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pdf

  • 上传人:e1
  • 文档编号:100016
  • 上传时间:2018-01-25
  • 格式:PDF
  • 页数:36
  • 大小:2.2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1742.2

    申请日:

    2004.01.20

    公开号:

    CN1648369A

    公开日:

    2005.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4G 9/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邱则有变更后权利人:湖南邱则有专利战略策划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变更后权利人: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长沙高新开发区麓景路8号巨星产业基地登记生效日:201010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G9/08; E04G17/00; E04B5/16

    主分类号:

    E04G9/08; E04G17/00; E04B5/16

    申请人:

    邱则有;

    发明人:

    邱则有

    地址:

    410011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59号顺天城2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在侧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中的至少一种。这样,拧松拼合装置后,脱模非常方便;同时,在侧模面或者底模面设置有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可相应在模壳构件上形成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此外,模具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制造薄壁管或薄壁盒,尤其适用于制造开口的薄壁管或开口的薄壁盒。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 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 (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 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在侧模面(1) 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5)或凹形 构造(6)中的至少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构造(5)上有凹形构造(6)。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凹形构造(6)上有凸形构造(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侧模面(1)或底模面(2)与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 相交的部位为曲线或弧形过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构造(5)的顶部或凹形构造(6)的底部为曲线或弧形过 渡。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为固定或活动或可拆卸的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设置模面的周边或中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 或者立交设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形构造(5)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或凸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凹形构造(6)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侧模面(1)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3)构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模面(2)为至少一块模板(3)。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模板(3)的拼合部位。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或者拼合装置(4) 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转 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模面的转 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 设置为削角面;或者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弧形过渡 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连接装置(7)或合紧装置(8)或定位装置 (9)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连接装置(7)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 软片、企口或榫头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合紧装置(8)为螺栓、凸轮 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定位装 置(9)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 一种。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或者拼合装置(4)为活 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 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或者阴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 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 或者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或者阴模的侧模面(1) 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 (13);或者加强物(13)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 至少一种;或者阴模设置有支撑架(14);或者底模面(2)的模板(3) 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或者至少一块模板(3)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或者阴 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地模或台模或分体模。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板(3)上有至少一个缺口(15)。

