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98675.5 (22)申请日 2020.01.16 (73)专利权人 嘉兴市金鑫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地址 314005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工 业园区 (72)发明人 叶林祥 (51)Int.Cl. B23G 1/44(2006.01) B23G 1/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攻丝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包括设置在机 体出料口的支架, 支架的下端面固定有万
2、向轮, 支架的外壁上固定有把手, 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 向轮, 支架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安装座, 安装座的 上表面上固定有收料盒, 机体的出料口还设置有 滤油装置, 收料盒位于滤油装置的下方, 从出料 口出来的轴套通过滤油装置, 将附着造轴套上的 冷却油进行控油处理, 经过控油处理后, 轴套被 拨落在收料盒上, 当需要将收料盒内的轴套移动 到集中处理区时, 此时推动支架, 然后将轴套铲 至集中处理区的收料箱内, 移动轴套的过程, 完 全不需要人为搬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 减轻了工 人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614548 U 2020.10.02 CN 2116
3、14548 U 1.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包括设置在机体(1)出料口的支架(2),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支架(2)的下端面固定有万向轮(3), 所述支架(2)的外壁上固定有把手(4), 所述万 向轮(3)为带刹车的万向轮(3), 所述支架(2)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安装座(5), 所述安装座(5) 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收料盒(6), 所述机体(1)的出料口还设置有用于将攻完丝的轴套进行控 油处理的滤油装置(7), 所述收料盒(6)位于滤油装置(7)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装置 (7)包括固定在机体(1)侧壁上的滤油盒(8)、 固定
4、在滤油盒(8)内壁上的网孔板(9)、 固定在 滤油盒(8)一端侧壁的下料轨道(10)、 固定在滤油盒(8)底面上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输油管 (11), 所述滤油盒(8)的开口竖直朝上, 所述滤油盒(8)位于机体(1)出料口的下方, 所述下 料轨道(10)呈倾斜设置, 所述下料轨道(10)与滤油盒(8)的内腔连通, 所述下料轨道(10)连 通滤油盒(8)一端的高度大于下料轨道(10)远离滤油盒(8)一端的高度, 所述第一输油管 (11)远离滤油盒(8)的一端与机体(1)的冷却油箱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盒 (8)与下料轨道(10)的
5、接口处固定有两个第一竖板(12), 两个所述第一竖板(12)分别位于 滤油盒(8)的两侧内壁上, 两个所述第一竖板(12)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 所述 第一滑槽(13)连通第一竖板(12)的上端面,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3)之间滑动有第一插板 (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 (5)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集油槽(15), 所述收料盒(6)的底面上开设有漏油孔(16), 所述集油 槽(15)位于漏油孔(16)的下方, 所述安装座(5)的底面上固定有第二输油管(17), 所述第二 输油管(17)与集油槽(15)的内腔连通, 所述第
6、二输油管(17)上设置有阀门(18), 所述支架 (2)上还设置有便于将收料盒(6)内的轴套倒放在集中处理区的落料件(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料件 (19)包括开设在收料盒(6)外壁上的导料口(20)、 两个固定在收料盒(6)外壁上的第二竖板 (21)、 开设在两个第二竖板(21)相对面上的第二滑槽(22)、 滑动在两个第二滑槽(22)之间 用于封住导料口(20)的第二插板(23), 所述导料口(20)与收料盒(6)的内腔连通, 两个所述 第二竖板(21)分别位于导料口(20)的两侧, 所述第二竖板(21)位于收料盒(6)远离把手(
