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132678.6 (22)申请日 2020.01.20 (73)专利权人 张家港市华瑞危险废物处理中心 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 镇染整工业区 (72)发明人 张光耀王群飞胡宏伟袁宇 (51)Int.Cl. F23G 5/44(2006.01) B01D 47/06(2006.01) B01D 53/18(2006.01) B01D 29/03(2006.01) B01D 29/56(2006.01) B01D 35/02(2006.01
2、)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 离装置, 其包括设置于焚烧室进料口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侧的侧架和上方的顶架构成, 所述顶架的下端设有风幕机, 所述风幕机的下端 设有用于降尘的喷淋组件;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设 置于所述风幕箱下端的喷淋管、 所述喷淋管连通 有雾化喷头和位于所述侧架一侧用于雾化喷头 喷水的水箱, 所喷淋管与水箱之间设有管道。 本 实用新型具有高速气流和雾化水滴将焚烧室内 的粉尘和臭味进行阻隔在焚烧室内, 进而有效的 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 健康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3、 附图4页 CN 211781120 U 2020.10.27 CN 211781120 U 1.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包括设置于焚烧室进料口的支撑架(1), 所述支撑 架(1)包括两侧的侧架(2)和上方的顶架(3)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架(3)的下端设有风 幕机(4), 所述风幕机(4)的下端设有用于降尘的喷淋组件(5); 所述喷淋组件(5)包括设置 于所述风幕机(4)下端的喷淋管(6)、 所述喷淋管(6)连通有的雾化喷头(7)和位于所述侧架 (2)一侧用于雾化喷头(7)喷水的水箱(8), 所喷淋管(6)与水箱(8)之间设有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
4、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机 (4)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风幕机(4)沿顶架(3)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机 (4)的出风口(20)位于焚烧室进料口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喷头 (7)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雾化喷头(7)沿喷淋管(6)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 (1)的下方设有集水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槽 (12)的
5、开口设有第一过滤网(14), 所述第一过滤网(14)与地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水槽 (12)的一侧设有循环泵(17), 所述循环泵(17)的一侧与集水槽(12)连接, 所述循环泵(17) 的另一侧与水箱(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机 (4)的上设有防护罩(18)。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81120 U 2 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废弃物处理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 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6、 0002 随着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 据估计, 全世界每年的 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 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 在工业发达 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 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 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 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 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 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 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 危险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 影响人类健康、 制约可持续发展。 0003 目前, 授权公告号为CN2096723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固体废物焚烧 装置, 包括进料口、 炉体和出灰口, 焚烧室左端内壁设置有助燃器, 炉体内
7、设置有炉排, 还包 括底座、 第一电动机、 减速机和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搅拌钩; 还包括储水箱、 水泵、 喷水管、 第二电动机和传送带, 储灰室内设置有第一锥形隔板和第二锥形隔板, 炉体底端内 壁左部设置有两组左固定板, 炉体底端内壁右部设置有两组右固定板, 两组左固定板之间 设置有第二转轴, 两组右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转轴, 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转轮, 第三转 轴上设置有第二转轮。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 工作人员使用叉车将废物废料传送至焚烧室的进料口处, 焚 烧室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臭味从进料口传出, 易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造成 伤害, 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
