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41268.2 (22)申请日 2016.12.08 (73)专利权人 荆门市渝楚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448124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街 办江山村二组 (72)发明人 肖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代理人 董联生 (51)Int.Cl. C07C 7/00(2006.01) C07C 7/04(2006.01) C07C 9/1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2、 (57)摘要 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它包括冷剂泵(10)、 原 料缓冲罐(11)、 脱丙烷塔(12)、 回流罐(13)、 脱水 器(20)、 反应器(21)、 闪蒸罐(22)、 酸洗沉降室 (23)、 碱洗沉降室(24)、 脱异丁烷塔(25)和脱正 丁烷塔(26), 原料缓冲罐(11)包括罐壳(15)和一 组分隔板(16),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缓冲罐内的 一组分隔板增加气体在缓冲罐内流动的时间, 提 高液化效率, 球形分隔板把罐体分隔成上下两个 部分, 球形分隔板增大了混合气体与冷凝剂的接 触面积, 提高冷却效果, 通过改变闪蒸罐内液体 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时间提高闪蒸效果, 整个生 产线结构
3、合理, 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6244690 U 2017.06.13 CN 206244690 U 1.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剂泵(10)、 原料缓冲罐(11)、 脱丙烷塔 (12)、 回流罐(13)、 脱水器(20)、 反应器(21)、 闪蒸罐(22)、 酸洗沉降室(23)、 碱洗沉降室 (24)、 脱异丁烷塔(25)和脱正丁烷塔(26), 原料缓冲罐(11)包括罐壳(15)和一组分隔板 (16), 罐壳(15)上分别开有进气口、 冷凝剂入口和出液口, 一组分隔板(16)分别安装在罐壳 (15)内, 并把罐壳(15)分隔成多个半封闭状的腔
4、体, 所述两个相邻分隔板(16)之间设有导 气板(18), 导气板(18)两侧焊接在罐壳(15)内, 且导气板(18)上下两端分别与罐壳(150内 壁设有间隙, 所述罐壳(15)上设有保温层(17); 回流罐(13)包括回流罐体(1)、 球形分隔板 (2)、 环形进气管道(3)、 一组喷嘴(4)和输液泵(5), 回流罐体(1)上分别开有进气口、 冷凝剂 入口和出液口, 球形分隔板(2)和环形进气管道(3)分别安装在回流罐体(1)内, 且环形进气 管道(3)位于球形分隔板(2)下方, 所述环形进气管道(3)上开有一组出气孔, 一组喷嘴(4) 分别安装在孔上, 输液泵(5)的进液口与回流罐体(1)
5、的出液口相通; 脱丙烷塔(12)上分别 开有底部进液口、 顶部回流口、 出气口和排液口, 冷剂泵(10)的出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原料 缓冲罐(11)和回流罐(13)的冷凝剂入口相通, 原料缓冲罐(11)的出口与脱丙烷塔(12)的底 部进液口相通, 脱丙烷塔(12)的出气口与回流罐(13)的进气口相通, 回流罐(13)的出液口 通过输液泵(5)与脱丙烷塔(12)顶部回液口相通; 脱水器(20)、 反应器(21)、 闪蒸罐(22)、 酸 洗沉降室(23)、 碱洗沉降室(24)、 脱异丁烷塔(25和脱正丁烷塔(26)的进液口依次与其前一 个工位的排液口相通; 所述闪蒸罐(22)包括闪蒸罐体(31)、
6、螺旋溜槽(32)和过滤板(33), 闪 蒸罐体(31)上分别开有蒸汽出口、 进液口、 排液口和排污口, 螺旋溜槽(32)安装在闪蒸罐体 (31)内, 所述螺旋溜槽(32)的溜槽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宽, 过滤板(33)安装在闪蒸罐体 (31)内, 并位于螺旋溜槽(3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它还有均流板(6), 均流板(6) 安装在回流罐体(1)内, 并位于球形分隔板(2)和环形进气管道(3)之间; 所述一组喷嘴(4) 分别与水平面呈 夹角, 为55 ; 它还有液位开关(7), 液位开关(7)安装在回流罐体(1)内, 且液位开关(7)控制输液泵(5)的开启和
7、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溜槽(32)的槽内阵 列有一组挡水条(34), 所述挡水条(34)的高度小于螺旋溜槽(32)的檐口高度; 所述排液口 上设有排液弯管(35), 排液弯管(35)的弯头一端位于罐体(31)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244690 U 2 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气深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异辛烷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石油气通过提炼和一系列反应后可以获得用于调和基础汽油的主要调和物 异辛烷, 加入异辛烷的汽油其燃烧和抗爆性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石油气进行脱丙
