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利查询网! | 帮助中心 查专利用我们更专业!
专利查询网
换一换
首页 专利查询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种抗菌、消炎、止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 资源ID:8360062       资源大小:1.28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种抗菌、消炎、止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62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16255 A (21)申请号 201410057064.5 (22)申请日 2014.02.20 A61K 36/739(2006.01) A61P 31/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17/04(2006.01) A6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三路 3 号 (72)发明人 黄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2、 代理人 钱成岑 吴彦峰 (54) 发明名称 一种抗菌、 消炎、 止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 由苦参、 金银 花、 黄芪、 地榆和五倍子按照一定的重量比例和特 殊工艺提取配制而成, 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的作 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选材精炼准确, 君臣佐使 搭配合理, 制备方法简便, 具有疗效确切、 安全方 便、 无毒副作用、 价格低廉的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6255 A CN

3、 103816255 A 1/1 页 2 1. 一种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 原料制成 : 苦参 45-60 份、 金银花 20-35 份、 黄芪 30-40 份、 地榆 40-60 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五倍子10-20份。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 成 : 苦参 45-55 份、 金银花 25-35 份、 黄芪 30-40 份、 地榆 40-50 份和五倍子 10-15 份。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药

4、物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 成 : 苦参 50 份、 金银花 30 份、 黄芪 40 份、 地榆 50 份和五倍子 10 份。 5. 如权利要求 1-4 之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搽剂、 洗剂或涂膜剂。 6.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 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用水浸泡后煎煮, 收集煎煮液, 制成洗剂、 搽剂或者涂膜剂。 7.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按 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用 6-10 倍量的水浸泡 10-24h 后煎煮 1-3h, 收集并浓缩

5、煎煮液, 浓缩液 静置冷却后加入煎煮液 1-3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液, 制成洗剂、 搽剂或者涂膜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6255 A 2 1/10 页 3 一种抗菌、 消炎、 止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作用的药物组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各类抗生素不断出现, 细菌性感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从 而使抗生素成为人类抵抗病原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近年来, 人们长期广泛地使用抗生素 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 耐药频率逐渐增高, 以至

6、常规的抗生素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近 几年发现的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VER) 、 广泛耐药 结核菌 (XDR-TB) 等的迅速传播, 让人头痛不已。随着全球疾病谱和医疗模式的重要变化, 我国与世界经济、 文化和用药水平的逐步接轨, 国人对抗生素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意识 到抗生素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耐药性的影响, 人们对中药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 充满了期待。医学界亦期望通过合理用药和开发中药新药来对付不断产生的耐药菌。本发 明人基于此而运用现代中药提取技术开发抗菌消炎效果确切、 针对性强的中药, 以此满足 临床治疗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

7、3 针对上述情况,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方法。 0005 本发明中所述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 成 : 苦参 45-60 份、 金银花 20-35 份、 黄芪 30-40 份、 地榆 40-60 份。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还可包括五倍子 10-30 份。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优选苦参 45-55 份、 金银花 25-35 份、 黄芪 30-40 份、 地榆 40-50 份和五倍子 10-20 份, 更加优选苦参 50 份、 金银花 30

8、 份、 黄芪 40 份、 地榆 50 份和五倍子 10 份。 0006 上述药物经提取后, 制成外用制剂, 所述外用制剂可以是搽剂、 洗剂、 涂膜剂等。 本 发明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作用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 : 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用水浸泡 后煎煮, 收集煎煮液, 制成洗剂、 搽剂或者涂膜剂。或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 用 6-10 倍量的 水浸泡 10-24h 后煎煮 1-3h, 收集并浓缩煎煮液, 浓缩液静置冷却后加入煎煮液 1-3 倍量乙 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液, 制成洗剂、 搽剂或者涂膜剂。 0007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经加工而

9、成, 即中国药典 2010 版一部所收载的苦参。 0008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经加工成, 即中国药典 2010 版一部所收载的金银花。 0009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经加工而成, 即 中国药典 2010 版一部收载的黄芪。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3 2/10 页 4 0010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经加工而成, 即中 国药典 2010 版一部所收载的地榆。 0011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 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虫瘿, 主要 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秋

10、季采摘, 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 杀死蚜虫, 取出干燥 而成, 即中国药典 2010 版一部所收载的五倍子。 0012 苦参性寒、 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 杀虫利尿。 用于热痢, 便血, 黄疸尿闭, 赤白带 下, 阴肿阴痒, 湿疹, 湿疮, 皮肤瘙痒, 疥癣麻风。苦参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 同心性毛癣菌、 许兰毛癣菌、 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0013 金银花性寒、 味甘、 气平, 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可以治疗热毒肿疡、 痈疽疔疮等 症, 由于兼有宣散作用, 故又可治疗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据药物化学分析, 金银花含有绿 原酸、 木犀草苷、 肌醇、 皂苷、 鞣质等。药理实验表

