处理,而不会降低由微生物进行的食物废品的分解效率。
例如,图16表示日本公开专利公报8-253384号中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1F包括了食物废品2F由微生物进行分解的处理室10F;设置在处理室底部的加热器80F;从处理室延伸的排气通道21F,以排出含有由食物废品分解所产生的难闻臭味的空气;一返回通路22F,其在一分支部位23F处从排气通道分支出来,并与处理室10F相连;设置在返回通路内的除湿器30F,以对供给返回通路的空气进行除湿;设置在返回通路内的除湿器上游侧的吸入通道20F,以从外部吸入新鲜空气;设置在除湿器下游侧的风扇13F;设置在处理室内的湿度传感器62F;和用于控制除湿器和风扇的控制单元3F。
处理室10F内的空气通过风扇13F被输送到返回通路22F内,并且在含于空气中的水分被除湿器30F去除后再返回到处理室内。当由湿度传感器62F检测到的湿度高时,控制单元3F就控制风扇13F与除湿器30F,以增大除湿能力。这样,在处理室内可保持由微生物进行食物废品分解处理的一合适的环境。
但是,在该处理装置1F中,没有采用足够的对策来防止经排气通道21F排出到外部的空气中的难闻臭味。另外,由于输送到返回通路22F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因在除湿器30F中产生露珠而被去除,因此被去除的露珠就会经一排水管33F排出。在此情形中,水溶性的难闻臭味成分就可能会溶入露珠中,从而被去除的露珠散发出强烈的难闻臭味。这会对处理装置周围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仍有进一步改善用微生物来分解诸如食物废品的有机废弃物的现有技术系统的余地。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能去除由微生物分解食物废品所产生的气体中的难闻臭味,并能以减小的能量有效地分解食物废品。即,本发明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由一微生物来分解食物废品的一处理室;用于从外部向处理室内供给新鲜空气的一吸入通道;和一端被连接到处理室的出口上,而另一端具有一排出口的一排出通道。一除湿器设置在排出通道内,用于对送入排气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除湿。该除湿器包括一除湿剂和用于去除被吸附在除湿剂上的水分的一再生单元,以再生该除湿剂。一返回通路从在排出通道内的一分支部位延伸到处理室,该分支部位位于除湿器的下游侧。一通风装置设置在分支部位的上游侧,用以通过排出通道向外侧输送含有在处理室中产生的难闻臭味的空气。用于从经排出口排出的空气中去除难闻臭味的一除臭装置设置在排出通道中的除湿器与排出口之间。一排出气流调节器设置在分支部位,以调节从排出通道经返回通路被返回到处理室的一空气量。一控制单元按照下列方式控制排出气流调节器。当垃圾处理装置采用普通的使用模式时,排出气流调节器被设定到第一位置,其中从除湿器供给的空气的一部分经排出口排出,并且剩余的空气经返回通路返回到处理室。当垃圾处理装置用于除湿剂的再生操作模式时,排出气流调节器被设定到第二位置,其中返回通路在分支部位处关闭。
在本发明中,由于从处理室排出的气体的一部分被除湿器处理,以由此去除水分,并且然后经返回通路返回到处理室,从而被再次用于食物废品的微生物分解,可以减小经排出通道排出到外部的空气量。因此,在该装置中可以采用一小型除臭装置。结果,可以使得垃圾处理装置整体上小型化,并且还节省用于操作垃圾处理装置的能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除湿剂被加热后,从该除湿剂去除被吸附的水分,除湿剂可以被快速冷却来增强恢复除湿器对食物废品的分解处理的能力,即,在结束除湿剂的再生操作后,控制单元将排出气流调节器设定到一第三位置,在此排出通道在分支部位处被关闭。除湿剂能被一循环空气有效地冷却,该循环空气在处理室→排出通道→返回通路→处理室的一闭合通路内流动。由于向除臭装置延伸的排出通道被关闭,因此可以通过增大通风装置的输出来在闭合的通路内输送大量的空气。结果,除湿剂能被快速地冷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不是由耐腐蚀材料制造的一热交换器,并且可以使用从在排出通道中流动的排出气体回收的废热来增强由微生物进行的食物废品的分解。即,热交换器设置在排出通道内除臭装置与排出口之间。通过吸入通道的一新鲜空气可以被废热加温,其中废热是由热交换器从在排出通道中流动的排出气体回收的。该加温的新鲜空气被引入处理室内,以增强食物废品的分解。由此,含有大量的水蒸气与氨的一腐蚀性气体通常从处理室排出。由于热交换器设置在除臭装置的下游侧,因此热交换器不会暴露给腐蚀性气体。因此,不需使用采用耐腐蚀材料的一昂贵的热交换器。
