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防护服.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210853.9 (22)申请日 2020.02.25 (73)专利权人 北京赢冠口腔医疗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高里掌 路3号院6号楼2单元101 (72)发明人 郭大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至同辉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09 代理人 周秀珍 (51)Int.Cl. A41D 13/12(2006.01) A41D 27/10(2006.01) A41D 31/04(2019.01) A41D 31/18(2。
2、019.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医用防护服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用防护服, 以实现易于 加工, 减少对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 时医护工作的防护漏洞, 且穿戴后头部空间舒适 的目的。 所述医用防护服, 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 护帽, 所述防护服本体和所述防护帽连接为一整 体; 所述防护帽内还设置有支撑固定部, 用于将 所述防护帽固定于穿戴者头部, 并支撑所述防护 帽; 所述防护帽的前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所述 透明观察窗与所述防护帽粘接固定; 所述防护服 本体的前部和侧部为一整体,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 后部设置有密封拉链。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22。
3、60585 U 2021.01.01 CN 212260585 U 1.一种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帽, 所述防护服本体和所述防 护帽连接为一整体; 所述防护帽内还设置有支撑固定部, 用于将所述防护帽固定于穿戴者头部, 并支撑所 述防护帽; 所述防护帽的前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所述透明观察窗与所述防护帽粘接固定;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前部和侧部为一整体,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后部设置有密封拉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防护帽顶 部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固定部与所述透明观察窗连 接。。
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帽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 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缝合; 所述支撑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的内侧, 所述第二部大致由穿戴者的头顶向下延 伸, 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为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拉链起始端设置于所述防护 帽的所述第二部, 由所述防护帽的后部至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腰部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观察窗为向外的弧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观察窗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 酸类塑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
5、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服本体还包括设置于腰部位 置的绑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袖口和裤脚处均设 置有松紧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60585 U 2 医用防护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医用卫生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防护服作为医护人员工作着装, 是保障医护人员有效防护用品。 尤其对患有 传染病的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 有可能要以接触到患者呼出的气体、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或血液, 防护服可以有效的对这些与患者有关的物质进行隔离。 0003 目前常用的医用防护服, 通常采。
6、用无防护帽或头部敞开式, 头部敞开式即防护服 的防护帽设计有敞开的松紧口, 以作为视物用, 医护人员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进行面部防护。 同时, 防护服的穿脱衣口设计于前部或侧部, 以粘扣带或拉链进行连接。 0004 发明人经仔细研究, 发现现有技术的医用防护服有如下缺陷: 0005 1、 由于医用防护服的防护帽设计敞开的松紧口, 即使医护人员佩戴口罩和护目镜 进行防护, 仍然存在防护漏洞; 虽然可以单独配置呼吸面具, 以提高防护效果, 但是呼吸面 具与防护服之间的密封仍不理想, 同时单独配置呼吸面具的成本也比较高。 0006 2、 现有医用防护服在穿戴后, 防护帽会紧帖医护人员的头部和侧面, 头部。
7、空间狭 小。 0007 3、 防护服的穿脱衣口设计于前部或侧部, 对于主要通过气溶胶方式传播的疾病, 不能有效隔离, 仍然存在防护漏洞。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 以实现易于加 工, 减少对患有传染病的患者进行诊疗和护理时医护工作的防护漏洞, 且穿戴后头部空间 舒适的目的。 000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 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帽, 所述防护服本体 和所述防护帽连接为一整体; 0010 所述防护帽内还设置有支撑固定部, 用于将所述防护帽固定于穿戴者头部, 并支 撑所述防护帽; 0011 所述防护帽的前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所。
