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回烧法.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012964
  • 上传时间:2018-03-25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146.99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7040.7

    申请日:

    1997.07.09

    公开号:

    CN1204749A

    公开日:

    1999.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F23H3/02; F23L9/00

    主分类号:

    F23H3/02; F23L9/00

    申请人:

    王和;

    发明人:

    王和

    地址:

    243100安徽省当涂县城关镇西门当涂锅炉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马鞍山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奚志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煤的燃烧方法,它主要是在现有手烧锅炉炉膛的煤层及煤层以下垂直设置一排带翼板的冷水管,将一个炉膛的煤层以下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只从一个区域的炉排下部进入空气,而利用烟囱的引力在另一区域的炉排下方形成负压,同时在负压炉排一侧的炉壳和炉胆内设置引烟管,这样从一个区域向上一次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放热后再转向另一个区域并穿过煤层二次燃烧后才排入大气,形成了回烧法,具有极高的热效率和消烟除尘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个用于由炉壳1、炉胆6、炉基8、烟囱3等组成的手烧锅 炉的回烧法,其主要特征是: a、在炉膛4的煤层及煤层以下垂直设置一排带翼板的冷水管6, 将炉膛4的下部分成二个互不相通的区域A和B, b、在区域A内设置铸铁单层炉排7,只从该炉排7下部进入空 气, c、在区域B内设置冷水管炉排11,该炉排11下部空间形成负 压, d、在区域B的一侧的炉壳1和炉胆5之间设置引烟管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烧法,其特征在于并联设置二个上部 相通的炉膛以形成区域A和B。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烧法,其特征在于引烟管10的上端通 入受热烟箱12中,下端与冷水管炉排11的下部空间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烧法,其特征在于炉基8的下部设 置一旁通烟道,使烟气进入炉壳1外的受热体后排出。

    说明书


    回烧法

        本发明是一种煤的新的燃烧方法。

        现有燃煤的常用方法为正烧法和反烧法,正烧法(如单层炉排炉)热效率低烟尘大是众所周知的。反烧法(双层炉排炉)虽具有热效率较高,消烟除尘较好的优点。但是着火条件及对煤种的适应性均较差[详见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出版的“锅炉燃烧设备”(徐通模、金定安、温龙编)P101第五章]。所以反烧法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添加在上层炉排上的原煤是依靠燃烧层反方向预热的,着火速度很慢,往往是整个煤层尚未全部着火的条件下,用户便急于向下捅煤,使煤中的挥发物得不到充足的燃烧便排入大气,造成捅一次煤冒一阵烟的状况,也有的用户直接住下层炉排上投入原煤燃烧,以满足供热的需求,这样一来,破坏了反烧法,反而使大量烟尘排出炉外,严重污染了环境。

        本发明提出了燃煤的一种新的燃烧方法-回烧法,不仅使炉膛内产生上千度的高温火焰以获得最佳燃烧工况.而且将烟气中地含碳可燃物经二次燃烧后烧尽,排出的烟气为无色而符合环保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得以实现的:将一个锅炉炉膛的煤层及煤层以下部份分成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只从一个区域的炉排下部进入空气,而利用烟囱或引风机在另一个区域的炉排下部形成负压,燃烧时烟气的流程是:煤在一个区域向上燃烧形成的高温火焰,放热后再转向另一个区域并穿过该区域的煤层进行二次燃烧后排入大气,这样既能利用高温烟气将添加的煤层迅速着火燃烧,又使烟气中的全部碳性可燃物充分烧尽,以获得最佳燃烧工况,排入大气中的烟气为无色而符合环保要求。

        本发明所提的回烧法,完全克服了现有煤的燃烧方法所存在的缺点,如将本方法用于锅炉设计,则可使锅炉达到出力足、效率高、消烟除尘好,如将本方法用于工业炉窑设计则可获得消烟除尘效果。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回烧法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提回烧法的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回烧法主要是在现有的由炉壳1、炉胆5、炉基8、受热烟箱12、烟囱3等组成的手烧锅炉的炉膛4的煤层及煤层下部垂直设置一排带翼板且相邻翼板两两重叠的有坡度的冷水管6,将炉膛4的下部分成二个互不相通的区域A和B。也可设置并联的二个上部相通的炉膛以形成区域A和B,在A区域内设置一铸铁单层炉排7,在B区域内设置一冷水管炉排11,在B区域一侧的炉壳1和炉胆5之间设置多根引烟管10,或在炉基8下部设置一个旁通烟道使烟气进入另一受热体,引烟管10的下端与冷水管炉排11的下部空间相通,上端通入受热烟箱12中,从铸铁单层炉排7的下部通入空气,利用烟囱3或引风机(图中未画出)的引力。使冷水管炉排11的下部空间形成负压,燃烧时,铸铁单层炉排7上的煤层经向上的一次燃烧形成高温火焰,放热后高温烟火再转向冷水管炉排11的上空并穿过冷水管炉排11上的着火煤层二次燃烧,二次燃烧的同时还加速了冷水管炉排11上的煤层的燃烧,二次燃烧后的烟气经引烟管10进入受热烟箱12中,放热后从烟囱3中排入大气,或从设置于炉基8的下部空间的旁通烟道(图中未画出)引到炉壳1外部的另一受热体中放热后排入大气,这整个燃烧过程形成了回烧法,使烟气中的全部碳性可燃物得以二次燃烧具有极高的热效率和消烟除尘能力。

    关 键  词:
    回烧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回烧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01296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