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62340.8 (22)申请日 2020.01.13 (73)专利权人 江苏维辰益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 兴星路11号 (72)发明人 邵旭伟 (51)Int.Cl. C21C 5/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该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 合装置, 涉及复合装置技术领域, 一种转炉烟气 除尘的复合装置, 包括装置主体, 装置主体的顶 端连接有第一汽化冷却烟道, 第
2、一汽化冷却烟道 的一端连接有转炉主体, 装置主体的一侧连接有 两个水管, 一个水管的外表面安装有水泵, 水箱 的外表面连接有冷却管, 设置有冷却管、 进风板 和第一扇叶, 在使用时将过滤水通过电磁阀的控 制进入水箱, 部分过滤水从水箱进入冷却箱的内 部, 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扇叶, 使风力从进风板集 中进入, 风力穿过铝制的冷却管, 将冷却管内的 水进行冷却, 水泵将水抽入装置主体, 水流通在 冷却管内均匀冷却, 达到了充分冷却过滤水的效 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1339578 U 2020.08.25 CN 211339578 U 1.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3、包括装置主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1)的 顶端连接有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 所述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的一端连接有转炉主体(2), 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两个水管(8), 一个所述水管(8)的外表面安装有水泵(5), 另一个所述水管(8)的外表面连接有电磁阀(9), 所述水管(8)的一端连接有冷却箱(4), 所 述冷却箱(4)的内部固定有水箱(17), 所述水箱(17)的外表面连接有冷却管(19), 所述冷却 管(19)的一侧连接有进风板(18), 所述水箱(17)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20), 所述安装架 (20)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 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
4、端延伸至安装架(20)的内部并连 接有第一扇叶(6), 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下方连接有第二汽化冷却烟道(10), 所述第二 汽化冷却烟道(10)的一端连接有静电除尘机(11), 所述静电除尘机(11)的一端连接有引风 箱(12), 所述引风箱(12)的内壁固定有引风片(16), 所述引风箱(1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 机(15), 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扇叶(14), 所述引风箱(12)的一侧连接有 烟气管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扇叶 (6)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
5、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风片(16) 设置有两个, 两个所述引风片(16)于引风箱(12)的横轴线镜像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19) 设置有多个, 且多个所述冷却管(19)于冷却箱(4)的内部呈平行排列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箱(4) 的外表面分布有孔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管(19) 为铝材料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 (7)、 第二电
6、机(15)、 静电除尘机(11)、 水泵(5)和电磁阀(9)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339578 U 2 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转炉烟气是指转炉吹炼过程中排出的棕色浓烟, 是炉气和烟尘的混合物, 主要成 分是CO,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及微量的其他高温气体和烟尘, 净化炉气的方法有湿 法与干法之分, 湿法是将烟气中的尘粒通过水力机械作用, 将其转移到水中, 再将被污染并 含有大量尘粒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然后返回除尘净化系统中继续使用, 处理污水的
7、方法, 通常采用沉淀池沉淀, 并配合粗颗粒分离器、 磁盘分离器以及加药处理等方法。 0003 现有的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在使用时, 通过过滤的水进行处理回收, 而处理 回收的水对没有进行冷却处理, 从而对转炉烟气的冷却效果不佳, 导致内部的利用程度不 高, 同时现有引风箱需将烟气进行引导处理, 现有的引风箱的引导作用不强, 降低的引导风 力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 中提出冷却效果不佳, 风力引导不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包括装置主体
8、, 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汽化冷却烟道, 所述第一汽化冷却烟道的 一端连接有转炉主体, 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连接有两个水管, 一个所述水管的外表面安装 有水泵, 另一个所述水管的外表面连接有电磁阀, 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却箱, 所述冷却 箱的内部固定有水箱, 所述水箱的外表面连接有冷却管, 所述冷却管的一侧连接有进风板, 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 端延伸至安装架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扇叶, 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下方连接有第二汽化冷却 烟道, 所述第二汽化冷却烟道的一端连接有静电除尘机, 所述静电除尘机的一端连接有引 风箱, 所述引风箱的