8、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 隔离装置, 其具有高速气流和雾化水滴将焚烧室内的粉尘和臭味进行阻隔在焚烧室内, 进 而有效的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危废处理 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包括设置于焚烧室进料口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侧的侧架和上 方的顶架构成, 所述顶架的下端设有风幕机, 所述风幕机的下端设有用于降尘的喷淋组件;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风幕机下端的喷淋管、 所述喷淋管连通有雾化喷头和位于所 述侧架一侧用于雾化
9、喷头喷水的水箱, 所喷淋管与水箱之间设有管道。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支撑架用于支撑风幕机和喷淋组件, 从而保证对焚烧室 产生的粉尘和臭味的阻隔; 风幕机通过高速电机带动贯流或离心风轮产生强大的气流, 形 成一面 “无形的门帘” 空气净化设备, 从而高速气流将焚烧室内的粉尘和臭味进行阻隔在焚 烧室内, 进而有效的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8 喷淋管用于传输水的流动; 雾化喷头将水流通过喷头喷射在空中, 呈雾状水滴形 成流动的水帘, 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水滴对焚烧室进料口中焚烧产生的臭味和粉尘碰撞、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781120 U
10、3 拦截、 隔离和凝聚后, 臭味和粉尘随液滴降落, 达到除尘隔离臭气逸散的作用; 水箱对雾化 喷头提供水资源, 使得雾化喷头能够持续进行喷水, 保证对粉尘和臭味的隔离。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风幕机设有多个, 多个所述 风幕机沿顶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多个风幕机的设置, 全面的将焚烧室进料口进行封闭, 进 一步的阻隔粉尘和臭味的散出, 从而保证焚烧室外的作业环境。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风幕机的出风口位于焚烧室 进料口的上端。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风幕机产生的气流从出风口传出,
11、 强大的气流对准焚烧 室进料口的形成一面 “无形的门帘” , 从而具有将焚烧室内产生的粉尘和臭味隔离在焚烧室 内, 保持焚烧室外空气的质量, 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雾化喷头设有多个, 多个所 述雾化喷头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多个雾化喷头的设置, 使得焚烧室进料口处的雾化水滴 均匀化, 从而形成水帘, 进而对焚烧室内燃烧产生的臭味和粉尘进行阻隔, 从而避免对工作 人员身体的伤害。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集水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2、, 集水槽用于将雾化喷头产生的水滴进行收集, 从而避免 水资源的浪费, 节约用水。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集水槽的开口设有第一过滤 网, 所述第一过滤网与地面齐平。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过滤网用于过滤掉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水滴中带有 的粉尘, 从而将水滴进行净化, 并将净化后的水进行收集; 第一过滤网与地面齐平, 使得叉 车能够稳定的通过集水槽并将危险废物送至焚烧室内。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集水槽的一侧设有循环泵, 所述循环泵的一侧与集水槽连接, 所述循环泵的另一侧与水箱连接。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
13、方案, 循环泵用于将集水槽中的水传送至水箱中, 然后在循环 泵的带动下将水箱中的液体传送至雾化喷头上, 雾化喷头喷出的雾化水滴对焚烧室进料口 中焚烧产生的臭味和粉尘碰撞、 拦截、 隔离和凝聚后, 臭味和粉尘随液滴降落至集水槽中, 达到除尘隔离臭气逸散的作用。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风幕机的上设有防护罩。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防护罩对风幕机实用性的保护的作用, 并且避免外界的 灰尘进入风幕机影响风幕机的运转, 进而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23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通过风幕机、 喷淋管、 雾化喷
14、头以及水箱的设置, 形成高速气流和雾化水滴将焚 烧室内的粉尘和臭味进行阻隔在焚烧室内, 进而有效的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保证工 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效果; 0025 2.通过集水槽、 第一过滤网和循环泵的设置, 将带有粉尘的水滴进行净化, 然后将 水收集至集水槽中, 并经过循环泵将集水槽的水循环利用, 从而保证节约了水资源。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781120 U 4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实施例风幕机的剖视图; 0028 图3是本实施例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附图标记:
