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1598055.4 (22)申请日 2020.08.05 (73)专利权人 潍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2737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开发区临 港工业园创新街东首路北 (72)发明人 徐德亨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68 代理人 吕艳芹 (51)Int.Cl. B01D 36/00(2006.01) B01D 3/00(2006.01) B01D 29/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 装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 分离箱, 所述分离箱的顶部管连接有蒸汽管道, 所述蒸汽管道远离分离箱的一端管连接有冷凝 器, 所述冷凝器的侧壁与分离箱的内侧壁固定连 接, 所述冷凝器的一端管连接有连接管, 所述分 离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回收罐, 所述连接管远离冷 凝器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部, 所述分离箱的上 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分 离箱的顶部延伸至分离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 动杆。 本实用新型操作较为简单, 体积小方便移 动, 适宜于小型企业使用, 且方便对分离箱内部 进行清理, 减轻了工作者的劳动负担。 权利要
3、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513723 U 2020.09.18 CN 211513723 U 1.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包括箱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 的内底壁固定 连接有分离箱 (2) , 所述分离箱 (2) 的顶部管连接有蒸汽管道 (24) , 所述蒸汽管道 (24) 远离 分离箱 (2) 的一端管连接有冷凝器 (4) , 所述冷凝器 (4) 的侧壁与分离箱 (2) 的内侧壁固定连 接, 所述冷凝器 (4) 的一端管连接有连接管 (25) , 所述分离箱 (2) 的上表面设置有回收罐 (3) , 所述连接管 (25) 远离冷凝器 (4) 的一
4、端插入回收罐 (3) 的内部, 所述分离箱 (2) 的上表 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6) , 所述电机 (6) 的驱动端贯穿分离箱 (2) 的顶部延伸至分离箱 (2) 的内 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7) , 所述转动杆 (7) 的侧壁及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热套筒 (8) , 所述 隔热套筒 (8) 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9) , 所述液压缸 (9) 的驱动端贯穿隔热套筒 (8) 的 侧壁延伸至外部, 且固定连接有刮杆 (13) , 所述箱体 (1)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罩 (15) , 所 述进料罩 (15) 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 (16) , 所述进料管 (16) 远离进料罩 (15) 的一端
5、与分离箱 (2) 的顶壁连通, 所述进料罩 (15) 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18) , 所述支撑座 (18) 的上表 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9) , 所述过滤网 (19) 靠近支撑座 (18) 的两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22) , 所述凹槽 (22) 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口 (26) , 所述凹槽 (22) 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21) 、 L型固定 销 (20) , 所述弹簧 (21) 的一端与凹槽 (22) 的侧壁固定连接, 且另一端与L型固定销 (20) 固定 连接, 所述L型固定销 (20) 的一端延伸至支撑座 (18) 的内壁, 且另一端穿过条形口 (26) 延伸 至外部, 所述分
6、离箱 (2) 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板 (5) , 所述箱体 (1) 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 (11) , 所述箱体 (1) 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轮 (1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 (11) 的出 水端与进水口 (12) 连通, 且水泵 (11) 的抽水端与水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 的外 表面设置有隔热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箱 (2) 的 底部设置有废料口 (10) , 所述废料口 (10) 贯穿箱体 (1) 的侧壁延
7、伸至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 的外 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14)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 (1) 靠近 回收罐 (3) 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开关门 (23)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 (25) 为 可弯曲的软管。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13723 U 2 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剂回收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业生产
8、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溶剂, 直接排放这些废溶剂会污染环境, 所以排放 前通常都要对这些废溶剂进行处理。 废溶剂中有些溶剂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回收的溶剂能 够重新用于工业生产中, 节省企业生产成本, 废溶剂油一般是通过蒸馏出废溶剂油中主要 的成分来进行分离回收的, 现有的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体积较大, 操作复杂, 不方便一 些小型企业的使用, 且在废溶剂油回收的过程中, 废溶剂油内部会存在着许多较大的渣滓, 渣滓在分离筒内部很难将将其派排出去, 且不方便对分离筒进行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废溶剂油分 离回收装置。 0004 为
9、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 置,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分离箱, 所述分离箱的顶部管连接有蒸汽管 道, 所述蒸汽管道远离分离箱的一端管连接有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的侧壁与分离箱的内侧 壁固定连接, 所述冷凝器的一端管连接有连接管, 所述分离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回收罐, 所述 连接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插入回收罐的内部, 所述分离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 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分离箱的顶部延伸至分离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所述转动杆的侧 壁及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热套筒, 所述隔热套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所述液压 缸的驱动端贯穿隔热
