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氟塑单座筒塞式平衡控制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氟波纹管的 “衬氟塑单座筒塞式平衡控制阀” ( 以下简称平衡 控制阀 ), 它是属于防腐阀门领域方面的发明创造。 它的任务是针对现有的衬氟塑波纹管单 座控制阀, 在介质压差大或口径大的场合, 使用过程中阀芯存在着单向受力过大, 使之造成 阀门及管道运行不稳定, 有振动、 噪音现象, 为克服这种不利因素, 则必须对衬氟塑单座阀 的结构进行创新。 由于衬氟阀门自身工艺特殊原因, 在结构上却不能复杂, 若采用硬密封套 筒阀结构, 尚还存在套筒开窗制造困难, 同时窗口使用磨损严重, 寿命短等问题。因此需要 发明一种既结构简单, 又适合衬氟工艺制造的平衡控制阀。本发明首次研制应用阀芯通孔 平衡压差原理, 提供一种 “组合式平衡阀芯” , 将阀后低压介质经阀芯竖直和水平通孔与筒 塞室相通, 于是作用在上下阀芯压力互相抵消, 达到平衡。 此时阀前高压介质不影响阀芯平 衡, 因此不受压差、 口径限制, 故阀杆操作推力小、 轻便、 省力。从而彻底解决了单座阀的缺 陷问题, 同时新型平衡控制阀, 实用性更强, 市场应用更广泛。
本发明同气动 / 电动执行机构配套使用, 该阀为防腐蚀直通单座平衡控制阀, 与 流体 ( 介质 ) 接触的阀体内壁和阀内组件, 均采用高压注塑工艺, 衬有能耐腐蚀, 抗老化的 氟塑料, 并在阀杆密封处采用聚四氟乙烯波纹管和填料双重密封, 其安全可靠性更好, 确保 无外漏。
本发明在阀盖下方设置一个氟波纹管组件, 其上端盘由阀盖和管接用螺栓、 螺母 锁紧, 下端由阀杆螺纹将波纹管底座锁紧在阀芯上面, 这样波纹管把介质与外界隔绝, 保证 了密封, 且阀芯上下动作灵活, 显示了波纹管密封的特点。 此外管接上部和中部设有一段非 密封凹圆面, 下部还设有一个密封凸圆面和 O 形圈沟槽, 里面放有 O 形密封圈, 它与筒塞密 封凸圆面配合, 形成一道密封, 再有阀芯与阀座形成另一道密封, 当阀门关闭时, 两道密封 将高压流体 ( 介质 ) 截流住, 此时阀门关闭, 介质静止不流动。
本发明结构简单、 新颖, 耐高压, 大口径操作省力, 密封性能好, 使用寿命长, 是一 种理想的实用新型平衡控制阀。
说明书附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图中 : 1. 阀体 ; 2. 阀芯 ; 3. 垫圈 ; 4. 阀杆 ; 5、 8. 螺柱 ; 6、 9. 螺母 ; 7. 管接 ; 10. 阀盖 ; 11. 衬垫 ; 12. 压盖螺母 ; 13. 填料 ; 14. 限位套 ; 15. 氟波纹管 ; 16、 18.O 形圈 ; 17. 筒塞。
图 2 是图 1 中 I 的局部放大视图。图中 : 17. 筒塞 ; 7. 管接 ; 16.O 形圈。图中还有 箭头标记指向凹圆面和凸圆面位置。如附图 2 所示。
注: 组合式平衡阀芯 : 由筒塞 17 与阀芯 2 通过金属焊接组合成一体, 其阀芯 2 内 设有竖直和水平通孔, 此外筒塞 17 上部外圆面设有密封凸圆面, 它下面是一段非密封凹圆 面, 它能使 O 形圈 16 放松, 且有助于密封持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工作原理。
1. 阀门开启时 :
阀杆 4 由执行机构带动向上提起筒塞 17 和阀芯 2 同步移动, 同时 O 形圈 16 脱离 密封凸圆面, 进入非密封凹圆面, 此时 O 形圈 16 借助间隙开始放松, 随之通过阀芯 2 的水平 和竖直通孔, 将筒塞 17 室的介质逐渐回流到阀芯 2 下面, 在此过程中因为有阀芯 2 通孔作
用, 使阀芯 2 始终趋于压差平衡。于是高压端介质从阀的右侧进入经过阀座流出, 再随着阀 杆 4 的不断提升, 介质流量加大, 同时阀门前后压差由大变小, 对阀芯 2 的移动无影响, 故阀 门开启操作都非常轻便。
2. 阀门关闭时 :
阀杆 4 同样也由执行机构带动向下推致筒塞 17 和阀芯 2 同步移动, 此时阀芯 2 水 平和竖直通孔有介质流入筒塞 17 室, 随着介质的不断流入, 上下压力趋于平衡, 直至阀芯 2 与阀座关闭到位, 同时筒塞 17 密封凸圆面与 O 形圈 16 也接合到位, 压差才达到静止平衡状 态, 从而确保阀门关闭严, 零泄露标准。
本发明无论是阀门压差或口径大小, 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 组合式平衡阀芯总是 处于平衡状态, 不受任何压差和口径限制, 因此它既耐高压, 又操作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