    说明书


    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特别是现浇钢筋砼空心板非抽芯成孔工艺,普遍采用薄壁管或薄壁盒填充,能满足各种不同空心板抽空砼的需要。申请人于1999年11月29日同时分别申请了申请号为99115665.X、名称为“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管(盒)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以及申请号为99115666.8、名称为“现浇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盒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所制得的薄壁管或薄壁盒可以是开口的,若带有封口则可制得封闭的薄壁管或封闭的薄壁盒;其制造方法中所采用的模具有阴模或阳模。如阴模,从它们的附图可以看出,它包括侧模面和底模面,侧模面和底模面围成阴模,这种阴模为整体模板的阴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脱模不方便,开口的薄壁管或薄壁盒易破损,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已为急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具有脱模方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侧模面、底模面,侧模面和底模面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地侧模面和底模面由模板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设置有拼合装置,在侧模面或者底模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中的至少一种。这样,由于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上设置有拼合装置,因而拧松拼合装置后,脱模非常方便;同时,在侧模面或者底模面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中的至少一种,在生产模壳构件时,可相应在模壳构件的侧面或底面上形成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可满足各种不同空心楼盖的需要;此外,模具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强度高、成本低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制造薄壁管或薄壁盒,尤其适用于制造开口的薄壁管或开口的薄壁盒。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上有凹形构造。这样,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后,可相应得到带有凹形构造且凹形构造内有凸形构造的模壳构件,使模壳构件能充分满足各种不同设计的要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上有凸形构造。这样,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后,可相应得到带有凸形构造且凸形构造上还形成有凹形构造的模壳构件,使模壳构件能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应用的要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或底模面与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相交的部位为曲线或弧形过渡。这样,大大降低了其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脱模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脱模时产品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的顶部或凹形构造的底部为曲线或弧形过渡。这样,凸形构造的顶部或凹形构造的底部为曲线或弧形过渡后,大大降低了其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凸形构造脱模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脱模时产品的破损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为固定或活动或可拆卸的部件。这样,在使用上述模具时,视不同情况的需要,可选择是否设置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若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为固定的时,则提高了模具的整体性,使模具经久耐用,降低模具损耗。若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为活动或可拆卸的部件时,则模具的制作相对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设置模面的周边或中部。这样,可根据模壳构件的各种不同应用需求,选择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设置在模具的不同位置来满足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设置。这样,在使用模面上设置有上述构造的模具进行生产时,可相应得到壁面上形成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布置的凹形构造或者凸形构造的模壳构件产品,以满足各种不同设计和施工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或凸点。这样,在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凸条或凸块或凸杆或凸点后,可相应制作出转角部位形成模壳构件的凹槽、凹坑、阴角或者孔洞,可满足生产各种不同模壳构件产品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凹形构造种类多,在应用模具生产模壳时,可在模壳构件上相应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凸形构造,方便设计、生产与施工单位选用,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构成。这样,模壳构件成型模具的侧模面由多块模板构成,具有拆分方便、简单,容易拼装组合,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特别有利于大型模具的制作。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为至少一块模板。这样,模壳构件成型模具的底模面为一块或者多块构成,使模具在使用时,底模安装和拆模都十分方便,解决了底模面容易与产品粘结而不易脱模的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在模板的拼合部位。这样,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时,能够降低拼装难度,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这样,因模板的拼合缝设置在模面的转角部位,合缝间隙小,使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浆料外溢的现象,改善了产品制作质量,同时,脱模更方便。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设置在侧模面的模板和底模面的模板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的模板之间的转角部位。这样,模具拼合更加紧密无间隙,大大减少了漏浆的现象,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同时更方便模具的脱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这样,在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凸形构造或凹形构造后,可相应制作出在转角部位形成模壳构件的凹形构造或凸形构造,可满足各种不同模壳构件产品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这样,在应用上述模具生产时,可制作出转角部位为倒角的产品,能充分满足施工单位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弧形过渡面。这样,在应用上述模具生产时,可制作出转角部位为曲线过渡或者弧形转角的模壳构件产品,可充分满足设计与施工单位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为连接装置或合紧装置或定位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这样,拼合装置种类多,便于生产选用,同时拼合装置也可为同时具有连接、合紧或定位的装置,可降低其复杂性,使其更易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软片、企口或榫头中的至少一种。这样,连接装置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合紧装置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合紧装置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合紧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定位装置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上述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这样,拼合装置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时,能够降低拼装难度,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这样,当拼合装置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时,可使模具在应用过程中,方便快速地将模具拼装和拆卸,同时,因连接装置或合紧装置或定位装置分别为活动的可拆卸的连接装置或活动的可拆卸的合紧装置或活动的可拆卸的定位装置,可以将连接装置或合紧装置或定位装置交叉使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的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模板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调节移动。这样,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不同尺寸的要求,可任意调节模具的高度或者宽度,实现一模多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用户的模具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模板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调节移动。这样,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的不同尺寸要求,可适当调整底模面的尺寸,从而得到可满足应用要求的模壳构件,方便模具用户,降低了其模具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的模板连接有折边模面板。这样,使用上述带有折边模面板的模具进行生产时,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可以随时安装或拆卸折边模面板,生产出不同形状的模壳产品,可充分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这样,在使用上述模板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的模具时,可对产品的壁厚进行有效控制,在保证模壳构件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其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的模板、底模面的模板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这样,大大加强了阴模的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应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或者损坏,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间接降低了模具的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物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加强物品种多,方便选用,大大降低了模具的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设置有支撑架。这样,阴模设置支撑架后,增加了模具应用生产人员工作面的离地高度,使其不需或者仅需稍微弯腰即可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模壳构件产品的生产制作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的模板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这样,在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模壳构件产品时,可根据需要十分灵活地调整底模面的高度以生产不同高度的模壳构件产品,实现一模多用,有效地降低了模具用户的模具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应用上述模具进行生产后,可得到相应部位形成平面、折面或者曲面的模壳构件产品,能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这样,采用一次性模板作模具可省略拆模工序,同时,又可形成叠合结构模壳壁,大大提高了模壳构件的强度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模壳构件的制作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为地模或台模或分体模。这样,大大简化了模具的结构,在降低了材料成本的同时,装模和脱模工序也得到了简化,使其更易于应用生产。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上有至少一个缺口。这样,模板上设置缺口后,可十分方便地安放和定位钢筋、钢丝等增强物,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侧模面、2为底模面,3为模板,4为拼合装置,5为凸形构造,6为凹形构造,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底模面2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上还设置有凹形构造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凹形构造6上还设置有凸形构造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侧模面1与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相交的部位为弧形过渡。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的顶部和凹形构造6的底部均为曲线过渡。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为活动或可拆卸的部件。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均设置在模面的中部。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凹形构造6彼此相互平行或立交设置。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为凸杆。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侧模面1由四块模板3构成。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由两块模板3构成。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凹形构造6和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模板3的拼合部位。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设置在模面的转角部位。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处。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5。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凹形构造6和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中有连接装置7、合紧装置8及定位装置9。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底模面2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2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凹形构造6和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其所述的加强物13为角钢。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下设置有支撑架14。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阴模下设置有支撑架14,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曲面。

