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08157.7 (22)申请日 2018.01.04 (71)申请人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44004 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 开发区港园路西段61号 (72)发明人 文仕敏颜华佘国华庞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51231 代理人 孙恩源 (51)Int.Cl. C08F 265/04(2006.01) C08F 214/06(2006.01) C08F 220/20(2006.01) C08L 97/02(2006.
2、01) C08L 5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及其制 备方法, 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 其引入含羟 基单体和丙烯酸酯纳米胶乳两种原料与氯乙烯 单体进行三元聚合, 从而制得含羟基的氯乙烯共 聚树脂。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与生物纤 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 同时对提高利用该氯乙烯 共聚树脂制得制品的机械性能具有重大作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08192029 A 2018.06.22 CN 108192029 A 1.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共聚原料: 氯乙烯单体、
3、 含羟基单体、 丙烯 酸酯纳米胶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共聚原料: 氯乙烯单体60009000份、 含羟基单体300900份、 丙烯酸酯纳米胶乳800200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 成: 去离子水1100016000份、 氯乙烯单体60009000份、 含羟基单体300900份、 丙烯酸 酯纳米胶乳8002000份、 分散剂613份、 聚合引发剂36份、 终止剂1530份、 第一pH值 调节剂16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4、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去离子水10002000份、 核层共聚单体80600份、 复合引发剂2 8份、 核层乳化剂16份、 交联剂16份、 第二pH值调节剂0.53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核层共聚单体为丙烯酸乙 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2-乙基己酯、 丙烯酸辛酯、 丙烯酸正戊酯、 丙烯酸正己酯、 丙烯酸异 辛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甲基)丙烯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复合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 过硫酸钠、 双氧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
5、4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核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聚 氧乙烯烷基醚、 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八烷基苯磺酸、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烷基酚聚 环氧乙烷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 丙酯、 1,4-丁二醇二烯丙酯、 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1, 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 钠或氨水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
6、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丙烯酸酯纳米 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 核层乳化剂和第二pH值调节剂, 调节pH值为9.0 10.5,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00130r/min, 待物料混合均匀后, 再加 入核层共聚单体和交联剂, 继续搅拌;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7882, 往反应容器中加入复合引发剂, 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时间为25h, 之后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679, 保持恒温12h; 然后, 将反应体系 降温至2540, 加入第二pH值调节剂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7.08.0, 之后再采用400目 过滤网过滤反应产物
7、,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含羟基单体为丙烯酸-2- 羟乙酯、 丙烯酸-2-羟丙酯、 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 几种的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分散剂包括主分散剂和 助分散剂, 所述主分散剂为醇解度8688的聚乙烯醇、 醇解度7076的聚乙烯醇、 醇解 度7882的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的混合物, 所述助分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8192029 A 2 散剂为醇解度4045的聚乙烯醇, 助分散剂加入量为主分
8、散剂总加入量的1030。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聚合引发剂为过氧化二 碳酸双(2-乙基己酯)、 过氧化异丙苯新葵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复合的混合物。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pH值调节剂为碳酸 氢钠、 碳酸氢铵、 氢氧化钠、 氨水中的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如下步骤: 在 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 pH值调节剂和分散剂, 混合搅拌510min, 调节pH值为7.0 8.0, 接着加入丙烯酸酯纳米胶乳和聚合引发剂, 混合搅拌510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和 含羟
9、基单体并混合搅拌1015min;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5.557.5, 调节反应体系压 力为0.850.95MPa, 经聚合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止剂终止 反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8192029 A 3 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氯乙烯共聚树脂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 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材料、 工 业制品、 日用品、 地板革、 地板砖、