以下结合附图从对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清楚这些和其它目的及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普通使用模式的一示意图;
图2是表示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除湿剂的一再生操作模式的一示意图;
图3是表示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除湿剂的一冷却操作模式的一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5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含水量传感器的输出的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6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第一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的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7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第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的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8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第二氨传感器的输出的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另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再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用于检测食物废品重量的一传感器的一输出的一控制系统的一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当在一处理室内处理干燥的食物废品时第二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特殊控制模式的一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普通使用模式的一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用于第四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的一除湿剂的一再生操作模式的一示意图;和
图1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示意图。
参照附图按照下列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1的一示意图。该垃圾处理装置1包括一处理室10,其中食物废品2由一微生物进行分解;吸入通道20,用于从一外侧经处理室的一入口向处理室内引入一新鲜空气;排出通道21,其在一端被连接到处理室的一出口14上,并且在另一端具有一排出口;和一返回通路22,用于向处理室返回流经排出通道的一空气。
处理室10具有一搅拌单元11,用于搅拌食物废品;含水量传感器60,用于检测食物废品中的含水量;和一风扇13,用于向排出通道21输送含有由处理室中的食物废品分解所产生的难闻臭味的一空气。搅拌单元和含水量传感器可以从处理室省略。
用于对从处理室10提供的空气进行除湿的一除湿器30设置在排出通道21内。除湿器30包括一除湿剂31和作为除湿剂的再生单元的一加热器32。加热器用于去除被吸附在除湿剂上的水分。作为除湿剂,例如可以使用诸如硅胶、沸石和硅酸铝之类的一固体酸以及氯化钙、或碳酸钙等。除了吸收水蒸气外,这些除湿剂能吸收作为难闻臭味的一主要成分的氨。特别是,最好使用硅胶,其除了去除水蒸气外,还能有效地去除作为难闻臭味成分的氨和三甲胺。使用除湿剂的除湿器与应用一冷冻循环或一热电转换元件的一除湿器,或者用于从空气的水蒸气中形成露珠并去除该露珠的除湿器不同。即,使用除湿剂的除湿器具有能防止出现包含难闻臭味成分的露珠的一优点,从而一使用者不需倾倒汇集的露珠。这样,不需担心由露珠造成的难闻臭味。
