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pdf

  • 资源ID:8430469       资源大小:422.6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pdf

1、(10)授权公告号 CN 174576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23 CN 1745768 B *CN1745768B* (21)申请号 200410071867.2 (22)申请日 2004.09.07 A61K 36/53(2006.01) A61K 9/20(2006.01) A61K 9/16(2006.01) A61K 9/14(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K 9/10(2006.01) A61P 9/10(2006.01) A61P 9/00(2006.01) A61P 4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天士力制

2、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新宜白大道辽河 东路 1 号 (72)发明人 吴廼峰 郑军 郭治昕 CN 1375316 A,2002.10.23, 权利要求书 . 谭真 黄德嘉 .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现状 . 中华心血管病 杂志 32 6.2004,32(6),553-556. 盛 勇, 罗 俊, 张廷杰 .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作用的抗药性阿司匹林抵抗 . 心血管病学进 展 25 1.2004,25(1),39-40.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 药物中的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该 组合物是由黄芪, 丹参,

3、三七, 降香等组成, 通过临 床试验证明, 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改善阿司匹林抵 抗的性质, 可在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血管疾病中应 用, 可以提高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血管病患者的生 命质量。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子路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CN 1745768 B1/1 页 2 1. 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阿司匹林低抗的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该药物组合物由下 列原料药制成 : 黄芪 22.2 66.8, 丹参 11.6 33.4, 三七 2.5 13.5, 降香 14.5 44.3。 2. 如权利要求 1 所

4、述的应用, 其中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成 : 黄芪 30.8 57.2, 丹参 15.4 28.6, 三七 3.5 6.5, 降香 20.6 38.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 其中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成 : 黄芪44.7, 丹参 26.7, 三七 6.3, 降香 2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 其中该药物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成 : 黄芪42.2, 丹参 23.8, 三七 4.5, 降香 30.5。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 : (1) 按重量百分比称量出下列原料 : 黄芪 22.2 66.8, 丹参 11.6

5、33.4, 三七 2.5 13.5, 降香 14.5 44.3 ; (2) 取经粉碎的丹参、 三七, 用水煎煮, 过滤, 滤液浓缩后醇沉, 从上清液中回收乙醇, 浓 缩成浸膏, 即丹参三七浸膏 ; (3) 另取经粉碎的黄芪, 用水煎煮、 过滤, 滤液浓缩后醇沉, 上清液浓缩后再醇沉, 从上 清液中回收乙醇, 浓缩成浸膏, 即黄芪浸膏 ; (4) 再取降香, 加水, 回流提取, 收集挥发油 ; (5) 取上述丹参三七浸膏、 黄芪浸膏及挥发油和适当辅料混和均匀后, 制成本发明的中 药制剂。 6. 如权利要求 5 中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为滴丸、 颗粒剂、 胶囊、 片剂、 冲剂、 散剂

6、、 口服液制剂形式的一种。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滴丸剂。 8. 如权利要求 1 4 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阿 司匹林抵抗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脑血管疾病是指使 用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的心脑血管疾病。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脑血管疾病是指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的冠心病、 心绞痛。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745768 B1/9 页 3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7、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 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 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阿司匹林 (Aspirin) 又称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 应用于临床已有 80 多年的历 史, 是一种古老的解热、 镇痛药。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素研究的深入, 对阿司匹林又有了新的 认识 : 临床上除了传统上用于解热、 镇痛、 抗炎外, 还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等。 临床试验表明阿 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一级预防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对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血管 事件的二级预防也有效。 0003 但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 仍然有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 了冠脉血栓和中

8、风, 加大治疗剂量, 不仅未能达到治疗及预防目的, 而且不良反应增加, 这 种现象称为 “阿司匹林抵抗” (Aspirin Resistance, AR)。 0004 经过长期随访, 原因如下 : 第一血小板被其它途径激活, 不能被阿司匹林阻 断 Valles J, Santos MT, Aznar J, et al.Erythrocyte Promotion of platelet reactivity decreases the effectivenessof aspirin as an antithrombotic therapeutic modality : the effect of

9、 low-dose aspirin is less thanoptimal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isease due to prothrombotic effects of erythrocytes on plateletreactivity.Circulation, 1998 ; 97 : 350-355 ; 第 二 有 些 患 者 需 要 比 常 规剂量更大的剂量才能得到最佳抗栓效果, 没有证据表明阿司匹林抗栓作用与剂量 相关 Patrono C.Prevention of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by aspiri