9、内壁固定有引风片, 所述引风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电机 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扇叶, 所述引风箱的一侧连接有烟气管道。 0006 优选地, 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0007 优选地, 所述引风片设置有两个, 两个所述引风片于引风箱的横轴线镜像分布。 0008 优选地, 所述冷却管设置有多个, 且多个所述冷却管于冷却箱的内部呈平行排列 状态。 0009 优选地, 所述冷却箱的外表面分布有孔隙。 0010 优选地, 所述冷却管为铝材料制作。 0011 优选地, 所述第一电机、 第二电机、 静电除尘机、 水泵和电磁阀电性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
10、果是: 该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设置 有冷却管、 进风板和第一扇叶, 在使用时将过滤水通过电磁阀的控制进入水箱, 部分过滤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339578 U 3 从水箱进入冷却箱的内部, 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扇叶, 使风力从进风板集中进入, 风力穿过铝 制的冷却管, 将冷却管内的水进行冷却, 水泵将水抽入装置主体, 水流通在冷却管内均匀冷 却, 达到了充分冷却过滤水的效果, 解决了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同时, 设置也有第二电机、 第二扇叶和引风片, 烟气进入引风箱内, 引风片将烟气导入引风箱内部, 第二电机驱动第二 扇叶将烟气倒入烟气管道, 使烟气驱动集中一起, 达到了
11、快速引导风力的效果, 解决了风力 引导效果不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 图中: 1、 装置主体; 2、 转炉主体; 3、 第一汽化冷却烟道; 4、 冷却箱; 5、 水泵; 6、 第一 扇叶; 7、 第一电机; 8、 水管; 9、 电磁阀; 10、 第二汽化冷却烟道; 11、 静电除尘机; 12、 引风箱; 13、 烟气管道; 14、 第二扇叶; 15、 第二电机; 16、 引风片; 17、 水箱; 18、 进风板; 19、 冷却管; 20、 安装
12、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设置” 、“安装” 、“相连” 、“连 接” 、“固定” 、“套接” 、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
13、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9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转炉烟气除尘的复合装置, 包 括装置主体1、 转炉主体2、 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 冷却箱4、 水泵5、 第一扇叶6、 第一电机7、 水 管8、 电磁阀9、 第二汽化冷却烟道10、 静电除尘机11、 引风箱12、 烟气管道13、 第二扇叶14、 第 二电机15、 引风片16、 水箱17、 进风板18、 冷却管19、 安装架20, 装置主体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
14、 汽化冷却烟道3, 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的一端连接有转炉主体2, 装置主体1 的一侧连接有两 个水管8, 一个水管8的外表面安装有水泵5, 另一个水管8 的外表面连接有电磁阀9, 水管8 的一端连接有冷却箱4, 冷却箱4的内部固定有水箱17, 水箱17的外表面连接有冷却管19, 冷 却管19的一侧连接有进风板18, 水箱17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架20, 安装架20的一侧安装有第 一电机 7, 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架20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扇叶6, 装置主体1的一 侧下方连接有第二汽化冷却烟道10, 第二汽化冷却烟道10的一端连接有静电除尘机11, 静 电除尘机11的一端连接有引风箱12, 引风
15、箱12的内壁固定有引风片16, 引风箱12的内部安 装有第二电机15, 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扇叶14, 引风箱12的一侧连接有烟气管 道13。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339578 U 4 0020 请参阅图1-2, 第一扇叶6与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将热量进行散发, 引风 片16设置有两个, 两个引风片16于引风箱12的横轴线镜像分布, 将风力引入进入引风。 0021 请参阅图1-3, 冷却管19设置有多个, 且多个冷却管19于冷却箱4的内部呈平行排 列状态, 将水均匀流通进入, 冷却箱4的外表面分布有孔隙, 使风力快速进入。 0022 请参阅图1-3, 冷却管
16、19为铝材料制作, 方便将热量传输, 第一电机7、 第二电机15、 静电除尘机11、 水泵5和电磁阀9电性连接, 方便装置的操作。 0023 工作原理: 首先将装置主体1进行安装, 确认结构装置主体1结构完整, 将转炉主体 2产生的烟气进入第一汽化冷却烟道3, 再进入装置主体1内部进行冷却, 在使用过的冷却水 进行排出, 将过滤后的过滤水通过电磁阀9的控制进入水箱17, 部分过滤水从水箱17进入冷 却箱4的内部, 第一电机7驱动第一扇叶6, 使风力从进风板18集中进入, 风力穿过铝制的冷 却管19, 将冷却管19内的水进行冷却, 水泵5将水抽入装置主体1, 水流通在冷却管19内均匀 冷却, 过
17、滤的气体通过第二汽化冷却烟道10, 进入静电除尘机11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烟气进 入引风箱12内, 引风片16将烟气导入引风箱12内部, 第二电机15驱动第二扇叶14将烟气倒 入烟气管道13, 使烟气驱动集中一起。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339578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11339578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11339578 U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