8、烷塔 反应的时候, 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需要通过回流罐冷却成液态再循环到脱丙烷塔内进行二 次分离, 现有的回流罐冷却效率不高, 且不能很好的控制回流罐的排液, 容易把罐内的混合 气体直接排到脱丙烷塔内, 造成能源浪费, 现有的原料缓冲罐以及闪蒸罐的工作效率不高, 使异辛烷各反应阶段的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目前, 石油气通过提炼和一系列反应后可以获得用于调 和基础汽油的主要调和物异辛烷, 加入异辛烷的汽油其燃烧和抗爆性都能得到大幅度提 高, 在石油气进行脱丙烷塔反应的时候, 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需要通过回流罐冷却成液态 再循环到脱丙烷塔内进行二次分离, 现有的回
9、流罐冷却效率不高, 且不能很好的控制回流 罐的排液, 容易把罐内的混合气体直接排到脱丙烷塔内, 造成能源浪费, 现有的原料缓冲罐 以及闪蒸罐的工作效率不高, 使异辛烷各反应阶段的工作效率低之不足, 而提供一种异辛 烷生产线。 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剂泵、 原料缓冲罐、 脱丙烷塔、 回流罐、 脱水器、 反应器、 闪蒸罐、 酸洗沉降室、 碱洗沉降室、 脱异丁烷塔和脱正丁烷塔, 原料缓冲罐包括罐壳和一组分隔板, 罐壳上分别开有进气口、 冷凝剂入口和出液口, 一组分隔板分别安装在罐壳内, 并把罐壳分 隔成多个半封闭状的腔体, 所述两个相邻分隔板之间设有导气板, 导气板两侧焊接在罐壳 内, 且导气板
10、上下两端分别与罐壳内壁设有间隙, 所述罐壳上设有保温层; 回流罐包括回流 罐体、 球形分隔板、 环形进气管道、 一组喷嘴和输液泵, 回流罐体上分别开有进气口、 冷凝剂 入口和出液口, 球形分隔板和环形进气管道分别安装在回流罐体内, 且环形进气管道位于 球形分隔板下方, 所述环形进气管道上开有一组出气孔, 一组喷嘴分别安装在孔上, 输液泵 的进液口与回流罐体的出液口相通; 脱丙烷塔上分别开有底部进液口、 顶部回流口、 出气口 和排液口, 冷剂泵的出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原料缓冲罐和回流罐的冷凝剂入口相通, 原料 缓冲罐的出口与脱丙烷塔的底部进液口相通, 脱丙烷塔的出气口与回流罐的进气口相通, 回流罐
11、的出液口通过输液泵与脱丙烷塔顶部回液口相通; 脱水器、 反应器、 闪蒸罐、 酸洗沉 降室、 碱洗沉降室、 脱异丁烷塔和脱正丁烷塔的进液口依次与其前一个工位的排液口相通; 所述闪蒸罐包括闪蒸罐体、 螺旋溜槽和过滤板, 闪蒸罐体上分别开有蒸汽出口、 进液口、 排 液口和排污口, 螺旋溜槽安装在闪蒸罐体内, 所述螺旋溜槽的溜槽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宽, 过滤板安装在闪蒸罐体内, 并位于螺旋溜槽上方。 0005 它还有均流板, 均流板安装在回流罐体内, 并位于球形分隔板和环形进气管道之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6244690 U 3 间; 所述一组喷嘴分别与水平面呈 夹角, 为55 ; 它还有液
12、位开关, 液位开关安装在回流罐 体内, 且液位开关控制输液泵的开启和关闭。 0006 所述螺旋溜槽的槽内阵列有一组挡水条, 所述挡水条的高度小于螺旋溜槽的檐口 高度; 所述排液口上设有排液弯管, 排液弯管的弯头一端位于罐体内。 0007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缓冲罐内的一组分隔板把罐壳分隔成多个半封闭的腔体, 增 加气体在缓冲罐内流动的时间, 球形分隔板把罐体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 球形分隔板增大 了混合气体与冷凝剂的接触面积, 提高冷却效果, 通过改变闪蒸罐内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 积和时间提高闪蒸效果, 整个生产线结构合理, 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13、2是本实用新型原料缓冲罐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流罐结构示意图。 0011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闪蒸罐结构示意图。 0012 图5是图4的A-A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如图1、 2、 3、 4、 5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剂泵10、 原料缓冲罐11、 脱丙烷塔12、 回流 罐13、 脱水器20、 反应器21、 闪蒸罐22、 酸洗沉降室23、 碱洗沉降室24、 脱异丁烷塔25和脱正 丁烷塔26, 原料缓冲罐11包括罐壳15和一组分隔板16, 罐壳15上分别开有进气口、 冷凝剂入 口和出液口, 一组分隔板16分别安装在罐壳15内, 并把罐壳15分隔成多个半封闭状的腔体,