11、明, 金银花具有广泛的抗菌谱, 对痢疾杆 菌、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百日咳杆菌、 白喉杆菌、 绿脓杆菌、 结核杆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肺 炎双球菌等, 均具有抑制作用。 0014 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的根, 具有补气固表、 利水退肿、 托毒排 脓、 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保肝、 利 尿、 抗衰老、 抗应激、 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0015 地榆味苦、 酸, 性微寒 ; 归肝、 胃、 大肠经 ; 入血敛降 ; 具有凉血止血, 泻火解毒的功 效 ; 主治吐血衄血, 尿血便血, 崩漏, 肠风血痢, 痔漏, 赤白

12、带下, 痈疮肿痛, 湿疹阴痒, 水火烫 伤, 虫蛇咬伤。 0016 五倍子可敛肺 ; 止汗 ; 涩肠 ; 固精 ; 止血 ; 解毒。主治肺虚久咳 ; 自汗盗汗 ; 久 痢久泻 ; 脱肛 ; 遗精 ; 白浊 ; 各种出血 ; 痈肿疮疖。 0017 本发明选用苦参、 五倍子清热解毒为君。选用金银花解表疏风, 凉血解毒为臣。金 银花解表疏风, 风去则热、 湿、 毒、 燥、 火均无所依, 诸症乃除。根据古人 “治风先治血, 血行 风自灭” 的治疗大法, 选用补气生血药物黄芪托里固表为佐。黄芪为常用内治药物, 本发明 以黄芪为佐药, 以取其补益气血, 固本卫外之功 ; 亦仿 “玉屏风散” 之意, 用黄芪

13、能抗御外邪 入浸, 强健肌肤, 增强卫外屏障作用。使药地榆清热凉血, 泄营固卫, 以增强各药功效。五 味药内外合治, 相得益彰, 共奏抗菌、 消炎、 止痒之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 果是 :(1)、 本发明药物选用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作为原料药通过科学组方、 按一定的 重量配比组成, 经动物试验证明, 具有抗菌、 消炎、 止痒之功效, 针对性强, 疗效确切, 增加五 倍子后具备更好的抗菌、 消炎、 止痒疗效。(2)、 本发明药物中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和五 倍子均为常用的传统中药, 易于获得道地药材, 原料来源稳定, 质量易于控制。(3)、 本发明 药物在制

14、备过程中, 采用合理的提取工艺处理原料中的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药 材, 能充分提取出其中的有效成分。 (4) 本发明可以制备出澄清药液, 使用本品无局部色素 沉着, 不污染衣物, 病人易于接受, 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此外, 制成制剂后其 使用和携带均较为方便。 0018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 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 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 情况下, 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 均应包括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15、4 3/10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1 组成 : 苦参 50g 金银花 30g 黄芪 40g 地榆 50g 乙醇 25ml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4 味中药材, 用 8 倍量的水浸泡 12h 后, 煎煮 2h, 收集煎煮 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3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 液。制成搽剂。 0020 实施例 2 组成 : 苦参 60g 金银花 30g 黄芪 30g 地榆 60g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4 味中药材, 用 10 倍量的水浸泡 12h 后, 煎煮 2h, 收集煎煮

16、 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3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 液。制成洗剂。 0021 实施例 3 组成 : 苦参 45g 金银花 20g 黄芪 35g 地榆 40g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4 味中药材, 用 6 倍量的水浸泡 24h 后, 煎煮 1h, 收集煎煮 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制成搽剂。 0022 实施例 4 组成 : 苦参 55g 金银花 35g 黄芪 40g 地榆 50g 五倍子 10g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4味中药材, 用8倍量的水浸泡18h后, 煎煮1.5h

17、, 收集煎煮 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3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 液, 在上清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成涂膜剂。 0023 实施例 5 组成 : 苦参 45g 金银花 25g 黄芪 30g 地榆 40g 五倍子 15g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4 味中药材, 用 10 倍量的水浸泡 15h 后, 煎煮 1.5h, 收集煎 煮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3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 清液, 在上清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成涂膜剂。 0024 实施例 6 组成 : 苦参

18、60g 金银花 25g 黄芪 35g 地榆 55g 五倍子 20g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5味中药, 用10倍量的水浸泡18h后, 煎煮1.5h, 收 集煎煮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2.5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液, 制成搽剂。 0025 实施例 7 组成 : 苦参 65g 金银花 42g 黄芪 45g 地榆 65g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5 4/10 页 6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4 味中药洗净晾干, 用 14 倍量的水浸泡 16h 后, 煎煮 2h, 收 集煎