7、4) 的一侧外壁上, 所述第二滑槽(22)连通第二竖板(21)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插板 (23)靠近收料盒(6)的一侧固定有密封垫(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4) 呈U字形, 所述把手(4)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架(2)的外壁上, 所述把手(4)上套设有橡胶套 (2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孔板 (9)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层过滤网(26)。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614548 U 2 一种用于自
8、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攻丝机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公告号CN209363761U的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步进式自动攻丝机, 包括机头、 机台以 及钻头, 所述机台的上方安装机头, 该机头底部安装钻头, 对应钻头的机台上安装用于夹紧 工件的夹紧组件,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转盘、 围栏以及顶杆, 所述转盘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其旋 转, 该转盘的外缘圆周均布制有多个容纳工件的开口槽, 所述转盘外部的机台上同轴安装 弧形结构的围栏, 所述转盘一侧的机台上安装有由气缸驱动的顶杆。 本攻丝机通过转盘将 工件旋转并逐个送至顶杆位置, 然后
9、通过顶杆夹紧定位后, 通过钻头自动攻丝, 整个过程为 全自动化操作, 无需人工。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工件的自动送料、 夹紧、 攻丝、 出料的全过程, 操作简单、 稳定性高, 不仅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降低了人力成本。 0003 现有的轴套生产厂家在生产轴套的过程中, 为了便于将冷却油回收利用, 从而使 用开设有漏油孔的收料箱放置在冷却油收集盒的上方, 从而便于冷却油滴落在冷却油收集 盒内, 然后再将控完油的轴套连同收料箱一起抬起, 然后再将处理好的轴套倒置在集中处 理区, 进行下一步加工处理, 抬起收料箱以及将处理好的轴套抬至集中处理区的过程, 很耗 费体力, 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10、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 装置, 其具有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包括设置在机体出料口的支架, 所述支架的下 端面固定有万向轮, 所述支架的外壁上固定有把手, 所述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 所述支 架的上表面上固定有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收料盒, 所述机体的出料口还 设置有用于将攻完丝的轴套进行控油处理的滤油装置, 所述收料盒位于滤油装置的下方。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从出料口出来的轴套通过滤油装
11、置, 将附着造轴套上的 冷却油进行控油处理, 使得附着在轴套上的一部分冷却油可以得到回收使用, 经过控油处 理后, 轴套被拨落在收料盒上, 当需要将收料盒内的轴套移动到集中处理区时, 此时推动支 架, 在万向轮的作用下, 支架被移动至集中处理区的位置, 然后使用铲子, 将轴套铲至集中 处理区的收料箱内, 移动轴套的过程, 完全不需要人为搬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 减轻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 000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滤油装置包括固定在机体侧壁上的滤油盒、 固定 在滤油盒内壁上的网孔板、 固定在滤油盒一端侧壁的下料轨道、 固定在滤油盒底面上与其 内腔连通的第一输油管, 所述滤油盒的开口
12、竖直朝上, 所述滤油盒位于机体出料口的下方, 所述下料轨道呈倾斜设置, 所述下料轨道与滤油盒的内腔连通, 所述下料轨道连通滤油盒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614548 U 3 一端的高度大于下料轨道远离滤油盒一端的高度, 所述第一输油管远离滤油盒的一端与机 体的冷却油箱内腔连通。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轴套从机体的出料口滚落出来时, 掉落在网孔板上, 附着 在轴套上的冷却油在重力的作用下, 顺着网孔板的网孔掉落在滤油盒的内腔底面上, 从而 集中在滤油盒内的冷却油顺着第一输油管流入机体的冷却有油箱内, 便于二次回收使用冷 却油, 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0010 本实用新型