返回通路从排出通道21的一分支部分23处向处理室10延伸,其中分支部分23形成在除湿器30的下游侧。在分支部分23处设置一排出气流调节器40,用于调节由返回通路22从排出通道21向处理室10返回的一空气量。例如,可以使用一电动节气阀作为排出气流调节器。
一控制单元3控制排出气流调节器40。当垃圾处理装置1处于一普通使用模式时,控制单元3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到一第一位置,其中从除湿器30提供的空气的一部分经排出通道21排出到外侧,并且剩余空气经返回通路22返回到处理室10。经吸入通道20引入处理室内的一空气量大致等于经排出通道21排出到外侧的空气量。因此,确定排出气流调节器40的第一位置,从而引入处理室10内的空气量包含由处理室内的微生物分解食物废品所需的一氧气量。通过控制该排出气流调节器40,可以显著地降低垃圾处理装置1的一排出(排气)量。如后所述,排出气流调节器40也可根据设置在处理室10内的含水量传感器60的一输出来控制。
另一方面,当垃圾处理装置处于用于除湿剂31的一再生操作模式时,其中除湿剂被加热以由此去除被吸收的水分和氨,则控制单元3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到一第二位置,其中返回通路22在分支部分23处关闭。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具有一潮湿(水分)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检测被吸附在硅胶上的一潮湿量,并且当所检测到的潮湿量超过一预定的潮湿量时,向控制单元3提供一第一控制信号;和一氨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检测被吸附在硅胶上的一氨量,并且当所检测到的氨量超过一预定的氨量时,向控制单元提供一第二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或者第二控制信号,控制单元3起动加热器32,并且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到用于再生操作的第二位置。可以仅使用潮湿传感器而不使用氨传感器。
用于从流经排出通道21的空气中去除难闻臭味的一除臭装置50设置在排出通道内的除湿器30的下游侧。在该实施例中,除臭装置50设置在分支部位23的下游侧。由于从除湿器30提供的大多数空气流向返回通路,并且剩余的空气向外侧排出,因此不需在本发明的垃圾处理装置中使用一大型的除臭装置。因此,垃圾处理装置整体上可以小型化。另外,可以减小操作垃圾处理装置所需的能量。
对于除诸如氨或三甲胺之类的含有氮的一臭气成分之外的臭气成分,例如可以在排出通道内的除湿器30与分支部位23之间设置一附加的除臭装置(未示出),用于对诸如硫化物的含有硫的一臭气成分进行除臭。尤其希望使用活性炭作为附加除臭装置的一吸收剂。
该实施例中使用的除臭装置50包括一氧化物催化剂51和一加热器52,其中氧化物催化剂51是其上带有一贵金属的诸如铝的一氧化物。但是,作为除臭装置,可以使用一吸收剂,采用一臭氧处理的除臭装置,采用一微生物或其组合的除臭装置。最好使用白金、铑或钯作为贵金属。由于流经除湿器30的难闻臭味成分被除臭装置去除,因此可以防止在垃圾处理装置周围出现难闻的臭味。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垃圾处理装置1的操作。
首先,参照图1描述用于由微生物进行的食物废品2的分解的普通使用模式。控制单元3控制风扇13,以用一大的气流量向除湿器30输送含有在处理室内产生的湿气与诸如氨的难闻臭味的空气。控制单元3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到第一位置,从而由除湿器30提供的空气的一部分经排出通道21被排出到外部,并且剩余的空气经返回通路22返回到处理室10。控制单元3还控制加热器32,从而除臭装置50的催化剂51被加热到用于普通使用模式的一预定的温度。被排出到外侧的空气中的难闻臭味成分由除臭装置去除。由于难闻臭味成分的氨与三甲胺可以被除湿器30去除,因此减轻除臭装置的负担。
然后参照图2描述用于除湿剂31的再生操作模式,其中从除湿剂去除被吸附的湿气和氨。控制单元3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到第二位置,以大致使返回通路22与排出通道21隔开。另外,控制单元3启动向加热器32的一电流输送。由于返回通路22被隔开,因此从除湿剂31去除的所有的湿气与氨成分就被输送到除臭装置50而不会返回到处理室10。控制单元3保持加热器52在一高温,以用全部容量操作除臭装置50。