        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其上可露出钢丝网或纤维网或钢丝等增强物,图示露出了纤维网格布增强物。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底模面2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中的底模面2为台模。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模板3上设置有缺口15。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如附图所示,包括侧模面1、底模面2,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至少二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在侧模面1或者底模面2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中的至少一种。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侧模面,2为底模面,3为模板,4为拼合装置,5为凸形构造,6为凹形构造,以下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5上有凹形构造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底模面2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上还设置有凹形构造6。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6上有凸形构造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凹形构造6上还设置有凸形构造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或底模面2与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相交的部位为曲线或弧形过渡。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侧模面1与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相交的部位为弧形过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5的顶部或凹形构造6的底部为曲线或弧形过渡。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的顶部和凹形构造6的底部均为曲线过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为固定或活动或可拆卸的部件。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为活动或可拆卸的部件。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设置模面的周边或中部。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均设置在模面的中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自身或彼此相互平行或者相交或者立交设置。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凹形构造6彼此相互平行或立交设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凸形构造5为凸条或凸块或凸杆或凸点。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凸形构造5为凸杆。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凹形构造6为凹槽、凹坑、凹洞、缝或者孔中的至少一种。如图9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凸形构造5为凸杆,其所述的凹形构造6为凹坑。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侧模面1由两块、三块、四块、六块或八块模板3构成。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侧模面1由四块模板3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为至少一块模板3。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底模面2由两块模板3构成。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模板3的拼合部位。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凹形构造6和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模板3的拼合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在模面的转角部位。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模板3的拼合部位设置在模面的转角部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设置在侧模面1的模板3和底模面2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或者侧模面1的模板3之间的转角部位处。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有凸形构造5。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凹形构造6和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削角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或者弧形过渡面。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面的转角部位设置为曲线过渡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连接装置7或合紧装置8或定位装置9中的至少一个。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中有连接装置7、合紧装置8及定位装置9。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7为铰链、合页、插销合页、软片、企口或榫头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8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拼合装置4中有连接装置7、合紧装置8及定位装置9,其所述的连接装置7为合页。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合紧装置8为螺栓、凸轮锁紧、插销、滑套、卡槽、卡套或者铁丝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8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拼合装置4中有连接装置7、合紧装置8及定位装置9,其所述的合紧装置8为螺栓。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9为定位孔、定位销、定位槽、定位台阶或者定位块中的至少一种。如图18所示,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拼合装置4中有连接装置7、合紧装置8及定位装置9,其所述的定位装置9为定位块。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1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可转动的拼合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2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拼合装置4为活动的可拆卸的拼合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2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底模面2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的每一个侧面的侧模面1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2有至少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2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的底模面2由两块能相对移动的模板3构成,模板3之间由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调节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23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和底模面2上分别设置有凹形构造6和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的开口处的侧模面1的模板3连接有折边模面板11。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24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模板3上设置有厚度限位装置12。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底模面2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25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分别设置有凸形构造5和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加强物13为角钢、扁铁、槽钢、钢筋或者木枋中的至少一种。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26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阴模的侧模面1的模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阴模的加强物13,其所述的加强物1 3为角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设置有支撑架14。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27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下设置有支撑架14。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28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阴模下设置有支撑架14,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通过设置在阴模上的移动装置10在阴模内可上下调节移动。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平面、折面或曲面中的至少一种。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29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同一模板3上的模面为曲面。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30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凹形构造6,其所述的底模面2的模板3充当模壳构件部件的一次性模板,其上可露出钢丝网或纤维网或钢丝等增强物,图示露出了纤维网格布增强物。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阴模中的至少一块模板3为地模或台模或分体模。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31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底模面2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阴模中的底模面2为台模。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板3上有至少一个缺口15。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32的结构示意图,侧模面1和底模面2围成阴模,阴模的侧模面1和底模面2由模板3构成,阴模由多块模板3拼合组成,在拼合的模板3上设置有拼合装置4,同时,在侧模面1上设置有凸形构造5,其所述的模板3上设置有缺口15。

        本发明实施时,可采用薄钢板或铁皮或白铁皮或工程塑料等板材,根据模壳构件的型号、规格尺寸下料,制得侧模面1和底模面2所用模板3,然后用角钢、扁钢等加强材料将各模面加强,然后确定好拼合装置4的安装位置后,用拼合装置4将形成侧模面1和底模面2的模板3连接拼合,并在侧模面1或底模面2上设置凸形构造5或凹形构造6,即可得所述模具。

    关 键  词:
    一种 构件 成型 模具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模壳构件成型模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1000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