10、n : different mechanisms ? Different dosage ? Thromb.Res., 1998 ; 92 : S7-S12 ; 第 三某些患者尽管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也能生成 TXA2Tayllor DW, Low-dose and high-dose acetylsalicylic acid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 ASA and Carotid Endarterectomy(ACE)Trial Collaborators.L

11、ancet, 1999 ; 353 : 2179-2184。 0005 研究表明, AR 的发生与下列机制有关。 0006 红细胞提高血小板反应性 0007 血小板 - 红细胞相互作用影响血小板反应性, 通过血小板释放反应、 类花生酸类 物质合成和血小板募集导致阿司匹林抵抗。红细胞引起 TXA2合成增加, 5-HT、 -TG 和 ADP 释放, 表明红细胞调节血小板花生酸类物质的生成 Valles J, et al.Erythrocyte metabolically enhances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responsiveness via increased t

12、hromboxane production, adenosinediphosphate release, and recruitment.Blood, 1991 ; 78 : 154-162。 0008 花生四烯酸 (PGF2) 代谢 0009 花 生 四 烯 酸 经 脂 质 过 氧 化 产 生 一 系 列 有 生 物 活 性 的 PGF2见 复 合 物。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2/9 页 4 F2-isoprostanes 是血管疾病重要的新的预测因子。不稳定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 心绞痛患者和健康人, 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测量8-iso-PGF2(质脂过氧化作

13、用的标志物) 和 11 脱氢 -TXA2(TXA2生物合成的标志物 ) 的研究表明,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8-iso-PGF2尿 排泄量明显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 ; TXA2的排泄量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 稳定心绞痛患者氧化剂应激增加, 8-iso-PGF2增多, 血小板对其他激动剂的反应增强。 0010 吸烟刺激 0011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资料表明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率降 低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Davis JW, et al.Cigarette smoking-induced enhancement of platelet function : lack ifpr

14、evention by aspirin in me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Lab Clin Med, 1982 ; 126 : 637-639。 吸烟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 不吸烟者和吸 烟成瘾者吸烟前服用阿司匹林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率下降。 0012 儿茶酚胺水平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加 0013 体外血小板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表明儿茶酚胺引起的血小板活化和急性冠脉 综合征之间存在联系 Larsson PT et al, Norepinephrine-induced human platelet activation in vivo is only partlyc

15、ounteracted by aspirin.Circulation, 1994 ; 89 : 1951-1957。40 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踏车试验前后取 血, 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 运动时间和最大心率。 在基线时华法林组比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 集率明显降低, 说明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运动时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降低, 表明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导致血小板活化。 0014 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增加 0015 胶原是生理性的重要的血小板聚集的激动剂。两个试验研究阿司匹林应答和胶 原之间的关系。一个试验 (n 8 健康男性 ) 服

16、用阿司匹林 324mg/kg 前, 服药 2 小时后 测量出血时间, 区分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8 个人中 7 个参与了第二个试验, 给予 胶原 0.15-4g/ml 确定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血小板对胶原的敏感性。第一个试 验 8 个患者中, 5 个阿司匹林应答者, 3 个无应答者。阿司匹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服药前出 血时间无差别 (408121) 和 (33030) 秒, P 0.05, 服药后有明显差别 (720225) 和 (33052) 秒 。第二个试验 7 个患者中, 4 个阿司匹林应答者, 3 个无应答者。阿司匹 林应答者和无应答者服药前出血时间无差别 (40552) 和 (

17、35731) 秒, P 0.05, 服 药后有明显差别 (623189) 和 (34554) 秒 Kawasaki T, el at.Incresed platelet sensitivity to cllagen in individuals resistant to low aspirin.Stroke, 2000 ; 31 : 591-595。 0016 环氧化酶 -2(COX-2)(p900) 0017 Cox 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Cox-1 在大多数细胞和组织中表达。Cox-2 的 mRNA 和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在大多数组织中不能检测到。最近 Webr 等 Weber AA, et

18、 al.Cyclooxygenase-2 in human platelet as a possible factor in aspirin resistance.Lancet, 1993 ; 353 : 900 报道 Cox-2 的蛋白质和 mRNA 在健康人的循环血小板 中表达, 这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一个原因。 0018 药物相互作用 0019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S) 的相互作用能够削弱阿司匹林对血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3/9 页 5 小板的作用。阿司匹林对丝氨酸残基的乙酰化作用, 需要首先与赖氨酸 -120 结合, 赖氨 酸 -120 是所有 N