13、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滤油盒与下料轨道的接口处固定有两个第一竖 板, 两个所述第一竖板分别位于滤油盒的两侧内壁上, 两个所述第一竖板的相对面上均开 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第一竖板的上端面,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滑动有第一 插板。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将收料盒内的轴套倒在集中处理区时, 此时将插板竖 直向下按压, 使得下料轨道与滤油盒不能导通, 从出料口掉落的轴套更加难以从下料轨道 滑出, 使得轴套难以掉落在地面上。 00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集油槽, 所述收料盒的 底面上开设有漏油孔, 所述集油槽位于漏油孔的下方, 所述安装座的底面上
14、固定有第二输 油管, 所述第二输油管与集油槽的内腔连通, 所述第二输油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支架上还 设置有便于将收料盒内的轴套倒放在集中处理区的落料件。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移动支架的过程, 没有控干冷却油的轴套, 冷却油进一步 竖着漏油孔滴落在集油槽内, 使用一段时间后, 开启阀门, 将收集的冷却油倒入机体的冷却 油箱内, 更进一步节省了冷却油, 提高了冷却油的回收率。 0014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落料件包括开设在收料盒外壁上的导料口、 两个 固定在收料盒外壁上的第二竖板、 开设在两个第二竖板相对面上的第二滑槽、 滑动在两个 第二滑槽之间用于封住导料口的第二插板,
15、 所述导料口与收料盒的内腔连通, 两个所述第 二竖板分别位于导料口的两侧, 所述第二竖板位于收料盒远离把手的一侧外壁上, 所述第 二滑槽连通第二竖板的上端面。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将支架推动至集中处理区的位置时, 此时拔出第二插 板, 使得导料口与外界连通, 此时使用铲子之间将收料盒内的轴套朝向靠近导料口的位置 拨动, 轴套便掉落在集中处理区的料箱内, 完全不需要首先将轴套铲起, 然后再将铲起轴套 的倒入集中处理区的料箱内, 倒料的过程, 不需要将轴套铲起来, 只需拨动即可将轴套倒出 来, 整个操作过程相比于铲起来, 节省了工人的体力, 更进一步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6
16、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第二插板靠近收料盒的一侧固定有密封垫。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密封垫增强了第二插板的密封性, 使得没有控干的冷却 油更加难以从导料口流出。 0018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把手呈U字形, 所述把手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架的外 壁上, 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把手便于工人推动支架, 橡胶套增大了工人手掌与把手 之间的摩擦力, 更加便于工人推动支架。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网孔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层过滤网。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过滤网使得附着在轴套上的料渣难以掉落在滤油盒的内 说明书
17、2/4 页 4 CN 211614548 U 4 腔内, 从而使得料渣难以堵塞第一输油管。 002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设置支架和万向轮, 移动轴套的过 程, 完全不需要人为搬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通过设置滤油盒, 便于 二次回收使用冷却油, 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通过设置集油槽和漏油孔, 更进一步节省了冷 却油, 提高了冷却油的回收率; 通过设置导料口和第二插板, 更进一步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 度; 通过设置橡胶套, 橡胶套增大了工人手掌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 更加便于工人推动支 架; 通过设置过滤网, 使得附着在轴套上的料渣难以掉落在滤油盒