19、煮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2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 集上清液, 制成搽剂。 0026 实施例 8 组成 : 苦参 20g 金银花 60g 黄芪 50g 地榆 30g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4 中药, 用 6 倍量的水浸泡 12h 后, 煎煮 1.5h, 收集煎煮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 2.5 倍量乙醇, 搅拌均匀, 静置, 待分层后, 收集上清 液, 制成洗剂。 0027 实施例 9 组成 : 苦参 40g 金银花 40g 黄芪 45g 地榆 65g 羧甲基纤维素钠适量 制备方法 : 取苦参、 金银

20、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 5 味中药, 用 8 倍量的水浸泡 20h 后, 煎煮 1.5h, 收 集煎煮液, 浓缩至比重 1.02, 在煎煮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成涂膜剂。 0028 对本发明的外用制剂进行的主要药效学实验及结果如下。 0029 实验材料 1. 药品 本发明制剂 1 : 按实施例 1 制备 本发明制剂 2 : 按实施例 2 制备 本发明制剂 3 : 按实施例 3 制备 本发明制剂 4 : 按实施例 4 制备 本发明制剂 5 : 按实施例 5 制备 本发明制剂 6 : 按实施例 6 制备 对照组 1 制剂 : 按实施例 7 制备 对照组 2 制剂 : 按实施例 8 制备

21、 对照组 3 制剂 : 按实施例 9 制备 致炎剂 : 二甲苯、 100% 鲜蛋清。 0030 致痒剂 : 磷酸组织胺 2. 动物 小鼠 : 昆明种, 体重 19-21g, 雌雄各半, 健康合格, 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0031 大白鼠 : SD 一级, 体重 160-190g, 雌雄各半, 健康合格, 由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提 供。 0032 豚鼠 : 体重 190-230g, 雌雄各半, 健康合格, 由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提供。 0033 3. 菌种 真菌 : 选用四川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真菌室分离鉴定的生长活力强的第一代菌株 即红色毛癣菌型, 红色毛癣菌型, 红色毛癣菌型

22、, 红色毛癣菌型, 红色毛癣菌型, 断发毛癣菌, 大脑状毛癣菌, 紫色毛癣菌, 石膏样毛癣菌菌, 絮状表皮癣菌, 石膏样小孢子 菌, 羊毛样小孢子菌, 白色念珠菌。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6 5/10 页 7 0034 细菌 : 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心是实验提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和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0035 4. 培养基 营养琼脂养、 水解酪蛋白琼脂。 0036 效果例 效果例 1 : 抗炎实验 1.1 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将 160 只小鼠随机分为 16 组,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本发明实施例 1-4

23、两个剂量组为 成品的 20%、 5% ; 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 ; 各组均按 0.05ml/20g 体重涂小鼠右耳廊。 0037 实验室当日各组涂药一次。一小时后用蒸馏水洗去药液, 用干棉球擦净。再给小 鼠右耳廊涂二甲苯致炎, 0.05ml/ 只。左耳作对照。15 分钟后处死动物, 将双耳剪下重叠, 用直径 6mm 的打孔器打下同等部位, 即刻用 1/10000 分析天平分别称重。以左、 右耳片重量 之差为肿胀程度, 计算各组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 (%) , 结果见表 1。 0038 表 1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廊肿的影响 表格中对照组 P 值以空白组为对照组计算 ; 本发明组 1-

24、3 P 值以对照组 1 为对照组计 算 ; 本发明组 4-6 P 值以本发明组 1 为对照组计算。结果表明, 本发明 1-6 组合物药物能明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7 6/10 页 8 显抑制小鼠耳廊肿胀, 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本发明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药物 制剂相对于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药物制剂抑制小鼠耳廊肿胀效果更佳。 0039 1.2 大鼠蛋清足跖肿胀实验 将 160 只大鼠随机分成 16 组,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本发明组 1-4 两个剂量组为实施 例 1-4 成品的 20%、 5% ; 对照组为实施例 5-9 成品的 20%

25、; 空白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 0040 实验前用厚度测定法测定各组大鼠右后足正常厚度。 每只大鼠有后足涂药体积为 0.1ml/100g 体重。实验当日各组大鼠涂药大约 1 小时后, 足跖皮下注射 100% 新鲜蛋清致 炎, 0.05ml/ 只, 同时再涂药一次。测定致炎后 1 小时、 2 小时、 4 小时、 6 小时的右足肿胀厚 度。大鼠有后足致炎前后厚度的差值为肿胀度, 比较各组肿胀度的差异, 实验结果见表 2。 0041 表 2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的影响 (XSD) *为本发明组1、 2、 3相对于空白组P0.05, *为本发明组1、 2、 3相对于空白组P0.01 ;