15、 1、 支撑架; 2、 侧架; 3、 顶架; 4、 风幕机; 5、 喷淋组件; 6、 喷淋管; 7、 雾化喷 头; 8、 水箱; 9、 喷淋口; 10、 导流管; 11、 安装板; 12、 集水槽; 13、 支撑柱; 14、 第一过滤网; 15、 集水口; 16、 第二过滤网; 17、 循环泵; 18、 防护罩; 19、 进风口; 20、 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照图1,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危废处理设备风幕隔离装置, 包括位于焚烧室 进料口处的支撑架1, 支撑架1与焚烧室进料口的侧壁紧贴; 支撑架1包括位于焚烧室进料口 两侧
16、的侧架2和两个侧架2上架设有顶架3, 顶架3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进料口宽度的尺 寸; 顶架3位于焚烧室进料口的上端, 顶架3的下端设有风幕机4, 当对焚烧室填加危险废物 前, 打开风幕机4电源, 风幕机4产生高速气流对焚烧室产生的粉尘和臭味进行隔离。 0033 参照图1和图2,风幕机4设置有三个, 三个风幕机4沿顶架3的长度方向分布; 风幕 机4的表面设有进风口19, 风幕机4的背面与焚烧室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风幕机4的底端面设 有出风口20, 出风口20的底端与焚烧室进料口的上端口抵接, 进而将出风口20产生的高速 气流对焚烧室进料口形成一面 “无形的门帘” , 从而将焚烧室产生的臭味和粉尘
17、进行隔离。 0034 参照图3和图4,风幕机4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降尘的喷淋组件5, 喷淋组件5包括喷淋 管6、 雾化喷头7和水箱8; 喷淋管6位于风幕机4远离出气口20的一侧, 喷淋管6的长度方向沿 风幕机4的长度方向设置, 喷淋管6的下端面开设有多个喷淋口9, 多个喷淋口9沿喷淋管6的 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每个喷淋口9设置有导流管10, 导流管10竖直设置且与喷淋管6互相连 通; 雾化喷头7安装于导流管10远离喷淋管6的一端, 雾化喷头7与导流管10通过螺母固定连 接。 雾化喷头7竖直设置, 并朝向下方进行喷雾。 0035 参照图3, 支撑架1的侧架2上设置有安装板11, 安装板11水平设置;
18、 水箱8安装于安 装板11上, 水箱8与喷淋管6之间连通有管道, 从而为雾化喷头7提供水源。 0036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架1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12, 集水槽12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架1 的宽度方向设置, 集水槽12埋设于地面中, 集水槽12靠近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3, 支撑柱13为长方体, 支撑柱13的两端与集水槽12的槽壁焊接连接; 支撑柱13上盖有第一过 滤网14, 第一过滤网1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第一过滤网14的端面与地面齐平。 0037 参照图2和图3,集水槽12的一侧开设有集水口15, 集水口15靠近集水槽12的槽内 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6, 第二过滤网16采用不锈钢材料制
19、成, 从而对集水槽12中的水进行再 次过滤和净化; 集水口15上连通有管道, 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泵17, 循环泵17远离集水 口15的一侧与水箱8远离喷淋管6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 0038 参照图2和图3, 风幕机4的上端安装有防护罩18, 防护罩18的一端与顶架3远离焚 烧室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防护罩18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从而对风幕机4进行防 护。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781120 U 5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0040 1.首先, 打开电源, 启动风幕机4, 风幕机4的出风口向下吹气, 对焚烧室的进料口 形成高速气流; 0041 2.然后, 打开
20、循环泵17, 循环泵17驱动水箱8的水传输至雾化喷头7上, 雾化喷头7 在高压的作用下, 形成雾化水滴, 进而在焚烧室的进料口形成雾化水帘; 0042 3.其次, 打开焚烧室进料口的焚烧门, 工作人员启动叉车将危险废物送到焚烧室 内焚烧; 0043 4.同时, 焚烧室产生的粉尘和臭味从焚烧室进料口传出, 风幕机4的高速气流将粉 尘和臭气味进行阻隔在焚烧室内; 雾化水帘进一步将粉尘和臭味分离, 雾化水滴将臭味和 粉尘进行进一步隔离以及将粉尘包裹, 粉尘并随雾化液滴降落, 降落的液滴经过第一过滤 网14的过滤, 然后集聚在集水槽12中, 通过循环泵17的抽吸将集水槽12的水再次过滤并传 送至水箱8
21、, 水箱8对雾化喷头7供水; 0044 5.最后, 工作人员将危险废物填入至焚烧室内, 驱动叉车远离, 从而关闭焚烧室, 最后关闭风幕机4和循环泵17。 004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781120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7 CN 211781120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8 CN 211781120 U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9 CN 211781120 U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0 CN 211781120 U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