由于在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中使用一小型除臭装置,因此具有当大的气流量被输送给除臭装置时不能充分地进行除臭操作的可能性。因此,控制单元3控制风扇13,从而在再生操作模式中的气流量小于在普通使用模式中的。在再生操作模式的一初始阶段,一高浓度的氨从除湿器被输送给除臭装置。因此,最好是将除臭装置50的催化剂温度设定在一可接受的温度范围内的一最大温度。随着再生操作的进行,从除湿剂31去除的氨的浓度降低。通过根据氨浓度的降低而降低除臭装置50的催化剂的温度,对于再生操作可以节省能量。或者,加热器32的温度可以被控制,从而从除湿剂31去除的氨被保持在一恒定的浓度。用于检测从除湿器30提供的空气的一湿度的一湿度传感器61设置在排出通道21内。当检测到的湿度达到一预定值时,控制单元3停止向加热器32的电流输送,以结束再生操作。
在一冷却操作模式中,在再生操作模式中加热的除湿剂31被冷却,从而除湿剂可以再次吸收湿气与氨。可以根据下面描述的一第一冷却模式或一第二冷却模式执行冷却操作模式。
在第一冷却模式中,如图2所示,排出气流调节器40被设定到第二位置,并且保持用于再生操作模式的风扇13的气流量。当除湿剂31的温度高时,除湿剂不能从处理室提供的空气中去除氨。因此,最好是将催化剂加热到高于普通使用模式和低于再生操作模式的一温度,以增大除臭装置50的除臭能力。当除湿剂的温度降低时,其氨吸附能力恢复。因此,最好是根据除湿剂31的温度的降低,逐渐降低除臭装置50的催化剂温度。
在第二冷却模式中,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3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到一第三位置,其中排出通道21在分支部位23处被关闭,从而所有的流经除湿器30的空气经返回通路22返回到处理室10。由风扇13提供的空气的一大的气流量在一封闭的回路内循环,该封闭回路包括处理室10→排出通道21→(除湿器30)→返回通路22→处理室10,以增强除湿剂的冷却操作。此时,不需加热除臭装置50的催化剂51。该第二冷却模式可有效地快速冷却除湿剂。
在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中,具有当食物废品由搅拌单元11在处理室10内搅拌时,出现大量的含有氨的臭味的可能性。在此情形中,如图3所示,控制单元3就在搅拌单元操作前将排出气流调节器40设定第三位置,从而从除湿器30供给的所有空气经返回通路22返回到处理室10。由于搅拌单元11在该状态下操作,即使当臭味的浓度在处理室内快速上升时,含有臭味的空气也继续在封闭回路中循环,直到由除湿剂31足够地吸收和去除氨为止。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根据设置在处理室10内的含水量传感器60的输出控制风扇13和排出气流调节器40。即,当食物废品中检测到的含水量超过一预定的含水量时,控制单元3就增大风扇13的输出并且通过排出气流调节器40调节排出通道21的一开口量,以大致保持一定的空气量经排出通道被排出到外部。换言之,控制单元3通过排出气流调节器40调节返回通路22的一开口量,以增大流经返回通路的空气量。相反,当在食物废品中检测到的含水量小于预定的含水量时,控制单元3降低风扇13的输出,以防止食物废品的异常干燥。如果需要,除了含水量传感器外,在处理室10内还可设置一湿度传感器。在此情形中,可根据湿度传感器的一输出来控制风扇13与排出气流调节器40。另外,在处理室内可设置食物废品的一重量传感器。在此情形中,可以根据重量传感器的一输出来控制风扇13与排出气流调节器40。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示意图示于图4中。除下列特征外,该垃圾处理装置1B大致等于第一实施例的。因此,对于共同的部件及其操作不需重复描述。在附图中,类似的部件标以附带后缀字母“B”的参考标记。
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1B具有一计时器(未示出),用于当一除湿器30B使用的总时间达到一预定时间时向一控制单元3B提供一控制信号。根据该控制信号,控制单元3B将一排出气流调节器40B设定到一第二位置,其中一返回通路22B与一排出通道21B大致隔开,并且然后启动用于一除湿剂31B的一再生操作。可以根据在处理室内的一最大重量的食物废品所具有的水或氨的量以及除湿剂31B的一饱和吸收量来确定再生操作的一启动时间。
另外,根据在处理室内的食物废品的种类以及食物废品的发酵状态,常常希望在比计时器的预定时间较早的一时间启动再生操作。可以用下面描述的一系统来修改用于除湿剂31B的启动再生操作的计时。如果需要的话,该系统可以被应用到第一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上。