19、SAIDS 共同作用的位点。NSAIDS 对赖氨酸 -120 的亲和力较强, 从而阻止了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 Cox-1 的抑制作用。 0020 以上阐述了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机制。明确血小板活化机制和可逆的危险因素, 有助于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 0021 阿司匹林抵抗是指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有效阻止血栓素 A2的合成, 即阿司匹林失 去了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对大多数患者来说, 阿司匹林能使心血管危险降低 25, 但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 病, 不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反而会增加心梗和卒中的发生率, 这些发现限制阿

20、司匹林 的使用。 因此, 这些心血管疾病在本发明当中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指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的冠心病、 心绞痛。本发明将对阿司匹林抵抗性心血管疾病具有治 疗作用的药物称之为抗阿司匹林抵抗的药物, 这种治疗作用称之为抗阿司匹林抵抗作用。 0022 目前, 对于治疗阿司匹林抵抗的报道还不是很多。Yusuf S 等 Effects of pretreatment withclopidogrel and aspirin followed by long-term therap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

21、ention : the PCI-CURE study. Lancet, 2001 报道了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毗格雷能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早期和长期的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0023 中药理血药, 特别是活血化瘀类药物是历代医家所常用的药物, 本类药物具有活 血调经、 破血消癥、 化瘀止痛、 消肿生肌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证实, 理血药具有扩展冠状动 脉、 增加冠脉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环, 抑制 血栓形成,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抗凝血系统, 改善微循环, 降压, 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 用。 理血药中的

22、川芎、 丹参、 益母草、 桃仁、 红花、 水蛭等的临床作用不断的拓展, 特别是丹参 的研究尤为突出。 0024 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理多由于 “阴阳失调、 气机逆 乱导致心血瘀滞、 心脉痹阻、 不通则痛” 。根据上述原则, 有人选取了黄芪, 丹参, 三七, 降香 制成制剂, 该制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用于冠心病症引起的心绞痛症。由于其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 是临床治疗冠心病、 胸闷、 心绞痛的常用中成药。目前对该制剂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冠心病症引起的心绞痛症的研究上, 有关该制剂治疗阿司匹林抵抗作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002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

23、物在制备抗阿司匹林抵抗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6 下述的本发明药物组分组成、 用量都有较好的抗阿司匹林低抗的疗效 : 黄芪 22.2 66.8, 丹参 11.6 33.4, 三七 2.5 13.5, 降香 14.5 44.3。 ; 优 选的各组分用量为黄芪 30.8 57.2, 丹参 15.4 28.6, 三七 3.5 6.5, 降香 20.6 38.2; 最佳的各组分用量为黄芪 44.7, 丹参 26.7, 三七 6.3, 降香 22.3; 最佳的各组分用量为黄芪 42.2, 丹参 23.8, 三七 4.5, 降香 30.5。 0027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滴丸、 颗粒剂、 胶囊、 片剂、 冲

24、剂、 散剂、 口服液制剂形式。 0028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制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 水提法、 水提醇沉法、 萃取法、 浸 渍法、 渗漉法、 回流提取法、 连续回流提取法、 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例如, 可将这些原料药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4/9 页 6 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 ; 也可以将这些药物一起水煎, 然后浓缩水煎液, 制成口服 液 ; 但是为了使该药物各原料药更好地发挥药效, 优选对原料采用如下工艺提取, 但是这不 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9 (1) 按重量百分比称量出下列原料 : 黄芪 22.2 66.8, 丹参 11.6 33.4, 三七 2.5 1

25、3.5, 降香 14.5 44.3 ; 0030 (2) 取经粉碎的丹参、 三七, 用水煎煮, 过滤, 滤液浓缩后醇沉, 从上清液中回收乙 醇, 浓缩成浸膏, 即丹参三七浸膏 ; 0031 (3) 另取经粉碎的黄芪, 用水煎煮、 过滤, 滤液浓缩后醇沉, 上清液浓缩后再醇沉, 从上清液中回收乙醇, 浓缩成浸膏, 即黄芪浸膏 ; 0032 (4) 再取降香, 加水, 回流提取, 收集挥发油 ; 0033 (5) 取上述丹参三七浸膏、 黄芪浸膏及挥发油和适当辅料混和均匀后, 制成本发明 的中药制剂。 0034 以上组成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 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或以 吨为单位, 小