8、述透明观察窗与所述防护帽粘接固定; 0012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前部和侧部为一整体,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后部设置有密封拉 链。 0013 本申请实施例中, 所述防护服本体和所述防护帽连接为一整体, 且设置有透明观 察窗, 可以有效提高该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 所述防护帽内设置所述支撑固定部, 能够对 所述防护帽进行支撑和固定, 给穿戴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后部用于穿 戴的开口, 穿戴后由所述密封拉链连接, 而该医用防护服的前面为一整体, 可以有效提高该 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 0014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支撑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防护帽顶部的内侧, 易于设置且 说明书 1/4 页 。
9、3 CN 212260585 U 3 可以减小空间占用, 减少对穿戴者头部活动的影响。 0015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支撑固定部与所述透明观察窗连接, 所述支撑固定部同 时可以对所述透明观察窗进行支撑。 0016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防护帽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 缝合; 0017 所述支撑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的内侧, 所述第二部大致由穿戴者的头顶向下 延伸, 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防护服本体为一体结构。 0018 所述防护帽分为两个部分, 可以在第一部设置所述支撑固定部, 易于开工。 0019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密封拉链起始端设置于所述防护帽的所述第二部, 由。
10、所 述防护帽的后部至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腰部延伸。 0020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透明观察窗为向外的弧面结构, 弧面结构可以为穿戴者 的面部提供更好的空间, 且外部更圆滑。 0021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透明观察窗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0022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防护服本体还包括设置于腰部位置的绑带, 可以使所述 防护服本体更好的固定于穿戴者身上, 从而适用不同身材的穿戴者。 0023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袖口和裤脚处均设置有松紧带, 进一步减 少袖口和裤脚进行杂物的机率。 0024 本申请实施例中, 通过对医用防护服的所述防护帽结构和所述密封拉链位置进行 设。
11、计, 使所述防护服本体和所述防护帽连接为一整体, 且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可以有效提高 该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 所述防护帽内设置所述支撑固定部, 能够对所述防护帽进行支 撑和固定, 给穿戴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后部用于穿戴的开口, 穿戴后由 所述密封拉链连接, 而该医用防护服的前面为一整体, 可以有效提高该医用防护服的防护 效果。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的主视结构图; 0026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防护服的后视结构图; 0027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帽内设置支撑固定部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固定部与透明观。
12、察窗连接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帽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绑带的医用防护服的主视结构图; 0031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绑带的医用防护服的后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 中的附图, 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 医用防。
13、护服作为保障医护人员有效防护用品, 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时, 会有不同需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260585 U 4 求。 在防范高传染率疾病时, 为了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有可能需要量非常大。 例如SARS冠 状病毒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就需要较大量的医用防护服, 以保障医护人员为可能感染的 人员进行检查时的安全。 而防护效果好, 且易于加工的医用防护服将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 的供应和有效的安全保障。 本申请提供的医用防护服, 易于加工, 可以大量生产, 有利于快 速应用于对高传染病的防护工作中; 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和较大的头部空间, 能够更 好的为高传染病的防护工作服务。 00。
14、34 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防护服进行说明, 该医用防护服包 括: 0035 如图1所示, 防护服本体1和2防护帽, 1防护服本体和2防护帽连接为一整体; 0036 防护帽2的前面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 透明观察窗4与防护帽2粘接固定; 0037 如图2所示, 防护服本体1的前部和侧部为一整体, 防护服本体1的后部设置有密封 拉链5; 0038 如图3所示, 防护帽2内还设置有支撑固定部3, 用于将防护帽2固定于穿戴者头部, 并支撑防护帽2。 0039 本申请实施例中, 防护服本体1和防护帽2连接为一整体, 且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 可以有效提高该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 防护帽。
