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装置,其带有至少两个前后串联安装的、由一个冷凝器通过一喷射点供给制冷剂的不同制冷能力的蒸发器,其中制冷能力较低的蒸发器做成板状,而制冷能力较高的蒸发器配备有一个用于引导制冷剂的管路,并且制冷能力较低的蒸发器串联接在前面。
对于冷藏和冷冻组合,现有技术中采用所谓的箱式蒸发器冷却冷冻室。这种蒸发器具有一个弯成直角管的载板,该载板在其安装面上绕有引导制冷剂的管路。为使加工简单并考虑到导热和成本原因,该载板和管路用铝制造,其中在管路的流入侧的端部备有一个管插件,该管插件用于与用铜制成的节流管路材料匹配,该节流管路与管插件焊接。管路的流出侧端部连接一个用于冷却冷藏室的如用滚接法(Rollbondverfahren)制造的蒸发器板,在该蒸发器板上的流出侧设有一个与以焊接技术在其内设置的铝管件的接头,该铝管件又与通常由铜管路构成的进管焊接。带有在冷冻室内使用的所谓管蒸发器的、用作冷藏室蒸发器的蒸发器板的这种前置连接,除了造成零件数目众多外,还造成必须在成本和生产条件限制下将不同材料液密和气密地相互连接,由此必须使用特殊地焊接方法,如电阻焊的特殊形式,而为此所需的适当焊接装置相当昂贵。此外,这种蒸发器装置的安装费用由于单个接合的接头众多而相当高,其中还对工人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以保证液密和气密地制造接头。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蒸发器装置以简单的结构措施简化和改进两个单个蒸发器之间的符合冷冻技术的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即制冷能力较低的板状蒸发器有一节段,该节段配备有制冷剂的喷射点并最大程度地与蒸发器剩余板面热脱离。
通过将喷射点附装在板状蒸发器上,用于喷射液态制冷剂的铜管路可引入到一个用滚接法或Z-接法(Z-Bondverfahren)制造的制冷剂通道中,并可通过制冷剂通道的无切削成型,例如通过冲制而液密和气密地安置,而不必为制造制冷剂的喷射点准备提供机械技术上昂贵从而导致成本提高的焊接方法。此外,通过成形于板内的制冷剂通道的成型这种纯机械密封还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即在连接副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可以选择得比在连接副之间实施焊接时可能的公差大。而且与连接副之间的焊接相反,不必要经常地对接头进行密封性检查,因为两个连接副之间的机械连接和密封是以很高的过程可靠性保证的。由于备有喷射点的节段与蒸发器剩余板面的热脱离,保证了喷射的液态制冷剂不会蒸发到串联接在后面的板状冷藏室蒸发器上,而是遵照制冷规定输入到冷冻室蒸发器,从而至少很大程度地避免冷藏室蒸发器的制冷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节段具有一个接在喷射点上的制冷剂通道,该通道出口侧有一个用于管路的连接部位。
由此使引导制冷剂的冷冻室蒸发器管路的应用不仅特别安全、而且位置特别精确,其中在制冷剂通道和管路之间的接头可以在焊接技术方面毫无困难地得以实现,因为不仅管路而且带有制冷剂通道的节段可以用相同材料如铝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规定,在该节段的制冷剂通道长度做成最小,由此可以使喷射的制冷剂特别迅速且目标准确地输入到制冷能力较高的蒸发器的管路中。另外避免了制冷能力较低的蒸发器的不必要的制冷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规定,该节段与蒸发器的剩余板面通过至少一个桥状连接段相连,通过该连接段在剩余板面上的制冷剂通道系统的流出侧端部至少输入到喷射点附近。
由此不仅使载有喷射点的节段精确地位置配合到蒸发器的剩余板面上,而且同时使从蒸发器的剩余板面到节段的导热最小。此外,通过剩余板面上的制冷剂通道系统的流出侧端部的导入,保证了该制冷剂通道系统成本经济地并基本密封地连接到制冷循环的进管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规定,桥状连接段与上述节段做成一体,并且与蒸发器的剩余板面连接,则该节段和制冷能力较低的蒸发器的剩余板面的制造特别简单。此外,由于节段在蒸发器剩余板面上的一体结合产生了前者对后者的特别精确的位置配合。另外制冷能力较低的板状蒸发器和节段通过从一块铝板片裁切而一体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规定,蒸发器的剩余板面布置在制冷设备的绝热层内部并导热地接到制冷设备内的制冷腔的内衬套上,而节段位于绝热层外部。