18、的内腔内。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施例滤油装置的爆炸图。 0025 附图标记: 1、 机体; 2、 支架; 3、 万向轮; 4、 把手; 5、 安装座; 6、 收料盒; 7、 滤油装置; 8、 滤油盒; 9、 网孔板; 10、 下料轨道; 11、 第一输油管; 12、 第一竖板; 13、 第一滑槽; 14、 第一插 板; 15、 集油槽; 16、 漏油孔; 17、 第二输油管; 18、 阀门; 19、 落料件; 20、 导料口; 21、 第二竖板; 22、 第二滑槽; 23、 第二插板; 24、 密封垫; 25、 橡胶套; 26、 过滤网。
19、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 如图1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自动攻丝机的收料装置, 包括支架2, 支 架2设置在机体1的出料口位置, 机体1的出料口位置设置有用于收集附着在轴套外壁上的 冷却油的滤油装置7。 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 滤油装置7包括滤油盒8、 网孔板9、 下料轨道10和第一输油管11, 滤油盒8的开口竖直朝上设置, 滤油盒8位于出料口的下方, 网孔板9固定在滤油盒8的内壁 上, 网孔板9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一层过滤网26, 下料轨道10位于机体1出料口的左侧位置, 下 料轨道10呈倾斜设置, 下料轨道10一端与滤油盒8的
20、内腔连通, 下料轨道10连通滤油盒8一 端的高度大于下料轨道10远离滤油盒8一端的高度, 第一输油管11固定在滤油盒8的外壁下 表面上, 第一输油管11的一端与滤油盒8的内腔连通, 第一输油管11的另一端与机体1的冷 却油箱连通。 0029 如图2所示, 滤油盒8与下料轨道10的接口处固定有两个第一竖板12, 两个第一竖 板12分别位于滤油盒8的两侧内壁上, 第一竖板12的向对面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3, 第一滑 槽13连通第一竖板12的上端面, 两个第一滑槽13之间滑动有第一插板14。 0030 如图2所示, 支架2的两端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两个万向轮3, 四个万向轮3均为带刹 车的万向轮, 也就
21、是单刹万向轮, 支架2的上的表面上固定有安装座5, 安装座5的上表面上 开设有集油槽15, 安装座5的上表面上还固定有收料盒6, 收料盒6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漏油孔 16, 漏油孔16与集油槽15的内腔连通, 安装座5的底面固定有第二输油管17, 第二输油管17 与集油槽15的内腔连通, 第二输油管17上还设置有阀门18, 通过阀门18可以控制是否将集 油槽15内的冷却油通过软管排入冷却油箱内。 0031 如图2所示, 支架2的外壁上固定有把手4, 把手4为U型圆杆, 把手4呈U字形, 把手4 的两端均固定在支架2的外壁上, 把手4上还套设有橡胶套25, 支架2上还设置有便于将收料 说明书 3/4
22、 页 5 CN 211614548 U 5 盒6内的轴套倒置在集中处理区的落料件19, 落料件19包括导料口20、 第二竖板21、 第二滑 槽22和第二插板23, 导料口20开设在收料盒6的外壁上, 导料口20位于收料盒6远离把手4的 一侧, 两个第二竖板21均固定在收料盒6的侧壁上, 两个第二竖板21与导料口20位于同一 侧, 两个第二竖板21分别位于导料口20的两侧, 导料口20位于两个第二竖板21之间, 两个第 二竖板21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2, 第二滑槽22连通第二竖板21的上端面, 第二插 板23滑动在两个第二滑槽22之间, 第二插板23靠近收料盒6的一侧固定有密封垫24,
23、密封垫 24远离第二插板23一侧贴合在收料盒6的外壁上。 003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攻完螺纹孔的轴套从自动攻丝机的出料口出来时, 轴 套首先掉落在位于滤油盒8内的网孔板9上进行控油, 附着在轴套上的冷却油在重力的作用 下顺着网孔板9的孔隙滴落在滤油盒8的内腔内, 从而集中在滤油盒8内的冷却油从第一输 油管11流入冷却油箱内, 从而实现冷却油的二次回收使用, 节省了冷却油, 当位于滤油盒8 内的轴套数量较多时, 使用铲子, 将轴套拨入下料轨道10内, 轴套顺着下料轨道10滚落在收 料盒6内, 当需要将收料盒6内的轴套倒在集中收集区内的时候, 此时握着把手4的橡胶套25 上, 推动支架2
24、, 在万向轮3的作用下, 将支架2移动在集中收集去的位置, 踩动万向轮3的刹 车, 使得万向轮3不能滚动, 然后拔动第二插板23, 使得导料口20被打开, 然后使用铲子将收 料盒6内的轴套拨落在集中收集区的放置箱内, 移动支架2的过程, 没有控干冷却油的轴套, 冷却油进一步竖着漏油孔16滴落在集油槽15内, 使用一段时间后, 开启阀门18, 将收集的冷 却油倒入机体1的冷却油箱内, 整个控油以及倒料的过程, 均不需要人力搬动, 操作简单, 使 用方便。 003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614548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1614548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1614548 U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