10、套筒的侧壁延伸至外部, 且固定连接有刮杆, 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 接有进料罩, 所述进料罩的底部连通有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远离进料罩的一端与分离箱的 顶壁连通, 所述进料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 网, 所述过滤网靠近支撑座的两端内部开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口, 所述 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L型固定销,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且另一端与L 型固定销固定连接, 所述L型固定销的一端延伸至支撑座的内壁, 且另一端穿过条形口延伸 至外部, 所述分离箱的侧壁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板, 所述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 所述箱体 的底部设置有转
11、动轮。 0005 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6 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进水口连通, 且水泵的抽水端与水源连接。 0007 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 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板。 0009 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 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口, 所述废料口贯穿箱体的侧壁延伸至外部。 0011 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513723 U 3 0012 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 0013 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 所述箱体靠近回收罐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开关门。 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 步描述: 00
12、15 所述连接管为可弯曲的软管。 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1、 通过电机、 转动杆、 隔热套筒、 液压缸、 刮板的设置方便在废溶剂油加热分离的 过程中给予充分搅拌, 使其加热更加均匀, 提高了分离回收效率, 并在回收完成之后通过使 液压缸的伸缩端伸长使刮杆紧贴分离箱内壁, 将附着在其表壁的废料刮去, 更加之后的清 理, 一物多用。 0018 2、 通过安装座、 过滤网、 弹簧、 L型固定销的设置方便对废溶剂油内部的大块杂质 进行过滤, 避免之后卡堵废料口, 并且拉动L型固定销便可将其拆下, 更加方便了清洗。 0019 本实用新型操作较为简单, 体积小方便移动, 适宜于
13、小型企业使用, 且方便对分离 箱内部进行清理, 减轻了工作者的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的A的放大图。 0023 图例说明: 0024 1、 箱体; 2、 分离箱; 3、 回收罐; 4、 冷凝器; 5、 电加热板; 6、 电机; 7、 转动杆; 8、 隔热套 筒; 9、 液压缸; 10、 废料口; 11、 水泵; 12、 进水口; 13、 刮杆; 14、 操作面板; 15、 进料罩; 16、 进料 管;
14、17、 转动轮; 18、 支撑座; 19、 过滤网; 20、 L型固定销; 21、 弹簧; 22、 凹槽; 23、 开关门; 24、 蒸 汽管道; 25、 连接管; 26、 条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
15、“左” 、“右” 、“竖 直”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 “第一” 、“第 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 除非另有明确的 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 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
16、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513723 U 4 0027 参照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废溶剂油分离回收装置, 包括箱 体1, 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分离箱2, 分离箱2的顶部管连接有蒸汽管道24, 蒸汽管道24 远离分离箱2的一端管连接有冷凝器4, 冷凝器4的侧壁与分离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冷凝 器4的一端管连接有连接管25, 分离箱2的上表面设置有回收罐3, 连接管25远离冷凝器4的 一端插入回收罐3的内部, 分离箱2的上
17、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 电机6的驱动端贯穿分离箱2 的顶部延伸至分离箱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 转动杆7的侧壁及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 隔热套筒8, 隔热套筒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9, 液压缸9的驱动端贯穿隔热套筒8的侧 壁延伸至外部, 且固定连接有刮杆13, 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罩15, 进料罩15的底部 连通有进料管16, 进料管16远离进料罩15的一端与分离箱2的顶壁连通, 进料罩15的内侧壁 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8, 支撑座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 过滤网19靠近支撑座18的 两端内部开设有凹槽22, 凹槽22的上表面开设有条形口26, 凹槽2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21、
18、 L 型固定销20, 弹簧21的一端与凹槽22的侧壁固定连接, 且另一端与L型固定销20固定连接, L 型固定销20的一端延伸至支撑座18的内壁, 且另一端穿过条形口26延伸至外部, 分离箱2的 侧壁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板5, 箱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水泵11, 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轮17。 0028 水泵11的出水端与进水口12连通, 且水泵11的抽水端与水源连接, 方便进行注水 清洗; 箱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板, 避免表面过热烫伤操作人员; 0029 分离箱2的底部设置有废料口10, 废料口10贯穿箱体1的侧壁延伸至外部, 方便废 料的排出; 箱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操作面板14, 便于操作; 箱
19、体1靠近回收罐3的一侧通过铰 链转动连接有开关门23, 方便回收罐3的取出; 连接管25为可弯曲的软管, 便于拔出连接管 25使其与回收罐3分离。 0030 工作原理: 将废溶剂油倒入进料罩15内, 通过过滤网19将大块残渣过滤掉, 通过操 作面板14启动电加热板5的对内部废溶剂油进行加热, 启动电机6使转动杆7带动刮杆13进 行转动, 对废溶剂油进行充分搅拌, 使其变为蒸汽从蒸汽管道24进入冷凝器4在冷凝器4内 凝结成液体落入回收罐3进行回收, 当分离完成之后可打开开关门23将回收罐3取出, 之后 启动水泵11对分离箱2内部注水, 再启动液压缸9使其伸缩端伸出使刮杆13紧贴分离箱2的 侧壁和
20、底壁对其进行清理, 之后通过废料口10排出, 当需要拆卸过滤网19清洗时可通过拉 动L型固定销20使弹簧21压缩, 使L型固定销20脱离支撑座18即可拆开。 0031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513723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513723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513723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513723 U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