26、# 为本发明组 4、 5、 6 相对于本发明组 1(其中本发明组 4、 5、 6 20% 相对于本发明组 1 20%, 本发明组 4、 5、 6 5% 相对于本发明组 1 5%) P0.05, # 为本发明组 4、 5、 6 相对于本发明组 1 P0.01(其中本发明组 4、 5、 6 20% 相对于本发明组 1 20%, 本发明组 4、 5、 6 5% 相对于本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8 7/10 页 9 发明组 1 5%) 。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剂量组随剂量的增大, 其抑制足跖肿胀作用加 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剂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

27、抗炎作 用。本发明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药物制剂相对于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药物 制剂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更加良好的抗炎作用。 0042 效果例 2 : 止痒实验 将 160 只大鼠随机分成 16 组, 每组 10 只, 雌雄各半。本发明组 1-4 两个剂量组为实施 例1-4成品的20%、 5% ; 对照组为实施例5-9成品的20% ; 空白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 各组豚 鼠涂药量均按 0.1ml/100g 体重。 0043 实验前一日, 将豚鼠有后足足背被毛剃净, 各组豚鼠右后足背分别涂药一次。 实验 当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剃毛处, 面积约 1cm2, 局部再涂

28、药一次, 空白对照组涂等量蒸馏 水, 10 分钟后, 在创面处滴涂磷酸组织胺溶液致痒, 开始用 0.01% 磷酸组织胺溶液, 此后每 隔 5 分钟依次以 0.02%、 0.03%、 0.04%递增浓度, 每次量为 0.05ml/ 只, 直致出现豚鼠回 头舔有后足。以最后出现豚鼠会后舔有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织胺总量为致痒阈, 结果见 表 3。 0044 表 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磷酸组织胺致痒反应的影响 表格中对照组以空白组为对照组 ; 本发明组 1-3 P 值以对照组 1 为对照组 ; 本发明组 4-6 P值以本发明组1为对照组。 结果表明, 本发明组合物止痒效果明显, 尤其是苦参、 金银 说

29、 明 书 CN 103816255 A 9 8/10 页 10 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药物制剂。 0045 效果例 3 : 抗菌实验 试管内药基法 : 将沙氏琼脂高压灭菌后, 冷却至 45左右, 以无菌操作手续加入 100% 浓度的本发明组和对照组 40ml, 与沙氏琼脂进行倍比稀释, 分别稀释成 40%、 20%、 10%、 5%、 2.5%、 1.25%、 0.62%, 立即分装试管, 放置斜面, 待冷却后备用。 0046 水解酪蛋白琼脂扩散法 : 将水解酪蛋白琼脂高压灭菌后, 以无菌操作手续导入平 皿, 每个平皿约 10-15ml 待冷却凝固后, 置 35-37 恒温箱内, 蒸去表

30、面水蒸气备用。 0047 接种后观察 : 真菌接种 : 以无菌操作手续, 从供试菌株的试管中, 用接种针挑取一米粒大小的菌块接 种于含不同浓度的本发明组和对照组药物的培养基中, 置 25-27生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 10-25 日, 每日观察一次生长情况。 0048 细菌接种 : 以无菌操作手续, 用接种针挑取一针供试菌, 均匀划线于水解酪蛋白琼 脂平皿上, 并在培养基上打 6 个直径为 6.35mm 的孔, 用无菌微量加样器分别加入本发明组 和对照组药物 500l、 400l、 300l、 200l、 100l、 50l, 置于 37生物培养箱培养 观察 24-48 小时。 0049 观察标准

31、 : 真菌 : 以最低浓度管, 无真菌生长为最低抑菌浓度 (MIC) 细菌 : 抑菌圈大于 8mm 以上者为有抑菌作用。 0050 表 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抑菌实验结果 MIC(ml%)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10 9/10 页 11 注 :“ - ” 菌株分型号。 0051 表 5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抑菌实验结果 “+” 表示抑菌。 结果表明,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等多种菌种有明显的抑制作 用, 尤其是苦参、 金银花、 黄芪、 地榆、 五倍子药物制剂。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11 10/10 页 12 0052 综上所述, 从效果例 1-3 的对比试验不难看出,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不但具有消 炎、 止痒、 抗菌的作用, 而且作用效果远远优于本发明所涵盖的保护范围之外的药物配比。 而且, 从效果试验分析可知, 采用本发明的配比, 得到的是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这种效果 是无法从本发明保护范围周边的点值组合所能够预期的。 说 明 书 CN 103816255 A 12


注意事项

本文(一种抗菌、消炎、止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为本站会员(bo****18)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