10、人造革、 管材、 电线电缆、 包装膜、 瓶、 发泡材料、 密封材料、 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目前, 生物纤维价格低廉, 可以利用氯乙烯共聚树脂对生物纤维 进行改性, 来制备一系列新产品, 以替代木材使用, 从而减少砍伐树木; 而现有技术中, 对生 物纤维进行改性所使用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主要是通过氯乙烯与丙烯酸酯胶乳发生二元共 聚制得的, 利用丙烯酸酯类的抗冲性, 可以对以后的制品机械性能的提高起一定作用。 0003 例如, 专利公开号为CN1035708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 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该复合树脂由下述重量份的各成分制备而成: 氯乙烯100份、 聚丙
11、 烯酸酯胶乳(以固体含量计)215份、 去离子水100200份、 分散剂0.080.16份、 油溶性 引发剂0.0250.040份、 pH值调节剂0.0060.009份; 该聚丙烯酸酯接枝氯乙烯复合树脂 即是通过氯乙烯与聚丙烯酸酯胶乳在其它试剂的协助下进行二元共聚制得的, 其主要用于 硬制品, 尽管具有流动性好、 抗冲击性好等优点, 但该复合树脂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却并不 好, 在利用该复合树脂对生物纤维进行改性以制备新产品时, 即使加入一系列的助剂, 也依 然存在加工过程反应不均匀、 物质混和均匀性不稳定、 得到的产品性能差等问题。 0004 类似的专利还有很多, 正是由于现有氯乙烯共聚树脂与
12、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差, 使 得最终制得的产品中生物纤维添加量少, 生产成本高, 产品性能差。 而导致氯乙烯共聚树脂 与生物纤维相容性差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氯乙烯共聚树脂中没有亲生物纤维性的基团存 在。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生物纤维相容性良好的抗冲型氯 乙烯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由以下原料共聚而成: 氯乙烯单体、 含羟基单体、 丙烯酸酯 纳米胶乳。 0008 进一步地, 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共聚而成: 氯乙烯单体6000 9000份、 含羟基单体300900份、 丙
13、烯酸酯纳米胶乳8002000份。 0009 进一步地, 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 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去离子水11000 16000份、 氯乙烯单体60009000份、 含羟基单体300900份、 丙烯酸酯纳米胶乳800 2000份、 分散剂613份、 聚合引发剂36份、 终止剂1530份、 第一pH值调节剂16份。 0010 所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去离子水10002000份、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8192029 A 4 核层共聚单体80600份、 复合引发剂28份、 核层乳化剂16份、 交联剂16份、 第二pH值 调节剂0.53份。 0011
14、进一步地, 所述核层共聚单体为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2-乙基己酯、 丙 烯酸辛酯、 丙烯酸正戊酯、 丙烯酸正己酯、 丙烯酸异辛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甲基)丙烯 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0012 所述复合引发剂为过硫酸铵、 过硫酸钾、 过硫酸钠、 双氧水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 混合物。 0013 所述核层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烷基醚、 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八烷 基苯磺酸、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 烷基酚聚环氧乙烷醚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0014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1,4-丁二醇二烯丙酯、 二乙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酯、 三乙二醇二
15、(甲基)丙烯酸酯、 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中 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0015 所述第二pH值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或氨水中的一种。 0016 所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 核层乳化剂和第二pH值调节剂, 调节pH值为9.0 10.5,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00130r/min, 待物料混合均匀后, 再 加入核层共聚单体和交联剂, 继续搅拌; 0018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7882, 往反应容器中加入复合引发剂, 进行聚合反 应, 反应时间为25h, 之后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679
16、, 保持恒温12h; 然后, 将反应体 系降温至2540, 加入第二pH值调节剂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7.08.0, 之后再采用400 目过滤网过滤反应产物,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19 优选地, 所述含羟基单体为丙烯酸-2-羟乙酯、 丙烯酸-2-羟丙酯、 甲基丙烯酸-2- 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0020 所述分散剂包括主分散剂和助分散剂, 所述主分散剂为醇解度8688的聚乙烯 醇、 醇解度7076的聚乙烯醇、 醇解度7882的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与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复合的混合物, 所述助分散剂为醇解度4045的聚乙烯醇, 助分散剂加入 量
17、为主分散剂总加入量的1030。 0021 所述聚合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 过氧化异丙苯新葵酸酯中的一 种或两种复合的混合物。 0022 所述第一pH值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碳酸氢铵、 氢氧化钠、 氨水中的一种。 0023 一种氯乙烯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 pH 值调节剂和分散剂, 混合搅拌510min, 调节pH值为7.08.0, 接着加入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和聚合引发剂, 混合搅拌510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和含羟基单体并混合搅拌10 15min;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5.557.5, 调节反应体系压力为0.850.95MPa,
18、经聚合 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 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0024 本发明从高分子聚合角度, 开发一种带羟基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主要在生成氯乙 烯共聚树脂的反应过程中, 引入含羟基单体和丙烯酸酯纳米胶乳两种原料与氯乙烯单体进 行三元聚合, 利用羟基的亲水性, 使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与生物纤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8192029 A 5 同时该聚合物引入了丙烯酸酯类, 对提高利用该氯乙烯共聚树脂制得制品的机械性能有很 大作用, 使制品具有高抗冲强度; 反应中采用聚合引发剂,