该垃圾处理装置1B具有一含水量传感器60B,用于检测处理室10B内的食物废品2B的含水量,并且当检测到的含水量超出一预定范围时向控制单元3B提供一控制信号;一第一湿度传感器62B,用于检测处理室内的一湿度,并且当检测到湿度超出一预定范围时向控制单元提供一控制信号;和一第二湿度传感器63B,用于检测从除湿器30B提供的一空气的一湿度,并且当所检测到的湿度超出一预定范围时向控制单元3B提供一控制信号。
另外,垃圾处理装置1B具有一第一氨传感器64B,用于检测处理室内的一氨浓度,并且当所检测到的氨浓度超出一预定范围时向控制单元提供一控制信号;一第二氨传感器65B,用于检测从除湿器提供的空气的一氨浓度,并且当所检测到的氨浓度超出一预定范围时向控制单元提供一控制信号;一第三氨传感器66B,用于检测从一除臭装置50B提供的空气的一氨浓度,并且当所检测到的氨浓度高于一预定的氨浓度时向控制单元提供一控制信号;和一重量传感器67B,用于检测处理室内的食物废品的重量,并且当检测到的重量超出一预定范围时向控制单元提供一控制信号。
如图5所示,当在食物废品中检测到的含水量大于预定的范围时,控制单元3B提前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周期是根据含水量传感器60B的控制信号计算的。另一方面,当在食物废品中检测到的含水量小于预定的范围时,控制单元3B延迟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周期是根据含水量传感器60B的控制信号计算的。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可以代替含水量传感器使用一pH值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物废品的一pH值。
如图6所示,当在处理室10B中检测到的湿度大于预定的范围时,控制单元3B提前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周期是根据第一湿度传感器62B的控制信号计算的。另一方面,当检测到的湿度小于预定的范围时,控制单元3B延迟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周期是根据第一湿度传感器62B的控制信号计算的。通过使用第一氨传感器64B,可以根据与第一湿度传感器类似的一方式修改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
另外,当在处理室中检测到的食物废品的重量大于预定的范围时,控制单元3B提前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周期是根据重量传感器67B的控制信号计算的。当检测到的食物废品的重量小于预定的范围时,控制单元3B延迟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该时间周期是根据重量传感器的控制信号计算的。
如图7所示,当由第二湿度传感器63B检测到的湿度小于预定范围时,控制单元3B降低风扇13B的输出,以减小除湿器30B的除湿能力。结果,可以防止由处理室内食物废品的过分干燥造成的异常发酵。当由第二湿度传感器63B检测到的湿度大于预定范围,并且通过由第一和第二湿度传感器62B、63B检测到的湿度值计算得到的除湿率小于一预定范围时,控制单元3B立即启动除湿剂31B的再生操作。当除湿率大于预定范围时,垃圾处理装置返回到普通使用模式。
如图8所示,当由第二氨传感器65B检测到的氨浓度小于预定范围时,控制单元3B降低催化剂51B的温度,以减小除臭装置50B的除臭能力。另一方面,当由第二氨传感器65B检测到的氨浓度大于预定范围,并且通过由第一和第二氨传感器64B、65B检测到的氨浓度值计算得到的氨除去率小于一预定范围时,控制单元3B立即启动除湿剂31B的再生操作。当氨除去率大于预定范围时,垃圾处理装置返回到普通使用模式。
第一氨传感器64B随时监测处理室内的氨浓度。当氨浓度由于某些原因而快速上升,并且检测到的氨浓度超过一预定值时,最好是控制单元3B通过排出气流调节器40B关闭排出通道21B来停止气流经除臭装置50B向外部排出,或者降低风扇13B的输出,以减小经排出口排出的空气量,或者增大除臭装置50B的除臭能力,由此来应对异常的氨浓度。特别是,从防止向外侧出现氨泄漏的观点看,最好控制排出气流调节器40B。
当由除湿器30B提供的空气的湿度在预定范围内时,可以根据第二湿度传感器63B的控制信号来确定启动除湿剂31B的再生模式的时间。即,如图9所示,控制单元3B根据由第一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一第一湿度值(即在除湿器30B上游侧的湿度)与由第二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一第二湿度值(即在除湿器30B下游侧的湿度)之间的一差值,估算除湿剂31B的一吸水量。当估算出的水分吸收量为一饱和吸收量的90%或以上时,启动再生操作。该控制方法提供在失去除湿剂31B的除湿能力之前启动再生操作的优点。根据第一和第二湿度传感器的控制信号来完成再生操作。即,当第一和第二湿度值之差为0时,就停止向除湿器30B的加热器32B输送电力,以结束再生操作。接着,执行除湿剂30B的冷却操作。通过使用第一和第二氨传感器64B、65B,可以根据与上述类似的一方式修改启动再生操作的时间。