26、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 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 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料 重量配比比例不变。 0035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 下面通过临床观察本药物组合物在抗 “阿司匹林 抵抗” 的试验结果, 说明其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 0036 本发明采用目前常用的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判 断患者在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是否具有降低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临床研究观 察, 证明了本发明药物在制备抗阿司匹林抵抗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药物具有抗阿司匹 林抵抗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下面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说明其在制药 领域中的新用途, 为方便叙述, 以

27、下将本发明药物称为芪参益气滴丸。 0037 实验例 芪参益气滴丸 ( 按实施例一方法制备 ) 减少阿司匹林抵抗作用实验 0038 一、 材料与方法 : 0039 ( 一 ) 入选标准 0040 1. 连续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超过 2 周的患者 0041 2. 应用美国 CHRON-LOG AGGREGOMETER 540VS 检测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 大聚集率大于 30的患者 0042 同时符合上述两条的患者可入选 0043 3.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方法 : 由美国引进的型号为 CHRONO-LOG540VS 血小板聚集测 试仪, 采用光学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0044 4. 血小板聚集率测

28、定所用试剂 : 检定试剂化生四稀酸由 CHRONO-LOG 公司提供, 操 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0045 ( 二 ) 排除标准 : 0046 1. 血液系统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 ; 0047 2. 癌症 0048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049 符合其一者即被排除 0050 ( 三 ) 分组 :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5/9 页 7 0051 我们对对昆明、 成都、 沈阳三省市部队干休所的老干部共 598 人进行阿司匹林抵 抗的筛选, 其中 39 人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 6.5。对这 39 人进行 筛选, 舍弃不符合参加本试验标准的人, 共筛选出 23

29、人进行试验, 这 23 人在继续使用阿司 匹林的同时还服用本发明药物芪参益气滴丸(简称芪参益气滴丸组), 第四个月复查。 在石 家庄干休所筛选共528人, 其中78人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4.8, 对这 78 人进行筛选, 舍弃不符合参加本试验标准的人, 共筛选出 52 人进行试验, 这 52 人在 继续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时还服用复方丹参滴丸 ( 简称复方丹参滴丸组 ) ; 试验结束后对芪 参益气滴丸组与复方丹参滴丸组进行比较 ), 治疗 2 周后再次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0052 芪参益气滴丸组 : 随机选择 23 名阿司匹林抵抗患者, 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同时加 用

30、2 周芪参益气滴丸 30 粒 / 日, 2 周。 0053 复方丹参滴丸组 : 随机选择 52 名阿司匹林抵抗患者, 继续使用阿司匹林, 同时加 用 2 周芪参益气滴丸 30 粒 / 日, 2 周。 0054 二 . 疗效判定标准 0055 显效 :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小于 30 ( 效果等同于正常阿司匹林效果 ) 0056 有效 :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大于30, 但低于80(血小板活化值在正常范围内, 但 低于阿司匹林正常抑制效果 ) 0057 无效 : 治疗前后最大聚集率变化范围在 10 0058 升高 : 治疗前后最大聚集率变化大于 10 0059 有效率 ( 显效人数 + 有效人数 )/

31、总人数 0060 三、 统计学方法 : 0061 对用药前后两种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幅度的比较采用 t- 检验, 对阿司匹林 抵抗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0062 四、 试验结果 : 0063 芪参益气滴丸与复方丹参滴丸对阿司匹林抵抗均有显著疗效, 见表 1、 表 2、 表 5、 表 6。两种药物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见表 3、 表 4、 表 7。 0064 表 1 : 复方丹参滴丸组用药前后比较 0065 t- 检验 : 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6/9 页 8 0066 表 2 : 芪参益气滴丸组用药前后比较 0067 t- 检验 : 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 006

32、8 表 3 : 复方丹参滴丸组与芪参益气滴丸组用药前比较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7/9 页 9 0069 表 4 : 复方丹参滴丸组与芪参益气滴丸组用药后比较 0070 表 5 四格表 X2检验 ( 复丹参滴丸组用药前后 ) 0071 X2 67.13671 P 2.53E-16 差异明显 0072 表 6 四格表 X2检验 ( 参芪益气滴丸组用药前后 ) 0073 X2 29.05263 P 7.04E-08 差异明显 0074 表 7 四格表 X2检验 ( 复丹丹参滴丸与参芪益气滴丸组用药后 )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8/9 页 10 0075 X2 0.017