19、 是为了控制反应平稳。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不仅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很 好, 而且能使利用该共聚树脂制得的制品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中5份氯乙烯共聚树 脂最高可与95份生物纤维相容; 与生物纤维相容性好, 可以在制造制品的过程中, 加入更多 的生物纤维,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制备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29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000kg、 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0.5kg和氢氧化 钠0.25kg, 调节pH值为9.0,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
20、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00r/min, 待物料混 合均匀后, 再加入丙烯酸丁酯50kg和1,4-丁二醇二烯丙酯0.5kg, 继续搅拌; 0030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78, 往反应容器中加入过硫酸钠0.7kg, 进行聚合反 应, 反应时间为2h, 又加入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0.5kg和过硫酸钠0.7kg, 并采用连续滴 加法往反应容器中滴加丙烯酸异辛酯30kg和1,4-丁二醇二烯丙酯0.5kg, 滴加时间为2h, 完 毕后再次加入过硫酸钠0.7kg; 接着, 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6, 保持恒温1h; 然后, 将反应 体系降温至25, 加入氢氧化钠0.25kg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7.0
21、, 之后再采用400目过滤 网过滤反应产物,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31 制备氯乙烯共聚树脂 0032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1000kg、 碳酸氢氨1kg, 再加入分散剂醇解度86 88的聚乙烯醇0.5kg、 醇解度7076的聚乙烯醇3kg、 醇解度7882的聚乙烯醇1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kg、 醇解度4045的聚乙烯醇1kg, 混合搅拌5min, 调节pH值为7.0, 接着加入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纳米胶乳800kg和聚合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 1.5kg、 过氧化异丙苯新葵酸1.5kg, 混合搅拌5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6000kg和甲基丙烯 酸-2
22、-羟乙酯单体300kg并混合搅拌10min;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5.5, 调节反应体系压 力为0.85MPa, 经聚合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止剂15kg终止反 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中, 终止剂为市 场上购买的环保型终止剂。 0033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很好, 5份氯乙烯共聚树脂最 高可与95份生物纤维相容。 0034 实施例2 0035 制备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36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2000kg、 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和氢氧化钠 1.5kg, 调节
23、pH值为10.5,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30r/min, 待物料混合 均匀后, 再加入丙烯酸丁酯400kg和1,4-丁二醇二烯丙酯3kg, 继续搅拌; 0037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82, 往反应容器中滴加过硫酸钠2.6kg, 进行聚合反 应, 反应时间为5h, 又加入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3kg和过硫酸钠2.6kg, 并采用连续滴加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8192029 A 6 法往反应容器中滴加丙烯酸异辛酯200kg和1,4-丁二醇二烯丙酯3kg, 滴加时间为4.5h, 完 毕后再次加入过硫酸钠2.6kg; 接着, 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9, 保持恒温
24、2h; 然后, 将反应 体系降温至40, 加入氢氧化钠1.5kg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8.0, 之后再采用400目过滤网 过滤反应产物,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38 制备氯乙烯共聚树脂 0039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6000kg、 碳酸氢钠6kg, 再加入分散剂醇解度86 88的聚乙烯醇1kg、 醇解度7076的聚乙烯醇6.5kg、 醇解度7882的聚乙烯醇 2.5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kg、 醇解度4045的聚乙烯醇2kg, 混合搅拌10min, 调节pH值 为8.0, 接着加入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纳米胶乳2000kg和聚合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 基己酯)3kg、 过
25、氧化异丙苯新葵酸酯3kg, 混合搅拌10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9000kg和甲基 丙烯酸-2-羟乙酯单体900kg并混合搅拌15min;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7.5, 调节反应体 系压力为0.95MPa, 经聚合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止剂30kg终 止反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中, 终止剂 为市场上购买的环保型终止剂。 0040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很好, 5份氯乙烯共聚树脂最 高可与95份生物纤维相容。 0041 实施例3 0042 制备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43 (a)在
26、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500kg、 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烷基醚2kg和氨水1kg, 调节pH值为10,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15r/min, 待物料混合均匀后, 再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300kg和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kg, 继续搅拌; 0044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80, 往反应容器中滴加过硫酸铵2kg, 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时间为3.5h, 又加入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烷基醚2kg和过硫酸铵2kg, 并采用连续滴加法 往反应容器中滴加丙烯酸-2-乙基己酯150kg和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kg, 滴加时间 为3h, 完毕后再次加入过硫酸铵2kg; 接着,