14、 所述两个相邻分隔板16之间设有导气板18, 导气板18两侧焊接在罐壳15内, 且导气板18上 下两端分别与罐壳15内壁设有间隙, 所述罐壳15上设有保温层17; 回流罐13包括回流罐体 1、 球形分隔板2、 环形进气管道3、 一组喷嘴4和输液泵5, 回流罐体1上分别开有进气口、 冷凝 剂入口和出液口, 球形分隔板2和环形进气管道3分别安装在回流罐体1内, 且环形进气管道 3位于球形分隔板2下方, 所述环形进气管道3上开有一组出气孔, 一组喷嘴4分别安装在孔 上, 输液泵5的进液口与回流罐体1的出液口相通; 脱丙烷塔12上分别开有底部进液口、 顶部 回流口、 出气口和排液口, 冷剂泵10的出口
15、通过三通管分别与原料缓冲罐11和回流罐13的 冷凝剂入口相通, 原料缓冲罐11的出口与脱丙烷塔12的底部进液口相通, 脱丙烷塔12的出 气口与回流罐13的进气口相通, 回流罐13的出液口通过输液泵5与脱丙烷塔12顶部回液口 相通; 脱水器20、 反应器21、 闪蒸罐22、 酸洗沉降室23、 碱洗沉降室24、 脱异丁烷塔25和脱正 丁烷塔26的进液口依次与其前一个工位的排液口相通; 所述闪蒸罐22包括闪蒸罐体31、 螺 旋溜槽32和过滤板33, 闪蒸罐体31上分别开有蒸汽出口、 进液口、 排液口和排污口, 螺旋溜 槽32安装在闪蒸罐体31内, 所述螺旋溜槽32的溜槽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宽, 过滤板
16、33安装 在闪蒸罐体31内, 并位于螺旋溜槽32上方。 0014 它还有均流板6, 均流板6安装在回流罐体1内, 并位于球形分隔板2和环形进气管 道3之间; 所述一组喷嘴4分别与水平面呈 夹角, 为55 ; 它还有液位开关7, 液位开关7安装 在回流罐体1内, 且液位开关7控制输液泵5的开启和关闭。 0015 所述螺旋溜槽32的槽内阵列有一组挡水条34, 所述挡水条34的高度小于螺旋溜槽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244690 U 4 32的檐口高度; 所述排液口上设有排液弯管35, 排液弯管35的弯头一端位于罐体31内。 0016 工作方式和原理: 冷剂泵10把冷凝剂分别输送到原料
17、缓冲罐11和回流罐13内, 使 进入到原料缓冲罐11内的石油气和从脱丙烷塔12排入到回流罐13内的气体液化; 一组分隔 板16把罐壳15分隔成多个半封闭的腔体, 且开口向下, 导气板18再把腔体再分隔成两个, 且 导气板18上下两端均开口, 导气板18下端开口的高度小于分隔板16开口的高度, 保证罐壳 15内液位高于导气板18下端开口的高度并低于分隔板16开口的高度, 气体只能从导气板18 上端开口通过, 石油气和冷凝剂进入到原料缓冲罐11内后, 可以在多个腔室内流动, 增加液 化时间, 而在各腔室内形成的液体都可以从罐壳15的出液口流出。 球形分隔板2把回流罐体 1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 上部
18、输入冷凝液, 下部输入从脱丙烷塔12内出来的混合气体, 混合 气体通过一组喷嘴4向上喷出, 与球形分隔板2接触的时候被冷却, 冷凝水则落入到回流罐 体1底部, 均流板6起到把进入到回流罐体1内的气体分布均匀; 当回流罐体1内的冷却液的 液位达到液位开关7设定的上限值时, 液位开关7通过继电器控制输液泵5开启, 输液泵5把 回流罐体1内的冷却液输送到脱丙烷塔12内, 当回流罐体1内的冷却液低于液位开关7设定 的液位时, 液位开关7再控制输液泵5关闭, 避免输液泵5空转而把回流罐体1内的混合气体 直接抽到脱丙烷塔12内, 降低工作效率, 造成能源浪费。 脱丙烷塔12通过加热分离石油气中 的丙烷,
19、产生的液体排入到脱水器20内进行加热脱水, 脱水后的液体再进入到反应器21内 通过添加硫酸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 同时添加异丁烷和丁烯到反应器21内, 一起进行反应, 反应所得的液体进入到闪蒸罐22内进行二次蒸发, 进一步的取出液体中的水分, 闪蒸罐22 内的液体再依次进入到酸洗沉降室23内进行酸洗除去二氧化硫等硫类物质和脂类物质, 再 进入到碱洗沉降室24内进行碱性中和除酸, 完成后再进入到脱异丁烷塔25内把原料在反应 器21内参与反应的异丁烷脱离出来, 脱完异丁烷后的原料最后进入到脱正丁烷塔26内脱去 正丁烷形成成品异辛烷。 0017 闪蒸罐22的工作原理: 从反应器21流出的高温液体从闪蒸
20、罐体31的进液口进入, 并沿着螺旋溜槽32在闪蒸罐体31内流动进行闪蒸, 螺旋溜槽32的溜槽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变 宽, 液体在流动的时候液体逐渐散开, 同时被一组挡水条34阻挡溅起,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 积, 使闪蒸更加充分, 闪蒸蒸汽经过过滤板33过滤后从闪蒸罐体31顶部的蒸汽出口排出; 排 液弯管35保证了闪蒸罐体31内底部有一定液位, 避免闪蒸罐体31内液体排放干净后闪蒸蒸 汽会从排液口排出, 造成浪费同时污染环境。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244690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06244690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06244690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06244690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06244690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06244690 U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