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环甲膜穿刺包.pdf

  • 资源ID:9957350       资源大小:540.6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甲膜穿刺包.pdf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477993.2 (22)申请日 2020.04.03 (73)专利权人 谭爱萍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枫桥街 道枫秀苑12栋306 (72)发明人 谭爱萍魏铁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76 代理人 张文杰 (51)Int.Cl. A61B 50/31(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产品 设计为一次性耗材, 且易于携带, 操作简单, 包括

2、 可拆卸连接的标准Y型转换接头、 针筒、 穿刺针管 和穿刺套管。 当患者呼吸道阻塞, 需要紧急开放 气道时, 针筒与穿刺针管配合, 用于回抽空气以 判断穿刺是否成功, 使用标准Y型转换接头及两 套穿刺装置, 以解决传统仅有一套穿刺装置环甲 膜穿刺针管径较细难以满足足够通气的问题, 同 时减小穿刺带来的副损伤, 给药管可随时进行气 管内用药, 达到通气和治疗兼顾的目的, 本领域 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软管接头与穿刺套管 是否为可拆卸连接, 本设计灵活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2308055 U 2021.01.08 CN 212308055 U 1.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3、, 其特征在于: 包括标准Y型转换接头(1)、 两套软管接头(2)、 两套 穿刺装置; 每套所述穿刺装置包括针筒(3)、 穿刺针管(4)和穿刺套管(5); 所述穿刺针管(4) 由上至下, 包括顶部套管(6)、 底部套管(7)、 内置针芯(8); 所述穿刺针管的顶部套管(6)连 接针筒(3); 所述内置针芯(8)由穿刺针管(4)内部穿透而出; 所述穿刺套管(5)由上至下包 括连接部(9)、 持针部(10)、 穿刺外套(11), 所述连接部侧壁设有给药管(12); 所述给药管 (12)设有调节阀(13); 所述标准Y型转换接头(1)、 针筒(3)、 穿刺针管(4)和穿刺套管(5)为 可拆卸连接。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接头(2)与所述穿 刺套管(5)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 (9)可连接软管接头(2)的一端; 所述标准Y型转换接头(1)的下部接头各自连接软管接头 (2)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接头(2)与所述穿 刺套管(5)为不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接头(2)与连接部 (9)并列连接于持针部(10), 所述连接部(9)位于软管接头(2)内部。 6.根据权利要

5、求4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接头(2)一端连接 连接部(9), 另一端连接持针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管接头(2)为伸缩软 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9)由上至下, 管 径逐渐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外套(11)由底部至 上, 每310mm变换一种颜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外套(11)和给药 管(12)为硅胶或者PU材质的穿刺外套(11)和给药管(12)。 权利要求书

6、1/1 页 2 CN 212308055 U 2 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背景技术 0002 环甲膜穿刺术是临床工作中一种紧急状态下开放气道的快速而有效的急救措施, 能够为下一步的院外转运或院内急救争取时间。 其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 梗阻; 急性喉源性梗阻如喉头水肿、 白喉等; 牙关紧闭, 麻醉后困难气道或插管困难; 紧急气 道给药等。 环甲膜位于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 表面仅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 无硬性覆 盖, 后方即为气管, 穿刺处为喉结最高处下滑23cm约黄豆大小的凹陷。 医务人员经培训后 均可进

7、行操作。 0003 目前大多数环甲膜穿刺物品为就地取材组装物, 如用注射器针头, 连接氧气管或 呼吸回路时亦无专用连接装置, 易出现针头滑脱或氧气滑脱。 针头穿刺孔径太大损伤明显, 太小则难以满足通气。 市面上还有专用耗材是金属材质组套, 非一次性使用且需要拆解组 装, 未经培训难以迅速使用, 且反复消毒增加感染几率。 且穿刺套管材质不易多角度弯曲, 导致医疗人员操作不方便。 因此, 提供一种易于弯曲、 操作简单、 减小穿刺副损伤并满足足 够通气的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的问

8、 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包括标准Y型转换接头、 两套软管接头、 两套穿刺装置; 每套所 述穿刺装置包括针筒、 穿刺针管和穿刺套管; 所述穿刺针管由上至下, 包括顶部套管、 底部 套管、 内置针芯; 所述穿刺针管的顶部套管连接针筒; 所述内置针芯由穿刺针管内部穿透而 出; 所述穿刺套管由上至下包括连接部、 持针部、 穿刺外套, 所述连接部侧壁设有给药管; 所 述给药管设有调节阀; 所述标准Y型转换接头、 针筒、 穿刺针管和穿刺套管为可拆卸连接, 此 处设计能够使穿刺包方便携带, 易于操作, 易于针芯拔出, 方便后续通气。 0

9、007 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穿刺套管为可拆卸连接。 0008 所述穿刺套管的连接部可连接软管接头的一端; 所述标准Y型转换接头的下部接 头各自连接软管接头的另一端。 0009 所述软管接头与所述穿刺套管为不可拆卸连接。 0010 所述软管接头与连接部并列连接于持针部, 所述连接部位于软管接头内部。 0011 所述软管接头一端连接连接部, 另一端连接持针部。 0012 所述软管接头为伸缩软管, 此处设计能够使穿刺包通气时方便不同位置、 不同角 度为患者通气。 0013 所述连接部由上至下, 管径逐渐变大, 此处设计能够使穿刺包在进行其他通气操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308055 U