27、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7, 保持恒温1.5h; 然后,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30, 加入氨水1kg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7.5, 之后再采用400目过滤网 过滤反应产物,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45 制备氯乙烯共聚树脂 0046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4000kg、 氢氧化钠4kg, 再加入分散剂醇解度70 76的聚乙烯醇6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kg、 醇解度4045的聚乙烯醇2kg, 混合搅拌 8min, 调节pH值为7.5, 接着加入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纳米胶乳1400kg和聚合引发剂过氧化 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4.5kg, 混合搅拌8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7500kg和
28、丙烯酸-2-羟丙 酯单体300kg、 丙烯酸-2-羟乙酯单体300kg并混合搅拌12min;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6.5 , 调节反应体系压力0.9MPa, 经聚合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 止剂22kg终止反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 中, 终止剂为市场上购买的环保型终止剂。 0047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很好, 5份氯乙烯共聚树脂最 高可与95份生物纤维相容。 0048 实施例4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8192029 A 7 0049 制备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50 (
29、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2000kg、 烷基二苯醚磺酸钠1.6kg和氢氧化钠 1.2kg, 调节pH值为10.2,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10r/min, 待物料混合 均匀后, 再加入丙烯酸乙酯280kg和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kg, 继续搅拌; 0051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81, 往反应容器中滴加过硫酸钾1.1kg, 进行聚合反 应, 反应时间为3h, 又加入烷基酚聚环氧乙烷醚1.6kg和过硫酸钾1.1kg, 并采用连续滴加法 往反应容器中滴加丙烯酸正己酯140kg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1.4kg, 滴加时间为4h, 完毕 后再加入双氧水1.1kg;
30、接着, 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8, 保持恒温1.5h; 然后, 将反应体系 降温至35, 加入氢氧化钠1.2kg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7.8, 之后再采用400目过滤网过滤 反应产物,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52 制备氯乙烯共聚树脂 0053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6000kg、 氨水3kg, 再加入分散剂醇解度8688的 聚乙烯醇0.5kg、 醇解度7076的聚乙烯醇4kg、 醇解度7882的聚乙烯醇1.2kg、 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1kg、 醇解度4045的聚乙烯醇1.5kg, 混合搅拌10min, 调节pH值为7.4, 接 着加入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纳米胶乳2000kg和聚合引发
31、剂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己酯) 2kg、 过氧化异丙苯新葵酸酯2kg, 混合搅拌10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8500kg和甲基丙烯酸- 2-羟丙酯单体600kg并混合搅拌10min;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至57.5, 调节反应体系压力 0.85MPa, 经聚合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止剂20kg终止反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中, 终止剂为市场上 购买的环保型终止剂。 0054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很好, 5份氯乙烯共聚树脂最 高可与95份生物纤维相容。 0055 实施例5 0056
32、 制备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57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2000kg、 十八烷基苯磺酸1.5kg和氢氧化钠1.1kg, 调节pH值为10, 对反应容器中的物料进行搅拌, 搅拌速度为110r/min, 待物料混合均匀后, 再加入丙烯酸正戊酯200kg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3kg, 继续搅拌; 0058 (b)将上述反应体系升温到80, 往反应容器中滴加过硫酸钠1kg, 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时间为4h, 又加入十八烷基苯磺酸1.5kg和过硫酸钠1kg, 并采用连续滴加法往反应容 器中滴加丙烯酸辛酯100kg和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kg, 滴加时间为3h, 完毕后再 加入过硫
33、酸钠1kg; 接着, 调解反应体系温度为78, 保持恒温1.5h; 然后, 将反应体系降温 至32, 加入氢氧化钠1.1kg调节反应容器中pH值为7.5, 之后再采用400目过滤网过滤反应 产物, 即可得到丙烯酸酯纳米胶乳。 0059 制备氯乙烯共聚树脂 0060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16000kg、 碳酸氢氨5kg, 再加入分散剂醇解度70 76的聚乙烯醇5kg、 醇解度7882的聚乙烯醇2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kg、 醇解度40 45的聚乙烯醇1.2kg, 混合搅拌7min, 调节pH值为7.8, 接着加入上面制备的丙烯酸酯纳米 胶乳2000kg和聚合引发剂过氧化异丙苯新葵酸酯5k
34、g, 混合搅拌7min, 又加入氯乙烯单体 7000kg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单体300kg、 丙烯酸-2-羟丙酯单体200kg并混合搅拌12min;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8192029 A 8 然后将反应体系升温56, 调节反应体系压力为0.9MPa, 经聚合反应待反应容器内压力下 降值达到0.1MPa时, 加入终止剂25kg终止反应, 反应产物脱除残留氯乙烯后, 通过离心、 干 燥, 即得氯乙烯共聚树脂。 其中, 终止剂为市场上购买的环保型终止剂。 0061 本发明制得的氯乙烯共聚树脂, 与生物纤维的相容性很好, 5份氯乙烯共聚树脂最 高可与95份生物纤维相容。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8192029 A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