33、642 P 0.894335 无差异 0076 讨论 : 芪参益气滴丸抗阿司匹林抵抗疗效显著 ( 见表 2、 表 6), 由用药前 ( 均值 ) 的 71.9 降为 21, 显效率为 82.6 ; 复方丹参滴丸组由用药前 ( 均值 ) 的 69.4 降为 28.2, 显效率为 80.8。 0077 对阿司匹林抵抗者, 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聚 集率, 结果说明对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无效的心血管病患者, 芪参益气滴丸与阿司匹林 合用具有良好的抗阿司匹林抵抗作用 ; 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也能明显减 低血小板聚集率, 但效果不如芪参益气滴丸与阿司匹林合用。

34、0078 本发明药物是通过以下实施例制备而成, 以下具体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 并 不能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7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一步说明, 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 本发明的限制。 0080 实施例一 0081 取 黄 芪 86.5g(65.6 )、丹 参 21.3g(16.1 )、三 七 3.5g(2.7 )、降 香 20.6g(15.6 )、 辅料聚乙二醇 -6000 30g ; 将经粉碎的丹参、 三七, 水煎煮 2 次, 每次加 7 倍量水, 每次 2 小时, 合并煎煮液, 滤过, 滤液浓缩至 900ml, 加入 95乙醇, 使醇浓度达到 70, 静置

35、 12 24 小时, 滤过, 回收乙醇,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32 1.38(50 60 ) 的 浸膏 ; 0082 将经粉碎的黄芪, 加水煎煮 2 次, 每次加 6 倍量水, 依次提取 2 小时、 1 小时, 合并 滤液, 浓缩至 1500ml 左右时, 加 95乙醇使醇浓度为 60, 静置 12 24 小时, 滤过, 滤液 回收乙醇, 浓缩至 400ml 左右时, 加 95乙醇使醇浓度为 80, 静置 12 24 小时, 滤过, 滤 液回收乙醇, 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32 1.38(50 60 ) 的浸膏 ; 取降香, 加 5 倍量水, 回 流提取 5 小时, 收集挥发油 ; 取上述丹

36、参三七浸膏、 黄芪浸膏及浸膏总重量 2.5 倍的聚乙二 醇-6000, 水浴溶化, 化匀后, 加入降香挥发油, 混匀, 即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若要制成滴 丸, 可将上述制剂移至滴丸机中, 保温 75 85, 制成 1000 粒滴丸。 0083 实施例二 0084 取 黄 芪 40.6g(30.0 )、 丹 参 44.8g(33.1 )、 三 七 11.2g(8.3 )、 降 香 38.6g(28.6 ), 按常规片剂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85 实施例三 0086 取 黄 芪 77.3g(57.1 )、丹 参 22.8g(16.8 )、三 七 4.8g(3.6 )、降 香 30

37、.5g(22.5)、 辅料聚乙二醇-6000 28g。 按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87 实施例四 说 明 书 CN 1745768 B9/9 页 11 0088 取 黄 芪 42.3g(31.0 )、丹 参 39.2g(28.7 )、三 七 8.2g(6.0 )、降 香 46.8g(34.3)、 辅料聚乙二醇-6000 25g。 按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89 实施例五 0090 取 黄 芪 65.2g(44.7 )、丹 参 38.9g(26.7 )、三 七 9.3g(6.3 )、降 香 32.5g(22.3)、 辅料聚乙二醇-6000 40g。 按

38、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91 实施例六 0092 取 黄 芪 56.2g(42.2 )、丹 参 32.5g(23.8 )、三 七 6.2g(4.5 )、降 香 41.6g(30.5)、 辅料聚乙二醇-6000 22g。 按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93 实施例七 0094 取 黄 芪 36.5g(31.3 )、丹 参 32.4g(27.7 )、三 七 6.2g(5.3 )、降 香 41.7g(35.7 )、 辅料聚乙二醇 -600022g。按实施例 1 的制备工艺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95 实施例八 0096 取 黄 芪 65.6g(44.5 )、丹 参 25.8g(17.5 )、三 七 9.5g(6.5 )、降 香 46.4g(31.5 ), 按常规颗粒剂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0097 实施例九 0098 取 黄 芪 35.5g(22.9 )、 丹 参 50.8g(32.8 )、 三 七 16.3g(10.5 )、 降 香 52.3g(33.8)、 辅料聚乙二醇-6000 35g。 按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制成本发明的中药制剂。 说 明 书


注意事项

本文(一种含黄芪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阿司匹林抵抗药物中的应用.pdf)为本站会员(sha****007)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