10、3 作、 连接其他通气装置时, 方便连接不同管径的管路。 0014 所述穿刺外套由底部至上, 每310mm变换一种颜色, 此处设计相比于传统刻度指 示长度, 在急救时刻更能直观目测出长度, 易于急救人员掌握穿刺力度, 从而顺利进入患者 环甲膜。 0015 所述穿刺外套和给药管为硅胶或者PU材质的穿刺外套和给药管, 此处设计能够减 少通气时穿刺外套留置副损伤。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甲膜穿刺包, 产品设计为一次性耗材, 且易于携带, 操作简 单, 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标准Y型转换接头、 针筒、 穿刺针管和穿刺套管。 当患者呼吸道阻塞, 需要

11、紧急开放气道时, 针筒与穿刺针管配合, 用于回抽空气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 使用标准 Y型转换接头及两套穿刺装置, 以解决传统仅有一套穿刺装置环甲膜穿刺针管径较细难以 满足足够通气的问题, 同时减小穿刺带来的副损伤, 给药管可随时进行气管内用药, 达到通 气和治疗兼顾的目的, 本领域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软管接头与穿刺套管是否为可拆卸 连接, 本设计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通气时连接装置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通气时连接装置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通气时连接装置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刺时连接装置示意图;

12、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针筒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穿刺针管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穿刺套管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标号: 1、 标准Y型转换接头; 2、 软管接头; 3、 针筒; 4、 穿刺针管; 5、 穿刺套管; 6、 顶部套管; 7、 底部套管; 8、 内置针芯; 9、 连接部; 10、 持针部; 11、 穿刺外套; 12、 给药管; 13、 调 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

13、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7所示, 一种环甲膜穿刺包, 包括标准Y型转换接头1、 两套软管接头2、 两套 穿刺装置; 每套所述穿刺装置包括针筒3、 穿刺针管4和穿刺套管5; 所述穿刺针管4由上至 下, 包括顶部套管6、 底部套管7、 内置针芯8; 所述穿刺针管的顶部套管6连接针筒3; 所述内 置针芯8由穿刺针管4内部穿透而出; 所述穿刺套管5由上至下包括连接部9、 持针部10、 穿刺 外套11, 所述连接部侧壁设有给药管12; 所述给药管12设有调节阀13

14、; 所述标准Y型转换接 头1、 针筒3、 穿刺针管4和穿刺套管5为可拆卸连接, 此处设计能够使穿刺包方便携带, 易于 操作, 易于针芯拔出, 方便后续通气。 所述软管接头2为伸缩软管, 此处设计能够使穿刺包通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308055 U 4 气时方便不同位置、 不同角度为患者通气。 所述连接部由上至下, 管径逐渐变大, 此处设计 能够使穿刺包在进行其他通气操作、 连接其他通气装置时, 方便连接不同管径的管路。 所述 穿刺外套由底部至上, 每310mm变换一种颜色, 此处设计相比于传统刻度指示长度, 在急 救时刻更能直观目测出长度, 易于急救人员掌握穿刺力度, 从而顺利

15、进入患者环甲膜。 所述 穿刺外套、 给药管为硅胶或者PU材质, 此处设计能够减少通气时穿刺外套留置副损伤。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软管接头2与所述穿刺套管5为可 拆卸连接。 所述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可连接软管接头2的一端; 所述标准Y型转换接头1的下 部接头各自连接软管接头2的另一端。 0030 在工作之前, 确保两套穿刺装置已各自连接好, 即由上至下, 针筒3、 穿刺针管4与 穿刺套管5顺序连接; 人体皮肤至环甲膜内面黏膜的厚度为(4.00.5)mm, 内置针芯8针尖 长度为(3.00.5)mm, 环甲膜穿刺最小深度为(7.00.5)

16、mm, 环甲膜穿刺最大深度为(28.6 2.5)mm, 据此本实施例穿刺外套11颜色指示长度范围为6.531.5mm之间, 由下至上每 5mm变换不同颜色。 在患者呼吸道阻塞, 需要紧急开放气道时, 首先将穿刺套管5垂直插入患 者气管, 插入时根据穿刺外套11的颜色指示确定穿刺深度, 插入后使用针筒3回抽空气, 若 能够抽到空气, 意味着穿刺成功, 压低穿刺套管5, 边退针筒3及穿刺针管4边向病人尾侧方 向进穿刺套管5约1cm后, 进行妥善固定。 此时可将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与普通吸氧管、 高频 喷射导管连接进行氧疗或者连接吸引装置进行气道内吸引; 也可将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与 软管接头2连接

