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把管材连接起来并要求连接处具有一定强度,传统的连接方式是采用螺栓与螺母旋紧把需要驳接的管材连接起来,或者连接管材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驳接,1.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连接的方式缺点是:会破坏管体,旋紧时管材受压容易产生变形设置破裂;2.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实现管材连接的缺点是:对于某些结构或场合不允许管材转动的情况下,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就不能实现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用破坏管体、适应性强的管材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的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架,连接架向管材内延伸有舌台,该舌台上设有自内向外爬升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块,在连接架上活动穿过有拉杆,拉杆的末端与滑块连接,连接架与拉杆之间设有锁紧机构。
所述的锁紧机构是拉杆的一端与滑块成螺纹连接,另一端设有扣头,扣头与连接架扣接。
滑块的与管材接触的表面形状与管材内壁的表面形状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拉杆拉动滑块沿舌台爬升,直到舌台产生对管材的张紧力,从而实现连接,这种连接结构既不需要破坏管体,也不需要管材转动,而且连接后保持非常好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滑块与管材张紧前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滑块与管材张紧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滑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滑块与管材张紧前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滑块与管材张紧后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管材1为方形管,如图1~图4所示,其连接结构包括有连接架2,连接架2为方框架,方形连接架2上设有扣接件3,扣接件3上加工有扣孔4,在方形连接架2上设有向管材1内延伸的舌台5,在该舌台5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自内向外爬升的滑轨6,滑轨6上设置有一滑块7,滑块7上加工有与滑轨6配合的斜面73,滑块7的与管材1接触的表面为平面,且该平面上设有防滑纹8,相应地管材1内壁的表面也为平面,在连接架2上活动穿过有螺栓9,螺栓9的扣头91与扣接件3的扣孔4配合扣接,在滑块7上固定设有螺母10,螺栓9的螺纹段92与螺母10配合。
连接时,把舌台5和滑块7塞进管材1内,然后旋动螺栓9,螺栓9拉动滑块7沿舌台滑轨6向外滑动爬升,直至顶住管材1外壁,若进一步旋动螺栓9,滑块7和舌台5会产生对管材1的张力,这时,滑块7、舌台5和管材1就会固定在一起,再加上螺纹和扣接件3的作用下,螺栓9把连接架2和滑块7固接起来,最终实现连接架2和管材1固定连接在一起。要实现管材的连接,只要在连接架2的其它端面采用上述结构和步骤把另外的管材与连接架2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在舌台5的两侧对称面分别设置自内向外爬升的滑轨6,在舌台5上对应配置两滑块7,螺母10设置在两滑块7的末端并同时靠住两滑块7,螺母10与滑块7分别加工有互相配合的第一倾斜面11和第二倾斜面12,以此提高滑块7滑动爬升的稳定性,另外,两滑块7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勾合的第一钩部71和第二钩部72,装配时,通过第一钩部71和第二钩部72的勾合可防止处于下部的滑块掉落,方便安装,如图5~图7所示。
连接时,旋动螺栓9,使螺母10推动两滑块7作同步滑动爬升动作,直至两滑块7在滑轨6的导向作用下,产生对管材1的张力。
本技术方案地管材也可以是圆管、五角管、六角管等,滑块的与管材内壁配合的面相应加工成与管材内壁匹配的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