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7436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2.14 CN 102274367 A *CN102274367A* (21)申请号 201110201405.8 (22)申请日 2011.07.19 A61K 36/889(2006.01) A61P 7/10(2006.01) (71)申请人 邱泗安 地址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文化西路 57 号 (72)发明人 邱泗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 特别公开了
2、 一种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该治疗体腔积液 的内服中药, 其特殊之处在于 : 由以下组分制成 : 商陆、 甘遂、 大黄、 槟榔、 西洋参、 牵牛子、 白芥子。 本发明的内服中药专门用于治疗体腔积液, 将多 种药物适当配合, 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 用, 提高疗效, 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 减少 不良反应,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对体腔积液有较 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 560 例, 总有效率达 95%。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CN 102274369 A1/1 页 2 1. 一种治疗体腔积
3、液的内服中药, 其特征是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 商陆 2-4 份、 甘遂 2-4 份、 大黄 3-5 份、 槟榔 6-8 份、 西洋参 7-9 份、 牵牛子 2-4 份、 白芥子 4-6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74367 A CN 102274369 A1/2 页 3 一种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 0001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 0002 (二) 背景技术 体腔积液多属于祖国医学的范畴, 其治疗除针对原发病以外, 祖国医学多运用攻逐水 饮之法, 而此法为实证而设, 临床虽有峻下与缓攻之别, 但本类方剂作用
4、峻猛, 能使体内积 水通过大小便排出, 从而达到消除积水肿胀的目的, 常用峻泻逐水药, 乳芫花、 甘遂、 大戟、 牵牛子等, 多有毒性, 代表方如十枣汤、 疏凿饮子、 舟车丸等, 逐水之力峻猛, 故对年老体弱、 气、 血、 津液亏虚之体当慎用。而对于恶性体腔积液患者, 如恶性肿瘤引起的水臌、 血臌、 悬 饮之症, 多见疾病的晚期, 伴明显的虚症, 多属虚症范畴。 因此, 现临床罕见运用攻逐水饮之 法者。恶性体腔积液, 是恶性肿瘤或转移瘤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 腹 腔积液或心包腔积液。 恶性体腔积液的生成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进展迅速, 可导致病 情恶化、 危及生命, 所
5、以必须采取及时的相应的治疗措施, 尽快消除体腔积液, 才能使肿瘤 患者减轻痛苦, 控制病情发展, 延长生命。 传统的方法是反复抽液, 以解除症状, 致使体液大 量丢失, 患者 “雪上加霜” , 病情进一步加重, 临床上恶性体腔积液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至 少还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因此失去生命。 0003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的治疗体腔积 液的内服中药。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 其特殊之处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 商陆 2-4 份、 甘遂 2-4 份、 大黄 3-5 份、
6、槟榔 6-8 份、 西洋参 7-9 份、 牵牛子 2-4 份、 白芥子 4-6 份。 0005 本发明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的制备方法, 采用如下步骤 : 将各组分商陆、 甘遂、 大黄、 槟榔、 西洋参、 牵牛子、 白芥子去杂质, 称取所述重量份数的 各组分粉碎后混匀即得。 0006 用法 : 晨起空腹水冲服, 根据体质的强弱, 从每日3克可增至6克, 隔日一次或每日 一次, 30 天为一疗程, 一般 1-3 个疗程治愈。 0007 恶性体腔积液多见于疾病晚期, 患者多属体弱亏虚之体得实际, 通过药理研究及 临床辨证分析, 巧妙运用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仔细推敲逐水药的功效特长及经方的配伍特 点
7、, 并根据攻补兼施的理论, 通过对经方的配伍改良, 使其攻而不伤正, 补而不留邪, 不但适 用于体质较好者, 对于体质较差者亦能安全运用。 0008 本发明的内服中药专门用于治疗体腔积液, 将多种药物适当配合, 利用其相互间 的协同或抵抗作用, 提高疗效, 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要求, 减少不良反应, 疗效显著, 安全 可靠, 对体腔积液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共治疗 560 例, 总有效率达 95%。 0009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说 明 书 CN 102274367 A CN 102274369 A2/2 页 4 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的制备方法, 采用如下步骤 : 称取各组分商
8、陆 3 克、 甘遂 3 克、 大黄 4 克、 槟榔 7 克、 西洋参 8 克、 牵牛子 3 克、 白芥子 5 克去杂质, 将上述各组分粉碎后混匀即得。 0010 用法 : 晨起空腹水冲服, 根据体质的强弱, 从每日3克可增至6克, 隔日一次或每日 一次, 30 天为一疗程, 一般 1-3 个疗程治愈。 0011 实施例 2 : 该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成 : 商陆 2 克、 甘遂 2 克、 大黄 3 克、 槟榔 6 克、 西洋参 7 克、 牵牛子 2 克、 白芥子 4 克。其余 与实施例 1 相同。 0012 实施例 3 : 该治疗体腔积液的内服中药, 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
9、成 : 商陆 4 克、 甘遂 4 克、 大黄 5 克、 槟榔 8 克、 西洋参 9 克、 牵牛子 4 克、 白芥子 6 克。其余 与实施例 1 相同。 0013 实施例 4 : 临床观察 (1) 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 1995 年至今对 560 例体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 年龄 26 到 63 岁, 病程 1 年 -5 年不等。 0014 (2) 治疗方法 : 晨起空腹水冲服, 根据体质的强弱, 从每日 3 克可增至 6 克, 隔日一 次或每日一次, 30 天为一疗程, 一般 1-3 个疗程治愈。 0015 (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恢复正常。 0016 “
10、显效” : 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 0017 “有效” :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0018 “无效” : 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0019 (4) 治疗效果 : 临床治愈 426 例, 占 76% ; 显效 56 例, 占 10% ; 有效 50 例, 占 9% ; 无效 28 例, 总有效率 95%。 0020 典型病例 : 1 王某, 女, 26 岁, 胸腔积液, 取本发明实施例 1 所制中药, 每日一次, 每次 4 克, 30 天为 一疗程, 两个疗程治愈。 0021 2 张某, 女, 38 岁, 腹腔积液, 取本发明实施例 2 所制中药, 隔日一次, 每次 3 克, 30 天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治愈。 0022 3韩某, 男, 52岁, 恶性肿瘤引起的水臌, 取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中药, 每日一次, 每 次 6 克, 30 天为一疗程, 三个疗程治愈。 说 明 书 CN 102274367 A