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83652.2 (22)申请日 2016.04.27 (73)专利权人 安徽省肿瘤医院 地址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环湖东 路东107号 (72)发明人 蒋燕赵卫东周虎韩晓慧 马杰周元元江文静陈雨 陈曦曦徐汉杰马艳杨少岩 吴潇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M 2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
2、压引流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 压引流袋, 其特征是: 由上盖和袋体构成封闭的 引流腔, 在袋体中设置滤网, 利用滤网将引流腔 分隔为上腔和下腔, 在上盖上设置有用于和负压 吸引器相连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 在第一接 管上设置有第一管塞, 在第二接管上设置有第二 管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在引流袋中安装过 滤装置, 能够有效过滤和存储吸出的闭孔神经下 小淋巴结以及其它神经丛下的小淋巴结和组织 碎屑, 方便标本收集, 提高临床病理诊断的精确 性和科学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729857 U 2016.11.30 CN 20572
3、9857 U 1.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其特征是: 由上盖(1)和袋体(5)构成封闭的引流 腔, 在袋体(5)中设置滤网(3), 利用滤网(3)将所述引流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 在所述上盖 (1)上设置有用于和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的第一接管(11)和第二接管(12), 在所述第一接管 (11)上设置有第一管塞(13), 在所述第二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管塞(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其特征是: 设置所述袋体 (5)为软质塑料袋, 在所述软质塑料袋的口部连接有硬质瓶颈(2), 滤网(3)位于袋体(5)和 硬质瓶颈(2)的结合位置, 所述上盖(1)与硬
4、质瓶颈(2)的瓶口部配合形成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其特征是: 在所述硬质瓶颈 (2)的左右两侧, 对称设置一对凸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其特征是: 所述袋体(5)和 硬质瓶颈(2)采用透明材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729857 U 2 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术过程中用于清除术野中血液和 破碎组织的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手术过程中, 负压吸引器用于清除术野中的血液和破碎组织, 在一些神经丛密集 的区域, 对于淋
5、巴结的清扫也可借助吸引器进行, 但是这些小的淋巴结会随着血液一起在 引流袋中混杂, 无法将其完全筛检出来, 从而影响病理学诊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带过滤装置的一 次性负压引流袋, 用于过滤术中引流袋组织以及淋巴结, 以便于对引流物内容进行筛检和 辨认。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结构特点是: 由上盖和袋体构成封 闭的引流腔, 在袋体中设置滤网, 利用滤网将所述引流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 在所述上盖上 设置有用于和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的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 在
6、所述第一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管 塞, 在所述第二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管塞。 0006 本实用新型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设置所述袋体为 软质塑料袋, 在所述软质塑料袋的口部连接有硬质瓶颈, 滤网位于袋体和硬质瓶颈的结合 位置, 所述上盖与硬质瓶颈的瓶口部配合形成封闭。 0007 本实用新型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所述硬质瓶颈 的左右两侧, 对称设置一对凸耳。 0008 本实用新型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结构特点是: 所述袋体和硬质瓶颈 采用透明材质。 0009 与已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0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在
7、引流袋中安装过滤装置, 能够有效过滤和存储吸出的 闭孔神经下小淋巴结以及其它神经丛下的小淋巴结和组织碎屑, 方便标本收集, 提高临床 病理诊断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0011 2、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简单, 极大地简化了分离操作的繁烦过程。 0012 3、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次性引流袋, 可通用于各类医用负压吸引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标号: 1上盖, 2硬质瓶颈, 3滤网, 4刻度, 5袋体, 11第一接管, 12第二接管, 13第 一管塞, 14第二管塞, 15右侧卡口, 16左侧卡口, 21左侧凸耳, 22右侧凸耳, 23螺纹 说明书 1/2 页
8、3 CN 205729857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见图1, 本实施例中带过滤装置的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结构形式是: 由上盖1和 袋体5构成封闭的引流腔, 在袋体5中设置滤网3, 利用滤网3将引流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 在 上盖1上设置有用于和负压吸引器相连接的第一接管11和第二接管12, 在第一接管11上设 置有第一管塞13, 在第二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管塞14, 利用第一管塞13和第二管塞14分别 对第一接管11和第二接管12进行封闭, 利用第一接管11和第二接管12与外接负压吸引器相 应连接。 0016 具体实施中, 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0017 设置袋体5为软质塑料袋, 在
9、袋体5上标注有刻度4, 在软质塑料袋的口部连接有硬 质瓶颈2, 滤网3位于袋体5和硬质瓶颈2的结合位置, 上盖1与硬质瓶颈2的瓶口部螺纹23配 合进行连接并形成封闭, 引流袋密封环境良好, 袋体5和滤网3选用医用可降解PE材质, 环保 卫生, 在上盖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卡口, 分别是左侧卡口16和右侧卡口15, 利用卡口 将引流袋与外接负压吸引器进行固定。 0018 在硬质瓶颈2的左右两侧, 对称设置一对凸耳, 分别是左侧凸耳21和右侧凸耳22, 以便于手持, 袋体5和硬质瓶颈2采用透明材质, 方便对引流物性状进行观察。 0019 在完成引流术之后, 取下上盖1即可直接从滤网3上部取出组织或者淋巴结。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729857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5729857 U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