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1B包括用于防止含有难闻臭味的空气从垃圾处理装置意外排出的压安全系统。即,当当检测到的食物废品2B的重量大于预定范围时,或者当含有有关由含水量传感器检测到的食物废品中的含水量大于预定范围的一信息的一输出被保持一恒定的时间周期时,或者当含有有关由第一氨传感器64B或第二氨传感器65B检测到的氨浓度大于预定范围的一信息的一输出被保持一恒定的时间周期时,控制单元3B升高除臭装置50B的催化剂温度,以增大除臭能力。当由第三氨传感器66B检测到的氨浓度大于预定范围时,进一步升高催化剂温度。
当尽管催化剂温度达到一容许的上限温度而该状态没有改善时,通过排出气流调节器40B关闭排出通道31B,以停止通向除臭装置50B的气流,并且停止加热催化剂51B。根据重量传感器67B的输出操作的上述安全系统的一流程图示于图10中。可替换的是,可以使用用于检测除氨以外的一臭味成分的一传感器。
在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1B中,根据下列方式在除湿剂30B的再生操作过程中控制除臭装置50B。即,如图11所示,当由第一氨传感器64B检测到的氨浓度等于由第二氨传感器65B检测到的值时,认为已经完成再生操作,并且启动了冷却操作模式。
另一方面,当由第二氨传感器检测到的氨浓度不等于在除湿器30B上游侧检测到的氨浓度,并且大于一预定值时,控制单元3B就升高催化剂51B温度到容许的上限温度。当由第三氨传感器66B检测到的氨浓度小于一预定值时,继续再生操作。相反,当由第三氨传感器66B检测到的氨浓度为预定值或以上时,控制单元3B就降低除湿器30B的加热器的温度,以减小从除湿剂31B除去氨的速率。通过使用一用于检测除氨以外的一臭味成分的传感器,可以根据与上述类似的方式控制除臭装置。
在延长时间周期使用后,必须更换垃圾处理装置1B的除臭装置50B的催化剂51B。在使用用于除臭装置的一吸收剂的场合,必须在吸收剂工作寿命的末期进行更换操作。可以如下所述地确定更换催化剂的时间。即,控制单元3B从由第二和第三氨传感器65B、66B检测到的氨浓度计算氨的除去率。当氨除去率小于一预定值时,控制单元3B点亮一指示灯,以告知垃圾处理装置的使用者更换催化剂的时间。
作为一特别的情形,当过分干燥的食物废品投入处理室内时,需要给食物废品的微生物分解供给水。在此情形中,最好执行下列控制。即,如图12所示,控制单元3B根据含水量传感器60B或第一湿度传感器62B的一输出,通过排出气流调节器40B来关闭排出通道21B,其中含水量传感器或第一湿度传感器的输出表示食物废品已过分干燥。接着,启动除湿剂31B的再生操作,以除去吸附在除湿剂31B上的水蒸气。被除去的水蒸气通过返回通路22B返回到处理室内。这样,一定量的水蒸气可以被供给处理室内的食物废品。当含水量传感器或第一湿度传感器的输出达到预定范围时,执行垃圾处理装置的普通使用模式,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中使用各种传感器。如果需要,可以随意省去一些传感器。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一示意图示于图13。除下列特征外,该垃圾处理装置1C大致等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因此,对于共同的部件及其操作不需重复描述。在附图中,类似的部件标以附带后缀字母“C”的参考标记。
在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1C中,用于从经一排出通道21C排出到外侧的空气中回收废热的一热交换器70C设置在一除臭装置50C的下游侧。由热交换器回收的废热可用于加温通过一吸入通道20C的新鲜空气。由于加温的新鲜空气被输送到一处理室10C内,因此可以增强由微生物对食物废品的分解。