17、, 软管接头2的另一端连接呼吸回路或呼吸皮囊等进行机械辅助通气。 若单 管路通气无法满足病人空气量需求, 则使用另外一套穿刺装置, 于上述穿刺点旁并行穿刺, 重复上述操作, 使用标准Y型转换接头1的下部接头各自连接一套软管接头2, 上部接头连接 呼吸回路或呼吸皮囊等进行机械辅助通气, 进行双管路通气; 给药管12可随时进行气管内 用药, 达到通气和治疗兼顾的目的。 0031 实施例2: 0032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软管接头2与所述穿刺套管5为不 可拆卸连接。 所述软管接头2与连接部9并列连接于持针部10, 所述连接部9位于软管接头2 内部。 0033 在工作之前,

18、 确保两套穿刺装置已各自连接好, 即由上至下, 针筒3、 穿刺针管4与 穿刺套管5顺序连接; 人体皮肤至环甲膜内面黏膜的厚度为(4.00.5)mm, 内置针芯8针尖 长度为(3.00.5)mm, 环甲膜穿刺最小深度为(7.00.5)mm, 环甲膜穿刺最大深度为(28.6 2.5)mm, 据此本实施例穿刺外套11颜色指示长度范围为5.532.5mm之间, 由下至上每 3mm变换不同颜色。 0034 在患者呼吸道阻塞, 需要紧急开放气道时, 首先将穿刺套管5垂直插入患者气管, 插入时根据穿刺外套11的颜色指示确定穿刺深度, 插入后使用针筒3回抽空气, 若能够抽到 空气, 意味着穿刺成功, 压低穿刺

19、套管5, 边退针筒3及穿刺针管4边向病人尾侧方向进穿刺 套管5约1cm后, 进行妥善固定。 此时可将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与普通吸氧管、 高频喷射导管 连接进行氧疗或者连接吸引装置进行气道内吸引; 也可将穿刺套管5的软管接头2连接呼吸 回路或呼吸皮囊等进行机械辅助通气。 若单管路通气无法满足病人空气量需求, 则使用另 外一套穿刺装置, 于上述穿刺点旁并行穿刺, 重复上述操作, 使用标准Y型转换接头1的下部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308055 U 5 接头各自连接一套软管接头2, 上部接头连接呼吸回路或呼吸皮囊等进行机械辅助通气, 进 行双管路通气; 给药管12可随时进行气管内用药,

20、 达到通气和治疗兼顾的目的。 0035 实施例3: 0036 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所述软管接头2与所述穿刺套管5为不 可拆卸连接。 所述软管接头2一端连接连接部9, 另一端连接持针部10。 0037 在工作之前, 确保两套穿刺装置已各自连接好, 即由上至下, 针筒3、 穿刺针管4与 穿刺套管5顺序连接; 人体皮肤至环甲膜内面黏膜的厚度为(4.00.5)mm, 内置针芯8针尖 长度为(3.00.5)mm, 环甲膜穿刺最小深度为(7.00.5)mm, 环甲膜穿刺最大深度为(28.6 2.5)mm, 据此本实施例穿刺外套11颜色指示长度范围为5.035.0mm之间, 由下至上

21、每 10mm变换不同颜色, 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的外径最大值与软管接头外径值相同。 0038 在患者呼吸道阻塞, 需要紧急开放气道时, 首先将穿刺套管5垂直插入患者气管, 插入时根据穿刺外套11的颜色指示确定穿刺深度, 插入后使用针筒3回抽空气, 若能够抽到 空气, 意味着穿刺成功, 压低穿刺套管5, 边退针筒3及穿刺针管4边向病人尾侧方向进穿刺 套管5约1cm后, 进行妥善固定。 此时可将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与普通吸氧管、 高频喷射导管 连接进行氧疗或者连接吸引装置进行气道内吸引; 也可将穿刺套管5的连接部9与呼吸回路 或呼吸皮囊等进行机械辅助通气。 若单管路通气无法满足病人空气量需求, 则

22、使用另外一 套穿刺装置, 于上述穿刺点旁并行穿刺, 重复上述操作, 使用标准Y型转换接头1的下部接头 各自连接一套穿刺装置的连接部9, 上部接头连接呼吸回路或呼吸皮囊等进行机械辅助通 气, 进行双管路通气; 给药管12可随时进行气管内用药, 达到通气和治疗兼顾的目的。 0039 实施例4: 0040 与以上实施例1-3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对行无痛气管镜诊治的患者在环甲膜穿 刺时, 将连接部9与高频喷射通气装置连接进行高频喷射通气下静脉麻醉, 以解决麻醉与呼 吸科共用口腔的问题, 同时减少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的副损伤。 0041 实施例5: 0042 与以上实施例1-3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对需

23、行雾化治疗的特殊患者如呼吸重症、 颅脑外伤、 ICU等患者行环甲膜处雾化治疗, 以增加雾化效果, 减轻气道的扩大损伤及降低 感染几率。 0043 实施例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甲膜穿刺包所提供的不同治疗方案, 医护人员 需要在慎重评估后合理选择病例、 权衡利弊后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0044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308055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2308055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2308055 U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2308055 U 9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2308055 U 10


注意事项

本文(环甲膜穿刺包.pdf)为本站会员(倪**)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