制冷能力较低的蒸发器的这种布置,即其备有喷射点的节段位于绝热层的外部,明显降低了因制冷剂在喷射点喷射所产生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规定,板状蒸发器用滚接法或Z接法(Roll-oder Z-Bondverfahren)制造,则特别简单的是,蒸发器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制冷剂通道横截面和制冷剂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规定,制冷能力较高的蒸发器设计成箱形蒸发器,带有一个管状的载板和一个以传热接触缠绕在该载板上的管路。
由此提供了一种特别经济的冷冻室蒸发器的变型。
根据本发明的最后一种优选实施例规定,管路流出侧通过一个接头使蒸发器板与蒸发器剩余板面的制冷剂通道系统相连,由此管路可特别可靠地气密和液密地连接到板状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系统上。
下面借助附图简单示意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图示:
图1是蒸发器装置的后视立体图,其由一个冷冻室蒸发器和一个串联接在后面的冷藏室蒸发器构成,冷藏室蒸发器带有一个设置在一个至少很大程度上热技术脱离的蒸发器节段上的喷射点。
图2是蒸发器装置的后视图。
图1以简单的示意图示出了带有冷冻室蒸发器11的蒸发器装置10,该冷冻室蒸发器11有一个如用铝板制成的载管12,在该载管的朝向制冷设备绝热层的安装面13上装有引导制冷剂的管路14,该管路由铝管制成并在其两端部各有一个连接件15或16,该铝管在安装面13上与之导热接触。为了扩大管路13在安装面14上的传热表面,前者在其自由表面上备有铝遮盖的胶带,该胶带固定在载管12的安装面13上。载管12在其背面配备有由铝板制造的后壁18,该后壁与载管12以及缠绕在载管上的管路14一起构成了称为所谓的箱形蒸发器的冷冻室蒸发器11。该冷冻室蒸发器后面串联了一个纯示意表示的、例如用滚接法制造的冷藏室蒸发器19,其通过焊接两块铝板片生成的板状结构具有一个第一板段20,该板段20设计成所谓的冷壁蒸发器并具有一个回形的制冷剂通道系统21,该制冷剂通道系统在其流入侧端部流进在板段20上一体形成的接头22,在其流出侧端部有一个通道段23。该通道段23通过两个相互间隔开的桥状连接段25中的一个引导,在该两个桥状连接段之间有一个用于热技术脱离的中间空间。该桥状连接段25不仅与板段20一体连接而且与第二个属于冷藏室蒸发器19的板段26一体连接,该第二板段26的表面明显小于板段20的表面,并且做成基本直角形,其中在其较长的直角侧接有连接段25。板段26备有一个平行于其较长直角侧的制冷剂通道27,该制冷剂通道27经过板段26的整个长度并在其流入侧端部设有一个在板段26上一体形成的接头28,在其流出侧端部同样设有一个在板段26上一体形成的接头29以引进下面将详述的管路中。制冷剂通道27在其朝向接头28的流入侧段用于接纳一根例如用铜制造的节流管路30,该节流管路以其一端在形成所谓的冲制点31时借助局部的、塑性的变形气密和液密地安置在制冷剂通道27中,其中节流管路30的自由端用作液态制冷剂的喷射点32。在喷射点32和接头28之间备有一个接合点34用于通过连接段25引导的通道段23与制冷剂通道27的连接,其中接头28上以焊接技术安置一个接纳节流管路的例如用铝制造的进管33。制冷剂通道27流出侧在接头29,在该接头29内以焊接技术安置一根例如用铝制造的连接管35,该连接管35与管路14流入侧的连接件15焊接,从而将制冷剂通道27与管路14连接起来。管路14流出侧设有的连接件16用于接纳同样用铝制造的中间管36,该中间管36一方面与连接件16焊接,另一方面与板段20上的接头22焊接。
当蒸发器装置工作时,被一个未示出的制冷剂冷凝器强迫转换的制冷剂以液态经过节流管30输入到喷射点32,该喷射点32本身符合制冷技术地附装到冷冻室蒸发器11,并经过由制冷剂通道27和连接管34构成的很短的制冷剂流经路径无明显制冷损失地位于冷冻室蒸发器11之前。制冷剂从喷射点32流出,如箭头所示,经过制冷剂通道27,连接管34,流进冷冻室蒸发器的管路14中,在管路14的出口端经中间管36流到后接的冷藏室蒸发器19。在这里流经其制冷剂通道系统21然后制冷剂经过连接段25上的通道段23流进进管33。
可以设想冷冻室蒸发器30不做成箱形,而做成带有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的蒸发器架的所谓线管蒸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