15、2内设置支撑固定部3, 能够对防护帽2进行 支撑和固定, 给穿戴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防护服本体1的后部用于穿戴的开口, 穿戴后由 密封拉链5连接, 而该医用防护服的前面为一整体, 可以有效提高该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 果。 0040 支撑固定部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例如设置于防护帽2内侧的侧面上, 在使用 于可以固定或接触于穿戴者的脑部或脖子; 也可以设置于防护帽2顶部的内侧, 固定或接触 于穿戴者的脑顶部。 一些可能的例子中, 支撑固定部3设置于防护帽2顶部的内侧, 该结构易 于设置且可以减小空间占用, 减少对穿戴者头部活动的影响。 支撑固定部3可以是可以套于 穿戴者的脑部的帽状结构, 也。
16、可以是一个圈状结构, 也可以仅是用于固定其他设备的结构; 支撑固定部3 可以采用硬质或弹性的材料, 以提供支撑性; 同时, 支撑固定部3可以是不可 拆卸的固定于防护帽2内侧的侧面上或顶部的内侧, 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 0041 当支撑固定部3和防护帽2之间为可拆卸结构固定时, 支撑固定部3可以包括第一 连接件, 相应的, 可以在防护帽2内侧的侧面或顶部的内侧设置与支撑固定部3配合的第二 连接件。 0042 如图3所示, 示出了一种可能的例子中, 该支撑固定部3包括一个帽状结构31和第 一连接件32, 第一连接件32设置于帽状结构31的顶部; 相应的, 可以在防护帽2顶部的内侧 设置第二连。
17、接件, 第一连接件32与第二连接件配合, 使支撑固定部3固定于防护帽2。 图3所 示的帽状结构31还可以设计为网状, 以使穿戴者的头部不会过于闷热, 且减小束缚感。 0043 依据实际要求, 可以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 以及设计支撑固定部3的形状和结构, 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 需要说明的是, 本申请提供的医用防护服, 也可以配合其他帽式设备, 例如具有通风、 排湿等功能的头盔同样可以配合本申请的医用防护服, 在此种情况下, 该支 撑固定部3可以采用能够使防护帽2固定于该头盔的结构, 以便使医用防护服的穿戴者在头 部活动时, 能够使防护帽 2随着头的转动而转动, 避免防护帽2遮挡视线。 0044。
18、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支撑固定部3与透明观察窗4连接, 支撑固定部3同时可以对透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260585 U 5 明观察窗4进行支撑。 以图3所示的支撑固定部3为例, 支撑固定部3与透明观察窗4连接的结 构可以如图4所示, 这样可以能够更好的对透明观察窗4进行支撑, 并且可以使透明观察窗4 与穿戴者头部随动。 0045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图5所示, 防护帽2包括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 第一部21与第 二部22缝合; 0046 支撑固定部3可以设置于第一部21的内侧, 第二部22大致由穿戴者的头顶向下延 伸, 且第二部22与防护服本体1为一体结构。 0047 防护。
19、帽2分为两个部分, 可以在第一部21设置支撑固定部3, 易于开工; 第二部22与 防护服本体1为一体结构, 可以提高防护效果。 0048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密封拉链5起始端设置于防护帽2的第二部22, 由防护帽2的后 部至防护服本体1的腰部延伸。 在实际应用中, 在密封拉链5外设置遮挡条。 0049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透明观察窗4为向外的弧面结构, 弧面结构可以为穿戴者的面 部提供更好的空间, 且外部更圆滑。 0050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透明观察窗4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0051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图6和图7所示, 防护服本体1还包括设置于腰部位置的绑带 6, 可以使防护服本。
20、体1更好的固定于穿戴者身上, 从而适用不同身材的穿戴者。 0052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如图6和图7所示, 防护服本体1的袖口11和裤脚 12处均设置 有松紧带, 进一步减少袖口11和裤脚12进入杂物的机率。 0053 本申请实施例中, 通过对医用防护服的防护帽2结构和密封拉链5位置进行设计, 使防护服本体1和防护帽2连接为一整体, 且设置有透明观察窗4, 可以有效提高该医用防护 服的防护效果; 防护帽2内设置支撑固定部3, 能够对防护帽2进行支撑和固定, 给穿戴者提 供更大的空间; 在防护服本体1的后部用于穿戴的开口, 穿戴后由密封拉链5连接, 而该医用 防护服的前面为一整体, 可以有效提高。
21、该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效果。 0054 应当理解的是,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 比如 “部” , 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 件, 元件, 部件, 部分或组件的一种方法。 但是, 如果其他术语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本申请 中也可能使用该其他术语来替代上述术语。 0055 本申请中描述的 “第一” 或 “第二” 等术语, 仅是为了区分各部件之间的关系, 并不 限定其必然不同, 如果其他术语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本申请中也可能使用该其他术语来 替代上述术语。 0056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申请, 然而应意识到,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 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在不背离本申 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 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 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因此, 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申请 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换和修改。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260585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2260585 U 7 图3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2260585 U 8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2260585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