由此,处理室10C排出含有大量水蒸气和诸如氨的一腐蚀性气体的一空气。由于热交换器70C设置在一除湿器30C和除臭装置50C的一下游侧,因此其不会被暴露于腐蚀性气体。因此,对于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不需使用由一昂贵的耐腐蚀材料制造的一热交换器。因此,可以防止垃圾处理装置总成本的上升,并且通过使用废热而提供能量节约。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垃圾处理装置的示意图示于图14和15中。该垃圾处理装置1D具有用于通过一微生物来分解食物废品的一处理室10D,和在一端连接到处理室的一出口14D上、而在另一端具有一排出口的一排出通道21D。在排出通道21D中,设置一风扇13D来向排出通道输送含有由食物废品的分解所产生的难闻臭味的一空气。为了从一外侧向排出通道21D引入一新鲜空气,一吸入通道20D在形成于风扇13D上游侧的一第一分支部位24D处被连接到排出通道上。用于对由风扇13D提供的空气进行除湿的一除湿器30D设置在排出通道21D内的风扇13D的下游侧。除湿器30D由一除湿剂31D和一加热器32D形成,所述加热器用于除去被吸附在除湿剂上的水分,以再生除湿剂。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除湿器。
一返回通路22D从形成在排出通道21D内的除湿器30D下游侧的一第二分支部位23D处向处理室10D延伸。在该实施例中,一除臭装置50D在排出通道21D内设置在除湿器30D与第二分支部位23D之间。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除臭装置。一第一排出气流调节器41D设置在第一分支部位24D处,以调节从吸入通道20D引入的新鲜空气的量。另外,一第二排出气流调节器40D设置在第二分支部位23D处,以调节经返回通路22D返回到处理室10D的一空气量。一控制单元3D控制第一和第二排出气流调节器。
下面描述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1D的一操作。
在用于由微生物分解食物废品的一普通使用模式中,如图14所示,控制单元3D将第一排出气流调节器41D设定到一打开位置,在此从处理室10D提供给排出通道21D的空气与从吸入通道20D输送的新鲜空气混合。另外,将第二排出气流传感器40D设定到一打开位置,在此从除湿器30D提供的一部分空气经排出通道21D排出,并且剩余的空气经返回通路22D返回到处理室10D内。控制单元3D也加热除臭装置50D的一催化剂。由于可以通过除湿器30D除去作为难闻臭味主要成分的大多数氨,因此可以减小除臭装置50D的除臭能力。在该实施例的垃圾处理装置中,即使当新鲜空气的一湿度高时,经吸入通道20D引入的新鲜空气也会在通过处理室10D前首先通过除湿器30D。因此,可以避免具有高湿度的新鲜空气直接被引入处理室内的一状态。
在用于除去被吸附在除湿剂31D上的水分和氨的一再生操作模式中,如图15所示,控制单元3D将第一排出气流调节器41D设定到一关闭位置,在此排出通道21D与处理室10D独立,从而仅仅从吸入通道20D引入的新鲜空气在排出通道中流动。另外,控制单元3D将第二排出气流调节器40D设定到一关闭位置,在此返回通路22D与在第二分支部位23D处的排出通道21D基本上隔离。控制单元3D也控制加热器32D来加热除湿剂31D和从除湿剂除去吸附的水分和氨。由于返回通路22D被隔断,因此从除湿剂31D除去的水分和氨不会返回到处理室10D。另外,由于处理室10D通过第一排出气流调节器41D而与排出通道21D隔开,因此可以用经吸入通道20D引入的新鲜空气来对除湿剂31D进行再生操作,而不会使用含有从处理室10D提供的难闻臭味和水蒸气的空气。这对于缩短再生操作所需时间是有利的。
在再生操作中,所有的含有从除湿器31D除去的诸如氨的难闻臭味的空气被输送给除臭装置50D。因此,需要增大除臭装置50D的除臭能力来处理一高浓度的氨。当除臭装置50D由一催化剂和一加热器组成时,最好将加热器加热到一容许的上限温度。用于检测从除湿器30D提供的空气的一湿度的一湿度传感器(未示出)设置在排出通道21D内。当检测到的湿度小于一预定值时,控制单元3D停止向除湿器30D的加热器32D供给电流。
在结束除湿剂31D的再生操作后,执行除湿剂的一冷却操作模式。在冷却操作中,保持第一和第二排出气流调节器(41D,40D)的关闭位置。由于从除湿剂31D中已经除去水分和氨,因此仅新鲜空气通过除臭装置50D。因此,不需操作除臭装置50D。通过从吸入通道20D由风扇13D向排出通道21D内引入大量的新鲜空气,可以提供对除湿剂31D的一快速冷却操作。由于处理室10D与排出通道21D隔开,因此不需担忧在冷却操作过程中难闻臭味泄漏到外侧。这样,可以提供一实用的垃圾处理装置,不管外侧空气的湿度,它都能稳定地执行垃圾处理,有效地执行除湿剂的再生和冷却操作。
上面已根据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将覆盖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应当根据权利要求书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